书城文化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
8413400000012

第12章 是白糖,还食盐?

融合调和与锦上添花的艺术

记得有一次我去一位日本朋友家做客时,朋友从冰箱里拿出西瓜让我吃。因为当时是炎热的夏天,我就拿起一块西瓜咬了一大口。

可不知为什么西瓜的甜味里混着咸味,我从来没吃过这种怪味的西瓜。

“怎么样?这西瓜味道还可以吧?”

朋友一边说,一边抢似的啃了两块西瓜,好像从来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瓜一样。

我原以为他会切开西瓜以后撒上糖,没想到他却撒了盐。

“西瓜上怎么撒盐啊,在日本都这么吃吗?”

我这么一问,朋友反而表情奇怪地答道:

“原来你不知道往西瓜上撒盐的吃法吗?那么在中国撒什么呢?”

“在中国当然是撒糖了!绝对没人撒上盐吃的。”

我又告诉朋友,如果在西红柿上撒上白糖吃的话,剩下的汤水比西红柿汁饮料还好喝。一听这话,朋友立刻说,在日本,西红柿也是撒盐吃的。

是加糖更好吃,还是加盐更好吃的问题,其实不过是一种在饮食生活上的味觉的喜好问题而已。可以说,这与中国人喜欢吃油腻的东西而日本人喜欢吃清淡的东西的差异基本相似。

在韩国,人们通常是把西瓜切开后,吃它的天然的味道,有时候为了加味也会撒上一点儿糖,但不是撒盐。

那天,我和朋友为糖和盐的问题争论了很长时间。其实,与其说是争论,倒不如说是了解味觉文化的努力更为确切吧。

我说,西瓜本来就是甜的,我们吃的就是它的甜味,如果撒上盐,不就没有甜味了吗?朋友则说,如果太甜反而不爽,所以撒上盐,通过添加咸味来调和西瓜的味道。

朋友还反问我说,在原本很甜的西瓜上加糖的话,那么水果的天然香味不就没有了吗?

我说,对中国人而言,味道越甜越好。这时,朋友才点头表示理解。

在西瓜上撒糖和撤盐这种极其平常的无意识的习惯行为,也蕴藏着三国的文化差异。

如果说日本是中和味道的“互融调和”的味学,那么中国则可以说是“锦上添花”的味学。韩国人也使用汉字成语“锦上添花”,韩国的味学与中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这种特征往往还体现在三国人的民族气质上。日本人有克制自己、保持与对方协调、互助的融合性气质。与之相反,中国人和韩国人则有性格过激、爱突出表现自己的个性、缺乏克制的气质。

因此,日本人竭力避免极端的气质,而中国人和韩国人则鼓励突出个性。

日本人认为无论生前多么坏的人,死后都会成佛。

如果说中国人、韩国人属于“绝对思考”型,那么日本人则属于“相对思考”型。

在餐厅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点菜的时候,如果问“您要烤肉呢,还是海鲜呢?”中国人和韩国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烤肉或海鲜,而日本人则会说“都没关系”,这时服务员却不能“没有关系”了,因为这让他无法确定客人到底想要哪一种。而且日本人看到别人订了某种菜后,通常会说“我也同样”。

这种日常现象体现了日本人对“是”和“不是”表态不明确的模糊性。红的也可以,绿的也可以。不偏向哪一边,以实现相对的中和正是日本人的思维方式。

意识形态的价值

笔者曾在其他书中提到过,中国人和韩国人没有“原则”,过于注重感情和人情,所以在日常行动中容易过激,而且不能很好地遵守约定。相反,日本人总是“原则主义”,所以行动谨慎,能很好地遵守规则和约定。

但与这种日常行为的差别不同,事实上中国人和韩国人在观念上有价值判断的原则,它贯穿整个社会的绝对意识形态。日本没有绝对意识形态。

中国和韩国是由绝对意识支配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社会。中国和韩国的社会自古以来是依据儒教或血缘主义形成的,所以儒教和血缘主义也就成了一个不变的传统。

日本并不是根据这种绝对思想或绝对观念体系形成社会。

韩国虽然也打着民主、自由的资本主义招牌,但实际上仍有很多地方完全没有摆脱儒教的传统意识,因为相应的绝对意识形态仍在起作用。

在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上,这种差异体现得十分明显。

日本可以毫无阻力地吸收、消化西方文明。而中国,中华文明具有绝对优越性的观念太强,历史的包袱太沉重,对外来文化总是先衡量一下是否符合中国的绝对意识形态,然后才引进吸收。韩国的情况也与中国差不多。

总之,是食盐还是白糖的问题所体现出来的“互融调和”的味学和“锦上添花”的味学,可以作为理解三国社会文化的又一个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