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即便是在HP、IBM、宝洁这样的知名企业中,同样存在着类似的现象。这个现象也造就了一个新名词的产生——供应链。在供应链上,常常存在着预测不准确,需求不明确,供给不稳定,企业间合作性与协调性差等问题,造成供应缺乏,生产与运输作业不均衡,库存居高不下,成本过高等现象。
啤酒效应暴露了供应链中信息传递中的问题。不对称的信息往往会扭曲供应链内部的需求信息,而且不同阶段对需求状况有着截然不同的估计,如果不能及时详细地掌握供应链的供求状况,其结果便是导致供应链失调。啤酒效应所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市场的泡沫。技术手段在某种意义上正在减弱着营销渠道中啤酒效应产生的可能性,但是“市场泡沫”并不意味着从此已成为历史。厂家、经销商、终端商所组成的供应链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同发展,将是流通领域的一个永久的命题。
目前,中国的白酒行业正面临着一场由高端白酒形成的啤酒效应泡沫。
不可否认,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及高端白酒的市场价值空间等多种因素,中国白酒的高端之路已是个必然趋势。不仅如此,高端白酒的品牌集中度效应也越来越强,“品牌家族”的势力也越来越集中。
但由于商家及厂家对高端白酒市场现象的盲目乐观和错误预测,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由商家到厂家的高端白酒需求供应链加强的啤酒效应。正是这个啤酒效应导致了每年无数个高端白酒的“换装行动”,从而更进一步地促进了啤酒效应的循环。
现在,高端白酒的势头是越来越猛。有一步到位的新锐高端品牌,也有低开高走渐渐地步入高端的老品牌。尽管有如此多的高端品牌,但是,市场中我们所能看到的却并非多数,原因就在于多数高端白酒已因啤酒效应泡沫般破灭。
信息是商业时代的命脉。只有充分掌握上下游的信息,并且能够时时监测目标市场的变化,才能避免因估计错误所带来的市场泡沫的破灭。
——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
管理心语
王永庆有一条毛巾用了30年,被台商传为佳话,在他眼里,不该花的钱绝不能花,能省的成本一定要省,这不是吝啬问题,而是企业经营者应该具备的品质。他提出:“节省一元钱等于净赚一元钱。”他算过一笔帐,如果企业的利润率是10%,那么如果能够降低10%的费用开支,那么企业的利润增长率就是200%。他的这个理念,被称为“王永庆法则”。
节约就是创造,对企业而言,省的是钱,创造的是价值。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点点滴滴、积少成多、集腋成裘,这是一个人人皆知的道理。但不可回避的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存在着各种浪费的现象,小到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大到造成生产原材料的浪费,甚至设备并不必要的磨损。企业应倡导全体职工节约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提高产量、产值、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坚持少花钱,多办事,厉行从简节约,着力增强节约意识,养成节约习惯,形成并完善节约制度,才能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持久健康发展。
管理实践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看重的是财富的创造,对于节俭似乎注意不够,有时甚至认为这是小家子气。殊不知,节俭也是理财的一部分。学会了节约每一分不必花费的钱,你也就学会了对财富的运用和创造。
比尔·盖茨和一位朋友同车前往希尔顿饭店开会,由于去迟了,以致找不到车位。他的朋友建议把车停在饭店的贵客车位,盖茨不同意。他的朋友说“我来付”,盖茨还是不同意。原因很简单,贵客车位要多付12美元停车费,盖茨认为那是“超值收费”。作为一位天才的商人,盖茨认为:花钱像炒菜一样,要恰到好处。盐少了,菜淡而无味,盐多了,苦咸难咽。哪怕只是几元钱甚至几分钱,也要让每一分钱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一年夏天,32位世界级企业家举办一次“夏日派对”,盖茨应邀出席这个盛会,身上穿的一套服装,是他在泰国菩提岛休假时花了不到10美元买的,还抵不上歌星、影星干洗一次衣服所花的钱。盖茨说,一个人只有当他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钱,他才能做到事业有成,生活幸福。
美国航空公司是美国最大、最赚钱的航空公司之一。令人惊讶的是,它之所以能赚大钱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它的管理团队所采取的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节省式管理方案。
美航总是想方设法在不断的节省中实现它的效益的最大化。如,尽可能更换更先进、更省油的飞机;增加飞机的座位密度;发展轴辐式的路线结构以减少间接成本;通过劳动契约和双层工资结构减少劳工成本;削减燃油与其他非劳工的变动成本等。
美航通过减轻飞机的重量从而节省了不少美金。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航把每架飞机的内部重量至少减轻了680千克,而重量之所以能够减轻,是因为装上了较轻的座椅,把金属推车改换成强化塑钢,换用较小的枕头和毛毯,在头等舱中使用轻型器皿,重新设计服务空厨等。这些改变均不同程度地减轻了飞机的重量,使美航的每架飞机每年至少节省2.2万美元。
美航的管理团队在追求成本最小化的过程中,做到了精细化管理。除了代表美航标志的红、白、蓝条纹外,美航飞机不加任何油漆。这项策略降低了油漆和燃油的成本。
据计算,一架不上漆的飞机大约轻了181千克。因此,每年每架飞机的燃油由此可以省下1.2万美元。
不过,美航的节省绝不是毫无原则、没有道理的节省。实际上,与其说它节省,不如说它绝不浪费不该花的每一分钱。
有一次,美航的执行长官罗伯·柯南道尔在美航班机上发现,未吃完的生菜足足有一大塑料袋。他将其交给机上负责餐食的主管,下令缩减晚餐沙拉的分量。除此之外,他还下令减去每位乘客沙拉中的一粒黑橄榄。如此一来,竟然为美航每年省下7万美元。
更有意思的是,美航为了省钱,有一次竟开除了一条看门的狗。
美航在加勒比海边有一个仓库。为了确保安全,开始时他们雇佣一个人整夜看守,后来决定要省去这项开支。当时,有人对柯南道尔说:“我们需要这个人来防止偷窃行为的发生。”柯南道尔说:“把他换成临时工,隔一天守夜一次,也不会有人知道这里有没有人。”
一年后,柯南道尔还想减少成本,便告诉下属:“何不换成一条狗来看守仓库,又经济又安全。”于是,他们就这么做了,并很有成效。
又过了一年,柯南道尔还想再减少费用,于是他就想到了何不把狗的声音录下来播放。那样,把养狗的费用都省下了。
他命令下属开除了那条狗,并按他的意思去做了,果然行得通。因为没人知道那里是否真的有条狗。
美航再次节省了费用,可怜那条忠心耿耿的狗却“下岗”了。
王永庆法则的真谛就在于,企业每赚的一元钱都需要有成本的投入,而企业每浪费一元钱都是在损失纯利润。所谓节省就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而上升到企业管理角度,就是通过管理节省成本,通过减少成本创造更多的利润。
——丰田汽车公司创始人丰田喜一郎
管理心语
多争取一块钱生意,也许要受外在环境的限制,但节约一块钱,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而节约一块钱,就等于净赚一块钱。这就是丰田喜一郎的金钱观。
一次,松下公司的领导到丰田公司参观,服务人员恭敬地送上咖啡,礼貌周到得无可挑剔,但是盛咖啡的器皿却使客人大吃一惊——公司使用普通的粗瓷碗来盛咖啡!
是的,丰田公司没有咖啡杯。无论是自己用,还是招待贵客,一律用普通的瓷碗。于是,外界都说丰田人吝啬。岂不知,吝啬正是丰田的“三河商法”之一。
日本战败后,丰田喜一郎面对战争“遗留”给丰田公司的一片废墟,斩钉截铁地说:“丰田要三年赶上美国!否则,日本的汽车工业就别想重建!”
在喜一郎的鼓动下,丰田公司上上下下充满了干劲。光有干劲还不行,要“赶上美国”还需要更多的东西。喜一郎为丰田公司制定的经营管理思想是:第一,批量生产;第二,“吝啬”精神;第三,无贷款经营。三部分是一个整体,互为影响。大家习惯地管它叫做“三河商法”。
为什么叫“三河商法”呢?因为丰田公司的大部分工厂都集中在日本爱知县的三河地区,公司高级经理人和许多员工,都是三河本地人,他们自称是“三河忠诚集团”,故而人们将其经营战略称为“三河商法”。
喜一郎非常讨厌浪费。他跟员工讲:“我们搞企业必须有基础,那么以什么为基础呢?”大家讨论得非常积极,“基础”的罗列有一大卡车。
“很简单,就是要以杜绝浪费的思想为基础。我们现在要这样,哪一天家大了、业大了,也应该是这样。”
“批量生产”就是要杜绝浪费,追求汽车制造的合理性。
如果说喜一郎是战略家,那么还必须有人来实施他的好方法和理念。喜一郎的副手大野耐一最能理解喜一郎的想法了。他在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最后形成了完整的丰田生产模式。
大野耐一大胆革新,突破了传统的汽车制造“由上道工序把工件传递到下道工序”的方式,改变成“由下道工序向上道工序领取工件”的方式。这种新方式要求前道工序只生产后道工序所要领取的工件,并规定了“三必要”的制度——保证按必要的工件、必要的时间和必要的数量“准确”地供应到位。
为了让不同车间、不同工序的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都理解并贯彻好,大野像喜一郎一样地发表宣讲:“后道工序就是顾客。杜绝浪费对企业来说,是至高无上的命令。”
这个观念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丰田的管理思想能够迅速传播,就在于:大道理,简单化。在执行“三必要”制度时,大野又采用了“流程卡”形式。流程卡由后向前传递,保证了前道工序所产出(或采购)的工件,正好是后道工序所需要的工件,从而避免了库存,杜绝了积压与浪费。
喜一郎并没有满足于改革的初步成果,又进一步将他的管理思想从生产过程延伸到营销过程。本来,“由下道工序向上道工序领取工件”的方式和“三必要”的制度,是对生产过程而言的,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想出来的。后来,丰田销售公司也实施“完全销售”的管理体制——即“由下道工序向上道工序领取工件”的方式和“三必要”的制度,名副其实地实现了“订货生产”的状态。这样,整个丰田公司的经营管理,经过孜孜不倦的推进,赢得了巨大的收获。在丰田公司,看不到浪费现象,因为在这里“干毛巾也能拧出水”,这就是丰田的吝啬精神。
管理实践
勤俭节约是美德。纵观中华五千年文化史,官吏清廉勤俭也频见史书。宋仁宗时的宰相张知白,虽有高官厚禄,但仍保持过去做地方小官时的生活水平。人们对他感到不理解,张知白坦率地说:“我如今的收入,全家锦衣玉食也办得到。然而‘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今天的收入不可能永久保持,一旦收入不如今天,家人久已过惯了奢侈生活,习惯了后一下子改不过来,家室和后代就可能出事。”张知白真是深谋远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由此成为家教警钟。
刘少奇曾经高声疾呼,在一切企业中,在一切国家机关中,在整个社会生活中,都必须提倡节俭,反对浪费。他说:“浪费在任何时候都是妨碍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的。”他指出,勤俭建国,勤俭办企业,勤俭办一切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远方针。厉行节俭,开源节流,这对于领导工作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组织,无论多大的家底,如果不节流,金山银山都要流出的。当然节俭不单是节约财力、物力,还应包括人力,应该珍重大家的创造力,爱惜大家的劳动热忱,节约大家的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力应同节约活劳动与物化劳动联系起来。我们过去讲节俭,多是强调节衣缩食,这是小方面的,从全局来说,应是节俭劳动力,节俭原材料,节俭劳动时间。这样的节俭,意义更大。
“干毛巾也能拧出水”,丰田喜一郎的节俭节约可见一斑。这也是大多数成功商人的美德。很大程度上,这种“不浪费一分钱”的精神,正是他们成为财富之神的有利武器。因为财富不但要靠不断地赚取,还要靠不断的日复一日的积累,才能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