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凡事想开点
8344200000076

第76章 “空巢”不能“空心”

章秋的女儿怀玉是那种活泼、聪明,但缺乏自控力的孩子。在读初中的时候,如果她把女儿盯紧点,学习成绩肯定会在前10名,稍微放松对怀玉的要求,她的成绩就可能滑到中游水平。临近中考的时候,章秋向单位请了2个月假,天天接送女儿,每天晚上坚持陪读,还算怀玉争气,总算以较高的分数被市重点高中录取。

怀玉进入高中后,章秋知道她再向单位请假天天陪读是不现实的,便把希望寄托在怀玉能够学会管理自己。不过,她依然会在每周五下午就赶到学校,陪她2天,既算是监督怀玉学习,也算是帮孩子打理一下生活。虽然每周这样折腾来折腾去的挺累,但章秋认为只要怀玉的学习成绩提高了、稳定了,自己吃再多的苦也是值得的。

可是,到怀玉上高三的时候,章秋发现许多家长都在学校附近租房,天天陪孩子上学。章秋傻眼了,单位会批自己这么长时间的假吗?但怀玉高考比什么都重要,她顾不了那么多,找到单位领导硬是把假请到了。

每天早晨天不亮,章秋就起床给怀玉做营养早餐;怀玉上学后,她就上街买菜、准备午饭,然后安排怀玉午休;下午怀玉上学后算是她比较清闲的时间段,她则帮怀玉整理房间、打扫卫生、洗衣等;到了晚上,虽然没有什么事可做了,但为了不影响怀玉读书、写作业,章秋从来不看电视,一会儿给怀玉倒杯水,一会儿给她做点夜宵,一会儿给她送些水果。怀玉这时学习倒比较自觉,也很刻苦,经常学到很晚才休息,章秋会在这个时候给她放好洗澡水,让她舒舒服服地入睡。怀玉曾经不止一次地对她说,“妈妈,我这么大了,你不用陪我了,我自己可以的。”章秋也试过不管她,自己先睡,可一想到女儿一个人孤零零地学习,她心里就不忍了,还是会陪着她。

其实,章秋作为单位的职员,哪能一走一年,对单位的事不管不顾啊。好多次,她趁下午把怀玉送去上学了,再赶回单位,晚上加班加点,甚至熬通宵把事忙完,第二天就赶往学校。章秋每次忙完事离家的时候,看到老公依依不舍的样子,心里也挺不忍心的,她何尝不想多留几天,陪陪老公,可为了孩子,只能忍痛割爱。不过,章秋回家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也是夫妻最快乐的时光,正应了那句“小别胜新婚”啊。

终于,章秋的煎熬、与老公的短暂相处,随着怀玉如愿以偿地考入大学而在倾刻间全部消失了。

怀玉到北京上学后,章秋才发现她和老公经常相对无语。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和老公之间就无话可说了。怀玉没上大学时,虽然夫妻分离远远超过相聚,但每次短暂的相聚,两人的话题都是围绕怀玉,都是围绕着彼此的相思,其乐无穷。而现在除了怀玉,章秋找不出别的话题了,为此,她更加思念女儿。这种感觉大概是相互的吧,有时老公也想找点话题,但都是说不了几句就无话可说了。怀玉走后,老公看章秋失魂落魄的样子,推掉了一切应酬,在家陪她,可他俩经常说了上句没下句。于是就看电视,章秋爱看的老公不爱看,老公爱看的章秋又不爱看,家里的气氛非常沉闷。

过了一段时间,老公外面的应酬又多了起来,章秋隐隐感觉,老公是在逃避这种沉闷,是在躲避她。于是,章秋心里更加难过,经常莫名其妙地流眼泪,变得焦虑不安、易怒、烦躁。她和老公是20年的夫妻了,在不知不觉中早已养成围绕女儿生活的习惯,如今女儿“离巢”,生活没了重心,也就失去了平衡。这让章秋非常担心苦恼,毕竟他们才刚刚步入中年,以后的路长着呢,她多希望能尽快走出目前的困境。

像章秋这样的“空巢”夫妻很多,有孩子出国留学的,有住寄宿学校的,有去外地读书的,还有在异地工作或结婚的。很多夫妻面对这种“空巢”状态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于是产生了很大的心理落差,不适应是必然的。这种状态需要一个过渡期调整,需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适应,否则,必将影响到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影响到夫妻感情和正常的家庭生活,严重的还会产生心理问题,患上焦虑性神经症或抑郁神经症。所以,及时做好心理调试是非常重要的。

对“空巢”家庭来说,家庭的结构突然发生了变化,由三口之家变成了两人世界,分离的焦虑和不适应都属正常。那么,“空巢”夫妻如何调整呢?首先,要学会调整自我,找寻生活新的支点和支撑来填补内心的失落。许多时候,人往往都是在内心空虚、没有精神支撑的情况下,才会生出一些焦虑、苦闷,甚至烦燥、易怒的情绪。其次是转移注意力,把对孩子的关注和关心慢慢转移到自己和爱人的身上,多关心体贴自己和另一半。第三是安排好生活。把生活安排得充实而丰富,不断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吸取新知识,结识新朋友。同时,也可以找相关专家做心理疏导,这样会更快走出心理困境。

对于即将进入中年,或正带着孩子的女性朋友,最好在照顾孩子的同时,建立起与丈夫的亲密关系,培养自己的生活爱好和情趣,有自己的朋友圈,这会有效防止因孩子上学、工作、结婚等原因离开家庭后发生“空巢”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