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拯救独生子女
8324000000007

第7章 把爱之花种在独生子女的心田

任何一个孩子都希望活在充满爱的世界里,而获得爱的前提是付出爱,感受爱的条件是心中有爱。所以,孩子是否能活得快乐和幸福,完全看他的心中有没有爱的种子。其实,爱的种子存在于每个孩子的心中,是否能够发芽结果,就看父母能不能将这颗种子唤醒了。

告诉孩子,有爱的心最美——善心善行给别人温暖,也给自己帮助

从第一批独生子女出生时,中国社会的经济和科技就走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渐渐地,整个社会也把“知识和技能教育”作为教育下一代的重点,因为只有掌握了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只有拥有了一技之长,财源才能滚滚而来。

所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生的孩子,几乎无法在“爱心教育”的土壤中吸取养分,除非父母特别重视,否则,孩子会不可避免地具备独生子女特有的冷漠与自私。当独生子女的冷漠开始大面积地影响整个社会的时候,父母和教育者才发现,“爱心教育”远远比“技能教育”要重要得多,也可以说人格教育是知识教育的基础。

2002年,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刘某在某本书中看到一句“熊的嗅觉敏感,分辨东西的能力很强”后,就想检测一下事实和书中说的理论是否一致。于是,他便携带火碱来到了动物园,并把火碱投向黑熊,但是黑熊并没有什么反应。过了几天,他再一次来到动物园,将兑了硫酸的饮料投喂给黑熊,黑熊被烧伤了。

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很多教育者的思考。刘某正好是第一批独生子女,所以,他的行为给独生子女的脸上又抹了一层黑,这让“冷漠、自私、没有爱心”更成了独生子女的标志。

当然,只要父母有意识培养孩子的爱心,或者说,父母有能力保护孩子的爱心,孩子一定不会冷漠到让人难过,而且还会让父母感到温暖,因为父母帮孩子留住了爱的火焰,孩子心灵的光芒自然会照射到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所以,从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要有意识地保护好孩子纯真的爱心,更要培养孩子表达爱心的能力。只有这样,孩子的世界才不会冰冷。那么,父母具体该如何做呢?

建议一:保护孩子的爱心

《三字经》云:“人之初,性本善。”这说明任何一个孩子都具有一颗纯真的爱心,但是,由于后天所受教育的不同,有的孩子的爱心被掩盖了,而有的孩子则保留了一份难得的爱心。

10岁的严妍和妈妈走在回家的路上,一只小狗卧在路旁奄奄一息。严妍看着这只可怜的狗,对妈妈说:“妈妈,它怎么了?我们要不要带它去医院啊?”

妈妈说:“哎呀,流浪狗浑身都是细菌,你要是碰它,会给你传染上的,还送它去医院,送完它去医院就该送你去医院了!”

“可是,要是没人管它,它可能就死了!”严妍强调说。

“总之,你不要发慈悲心,这事咱们不管。”妈妈回应道。

晚上,严妍一夜没睡好,早上上学的时候特意早出门了一会儿,想看看小狗的情况。当她走到路边时,发现小狗已经没有呼吸了,她心里难受极了,就在一棵松树下挖了一个坑,用每天随身带的抹布裹住小狗,把它“安葬”了。

整整一天,严妍都被后悔的情绪所包围,她总是想,如果昨晚把小狗送到医院,可能就不是这个结果了。晚上回家后,她没有把埋葬小狗的事情告诉妈妈,因为妈妈一定会骂她一顿,说不定还会让她用消毒液洗10遍手。

当然,和流浪动物接触一定要有防范意识,但是,这并不影响孩子表达爱心。严妍目前还可以背着妈妈做好事,但是,如果有一天自己付出的爱心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的话,妈妈的教育很有可能会起作用。

所以,父母不要给孩子灌输“如果要想保护自己,就不能付出爱心”的概念。父母不但应该尽力保护好孩子的爱心,支持孩子做好事,而且还要告诉孩子如何才能不让“好事”变“坏事”。这样,孩子才会用自己的智慧帮助需要的人。

建议二:用爱心感染孩子

孩子是否能成为有爱心的人,在于父母是否用自己的爱心感染孩子。父母与其给孩子找一个爱心榜样,不如做孩子的好榜样。

首先,父母要给家人最大程度的关爱,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即使做再多的好事也不能起到感染孩子的作用。因为关爱家人是爱心体现的基础。除此之外,身边的人如果遇到困难需要帮助,只要我们有能力,就要尽量伸出援助之手。同时,父母不要把与某人的矛盾总是记在心里,念叨个没完,因为记恨心会让人变得可恶,丧失可爱的一面。而且,父母要懂得尊重生命,把“爱护动物、爱护植物”的榜样做给孩子。

只要父母时时刻刻把爱心“表演”出来,想让孩子冷漠都不太可能,所以父母自身要努力成为有爱心的人。

建议三:和孩子一起分享他人的爱心故事

父母常常和孩子分享他人的爱心故事,就表示父母很认同故事主人公的做法。孩子就会从他人的事例中受到启发,努力成为有爱心的人。

一个周末,妈妈和李芳一起看电视。节目中报道了一个70岁的退休老太太,路遇乞丐和无家可归的人都会把他们领回家,并用微薄的工资供他们生活,直到他们走出困境。其中一个20岁的女孩就是3年前被老太太带回家的,如今女孩工作赚钱了,和老太太一起生活。

老太太一看到路上有无家可归的人就无法置之不理,带回家之后,还会买新鲜蔬菜和鸡蛋给对方补身体。因为,老太太年轻时有过无家可归的经历,在政府的帮助下不但走上了工作岗位,还成立了家庭,有了子女。如今,老太太要用微薄之力报答社会。

在整个节目报道的过程中,妈妈一直在感叹:“哇,真是值得尊敬的老太太!哎呀,我没有勇气去做这样的善事,她真是有一颗大爱之心啊!”

妈妈感叹,李芳也自言自语道:“哎呀,太不容易了,这个奶奶真有爱心!”

妈妈在观看他人的爱心故事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让李芳明确地感受到,妈妈很欣赏、很尊敬有爱心的人。那么,李芳也会在潜意识里去敬佩爱心人士,有了这种欣赏和敬佩,就会去效仿并表达自己的爱心。

建议四:引导孩子体会付出爱心的愉悦

任何一个人在付出爱心的时候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之后还会有一种莫名的满足,这就是“助人为乐”的“乐”字体现。父母要引导孩子去体会这种愉悦感,这样,孩子就会知道,付出爱心不但能够帮助别人,还能温暖自己。

上小学4年级的琦琦放学回来就激动地告诉爸爸:“爸爸,我今天在公车上看到一个老爷爷,于是,我就把座位让给了他。”

“是吗?你做得对!”爸爸肯定地说。

“老爷爷不但夸我懂事,连周围的阿姨都笑着看我!”琦琦得意地讲道。“哈哈哈,做好事的感觉怎么样?”爸爸问。

“说不清这种感觉,热血沸腾!”琦琦说,“而且,感觉大家都喜欢我。”“是认可你!”爸爸纠正了一下继续说,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的确很快乐,只有愿意付出爱心的人才能享受这份快乐,爸爸希望你能够经常享受这份快乐,好吗?

琦琦的爸爸说得没错,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享受帮助别人的快乐,只有愿意付出爱心的人,才能体会到这种快乐。因此,父母一定要鼓励孩子成为有能力享受快乐的人。

多带领孩子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给孩子提供奉献爱心的机会

公益,顾名思义就是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而公益活动一般是由非政府的团体或个人组织的,以传播知识、慈善捐助、志愿者参与等形式举办的社会活动。组织者不以赢利为目的,主要为了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奉献爱心,而参与者也能够通过活动付出爱心,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父母常常带孩子参与公益活动,对培养孩子的爱心是非常有好处的。孩子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了解弱势群体和劣势环境,从而激发起自己的同情心、爱心和奉献精神。

周六,唐先生带着女儿唐淼去参加一个节水赈灾的儿童公益活动。整个活动中,讲解员给孩子们介绍了世界范围内的水源分布,以及哪些地区极其缺水,哪些地区浪费水的现象严重。当孩子们看到大屏幕上播放的视频和图片时,都被很多画面震撼了,特别是看到缺水地区的人们苦难的生活时,这些孩子一个个都发出了惊愕的感叹。

当孩子们开始对这次活动有所了解的时候,讲解员开始介绍最近一段时间我国西南地区的严重旱情,也通过视频的方式向孩子们展现了灾区的情况和灾区人民的生活。有的孩子看到这里留下了眼泪,有的孩子则紧锁眉头……

后来,讲解员又呼吁孩子们要在生活中节约用水,并希望孩子们奉献爱心,用自己的零用钱帮助灾区的人民。结果,很多孩子都在父母的允许下,捐出了自己的零用钱,以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关爱。唐淼也捐出了10元零用钱。

活动结束之后,唐淼感触很深地给爸爸说着自己的心情,还让爸爸回去和妈妈商量一下,以后大家要节约用水。参加完活动后,唐淼会时常对父母说起参加活动那天的感受,而且还说:“一想起灾区的小朋友都没有水喝,绿油油的大地都变得干裂了,心里就特别不好受,很想哭。”

孩子参加公益活动之后,会了解很多从前不知道的社会现象,通过比较他会懂得知足和感恩,而孩子天生的同情心会让他愿意主动奉献自己的爱心,并从奉献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的需要和关怀。

父母不妨多带孩子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让孩子有机会奉献爱心。

建议一:帮孩子搜罗公益活动信息

父母带孩子参加公益活动之前,一定要了解很多公益活动的信息。父母通过报纸、杂志、网络以及其他渠道了解有关公益活动的情况,才能知道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样的公益活动,是否适合孩子参加,等等。

所以,父母应该收藏一些固定的公益团体网站,比如:红十字会官网、当地的福利公益网站、腾讯公益网等,也可以在“中国公益网址大全”中选择一些适合孩子的公益网站。

如果父母常常在这些网站上了解活动信息,就可以了解各种公益活动的动向,并安排时间和孩子一起参加。另外,也可以让他自己在这些网站上浏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选择自己想参加的公益活动。

建议二:告诉孩子,当志愿者很光荣

很多大型的公益活动在举办之前都会向社会招募志愿者,而一些福利团体长期都需要志愿者。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当志愿者,付出自己的精力,为社会奉献一片爱心。

周末,爸爸带小帅去孤儿院参加活动。小帅看着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孩子失去了父母,觉得他们很可怜。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小帅都特别积极,活动快要结束时,还对爸爸说:“爸爸,我能不能经常来这里陪他们玩啊!”

“应该可以吧!”爸爸说,“我们可以问一下院长阿姨,像你这个年龄能不能在这里当志愿者。”

“什么是志愿者?”小帅问。

爸爸说:“志愿者,就是愿意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在不收取任何报酬的情况下,为社会奉献爱心的人。当志愿者是非常光荣的事情。”

听爸爸这么一说,小帅就表示想来这里当志愿者。后来,院长接受了这个小志愿者,而他的工作就是为孤儿们讲故事,陪他们做游戏等。

虽然小帅的工作很简单,但是,他每次去孤儿院之后都有一种感受:同龄的伙伴们喜欢他、需要他。

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推荐他去适合的团体当志愿者。但是,如果孩子有意愿去类似地震灾区、旱情灾区的地方当志愿者的话,父母就要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孩子知道这种地方需要的志愿者一般是比较专业的,而不是凭一腔热血就能为灾区人们服务。

建议三:鼓励孩子用捐款的方式表达爱心

虽然孩子不具备赚钱的能力,但是,他平时也会有一定数目、可以自由支配的零用钱。父母可以鼓励孩子把自己的部分零用钱捐助给需要的人,以表自己的一片心意。当然,父母要引导孩子不必在意捐款的数目,可以是1元、2元、5元、10元,量力而行就好,不用担心自己比别人捐得少,或炫耀自己比别人捐得多,如果有这种心理,就失去了捐助的意义,也忘记了捐助的初衷。

父母最好把乐于捐款的榜样做给孩子,父母的行为会让孩子知道,在他人危难时给予经济上的援助是非常正常的。这样,孩子就不会因拿出一点点零用钱而左思右想,想出钱又舍不得。

另外,父母也可以让孩子把每月的零用钱分成几份,其中一份专门用做捐助他人的款项。比如,父母可以让孩子把每月固定的零用钱分成3份,一份零花,一份存储,一份用来捐助。这样,当孩子参与一些公益活动,需要用捐款的形式表达爱心的时候,就不会因没有钱而为难了。

当然,父母还要提醒孩子,捐款要选择正当、可靠的渠道,尽量避免自己的爱心被坏人利用。最好选择官方的捐款方式,比如捐款给红十字会,写明捐款用途;如果想捐款给个人,就一定要明确对方的真实情况,不要上当受骗。

建议四:和孩子分享感受,并付诸实践

当孩子参加完一项公益活动的时候,父母要主动和孩子分享活动感受,不仅仅是向孩子提出问题,而且要跟孩子讲讲自己的体会。这样,孩子会更愿意说出自己的感受。

另外,当孩子参加完一项公益活动后,一般都会比较积极地响应组织者活动中所提倡的内容,比如,节约能源、环境保护、关注弱势群体等。孩子可能会说:“妈妈,我们以后要节约用水。”或者说:“爸爸,我以后不会把电池随便乱扔了。”又或者说:“妈妈,你有机会带我去贫困山村看看吧!”

对于孩子的提议,父母不仅要给予积极的回应,更要和孩子一起把提议付出实践。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并不是一句空话,只有行动起来才是真正对地球母亲表达了爱心。而且,如果父母答应孩子要带他去贫困地区的话,就一定要找机会兑现,否则就不要答应。父母和孩子只有把公益活动中提倡的内容真正地落实在生活中,才算对弱势群体、对社会、对人类表达了真诚的爱心。

告诉孩子“不以善小而不为”——让小善积累孩子的大爱之心

《三国志》中有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刘备临终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的话,大意是:“好事要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否则积少成多,也会坏大事。所以,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

其实,“善”是不分大小的,只有行善者的能力大小,没有善事的大小。而且,做善事、做好事在于一颗真诚的心,如果心不真,行动看起来再大也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李老师是小学3年级1班的班主任,他特别注重对学生爱心的培养。一个周末,李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在休息日里做一两件好事,并写下一两句关于做好事的感受。周一,李老师上课时,就问同学们周末做了哪些好事。

同学们纷纷举手,都想把自己的善行告诉老师和同学。有的同学说,父母带他参加了公益活动,还捐出了自己所有的零用钱;有的同学说,爸爸开着车带自己去敬老院,并给孤寡老人送去了棉衣棉被;有的同学说,看到一个拉货的老爷爷很吃力,就上前帮助他……

李老师不断点头,肯定学生们做得好。就在同学们都踊跃举手的时候,李老师叫起了一个没有举手的小男孩。

当老师问他做了什么好事时,小男孩说:“我不知道那算不算好事。”“你说吧!”老师引导了一句。

男孩犹豫了一下说:“我帮一个小弟弟捡起了他不小心滚在地上的苹果。”他一说完,全班同学便哈哈大笑起来。

老师立刻说:“大家不要笑,你们觉得这不是善事吗?”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发表意见。

老师说:“大家之所以笑,是因为这个好事太小,比起捐钱、捐物等行为似乎不算什么,但是,‘善’没有大小,做出有利他人的事情就是善,而真心去做就是‘大善’。所以,帮小弟弟捡起苹果是在为他人着想,就是做好事,值得提倡,我们千万不能因为好事太小而不去做,否则就失去做好事的意义了。”

其实,在很多孩子的思维中,只有做了大好事,才算是行善。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纠正这个想法,要让孩子知道,做好事的目的是帮助他人,如果嫌对方的需要太小而不去做的话,就完全违背了做好事的初衷。

所以,父母要明确告诉孩子,不以善小而不为,让小善积累孩子的大爱之心。那么,父母具体该如何引导孩子呢?

建议一:让孩子知道,做好事贵在真心

事情因为其步骤的多少,影响力的广泛程度和深度的不同,而分为大事和小事。那么,好事本身就其事件而言肯定有大小之分,但是,这并不是孩子是否做好事的标准。而且,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往往是在细节中反映的,也就是说,品德越高尚的人越能看到他人极其微小的需要,而自然地做出几乎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但是,越是小事,越能够让受益者感受到温暖。

所以,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善行不分“大小”,而分“真心”和“假意”。什么是真心?就是看到他人的需要时,无论多少小的需要,都特别希望帮助对方,没有其他的念头。而假意就是,没有感觉到这件事有什么值得做的,但是因为其他原因,比如希望获得好的名声、获得他人的赞誉等,而做出行善的行为。当然,无论是真心还是假意,只要有善举,总会有人受益,而真心做好事更加难能可贵。

甜甜所在的班级组织了一次爱心捐助活动,老师说:“可以捐钱,也可以捐衣服、书籍和玩具,不过所捐的物品要八成新。”甜甜回到家,对妈妈说了这件事情,妈妈说:“你想想看,把什么捐给贫困山区的小朋友啊?”

甜甜想了想说:“妈妈,我想把我最心爱的‘布布’送给山区的小朋友。”“为什么呢?”妈妈问,因为妈妈想,“布布”是甜甜床头摆放的一个小玩偶,高度只有10厘米,会不会太小了,所以问甜甜原因。

“因为‘布布’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每天临睡觉前都会和她说心里话,她也会跟我说话,我想,山区的小朋友也应该像我一样需要在临睡前对好朋友说话,所以,我让‘布布’代表我去陪他们。”甜甜解释说。

妈妈听完这些话,眼泪差点流出来,没想到,孩子愿意把她最心爱的东西送给别人,令人敬佩啊!

但是,第二天,甜甜闷闷不乐地回来,原来是同学笑话她捐助的物品太小。于是,妈妈开导了甜甜一番,并告诉她“真心无价”的道理。不仅如此,妈妈还给老师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到了甜甜捐助小玩偶的原因,并希望老师在班级里做一些引导。后来,老师特意在班里表扬了甜甜,同学们也不再拿此事笑话甜甜了。

孩子在长成的过程中很可能会遇到类似的事情,父母应该向甜甜的妈妈学习,做好与老师的沟通,以免孩子的一颗真心被误解。

建议二:为孩子做“善行录”

为了鼓励孩子用小善积累自己的大爱之心,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做“善行录”,就是让孩子专门用一个本子记录自己所做的好事,比如,让座、捡垃圾、帮助别人的具体事项。孩子在平日里点滴记录的好事,大部分都不会是什么大事,这就是让孩子在实践中去“行小善”。

当然,不需要让孩子每天都记录,免得孩子为了做好事而做,但是,父母要提醒孩子感受做好事的快乐。孩子只有体会到行善的乐趣,才愿意多做好事。

而且,在记录的过程中,孩子就再一次体会了帮助他人的喜悦。当孩子经常翻看记录本时,不但是沉浸在助人为乐的愉悦中,更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最好把另一个概念告诉孩子——不做坏事就是行善。孩子可以拥有另一个本子,叫“反省录”,让孩子把自己认为一天内做得不对或不好的事情记录下来,下次改正。这样一来,孩子不会因为做善事而沾沾自喜,也不会因为自己犯错而垂头丧气。孩子的爱心会没有副作用地完全发挥出来。

建议三:不要让孩子在行善中增长傲慢心

当孩子做了任何一件好事的时候,父母都应该肯定孩子的行为,并鼓励孩子继续发扬。但是,孩子如果把握不好,就会拿着自己做过的好事到处炫耀,或者在某种情况下,和同学攀比谁做的好事多。这样,孩子就等于因为做好事而增长了傲慢心。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父母在孩子最初有做好事的意识时,要明确表扬和肯定孩子,当孩子一旦开始习惯性地做好事的时候,父母就可以降低对孩子夸奖的程度。比如,以前父母可能会说:“哇,不错不错,你能这样做,妈妈真的很高兴,你要继续努力啊!”之后,父母可以说:“不错,继续保持!”或者说:“这原本就是我们应该做的!”这样,孩子就不会太过于沾沾自喜。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和同伴比较谁做的好事多,谁做的好事大的话,一定要正确引导孩子,让他知道,真心所做的好事是不需要炫耀的,能炫耀出来的就要对“真心”打个问号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只有父母做好引导工作,孩子才会用小善积累起一颗大爱之心。

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就会感同身受

一个有爱心的人,不一定是常常参加公益活动的人,也不一定是给灾区捐大笔大笔钱财的人,但一定是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人,是一个能在他人需要时立刻伸出援手的人。

“爱”的繁体字“愛”,是一个“受”包裹着一颗“心”,说明爱的意思是“用心感受”。用心感受什么呢?用心感受他人的需要,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位置,体会对方的感受时,内心生出的一定是无尽的爱心。

吴兰兰的家有个露天大院子,院子里养了一只牧羊犬。兰兰高兴时,会陪牧羊犬玩一会儿,没心情的时候便不去理它。

一天,父母外出办事,兰兰一人在家,而牧羊犬则像往常一样被拴在院子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没两分钟就下起了雨,只听牧羊犬叫了好几声,好像在告诉小主人自己被雨淋到了。可是,兰兰似乎没听见一样,任凭牧羊犬如何叫,都不去理会。

下午,雨停了,妈妈回来了。妈妈一进院门,便看到被淋湿的牧羊犬可怜兮兮地趴在角落里,知道兰兰根本就没有在下雨时把它带到房间里。于是,妈妈大声呼唤兰兰,并询问:“为什么在下雨时不把牧羊犬带回家?”兰兰说忘记了。妈妈一听就知道,兰兰当时根本没有体会到牧羊犬的感受。

于是,妈妈说:“它一定呼唤你了,你肯定没有当回事。如果下雨天,把你放在露天的院子里,不给你打伞,让你无法躲雨,淋得像个落汤鸡,你感觉怎么样?它虽然是只狗,但是感受是一样的啊!它淋雨了也会感冒,也会生病,你当时怎么就没有为它考虑考虑呢?”

兰兰默不作声,看着可怜巴巴的牧羊犬,也觉得自己有点过分。她对妈妈说:“下次不会了。”

如果兰兰当时想到狗的处境,就不会冷漠地置之不理。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教会他站在他人的位置考虑问题。这样,孩子不但会用自己的爱心温暖别人,当孩子需要帮助时,也会获得他人给予的爱,孩子就生活在充满爱的世界里了。

那么,父母如何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呢?

建议一: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辛劳

孩子之所以不会站在他人角度体会对方的感受,源于孩子一旦有喜怒哀乐的各种感受,父母就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回应孩子,而父母自己却很少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辛劳、苦闷和烦恼等感受。这样时间一长,孩子从父母的行为中明白,自己的感受很重要,而别人的感受与我无关。

因此,父母不用刻意掩饰自己的辛苦,当然,这与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两个概念。当父母劳累了一天回到家时,可以告诉孩子:“帮妈妈倒杯水,妈妈很累!”这样,孩子就知道,妈妈累了的时候,需要我帮她倒杯水。当父母哪个地方不舒服时,可以告诉孩子:“帮我揉一揉吧。”如此一来,孩子就会知道当父母身体疼痛的时候,需要我帮他们揉一揉……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这种场景经常出现,孩子自然就会知道他人需要什么,自己该怎么做。

孩子一旦有了这种意识,就会很容易感受对方的感受,伸出援助之手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建议二:教孩子学会关心同学

孩子在成长的不同时期会结交很多不同类型的朋友,朋友之间互相关心也是爱心的体现。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同学,特别是同学需要帮助的时候,孩子应该伸出温暖的手。如果孩子面对同学的需要,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即使参加再多的公益活动,都不会是一个有爱心的人。

每天聪聪放学回来后,妈妈都要关心地问一些学校发生的事情。这天,妈妈从聪聪的回答中得知聪聪的朋友李可当天没有上学,妈妈问其原因,聪聪说不知道,一副跟自己没关系的样子。

妈妈问:“你不想知道他为什么没上学吗?”

“可能是生病了吧!我没问。”聪聪回答说。

“你不是他最好的朋友吗?你应该打个电话给他,询问一下情况,如果你要是生病了没去学校,你希望李可如何对待你?如果李可能打电话过来关心你,你是不是会觉得很温暖?”妈妈引导他说。

后来,聪聪按妈妈说的给李可打了个问候电话,第二天还给他带去了爱心早餐,两个人的关系越加密切了。

当妈妈问聪聪“如果你生病了,你希望你的朋友如何对待你”的时候,就是在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让孩子知道任何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朋友的关心,而作为他人的朋友就应该付出自己的爱心。

建议三:教导孩子不做伤害他人的事情

一个真正能站在对方角度感同身受的孩子,是不会轻易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的。因为,他知道被伤害的滋味不好受,他不会把这种不好受带给别人。

但是,孩子不是天生就有这种觉悟的,所以,当孩子做出大大小小伤害别人的事情时,父母一定要趁机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上初三的王冬是班委会的成员。一次,班委会组织一个活动,其中一个同学没有安排好活动的程序,使活动中出现了一点小混乱,最后,活动也算是圆满结束了。之后,班委会总结经验的时候,王冬觉得那个同学犯的错误实在不应该,便忍不住说:“你是傻子啊?能犯这样的错误!”那个同学说:“你才是傻子呢!”结果,两人争执了起来。

回家后,王冬把事情告诉了爸爸,爸爸说:“谁都会犯错,谁都要面子,如果有人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说‘王冬,你是傻子啊!’你什么感受?估计你不是回顶一句,而是直接用拳头‘说话’了!”

王冬正要强调理由,爸爸又说:“团体活动中出现差错是正常的现象,出错的人自己已经很自责了,其他人在总结经验的时候,应该给他一些适当的安慰,这样,他不但会感激他的同伴,下次也一定不会犯同样的错。”

“所以,如果你能站在犯错人的角度考虑,你就不会当众说出这样伤人的话了,明天,找机会给人陪个不是!”爸爸严厉地教导道。

当孩子能够体会被伤害人的感受时,下次就一定不会说出伤人的话,做出伤人的事情。因为,他的爱心教会他的是宽容、理解和原谅。

建议四:告诉孩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被误解、被冤枉、被伤害的事情,孩子会感到无助彷徨,此时,父母除了安慰开导他之外,更要告诉他:“你体会到了这种难受,以后在和他人的交往中,就要避免因自己的行为和言语不当给对方带来同类的感受。因为你自己不想得到的,也不要给别人,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所以,孩子身处逆境并不是坏事。事件本身是提供给孩子感受逆境的机会,并让孩子知道不要给他人制造逆境,因为这种感受不舒服。父母如能这样引导受挫、受伤的孩子,孩子不但能尽快从挫败和伤害中走出来,更能学会感恩逆境。如此一来,孩子这一颗难得的“爱心”便不会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消失,反而会越来越懂得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