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找对方法教出优秀孩子
8320900000004

第4章 放手篇

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我们总是细心呵护着他们,希望他们不受到风吹雨打,但我们要明白一点:总有一天孩子们要去独自面对外面的世界,当他们习惯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可能会丧失很多求生的本领。等到我们没有能力再去保护孩子的时候,孩子立刻就会被打倒。

很多时候,父母应该放手让孩子去经历一些他们本该经历的东西,孩子总是在磕磕碰碰中成长,多几道伤疤没什么;孩子有自己的秘密是独立的开端,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以后飞的更高;孩子有时需要我们把他们当大人来看到,放手让他们去做,原来孩子可以做得更好的;给孩子一些支配的权利,让孩子做出自己的决定,你会发现孩子已经慢慢成长起来了。

1、让孩子的腿上多几道伤疤

【坏孩子案例】

学校进行体能训练,佳佳是成绩最差的,跑步还没有500米就开始掉队了;列队集合训练,只要有太阳晒总会第一个晕倒;每一个项目佳佳都是最后一名;很多项目就是挑战自我,佳佳表现的过于胆怯,动作还没有做就吓哭了;训练的时候免不了磕着碰着,大多数孩子回去涂点药就好了,可是佳佳却会疼得要去医院……学校组织了军事夏令营,全班都要参加,谁也不许例外。这天,训练的时候突然下雨,大家躲避不及淋雨了,不少孩子都因此感冒,可是大多数孩子回去稍加休息便都恢复了健康,佳佳是唯一个因此被送进医院的孩子。体能训练了一个月,佳佳就住了三回医院,算起来在医院待的时间比训练的时间还要长。

平时在家的时候,佳佳的身体也是比较虚弱,稍稍穿的吃的不合适了就会生病,自理能力也比一般的孩子差的多,很多事情都需要爸爸妈妈的帮忙才能做好。佳佳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身体有一点不舒服就会把全家闹得不得安宁,到医院打针吃药都是哭最凶的一个。

【好孩子案例】

阿谦和佳佳同班,也参加了体能训练,但却和佳佳的表现截然相反,是训练中表现最出色的一个。大家都说阿谦像是个铁孩子,不怕摔不怕碰,一次100米接力跑,阿谦被同伴不小心绊倒,滑出去近一米远,腿上的皮被粗糙的地面蹭破了,鲜红的血立刻流了出来,可他爬起来立刻接着跑了起来,一直坚持到终点。比赛结束后,阿谦被送到医务室涂了些药休息了一下,第二天又接着训练,就和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样。

阿谦看起来就是个结实的小男子汉,适应能力特别强,很能吃苦,体能训练的各个科目都是最好的,连教官都夸赞阿谦真是了不起,真要是遇到危急事件,阿谦的生存能力是最强的。

在训练中遇到困难也是常有的事情,可是阿谦总是能够积极的去寻找解决的办法,失败以后,阿谦也会心里不舒服,可是很快就会恢复和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坚强乐观的面对新的挑战。

阿谦的父母说,阿谦从小就表现得很坚强,很少让大人操心,还是干活的好帮手,每年阿谦都会参加夏令营一些野外生存技能的训练,他总是表现的最出色,好像什么事情都难不倒他,什么事情也吓不推他。父母说,阿谦是个适应能力很强的孩子,以后长大了出去求学或者工作,家里人不会太为他担心,知道他可以把自己照顾得很好。

【比较分析】

阿谦和佳佳的年龄一样,也经历着同样的考验,但是确实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这与家长平时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表面看来,佳佳是体制不好,但其实佳佳不仅仅是身体虚弱,心理承受能力也不尽如人意,佳佳总住院有些时候可能身体并没什么大碍,就是因为害怕困难,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心理准备去面对和解决自己面临的难题,唯一的办法就是选择逃避。例如,当她想逃避训练的时候,医院就成了最好的避难所。

相比之下,阿谦却很坚强,他把困难看做是对自己的挑战,其实可能阿谦心里根本没把那些困难当回事,只是觉得就是自己成长中该经历的,甚至认为是一种乐趣,阿谦有不但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上也是健康向上的,相信每个家长都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阿谦一样,而事实也证明走上社会阿谦这样的孩子要比佳佳走得更远、更稳、更好。

阿谦和佳佳产生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育的差别,有这样一个很容易理解的道理:经常遇到狼并受到狼追赶的羊就会比丰草足食,无忧自在的羊奔跑速度快,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也强得多。孩子也是一样,从小受一点苦,经历一些挫折,多一些锻炼少一些骄气,体制就会更胜一筹,长大了适应社会以及抗挫折的能力也会比较强。

父母心疼孩子可以理解,可是也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总有一天要独立面对生活,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必然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和挫折,父母不可能替他们一一解决。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还有能力帮助他们的时候,训练和教给他们求生的本领,让他们学会适应生活,增强他们抗打击的能力。有人说,军人经历魔鬼般的训练就是为了在战场上能够活下来,毫不夸张的说孩子从小多一些锻炼也是为了今后的能够活的更好。

很多父母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总是呵护的无微不至,天气稍微一冷就给孩子穿得严严实实,随便咳嗽一声全家就炸了锅似的兴师动众,久而久之不但孩子本身的体制和抵抗力下降,心理上也会变得越来越骄气。小孩子的判断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周围最信任的人,当他身上稍有不适的时候,发现周围的人急得团团转,给他的心里暗示就是,这件事很严重,慢慢地孩子就会越来越骄气,把芝麻大的事情看成天大的事情,本身无关紧要的小病痛就会让他们感到很严重,身体往往由于心理的脆弱变得更加不堪一击。

孩子的成长本身就免不了磕磕碰碰,学走路时,摔倒了,他们才知道不但要走得快还要走得稳,摔疼了,他们就记住了下次不能犯同样的错误,小孩子摔小跟头为得是长大了不栽大跟头。我们有这样的经验,孩子摔倒后不是立刻就哇哇大哭,而是先抬头看看爸爸妈妈,要是爸爸妈妈大惊小怪,又抱又亲,小孩子就会立刻大哭起来,有些家长笑着鼓励孩子站起来,并称赞他勇敢时,孩子往往就会自己爬起来,甚至会含着泪得意的笑。因此,孩子摔倒后,大人的反应直接决定了孩子的反应,如果大人讲究方法,就会利用孩子摔交这样的小事情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首先要告诉他们摔倒自己站起来,其次,还要让他们明白摔倒了不能把责任都推给别人,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自己不小心造成的,因此,走路做事都要认真,都要想办法保护好自己,最后,如果孩子受伤了,要让孩子懂得一边学会坚强一边学会照顾自己。

还有些家长总是想法设法守在孩子身边,不让孩子受一点伤害,其实这样也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很多时候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跑,让孩子腿上多几道伤疤可能是件好事。人的一生要遇到很多的挑战与困难,我们必须有勇气去面对,当我们去尝试的时候就可能受伤,但是这就是成长的过程,或者就是我们每个人必须经历的,选择逃避就会使自己伤害的更深。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是如此,他们学习走路必然会摔跟头,如果你总是抱着孩子,他们的腿上不会有伤疤,可是也永远学不会走路,有人可能说,我小心看着孩子,避免摔跤,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么紧张,让孩子勇敢的去尝试,摔几次,可能学得更快,走得更稳,在以后人生中他们也更勇于去面对挑战。不要把孩子想的过于懦弱,很多时候,在跌倒的过程中他们已经学会了如何更好的保护自己。

总之,孩子身上多几道伤疤是正常的,并不会给身体带来太大伤害的伤疤蕴涵着很多孩子成长的财富。伤疤告诉孩子应该勇敢的面对生活的挑战并试着去尝试;伤疤告诉孩子要为自己摔倒负责,学会自己保护自己;伤疤告诉孩子不能在同一个地方摔两次跤,要懂得吸取教训;伤疤还告诉孩子,摔倒了自己爬起来,坚强的面对困难才能继续前进;伤疤还告诉孩子,流血了要坚强,更要学会怎样让自己快点好意起来。

【锦囊妙计】

1、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让他们自由的跑跑跳跳,只要选择好场地,不要担心孩子正常的摔跤,磕磕碰碰很正常。在自由玩耍的过程中,他们会感到无比的放松、感受快乐多彩的童年。

2、有时孩子受些小的挫折是必要的,大人爱孩子要讲就方式方法,不能一味的心疼,要让孩子在挫折中锻炼心理的承受能力,正确的引导他们走出阴影,告诉他们摔倒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摔倒了再也爬不起来。让孩子懂得,挫折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3、学会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让他们接受一些磨难与锻炼,让孩子在家长可以掌控的困难中接受考验。

4、当孩子摔倒了,对他说:“告诉妈妈摔到哪里了,疼不疼,但是男子汉摔倒了不哭,他很勇敢,可以自己站起来!”这样既可以了解孩子摔跤的程度,又可以让孩子学会坚强。

5、孩子受到伤害要安慰,但是最终要的是让他们懂得,宣泄自己的委屈和痛苦之后,要自己学会爬起来,继续前进。

6、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要一边鼓励,一边等待,给孩子一些时间去战胜自己,让他们学会坚强的时候要给他们一份力量,让孩子感到身后有强大的后盾支持着自己。事后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一起总结经验并思考处理事情的方法。

2、孩子也有小秘密

【坏孩子案例】

尤美14岁了,可是她过得不开心,因为她发现妈妈总是翻自己的抽屉,偷看自己的日记,还有一次她无疑中发现妈妈竟然跟踪自己。妈妈所作的一切我们可以理解,无非是为了更了解自己的女儿,可这种行为,却让尤美十分不满。

这天,尤美放学没有准时回家,于是妈妈便出外寻找。一找不要紧,竟然发现她和一个男孩子去逛街买衣服。这件事让妈妈很是生气,回家不问青红皂白就开始责备尤美,母女开始了激烈的争吵,在不小心的拉扯中尤美被妈妈揪下了一绺头发。后来,有一次妈妈检查尤美的书包,发现尤美一直保存着妈妈不小心揪下来的头发,妈妈更加气愤了,不明白女儿为什么这么不懂事,还一直记仇,晚上尤美回家后,又是一顿更猛烈的责骂。

尤美跟妈妈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开始也不归宿,最后居然发展到磕药被强制戒毒。在戒毒期间,尤美的妈妈虽然对这个女儿失望头顶,却仍旧去探望了她,可见面之后,尤美却冷冷的说:“我恨你,为什么你总是不相信我,两年前我和同学去买演节目的服装,你却问也不问就一顿大骂。你从来就只会监视我,跟踪我、责备我,你越是想知道我做什么坏事,我就越是要做更多的坏事不让你知道,我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了,你高兴了?你终于知道我的秘密了?”

妈妈没想到女儿第一次跟自己说心里话会是在这样的情景下,尤美的妈妈觉得该反省自己对待女儿的态度了,可是一切似乎显得有点晚了,因为女儿对自己的愤怒和怨恨,实在太深了……【好孩子案例】

阿蒙学习成绩很好,平时也很听话,可是最近总是怪怪的,常常一回家就躲进屋子里不出来,还经常把自己锁起来,好像怕爸爸妈妈突然进来发现什么小秘密一样,睡觉的时候还会莫名其妙的笑出声来,像是梦见了什么高兴的事情。

阿蒙以前不喜欢买彩纸一类的小东西,最近居然买了很多,还一门心思的叠起了千纸鹤,每天晚上写日记,常常是神神秘秘的,爸爸总觉得阿蒙有点不对劲,就悄悄问阿蒙每天日记里都写什么,阿蒙就俏皮的说:“这是秘密!”

后来,不爱学习数学的阿蒙突然很用功的学习数学,还开始学唱歌,爸爸妈妈越来越奇怪了,觉得阿蒙的变化有点突然,怀疑阿蒙恋爱了。有一次,爸爸笑着对阿蒙说:“女儿越来越漂亮了啊,是不是你很受班上男孩子欢迎啊?”

阿蒙摆出一副不经意的模样说:“哪有?”

“我不信”爸爸神秘的说,“我的女儿这么优秀,肯定大家都喜欢!”

阿蒙有点脸红了,走到爸爸身旁像是要说什么,可是欲言又止。

爸爸笑了:“怎么样,让我猜对了吧,你想不想跟我一起分享你的小秘密啊?说不定可以给你出出主意?”

阿蒙突然很兴奋的样子,拿出同学的照片给爸爸看,指着一个很阳光的男孩说:“他是我们班的情歌王子,唱歌特别好听,学习也好,反正就是十全十美,我们很谈得来呢?”

爸爸看看满脸幸福的女儿说:“他的数学一定是最好的吧?”阿蒙惊奇的说:“爸爸,你太厉害了!你怎么知道的?”

爸爸诡秘的一笑:“我是谁呀,哈哈!”

就在这样轻松的气氛下,爸爸和阿蒙讨论了很多,爸爸心平气和的和阿蒙讲了早恋的事情,也给她提了一些很好的建议。最后,父女二人达成协议,永远保守这个小秘密,阿蒙要更努力的学习,争取二年后跟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考到同一所大学。

当然,最后阿蒙也并没有和原来的白马王子在一起,那只是青春期的萌动而已,不过却成为了阿蒙心中最美好甜蜜的一段回忆。这当然有一部分功劳是爸爸的。他恰当的处理了阿蒙的早恋倾向,分享并保守了女儿美丽的秘密,让女儿健康平稳的度过了青春期。

【比较分析】

人都需要有个人的心理空间,大人如此,小孩也不例外。教育学家称,幼儿在2岁的时候就开始有自我心理空间的需求了,在3岁左右开始明确自我和客观世界的分离,也就是说,他开始懂得自己也是一个独立的人,和爸爸妈妈不同,这个时候,孩子可能就拥有了自己的小秘密,这个秘密可能对于大人来说不算什么,可是对于孩子来说确实秘密。

孩子的秘密有很多种,可能是和亲近的人共同做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这让孩子觉得这份快乐属于自己,认为这就是个秘密,因为别人不知道有这么开心的事情;还有些秘密可能是孩子自身的不足或者缺陷;也可能是孩子做了错事,认识到了错误觉得“丢人”,于是把事情当作小秘密不想告诉别人;还有些孩子可能并不是做了什么坏事,他可能认为有些东西是私人的东西,不希望别人侵犯,比如青春期的孩子喜欢写日记,日记里可能并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但孩子就认为那是个人隐私,就把它看作是自己的秘密,一旦别人偷看他就会反应强烈。由此看来,其实孩子有秘密很正常,作父母的完全没有必要那么紧张,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去面对孩子的小秘密。

其实,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有了秘密有时候是件好事,说明孩子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不再只依靠父母的思想,有了独立的愿望,甚至已经产生责任感了。孩子有秘密还意味着他们自尊心日趋强烈,已经开始懂得羞愧、窘迫和内疚,知道什么是错误的,不应该做得事情。

所以说,孩子的秘密并非不正常,也并非不健康。有秘密是正常的,是成长的过程。父母对于孩子的秘密不要大惊小怪,因为重要的不是知道孩子的秘密是什么,而应该知道孩子为什么会有秘密,怎么样指导孩子处理这个秘密,让他们正确的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自我调整心态。孩子需要保守秘密的时候,也恰恰就是需要家长保护他们自尊心的时候。

正确处理孩子的小秘密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心想着窥探孩子的秘密不但起不到监督作用,反而可能弄巧成拙,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逼迫”他们误入歧途。

和尤美有类似经历的孩子并不占少数,或许有些孩子的问题不像尤美这么严重,可是若父母不注重教育的方法就极有可能也会伤害到他们。其实,尤美本没有什么秘密,只是需要一个自由的个人空间而已,可是妈妈的不信任让尤美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于是,尤美产生了叛逆的心理,故意做坏事情“报复妈妈”,最终也因为报复行为伤害了自己。

而阿蒙应该感谢自己有一个好爸爸,在她似懂非懂陷入青春期的感情诱惑时,是爸爸及时对自己进行了疏导,让她能够以正确的心态去积极的面对这一切。阿蒙的爸爸把孩子对自己分享秘密看成是自己的信任,因此尊重孩子的秘密,他不强迫孩子跟自己分享,而是先取得孩子的信任,设身处地的站在孩子一边想问题,在理解她的感受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引导。

就像你可能不愿意同孩子分享自己的秘密一样,孩子也没有义务与身为父母的我们分享自己的秘密。因此,大人首先应该尊重孩子的秘密,不要浮想联翩的猜测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当然不去窥探孩子的秘密,并不是对孩子放任自流,父母要细心观察孩子的成长动态,去洞察孩子的心理而不是去追查和监视孩子;父母应该努力压制住自己的好奇心,积极的去与孩子沟通,让孩子自愿与父母分享自己的秘密,当孩子愿意和自己分享秘密的时候,说明已经得到了孩子的充分信任,这时候给予指导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记住:容许孩子拥有自己的小秘密,让他们健康成长!

【锦囊妙计】

1、切忌私自翻看孩子的日记、信件、抽屉等,强行的窥探孩子的内心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最终失去孩子的信任,而与孩子的心灵越走越远。

2、不要毫无估计的闯进孩子的房间,进入之前先敲门,这样不但表明对孩子的尊重,也会避免孩子对父母产生戒备心理。

3、分清秘密与撒谎的界限,不要因为过于关心孩子的秘密而“逼迫”他们对自己撒谎,善待孩子的小秘密,尊重他们的小秘密,告诉孩子可以拥有健康的小秘密,但不许撒谎。

4、创造轻松的家庭氛围,引导孩子自己说出心事,可以幽默的与孩子交流,放下家长的架子,蹲下来与孩子对话。

5、不要在别人面前讨论孩子的短处,更不要随便揭孩子心理的伤疤,学会为孩子保守秘密,得到孩子更多的信任与好感。

6、有时孩子的秘密可能是自己努力的小计划,这个时候父母可以以朋友的姿态与孩子拉构一起分享小秘密。

7、多和孩子谈心、聊天,从各方面了解孩子成长的动态,让孩子正确看待秘密,引导他们明白秘密只是个人的心理空间,并不是坏事的温床。

3、孩子就是“小大人”

【坏孩子案例】

在国中念书的嘉仪到同学小伊家玩,两个女孩子唧唧喳喳热闹得不得了,小伊的妈妈看孩子们玩得高兴也不想打搅就出去散步了,想到水还没有烧开,就告诉小伊留意一下,等水开了就灌到热水瓶里面。过了一会儿,小伊让嘉仪帮忙看一下水烧开了没有,嘉仪纳闷的问:“还用看吗,水壶一响不就开了?”

“我家的水壶不会响,你要到厨房看一下才知道,拜托了。”小伊做着鬼脸让嘉仪帮忙。

嘉仪为难了,不是不想去看,而是嘉仪根本不知道开水是什么样子,嘉仪突然觉得自己很惭愧,长了这么大,居然这样的生活常识都没有。回想起来,妈妈从来把自己当作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对自己做什么事情都不放心。

每天早晨都是妈妈给自己准备好要穿的衣服,甚至自己从没有想过怎样搭配,一醒来拿起旁边的衣服看都不会看,穿上就走,以至于有一回嘉仪穿错了鞋子都不知道,被同学笑话了好几天。

嘉仪的很多事情都是爸爸妈妈决定的,他们觉得嘉仪是小孩子,考虑事情太不周到,参加什么兴趣小组,几点起床睡觉,吃什么早点,周末去什么地方玩全由大人安排,这使得嘉仪不但生活常识少之又少,为人处事方面和同龄人相比更显得不够成熟。

嘉仪的妈妈甚至还拿哄小孩子的把戏来对待她,她觉得嘉仪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想,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指挥命令或是哄骗就可以了。

【好孩子案例】

小丁抱着爸爸给他新买的玩具正在玩耍,突然听到妈妈在厨房里喊他,原来妈妈为了感谢邻居平时的照顾,特地炖了一锅汤,让小丁帮她给邻居阿姨送过去。小丁收到这么一件“艰巨”的任务,当然不敢怠慢。他扔掉手里的玩具,接过了汤罐,端着它小心翼翼的走到了邻居家,邻居看到这一切后,止不住的夸小丁长大了,有礼貌。小丁心满意足,特别有成就感。

还有一次,小丁的爸爸染上了重感冒,妈妈上班前让他躺在床上好好休息,并且要求小丁按时给爸爸喂药。面对妈妈对自己的嘱咐,小丁感觉自己成了一个大人,于是拿来体温计开始给爸爸量体温,还模仿妈妈把手放在爸爸的额头上,随后便把药片送到爸爸面前,让他吃掉。爸爸对他笑了笑,耐心的说道:“刚才妈妈走时,爸爸已经吃过一次了,等中午吃完饭,才能再吃这些药!”

午饭后,小丁又一次把药递到爸爸手里,爸爸把小丁抱起来轻轻的放在膝盖上,说:“刚吃完饭,爸爸还不能吃药!”“为什么啊?妈妈刚才说吃完饭就可以的呀!”小丁疑惑的问道。“如果直接吃,药效就发挥不出来了!这药就好比好人,而爸爸的病就像坏蛋,好人与坏蛋打仗,如果好人的数量少,肯定打不过坏蛋,那样爸爸的病就好不了!”小丁露出了似懂非懂的神情。

晚上,妈妈下班回来了。在她整理小丁卧室的时候,发现桌面的一张纸上,歪歪扭扭写着“早晨爸爸自己吃药,中午吃饭后等一会儿再吃药”。看过这些之后,联想到以前的发生的很多事,妈妈欣慰地笑了,她突然感觉自己的小丁真的长大了【比较分析】

孩子在父母眼里似乎永远长不大,这来源于父母对子女的疼爱,然而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如果总是把他们看成长不大的孩子,不去放手让孩子成长,那么他们就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很多家长总是把孩子当大人来要求,让孩子喘不过气来,期望孩子做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孩子们因此少了很多童年的快乐。家长在把孩子当大人来要求的时候却不能把孩子当大人来对待,事事让为他们安排,关怀的无微不至,很多事情不征求孩子的意见,自己做主,甚至忽略孩子的感受,认为小孩子只要按照父母的安排去做就好了。

孩子的思想永远长不大,他们没有机会去自己思考,没有机会像大人一样去尝试,但却被要求像大人做得一样好,这样的状况确实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却时有发生。

嘉仪可能听话,学习好,可是却一直被妈妈当作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以至于她的生活常识匮乏,在同学面前丢脸。生活常识需要孩子在生活中去尝试,家长不要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总是说以后再学,其实孩子的求知欲很强,接受能力也比我们想象的好得多。很多事情孩子能做得很好,当我们像大人一样告诉他们怎样做,并让他们尝试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的潜力原来如此之大。

或许开始他们还有些笨拙,但是这就更需要我们像对待大人一样信任孩子,相信他们自己可以做好,这个时候孩子有了充分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认为自己就要像大人一样做事情,凡事都会做得越来越好。

小丁的妈妈就把孩子当成大人一样信任,让他独自一人给邻居送汤,小丁得到妈妈的嘱咐,认为自己是个大人,所以要完美的完成任务,他小心翼翼不让汤撒出来,当得到认可后,就更加自信。这样一次的锻炼对于小丁来说就是成长。

倘若妈妈怕孩子打破东西,弄撒汤,可能小丁就永远觉得自己不能完成这样的事情。同样,当小丁的妈妈把重病的爸爸交给小丁后,小丁更是忙前忙后,他觉得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他觉得自己可以把爸爸照顾好。小丁甚至学着大人的样子来做事情,他可能想的特别周到,自己尝试着去回想妈妈照顾自己点点滴滴,思考怎样可以照顾好一个病人,这一切都是因为妈妈把小丁当作了可以信任的大人。

当家长把孩子当作大人来对待,交给他们一项任务或者一件事情的时候,孩子往往觉得得到了重视,得到了父母的信任,他们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认为自己可以把一切事情做好,他们会认真的思考怎样才能做好事情,会放心大胆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自己做很多的决定,而且特别的负责。

我们总是习惯于糊弄小孩子,当孩子提出各种奇怪的问题和想法的时候,也是敷衍了事,认为对一个小孩子没什么好解释了,等长大了再说,可是就这样等下去,孩子什么时候才可以长大呢?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力,他们提出的问题,家长应该认真的对待,就像身边的大人问自己问题那样,认真的思考然后回答,不要以为孩子都是在开玩笑,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可能都是他们经过认真思考的。当我们认真的给孩子解答的时候,他们会认真的记住,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一个问题的答案,还有对待问题的态度。

有时候,我们觉得小孩子讲不清楚道理,其实他们很多道理都能够挺明白,他们不是不懂,是我们讲的太少。我们总是习惯于用命令的口吻对孩子说话,其实孩子更需要的是商量的语气,他们需要自己被重视,需要自己被尊重,需要自己被信任。

当我们像大人一样对待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会像大人一样严格要求自己,慢慢长大。

【锦囊妙计】

1、大胆的让孩子做事情,对他们表示放心,你可以对他们不放心,但千万不要让孩子知道。

2、很多事情不好的事情不要对孩子隐瞒,告诉他们原因,讲清楚道理,孩子有时候比大人的承受能力还要强,他们可以面对现实,慢慢的调整心态,一天一天的成长,你会发现孩子原来如此坚强、如此成熟。

3、对孩子说话少一些命令与训斥,把孩子当作大人一样来商量,让让孩子多参与家庭事务的讨论,让他自己多发表意见和看法。

4、让孩子做一份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成员,必须承担一份责任。

5、不单单告诉孩子怎样去做一件事情,还应改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做。

6.和孩子保持平等的关系,孩子有自己的思维,不要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把孩子当大人看待,决不是让孩子不尊重父母,把握好度最重要。

4、给孩子多一些支配的权力

【坏孩子案例】

阿洁考上大学了,一个人在外面生活,妈妈每月按时给她寄生活费,可是阿洁总是“月光”一族,没等到妈妈寄钱的时候钱就花光了。她也不知道钱都花到哪里去了,同学们每月的零花钱和自己差不多,可是阿洁总觉得钱不够花阿洁从来不考虑一个月的钱怎么用,只要妈妈把钱寄过来,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常常是前半月花钱如流水,到后半个月就整天吃方便面,甚至到处借钱。到后来同学们都不敢借钱给阿洁了,知道她常常是接了这个的还那个,手里永远都没有闲钱。

其实,阿洁家境并不算富裕,爸爸妈妈视阿洁为掌上明珠,为了供阿洁读书,爸爸妈妈很辛苦的工作挣钱。可是阿洁体会不到挣钱有多辛苦,总埋怨爸爸妈妈给的钱太少,不够花。后来,阿洁花钱越来越多,开始编谎话骗爸爸妈妈了,甚至把自己学费拿来做零用钱来花。经济情况的窘迫,让她越来越不愿意学习。上大学的意义,对她来说已经渐渐的淡漠了。

【好孩子案例】

家玮已经上了两年的大学,今年暑假回家带了一箱子的礼物给亲友,大家围在家玮周围,每一个人都有一份。爸爸妈妈看着家玮这么懂事心里很是欣慰。

家玮买礼物的钱都是自己存的,爸爸妈妈每学期给他一次生活费,具体怎么花由家玮自己支配。家玮每次都有很详细的开支预算,一学期下来,用有限的钱做了很多事情,有时候还能利用周末到不远的地方旅游。

家玮理财观念很强,花钱有计划,有时还会想着怎么利用可课余时间挣钱,因此,两年的大学生活,家玮并没有多花家里的钱,甚至开始自己靠着打工赚钱养活自己了。家玮开心而自豪的跟父母说:“明年我就自立了,靠自己的力量读完大学。”家玮说,虽然开始有点辛苦,但是钱就是一点点积累最后生出更多钱的,他相信自己会越来越好!

【比较分析】

阿洁和家玮都是独自在外生活的孩子,可是理财的能力相差悬殊。阿洁花钱完全没有计划性,甚至对金钱没什么概念,只知道能够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甚至不理解钱的来之不易。因此,常常花钱如流水。而家玮却有很强的理财观念,知道怎样花钱更合理,对自己可以支配的钱能够规划积蓄,还懂得多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挣钱自立。

理财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小注重,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太小,不懂得花钱,因此很少给孩子支配金钱的权利,孩子需要什么的时候,家长同意后掏钱买,即使有零用钱,也是要整天追问钱都花到哪里去了。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听之任之,不限制他们花钱,要多少给多少,也很少过问孩子零用钱的用途,认为只要孩子喜欢就好,反正家里条件不错。

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孩子应该有一些支配金钱的权利。用于孩子自己支配的钱应该是能让他们感受到来之不易的,让他们感到自己支配的钱是不劳而获的。也就是说,属于孩子自己的钱,一定要告诉他们原因,为什么能够获得零用钱。如果是长辈给予的,就要告诉孩子,这是长辈对晚辈的希望和爱,希望孩子能够用钱买学习用品,好好学习,那么还要教育他们将来自己长本事了,挣钱了还要好好孝顺长辈;同时,还可以给孩子一些奖励,比如做家务等等,但是要告诉孩子的是,很多事情是他们应该做得,奖励钱是为了让孩子知道钱的来之不易,并不能说明不给钱就不做家务。

首先,当孩子有了属于自己的钱,他们就会对钱慢慢有了数量概念,觉得可以自主支配了,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学会独立的开始,他们心中充满了兴奋与自豪。

其次,当孩子有了金钱的支配权后,便开始有了节约的意识,可以培养他们的自制力和控制力。一个年轻妈妈带着不到五岁的孩子逛商场,孩子喜欢上了一个漂亮的布娃娃,让妈妈买给她,妈妈说家里又很多娃娃,所以不买,可是孩子执意要买,就是不肯离开。

“你不是自己有钱吗,自己喜欢的东西,自己买好吗?”妈妈说,孩子听了开始犹豫了,“妈妈,你说我是那我的钱买一个布娃娃好呢,还是买一个我明年上学用的书包好?”

妈妈笑着说:“你自己的钱,应该你自己做出决定。”

孩子开始思考,权衡着是否买布娃娃。

妈妈看着孩子,说:“你再好好想一想,妈妈到旁边的椅子坐着等你好吗?”

孩子又在柜台前想了一会儿,跑来对妈妈说:“妈妈,我决定不买布娃娃了。”

小女孩对自己的钱有了支配权,她开始考虑怎么样才能用的最合算,虽然孩子的思维并不成熟,但是至少他们在锻炼怎么样合理花钱了。而且,这样的做法还很好的控制了还在的控制力和自制力,让孩子能够考虑周全,而不是喜欢什么就随心所欲的买什么。

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制定理财的计划,孩子毕竟还小,需要父母给一下建议和指导,比如可以告诉孩子,钱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但是要有一个规划,这些钱怎样花,买哪些东西,如果有节余下来的钱,就应改存起来,以后需要的时候用。

给孩子金钱的支配权亲身感受到钱的来之不易和怎样支配,而不用去讲一些大道理教给孩子怎样节约用钱,他们在实践中就能够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形成健康的金钱观念。很多孩子花钱快不仅仅是没有自制力和金钱观的表现,很多孩子正是因为没有支配权,没有属于自己积蓄,所以就会把得到的零花钱以最快的速度花出去,这样的孩子肯定不会理财的观念,而且很容易成为金钱的奴隶。

给孩子金钱的支配权要注意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设立一个合理的金钱数量,过多过少都不好,要一个数目孩子花完后还略有借节余,然后让他们支配那份属于自己的积蓄。在给孩子金钱支配权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孩子形成拜金主义,认为做什么事情都要与金钱挂钩,这样的话,培养孩子理财的观念也就没什么作用了。因此,父母必须做好引导和教育。

不要把孩子手里的钱管的太紧,很多孩子乱花钱,不能单靠强制孩子花钱来教育,这样的结果可能适得其反,甚至使得孩子想其它的坏主意获取钱财。只有采取积极的引导方法,才能解决问题,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

【锦囊妙计】

1、不要每天给孩子零用钱,试着拉长周期,比如可以一个星期给一次,让孩子可以有支配的余地,学着怎样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来分配金钱的用途,这个周期可以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而加长。

2、家长不应该过多的谈论金钱,不要让孩子太看中金钱的作用,这也是在给孩子支配权时很难把握的。很自然的给孩子零用钱,让他们支配,不要事事时时都用钱来和孩子做保证。

3、如果是亲朋好友馈赠孩子的钱,家长最好把所有权交给孩子,让孩子产生对父母的信任感,但不能不管,要和孩子商量如何支配,指导他们,比如:可以和孩子商量用其中的一部分买学习用品,另一部分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最后略有节余存下来等等,总是指导孩子但也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家长的作用就是把握好方向和尺度即可。

4、孩子提出要买额外的礼物时,可以鼓励孩子做事情,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回报。

5、孩子大一点的时候可以给孩子设立一个银行帐户,专门用来给孩子存零用钱,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

6、与孩子谈心,带孩子感受工作挣钱的辛苦,让他们体会金钱的来之不易。

5、小子!自己决定吧!

【坏孩子案例】

阿康已经18岁了,可是依旧做什么事情都要打电话问爸爸妈妈,甚至中午吃什么好都会给妈妈打电话商量,让寝室所有的人都哭笑不得。

班上都同学都戏称阿康为“天线宝宝”,意思是说他像个没长大的孩子一样整天拿着手提电话给父母打电话。一遇到事情,阿康就乱了方寸,一点主意都没有,就算是自己有了主意也不踏实,非要问问别人,只要别人说出不同的意见,他就又动摇了。

阿康放假回家都是在同一个地方坐同一班车回家,有一次大巴在半路坏了,所有的乘客都下车去搭乘其它的车继续赶路,阿康下了车没了主意,正好手机没电了,阿康就像慌了神的小鹿在马路边到处找公用电话,然后满头大汗的干着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其实,当时下车的地方里目的地很近了,随便找个过路车都可以到,可是阿康就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就一心想着给爸爸妈妈打电话。

阿康的经历又成了同学们的笑料,他自己心里也很难受,可是总是没有勇气做出自己的决定。

【好孩子案例】

阿华考大学选专业,全家人出谋划策,可是阿华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想法。当阿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时,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大家虽然都是为阿华好,可是阿华却认为,选择一个自己真正热爱的专业,自己才有兴趣学下去。但是,因为反对的人太多了,阿华还是有点犹豫了。

阿华把自己的心事告诉了爸爸,爸爸说:“专业很可能将成为你一辈子为之奋斗的事业,你要有自己的决定和选择,别人的意见不是不听,而是要权衡利弊,最后的决定权还是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可是反对我的人很多,他们说我不撞南墙不回头!”阿华沮丧的说,“那你觉得你选择的对吗?你很清楚你自己的选择吗?”

“当然,我选择的是自己最喜欢的专业,而且我相信自己能够学好。”

“那你还犹豫什么呢,别人毕竟不了解你的情况。说你不撞南墙不回头没关系,你要是有把握的话,就用事实告诉大家阿华撞破南墙就有一条路!”爸爸拍着阿华的肩膀,给了阿华最大的支持。

阿华最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并且牢牢记住了爸爸对他说得话,阿华热爱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并且一直为之努力,最后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比较分析】

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爱总是会包办孩子的一切,很多家长总是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所有的事情都替孩子做决定,甚至都不和孩子商量,只要让他们照做就好了。有些孩子不听话,家长还会埋怨孩子不懂事,说什么都为孩子安排好了,自己还是不满足。孰不知孩子根本不想让大人为自己安排好一切。

孩子也是人,他们在一天天的成长过程中也学会了自己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们也会要求自己决定一些事情,虽然孩子不懂的还很多,做出的决定也不一定是对的,但却在不断的学习和完善,他们需要有这样的机会。如果孩子一点决定和选择的权利都没有,时间久了他们就会觉得压抑,觉得没有自主的权利,对自己产生怀疑,变得越来越不自信,接着就会凡事都依赖父母。

孩子总有一天要自己选择和决定所有的事情,等到孩子大了再开始埋怨他们没用、懦弱,还不如从小就培养他们自我决策的能力。阿康已经上大学了,可是很多小事情都要问父母,就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自己一点主见也没有,遇到事情就乱了方寸,这样的性格很可能源于父母从小为阿康做得太多,阿康已经形成了思维的定势,完全不相信自己的能力,遇到困难根本不去思考怎么解决,头脑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求助于爸爸妈妈。阿华就完全不同,爸爸对阿华的教育会让阿华变得越来越有主见,同时也会觉得爸爸永远是在身后支持自己的人,对爸爸产生无限的信任和感激。

有人说,培养孩子独立性的一个最好方法是在对他生活的所有方面进行相当坚定的控制的同时,给予他一定程度的自由。那么,要给孩子创造自己做决定的条件,可是又必须在家长的掌控之间,因为,主张孩子自己做出决定的同时,还要意识到,孩子毕竟还有很多事情考虑的不够周全,需要一步步的锻炼,那么从一开始训练孩子自我决策能力的时候一定不能完全放开,要设置一个控制的范围。而且,当我们没有限制的让孩子自由选择的时候,孩子的决定很可能出乎意料,如果家长不能满足就可能使孩子对自己父母失去信任。

简单的说,有时我们不能给孩子问答题让他们做,更多的时候应该给他们选择题,让他们从1-3个可选答案中,选出一个自己的决定。因此,给孩子创造自己决策的条件是需要技巧的,既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做决定,又要尽量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决定,不要给他们危险的事情做决定,不要给他们太多的选择,一些生活中细小的事情完全可让孩子自己做主。

我们不能仅仅让孩子去决定事情,还要告诉他们事情决定了,做出选择了就要为之负责。选择和决定不是随便做出来的,需要经过周全的考虑,只要是决定的事情就要义无反顾的坚持下去。很多家长也希望让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有主见,可是却不容许孩子犯错误,孩子由于涉世不深,经验有限,很多时候做出的决定可能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是孩子会在错误中慢慢成长,他们会懂得自己做出的决定就要为此负责,就必须承担错误带来的损失,同时,孩子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变得更加成熟和果断。

孩子在自己的决定出现错误时可能会沮丧,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任何选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只要合理就好,不要太强迫自己。当然,孩子在做出自己的决定后,进行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父母应该帮助他们一起解决,鼓励孩子坚持下来,不能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很多时候,家长应该选择放手,当你害怕放手会伤害到孩子的话,那么总有一天你会伤害他们更深,所以多给孩子一些选择的自由,他们就会很快学会做出最好的选择。

【锦囊妙计】

1、带孩子买生日蛋糕的时候,试着让孩子从选定的范围内做出自己的选择,他们会觉得很快了,觉得自己有了很大的自主权。生活中又很多这样的小细节可以让孩子来自己决定。

2、当孩子大一点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一些事物的讨论中来,比如:出游计划完全可以让孩子也参与讨论,虽然孩子不可能决定所有的事情,但是要尽可能的考虑孩子的因素,并采纳他们的意见。

3、让孩子做一件事情之前,孩子有权知道,家长可以先征求孩子的意见,问他们是否愿意,听听孩子的想法和原因。

4、遇到重大的事情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父母要及时的做出判断,如果孩子的想是合理的,应该给予支持并表示赞同和鼓励,但要是不合理要才去正确的方法引导,不能采取粗暴的方式。

5、让孩子明白,父母愿意给予孩子足够的选择权和决定权,但是父母也希望孩子有事情能够坦诚的告诉自己,父母可以给孩子很多很好的建议和意见,或者提供一些孩子经验和好办法,但父母会尊重孩子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