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发展是与他们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早期儿童更容易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让孩子自幼经历和体验丰富多彩的环境,包括多种多样的自然事物和社会场合,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社会生活能力。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笑话,说一名大学生走进了农村的麦田,禁不住发出一声感叹:啊!好多的韭菜!其实,这类“笑话”在现实中是很普遍的。当一个人对自然事物了解不多的时候,难免发生这类事情。
1.为什么要让孩子体验多种环境
不可否认,一个孩子的成长是与他所生活的环境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孩子本身就是他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这不仅表现在他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方面,而且表现在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方面,而以后者为重。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孩子长期封闭在某个环境中,或者长期生活在一种环境中,他的所见所闻必然是有限的。即使我们可以通过各种书籍或媒体,告诉他们其他的很多环境的故事,他们对这些信息也会或多或少地感到陌生。更重要的是,由于接触的社会环境较少,他们对世态人情了解不多,当长大后突然面对外面纷繁多样的世界时,他们会感到茫然。
其实,在生活中,就有这方面的极端的例子。有的孩子被父母长期封闭在家里,甚至连家门都不能出,长大后俨然成了一个心理上的“残疾人”,甚至说话、理解都有困难。一些长期与野兽为伍的“兽孩”的故事也充分说明了环境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这些“兽孩”自幼生活在兽群(如狼群、豹群)中,当被带回人类社会之后,他们往往缺乏人类最基本的感情,不会说话,难以理解别人的言语,更不用说社会交往的能力了。显然,作为一个正常的孩子,如果自幼生活在人类社会环境中,他们能够很自然地做到这些。但是,正是因为自幼生活在兽群这一单一的环境中,无法接触人类的社会生活环境,结果,不能适应人类的社会生活,甚至丧失了一个正常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
另一方面,让孩子较早地接触某种环境,他们往往更容易受这种环境的影响。这在言语的发展方面尤为明显。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把一个孩子放在一种陌生的语言环境中,他不久就能学会听、说,甚至会利用这种语言进行阅读、写作。但是,把一个成年人放在这种语言环境中,他往往显得比较迟钝,难以在短期内学会这种语言,换言之,他对语言信息的敏感性降低了。我们可以进行这样一种类推:早年的孩子更容易受各种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如果我们能够给孩子创造经历多种环境的机会,他们更可能对此形成比较深的印象。多种环境能够增加他们的知识,满足他们探索的愿望,促进他们的智力和人格的发展。
大量的研究表明,儿童主要是在与多种环境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获得各种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也正是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他们的个性和社会性品质的。为儿童提供与各类环境相互作用的机会,可以让他们获得对多种环境的体验,促进其心理的发展。在一项对白鼠进行的实验研究中,研究者将正常的白鼠分成两组:一组自幼放在刺激丰富的笼子里生活,另一组放在刺激非常贫乏的笼子里生活。尽管两组白鼠在实验前的情况基本相同,但在实验后,它们的脑的结构却有了明显的差异,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生活的白鼠脑的结构更为复杂,而在刺激贫乏的环境中生活的白鼠的大脑结构则相对简单。
这项研究提示我们,环境的丰富性对脑的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刺激丰富的环境更有利于脑的发育和完善,而脑是与个体(包括人和动物)的认知活动联系在一起的,脑的完善是一个人的智力和人格健康发展的生理基础。不难得出,让孩子自幼经历和体验丰富的环境,可以促进他们心理的发展。
2.如何让孩子体验多种环境
对此,有人可能认为,让孩子体验多种环境,需要较好的经济条件才行。的确,如果我们想让孩子到处旅行,了解外面广阔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势必会有所花费。但是,这只是让孩子体验环境的一种方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们当然可以这样做。
在不具备相应的经济条件时,我们同样可以让孩子体验丰富多彩的环境,包括多种多样的自然事物和社会场合。大自然就在我们身边,而且我们自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带孩子出去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让孩子着意地看看身边的花草树木?是否让孩子着意地观察过身边的各种动物和植物?是否想到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鼓励孩子自由地“探索”这些事物?是否想到耐心地回答他们对环境提出的各种问题?是否想到让孩子了解作为大自然一部分的人的身体?其实,这种观察和思考就是一种宝贵的经历和体验。他们会从中获得多种知识,而且能够激发他们对大自然和生命奥秘的兴趣。
社会环境也是如此。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让孩子经历各种社会场合,让他们了解身边的各种人和各种生活方式,这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社会知识,加深他们对社会生活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会生活能力,让他们知道怎样与各种人群进行交往,怎样在各种社会环境中生存或生活。
综上所述,让孩子经历和体验丰富多彩的环境,有助于孩子丰富知识,培养兴趣,增强能力,为他们将来的社会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不会导致他们五谷不分,四体不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