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外名家言行教育格言与故事
8313900000012

第12章 言行教育故事(1)

商鞅变法

战国初年,周王室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了,主宰天下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这七国不断地进行兼并战争,都想统一天下。如何加强实力呢?出路只有一条,就是改革。当时各国纷纷进行改革,秦国也是其中之一。

地处西陲的秦国,因经济、文化落后,百姓蒙昧,国力衰微,常遭魏国等中原大国的歧视和欺负。这种形势逼得秦国不得不进行改革。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他决心改变秦国的形象。当时有卫国人公孙鞅,欲展才学,他见到孝公的求贤令后,便投奔到秦国。公孙鞅见到秦孝公,阐述自己的治国理论,认为秦国要想强盛,唯有变法图新。孝公闻言大悦,与公孙鞅秉烛达旦三日。秦孝公变法决心既定,封公孙鞅为左庶长,统令变法事宜。

公孙鞅的变法措施很快获得秦孝公的首肯,就要正式出台了。公孙鞅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把新法当回事,就想出了一个主意,叫人在南门立了一根木桩,并告示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赏他10两金子。”此言一出,观者哗然,因为扛这根木头到北门去实在不是一件太难的事。大家议论纷纷,但就是没人上前,都怕其中有诈。

看看围观者越来越多,公孙鞅又下令将赏金加到50两。话音刚落,一个红脸汉子推开人群走到木头跟前说:“我来试试,最多不过是白扛一趟呗。”说着,他一哈腰,一较劲,一下子将木头扛到肩上,大步流星直向北门走去。左庶长公孙鞅连声夸赞这汉子是个好百姓,并当众兑现了赏金。

这件事一下子就在全城轰动开了,大家都说左庶长言而有信,对他下的命令一定要认真执行才是。

公元前356年,公孙鞅的变法令正式公布了。

经过几年的变法图新,秦国的实力大为提高。老百姓男耕女织,粮食布帛渐渐多了,社会秩序也好得多,出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升平局面。秦国渐渐富强起来。

韩信受胯下之辱

汉初名将韩信出身平民,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未被推选为官吏,又无经商谋生之道,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许多人都讨厌他。韩信的母亲死后,穷得无钱来办丧事,然而他却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要让那坟地四周可安顿得下一万家。

韩信曾在一个亭长朋友家吃闲饭,久而久之便引起亭长妻子的不满,时常指桑骂槐的数落人。韩信看出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同亭长绝交而去。

无奈之下,韩信只好在城下以钓鱼为生。河边有一妇经常在这里洗纱。见韩信饿得可怜,就时常给他一些饭吃,一连几十天都是这样。韩信对这位老大娘感激莫名,对她说:“我一定会重重的报答你”。老妇很生气,斥责韩信:“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我只是可怜你才给你吃食,难道是为了让你报答我吗?”

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见韩信整日落魄无依,很看不起他,就想侮辱韩信,轻蔑的说:“别看你身材高大,整天带着长剑,其实你是胆小鬼。”并当众嘲弄他说:“如果你真是大丈夫的话,就把我刺死,如果不敢杀我——”年轻人高傲的仰头看了看天,接着说:“那就从我胯下钻过去。”

韩信大怒,怒目而视,有心拔剑挺身而上,但转念一想,为此事杀人而废终生抱负,不值得。注视对方良久,眼光渐渐由狂怒变成平和和不以为意。慢慢低下身来,从他的胯裆下爬了出去。在一片哄笑声中,韩信仰首挺胸而去。

韩信背水一战

公元前204年,楚汉两军在荥阳相持不下,楚军稍占上风。为打开僵持局面,汉军大将韩信率军对魏、赵、燕、齐等国进行征讨。

战争开始进行的很顺利,很快便收降了魏国。进而进军至井陉口,准备进攻赵国。赵国谋士李左车主张一面堵住井陉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粮道。汉军孤军深入,没有后援,必然溃败。但大将陈余不听,坚持要与汉军进行正面作战。

他命令部队在离井陉三十里的地方安营,到了半夜,让将士们吃些点心,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随后,他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要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又派一万军队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阵势来引诱赵军。

赵军将领望见汉军背水摆阵,不禁哈哈大笑,议论纷纷。要知道背水摆阵,是兵家大忌,等于断绝自己的退路,使自己陷于绝境,自取灭亡。陈余见韩信中了圈套,心中不仅暗喜。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韩信率领一支精兵,向赵军进攻。

不一会韩信带领的部队假意退到河边,跟原来背水列阵的主力会合了。赵军全部出营追赶,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全部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没有退路,唯有拼死作战。赵军渐渐不支,正要回营,忽然营中已遍插汉军旗帜,顿时全军溃散,陈余被斩杀,汉军大获全胜。

朱买臣负薪勤读书

朱买臣出生于西汉年间,从小老实厚道,苦读诗文,但是在二十多年的苦苦努力中,屡次遭受挫折,家境也日渐没落,最后潦倒到无以为生的地步,只得砍柴度日。

这样,妻子崔氏不高兴了,时常与朱买臣吵吵闹闹,还常说些伤感情的话。朱买臣有口难辨,只得耐着性子忍受。

一天,朱买臣心事重重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只见他瘦瘦高高的个子,衣服破旧,五十岁不到的人,头发稀疏,早早地花白了。想想也恨自己,除了读书什么也干不了。爬到烂柯山上砍好两担柴,再挑到集市上去卖,就浑身疲惫得连叫卖声都喊不出来了。前一天又偏遇着泼妇强赊走了两担柴,说好今天在集市上还钱,白白等了一上午也不见他送柴钱来。朱买臣心想,崔氏又要跟他吵闹了。

果然,朱买臣回家后刚一开口,崔氏就大骂起来:“看你那穷酸的样子!难道让我一辈子陪你受冻挨饿不成?你还是趁早休了我吧!”朱买臣劝慰道:“娘子,我昨天从前街经过,遇到一位相士说我五十岁的时候会苦尽甘来,如今我已经四十多岁了。既然你已经跟随我过了这么多年的艰苦日子,就再坚持几年,等我飞黄腾达时会加倍报答你的。”

妻子恼怒地回答:“陪着你这样吃苦,最终只会饿死在打柴路上,又怎么可能富贵!”

自从被崔氏逼写休书后,朱买臣一边砍柴谋生,一边更加发愤读书。他在乡绅王安道、杨小先的资助下,到了京城,终于凭着自己的才华一举成名。后来,朝廷委任朱买臣担任了会稽太守的职务。

陶弘景追根问底

陶弘景是我国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学家。他博学多才,具有很强的钻研精神,在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非要弄清才肯罢休。

有一天,他读到《诗经》里记载蜾赢(一种细腰蜂)的诗句。据传说,蜾赢只有雄的,没有雌的。雄的蜾赢飞到菜地里,偷偷地把另一种名叫螟蛉的幼虫衔回窝,祈祷说:“像我吧!像我吧!”螟蛉的幼虫就变成了蜾赢的儿子。根据这个传说,人们就把领来的儿子叫做“螟蛉子”。

陶弘景对这个传说始终抱怀疑态度。他查阅了许多书籍,都记载着类似的传说。于是,他决定自己亲自去观察,把事情弄明白。

一次,他找到一窝蜾赢,聚精会神地观察,发觉它们成双成对,有雄也有雌,窝里不仅有蜾赢衔来的螟蛉,还有蜾赢的幼虫。过了两天,他发现蜾赢的幼虫把螟蛉吃光了,还变成了蛹。又过了几天,蛹变成蜾赢飞走了。

陶弘景终于揭开了蜾赢衔螟蛉的秘密:原来蜾赢也有后代,螟蛉是被衔到窝中给幼虫当食物的。从这件事中陶弘景更体会到:凡事最好亲自观察,绝不能人云亦云。

陶弘景坚持这种科学态度,对中药学也进行了研究。他写咸了《本草经集注》(七卷本),还创造了“诸病通用药”分类法,一直沿用了一千多年。

贾岛专心致志推敲诗句

贾岛是唐代诗人,曾经出家为僧。后来,韩愈读了他的诗,劝他还俗。他屡次考进士没有成功,到唐文宗时才任长江主簿,人称贾长江。他的一生始终在穷困中度过,写诗喜欢写荒凉枯寂的境况,贫寒苦难的言辞很多。以五律见长,写作态度严谨,注重词句锤炼,讲求对仗,刻意求工。“推敲”的典故就是由其诗句“僧敲月下门”而来。

贾岛初赴京城,一天骑在驴背上想出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写完后,思索良久,想把“推”改为“敲”。但考虑再三还是不能取舍,于是坐在驴背上低吟起来,并时时用手做势。这时,韩愈的官车就在旁边,贾岛因为精神高度集中,对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不知不觉竟然撞了上去,直到韩愈的部下们拥到他身前,他还在做手势,定不下该用“推”还是“敲”。

韩愈的部下把惊恐万状的贾岛押到韩愈跟前,韩愈问明情况后,为贾岛的诗句定了“敲”字。

韩愈帮贾岛斟定“僧敲月下门”,是取了“敲”字的声音,他认为上句的“鸟宿池边树”,该已经夜深人静、关门上闩的时候,门用“推”是推不开的,所以只好“敲”了。

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

歌德是德国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思想家。

歌德小时候身体很虚弱,有严重的头晕病,一到高处就觉得天旋地转的,非常害怕。于是小歌德决心通过锻炼,克服自身的弱点。

他家附近有一座高高的教堂。一天吃完晚饭,他独自跑到那里,一层一层地往上爬,一口气爬到了教堂的顶楼。开始,他害怕得不得了,静静地坐在那里,紧闭着双眼,不敢向四周看一眼。十多分钟后,他才鼓起勇气,让眼睛慢慢睁开一条缝,朝外面看一两眼,但还是觉得很害怕,他又赶紧闭上双眼。过了一段时间,小歌德的胆子大了一点儿。他在心里暗暗对自己说:“再勇敢一点儿,一定要面对困难,战胜它。”然后,他坚定地睁大了双眼,一动不动地向四周眺望。一幅壮观美丽的图画展现在他的面前:苍翠茂盛的树木,宽阔碧绿的原野,高低不齐的房屋……充满生机的大自然,使小歌德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于是他不再害怕了,还觉得站在高处看到的景色更美。他对着窗外,张开双臂,开心地叫道:“啊,我终于克服了自己的弱点,战胜了恐高症!我胜利了!”

在以后的生活中,歌德不断克服自身的一个又一个弱点,并不断地走向成功。

小邓肯卖东西

邓肯是美国舞蹈家,现代舞派创始人。在她很小的时候,她的父母亲就离了婚,邓肯便和她的哥哥姐姐跟随母亲一起生活。有一次,邓肯的妈妈给一家商店编织了一些东西,准备用赚来的钱买食物,可是东西编织好以后,商店却不肯要了。她妈妈非常伤心,因为这些东西卖不出去,就没有钱给家里买食物了,那么全家人就要挨饿。她妈妈越想越伤心,最后就坐在门槛上哭了起来。

这时,小邓肯走过去对妈妈说:“我们在这里哭也不是办法啊。妈妈,把这些东西给我吧,我一定会把它们卖出去的。”说着,就从妈妈手里接过篮子。她先从篮子里拿出妈妈织的帽子和手套戴在头上和手上,然后挨家挨户去叫卖。

聪明的小邓肯把自己家的困难编成一首歌,每到一家就唱出来,并把帽子和手套展示给他们看。漂亮的帽子和手套立刻受到了农妇们和孩子们的喜爱,很快,帽子和手套全都卖掉了。小邓肯高兴地跳着舞,拿着赚来的钱去买家里需要的食物了。

在后来的生活中,邓肯遇到了更多的困难,但她从不屈服,总是鼓足勇气,想出办法克服它们。她的勇气和智慧终于使她咸为一位伟大的舞蹈家。

阎立本千里学绘画

唐代出了许多有名的画家,其中有一个叫阎立本,影响很大。

阎立本从小就非常喜欢画画,经常用树枝在地上画一些小猫小狗什么的。长大一些后,他就找一些前人的画来进行临摹。他看着前人那些栩栩如生充满神韵的绘画作品,不由得心醉神迷。他暗暗下定决心:“长大以后,我要成为一个有名的画家!”

从此,他开始专心致志地学习绘画艺术,每当听到谁画得好或哪里有什么好画,他就会千方百计地去学习。

有一次,阎立本听说荆州的一座古庙里有好些壁画。这些壁画是大画家张僧繇画的,技巧非常高明。于是阎立本就决定去观摩学习。阎立本家住长安,从长安到荆州少说也有上千里地。那时候,那么远的路程,走一趟可不容易!可是阎立本为了把前人画画的技巧学到手,不怕路途遥远,跋山涉水,前往荆州。

阎立本到了荆州,不顾一路上的劳累,马上就跑到那座古庙里去参观。

阎立本在庙里一连住了十多天,学到了许许多多绘画技巧,才高高兴兴地离开荆州回到长安。他千里迢迢学画的事,也很快流传开来了。

胡言乱语的国王

太阳国有个愚蠢的国王,平时说话很正常,但只要是有使者和外国大臣来访的时候,他就会胡言乱语。

一次,又有外国使者来访,国王要接待使者。这时,一个聪明的大臣提出建议说:“国王,我要从您坐的垫褥底下偷偷地穿一根线,一头系在您的脚上,一头攥在我的手里。如果您说的话没错,我就不动;假如您说错了,我就拉一下线,请您就立刻停止。”四位使者来了,国王迫不及待地向他们提问:“贵国的动物都很健康吗?”聪明的大臣一听,赶紧把线拉了一下,国王便住口不言语了。然后,聪明的大臣对使者们解释说:“我们国王的问话寓意深刻,他是指贵国人民安居乐业、牲畜满栏的意思。”这时,国王对聪明的大臣喊道:“我说出了这么寓意深刻的话,你为什么还拉线呢?”

纪昌学射

纪昌去拜飞卫为师学射箭。而飞亚只是让他回家练眼力。纪昌回家后一练就是两年。

两年后,纪昌去找飞卫。可是飞卫还是叫纪昌练眼力。于是,纪昌回家继续苦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