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灭秦系列第一卷
831300000081

第81章 天下五豪 (1)

第二十二章 天下五豪 (1)

格里离去之后,韩信依然席地而坐,冷冷地注视着来来去去的人影。偶尔从人群中走过一群王族公卿家的贵妇艳女,传出阵阵娇笑,但他却是视若无睹。

他已无心注意这些美女的艳色,若换作一年前的他,怎么也要凑上去搭讪几句,或是挤入人群混水摸鱼,但时至今日,他已觉得这些举止都是无聊之人所做的无聊之事。因为此刻在他的心中,已有了凤影。

也许人生讲究“缘分”二字,他总觉得,能在茫茫人海中遇上凤影,这是上天的安排。虽然他们相处的时间只有短短数日,但他已将凤影当作了自己的知己,今生今世,再也不愿与她分离。

这是他的初恋,也是他第一次将一个女人牵挂心间,割舍不下。当他接受凤五的命令前来咸阳时,他不仅是为了蚁战中昭示的一线天机,更多的则是为了凤影。他想担负起一个男人的责任,不想让自己心爱的女人为他而感到羞愧,是以无论如何,他都要轰轰烈烈地活上一回。

思及凤影,他的嘴角不经意间露出了一丝甜甜的笑意。当他将思绪重新放回到今夜的行动上时,却突然发现,扶沧海竟然不见了。

他心惊之下,蓦然想到了格里临走时的神情。毫无疑问,为了让他在进入登高厅之前保存实力,格里将会不择手段地阻止他与扶沧海交战,是以扶沧海的失踪必定与格里有关。

他喜欢扶沧海,更喜欢这个人的风骨与傲气,他觉得这个人像极了纪空手,而纪空手是他最可信赖的朋友。

所以他站了起来,想去找格里,让他放弃截杀扶沧海的行动。可是他的人刚走出两步,人群中顿时骚动起来。

门官以悠长而响亮的声音唱喏道:“知音亭五音先生驾到!”

韩信往大门处望去,首先入目的是一位面容清癯的老者,剑眉入鬓,英气勃发,带出一股不相适宜的恬淡。止步时长袍曳地,行动时衣袂飘飘,不经意间的一举一动,无不透出落寂出尘的悠闲意态,偶然间寒芒一闪,才尽现王者风范。

“此人能够跻身五大豪阀之列,岂是侥幸所致?哎……此生若能如他这般活得潇洒,也就不枉来世一遭了。”韩信惊见之下,由衷地在心里赞叹道。关于五音先生与知音亭的传说,他已听了太多太多,在他的心中,早已将五音先生当作了世外高人,每每思及,感慨良多,想不到今日终于得见尊容,不由得也随着人流向前涌出几步。

五音先生固然对他有莫大的诱惑力,但韩信却是以迫不及待的心情期盼着红颜的出现。他真的想看一看能让纪空手钟情的女子究竟是何等模样,更想知道在红颜与凤影之间,到底是谁更胜一筹。

不知为什么,每当他遇上纪空手时,心中已多出了比较的心理。他不得不承认,随着这一年来经过的太多事情,使得他在自信心方面已有了大大的增强,他已不再是一年前的韩信,更不是一味顺从的韩信,他希望自己终有一日能够与纪空手并驾齐驱,甚至超越对方,成为真正的强者!

这是一直横亘于韩信心中的一大心病,一个不能向外人道知的心病。纪空手的整个人就像一座大山般压迫着他,令韩信有一种郁郁不得其志的感觉,所以如何超越纪空手,便成了韩信最想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当他的眼芒越过五音先生厚实的背影,向其身后望去时,蓦觉心神一跳,因为就在这一瞥之中,绝色的红颜终于出现在他的视野之中。

他不得不承认,无论他用如何挑剔的目光去看待红颜,红颜都是那种可以让人心醉的女人:雍容华贵而不失真趣,美丽惊艳却又随和可亲。虽然他深爱凤影,但他始终觉得,凤影之美未必就能盖过红颜,或许这两个女人的美丽本是不同类型,根本就没有可比性。是以,“各领风骚”一词更能恰如其分地说明她们身上所具有的美丽风情。

“连他所爱的女子都是这般出色,莫非上天注定他始终要压我一头?”韩信的头脑一热,莫名间对纪空手生出一丝难言的妒意。正当他为自己的心绪感到震惊时,登高厅门前,鼓乐声喧天而起,赵高已率门下一帮弟子,步下台阶,正按江湖规矩相迎五音先生。

这两人都是名动天下的江湖豪阀,在场的众人平素久仰得紧,却少有人识得这二人的真面。今日这二人竟然同时现身,顿时引起了满场的轰动,万千目光汇聚一处,使得赵高与五音先生顿处焦点的中心。

两人见得这等场面,不以为意,只是寒暄几句,把臂而行,似乎早已习惯了这种受人注目的场面。

“五音先生不问江湖世事已久,却为了赵某的寿辰而不远千里奔赴咸阳,这份情义实在让赵某感动不已。”赵高显然对知音亭的人也有所忌惮,因为他是为数不多知道知音亭背景的人之一,是以不得不小心提防,出言相试。

“赵相所言,倒让五音惭愧不已,此次咸阳之行,五音固然有为赵相拜寿之意,实则还有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要做,这才动了出游江湖的心思。”五音先生淡淡一笑道。

“哦?能让五音先生动心的事情,在这个世上已是不多,这倒让赵某有了好奇之心,倘若先生不吝赐教,赵某愿意洗耳恭听!”赵高故作惊讶,实则是想逼着五音先生表明立场。对他来说,今夜一战若有知音亭的人介入,自己虽然占有地利与人数上的优势,但胜负殊是难料,这不得不让他谨慎从事。五音先生岂有不知赵高心意之理?不过他的心中早有打算,根本不想介入到胡亥与赵高的权力之争,是以微笑道:“此事终是未成,不提也罢,所以今夜五音前来,是专为赵相拜寿而来,并无他意,对于这一点赵相大可放心。”

赵高闻言不禁大喜,他深知知音亭与大秦王室的关系,生怕值此非常时期,知音亭人介入此事,现在五音先生表明中立,作壁上观,顿时让赵高尽去忧虑。

他绝不担心五音先生会出尔反尔,自食其言,因为在江湖中,人人尽知五音先生一言九鼎,从不食言。当日江湖之上人人诵传玄铁龟上记载玄奇秘学之事,一经五音先生出言释疑,谣言即止,可见其信誉卓著,堪可信任。

两人分主宾入座,登高厅上,分三面开席,每面当前设有一席,席位豪华,红毯铺地,尽显尊崇地位。每席之后另设六席,则是次要人物安坐之地。

赵高与五音先生分坐主宾首席,余人皆对号入座,场面丝毫不乱。席间正对龙虎会擂台,台上动静,一目了然,显然是经过精心准备。

赵高心病既去,心情顿时大好,望向五音先生身后的红颜道:“这一定是世侄女了,果然是名门之后,大家闺秀。”

红颜微微一笑,上前见礼道:“世伯过誉了,红颜这厢见过世伯。”

赵高笑道:“可惜赵某并无子嗣,否则见得世侄女这般人才,又怎能让她错失赵家?真正是一大憾事。”

五音先生道:“这是赵相抬爱小女之言,岂能当真?何况赵相纵有子嗣,以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身分地位,又岂是我等山野之人可以高攀的?”他借机喻志,表明自己两不相帮的立场。

赵高心道:“只要你不介入其中,我已是千谢万谢了,又岂会无事生非来惹上你?”他淡淡一笑,顺着五音先生的话题道:“先生说笑了,世侄女眼高于顶,听说连项羽这等人物尚不足以入她的法眼,也不知哪位俊彦有这样的齐天之福。”

五音先生道:“说到项羽,自项梁死后,流云斋一脉在他的统领之下,已成了楚国一支最重要的力量,时刻威胁着大秦王朝的存亡。以赵相的见识,怎能任由楚人如此猖狂,而不竭力将敌之气焰消于无形呢?”

他的口吻渐显尖锐,谈到时事,已经掩饰不住他对大秦王朝的那一丝眷恋之情,并对赵高不顾大局、争权夺利的做法感到由衷的憎厌。赵高微微一愕,沉吟半晌道:“先生所言甚是,的确让人深思不已,但是你只知其一而不知有其二,造成今日之天下乱势并非是赵某不竭力殚思,或是居高位而不理政务,实在是因赵某有难言的苦衷,不足为外人道也。”

他有意无意间,将目光瞟在当中空着的首席之上,五音先生心领神会,知道他的苦衷在于胡亥,只是没有言明罢了。

“其实天下乱势,早在先王在世时已有征兆,只是到了此刻,矛盾激发,才使局面难以控制。”赵高察言观色,明白五音先生对胡亥已是失望之极,丝毫无襄助之心,不由如数家珍般数落起胡亥在位的种种不是:“皇上虽受我大力匡扶而登位,但是却小鸡肚肠,疑神疑鬼,不足以与之谋天下大事,而且优柔寡断,思前虑后,致使贻误战机,让陈胜于陈地称王,若非我力荐章邯东征,只怕大秦此刻已是易手他人了。”

“如此说来,平定陈胜匪患,功劳全在赵相一人身上了?”五音先生情知赵高所言属实,却忍受不了赵高的骄狂,是以话中带刺。

赵高顿时收敛了自己的嚣张气焰,肃容道:“不敢,赵某只是据实而说。数月前,章邯曾经大败项梁于定陶,倘若听我一计,乘胜追击,此刻哪还有楚国存世?又哪里轮得上项羽称雄?孰料皇上却想当然耳,急令章邯挥师北上,征剿余赵匪患,这才让楚军得以喘息,养息休整,形成如今这般声势。”

五音先生虽然身处巴蜀,却心忧天下,自然对近来的时事了若指掌。他不得不承认,如果战局真的按赵高预想的发展,的确可以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而事实却令人大为失望,由此他也更对胡亥失去了信心,恨不得一走了之,甩袖不管。

只是思及先祖遗训,使得他不得不做出最后的努力,希望通过这一点努力,能使大秦王朝能够延续下去。虽然他也知道,这一切或许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抑或只是一场徒劳,但他已是义无反顾。

他默然无语,看出了今夜相府的肃杀氛围,他打定主意,一旦双方争杀起来,他意在登龙图,不在胡亥,自然做到两不相帮,互不侵害。只要他带走了登龙图,纵然赵高杀了胡亥,也不敢毫无顾忌地开国称王,必然会立始皇长子扶苏之子子婴为君,使得大秦王朝得以延续。

他对胡亥殊无好感,照他自己的想法,似这等暴君诛杀千次亦不解恨,倒不如废之而另立新君,或许还能解救万民于水火,只是碍于自己有先祖遗训,是以不能亲自动手。

赵高又怎知他是这副心思?只要让知音亭人作壁上观,他已是很满意了,当然也不再要求五音先生相助自己。事实上他作出了非常精心的准备,纵然是知音亭人相帮胡亥,他也完全能够控制整个局面,只是所冒风险太大,倒不如现在这般稳操胜券。

五音先生半晌方道:“据我所知,这章邯乃是赵相门人,又是入世阁弟子,他怎敢置赵相的手令而不顾,却听令于皇上的旨意?”

赵高苦笑一声,道:“赵某虽在万人之上,毕竟还居一人之下,又怎敢越俎代庖,替皇上指挥?何况章邯虽然出自我门下,却深受皇上的恩宠,翅膀硬了,也就不把我放在眼里了。”他说到最后,眼中寒芒陡现,竟生杀意。

五音先生微微一笑,明白其中利害关系,道:“原来如此,外人不知,还以为赵相一人把持朝政,风光得紧,孰料内中还有这般艰辛。”

“这点艰辛倒也算不了什么,赵某官居相位,最感棘手的还在于君臣猜忌,一旦种下此祸,政务不通,军令不行,最是祸国殃民。赵某有时想起,也欲归山退隐,不为这些俗务烦心,但每每念及先王对己的恩宠,惶惶之余,怎敢不鞠躬尽瘁?唉,看来做人真难!”他的眉间不停地颤动,显然触及真情,情不自抑,完全是一副忧国忧民的忠臣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