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根生懂事后,九娘没少嘱咐他,要他将来好好孝顺进才。
“他是我爹,我当然要孝顺他。”根生认为娘太罗嗦。
九娘笑了笑,没有再多说。
根生长大成人后才知道,进才不是他的亲爹,是他的后爹。
九娘嫁过来不到半年,刚刚怀上根生,根生的亲爹得暴病死了。进才家里穷,娶不下媳妇,经人说合,这才倒插门来了。
等到根生出生后,不止外人,就连九娘也劝进才,再生一个娃儿吧,好歹有个亲生的。
进才拒绝了。他憨厚一笑,说:“我早已把根生当做自己的亲孩子了。又说,一旦再有个孩子,根生就少了一份爱,即便待根生再好,别人也会说三道四的。”
进才是个实在人。他平时话语不多,做起事来有板有眼。对待根生,没打过,没骂过。那时,农村条件不好,大人小孩都填不饱肚子,家里有了好吃的,先仅根生吃;有点开销,也先给根生置办穿戴。去镇上赶集,进才就挑个担子,一头箩筐里坐着根生,另一头的箩筐里放上两块跟根生大约同等重量的石头。逢到村里唱戏,进才就让根生骑到自己的脖子上……和根生光屁股长大的伙伴们很羡慕根生。进才没有别的手艺,整天在地里摆弄庄稼。他苦扒苦做,省吃俭用,供根生上学,帮他盖房,给他娶媳妇……嗨,总之一句话,进才尽到了一个做父亲的责任。
九娘能不感激进才?!她不但把自己的身子给了进才,也把自己的心给了进才。知冷知热,嘘寒问暖,跟进才从未红过脸,吵过嘴,比那些原配夫妻还恩爱。
根生知道事情真相后,并没歪待进才这个后爹。在农村,孩子们对老的能有多孝顺?无非是不给老的脸色看,说话好听一点,去赶集了回来给老的捎两个肉包子。如果分家另过了,平时给老的一点零花钱,做了好吃的给老的端去一些。过年了,不忘给老的买上两件新衣服而已……能做到这些也就算一个孝顺孩子了。而这些,根生也都做到了。
进才八十岁那年,一下子病倒了,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根生就把村里的医生请到家里,每天给进才输液、打针,同时,给进才擦屎刮尿,喂饭喂药。有时,九娘要帮根生,根生都拒绝了。根生说,娘,你也是七十好几、需要人伺候的人了,还是我来吧。晚上,根生就躺在进才身边,为的是随时能够照顾进才。
乡里乡亲的也都感慨地说,怕是一个亲生孩子也难做到这些,根生真是个大孝子。
三个月不到,进才终于咽气了。
丧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搭起了灵棚,叫来了唢呐班,请来了扎纸货的匠人……九娘忽然看到院子的角落里躺着一个穿着一身光鲜衣服的塑料模特。九娘愣愣地问管事的:“这个是干啥用的?”
管事的说:“是给进才配干骨的。”
在乡下,给死去的单身男女配亲,谓之配干骨。譬如,如果是一个单身的男人死了,就找一个死去的单身女人,让他们在阴间结成夫妻,不至于孤单。不分年龄,不论大小。有的七八十岁的光棍汉,甚至找的是一个十几岁的小闺女。而两家活着的人假如之前没有亲戚关系,之后算是结成了亲家,逢年过节还作为亲戚走动。有的找不到,就用个假人来替代,即请人画一个,现在都改用塑料模特了,集市上有卖的,几百块钱一个。
九娘忽然间什么明白了,她结结巴巴地又问了一句:“谁让这么干的?”
管事的没看九娘的脸色,口无遮拦地说:“当然是根生了。”
九娘脸色一白,转身摇摇晃晃、跌跌撞撞进屋了。
当天晚上,九娘撒手西去了。
九娘和进才是同一天埋葬的。九娘给埋到了后山,那里埋着她的原配丈夫,也就是根生的亲爹。农村的风俗就这样,如果一个已婚的女人死了丈夫,即便再改嫁,最终死后要跟第一个男人埋在一起的。进才被埋到了前山,是跟贾桂华埋在一起的--就是那个塑料模特,名字是根生给起的。
村里上了岁数的人都说,根生这孩子这事办得没说的,不亏是个孝子。
有人掐指算了算,进才是25岁那年过来了,跟九娘在一起整整生活了55年。
不约而同的,在场的人都相继叹了口气。接下来,再没人开口说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