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老市区和新市区的“和谐大桥”终于建成通车了。
市领导很高兴,在剪彩仪式结束后,就要求主管部门选出贡献突出者给予表彰奖励。
经过选拔并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谐大桥”建设中的一、二、三等功臣选出来了,一等功臣一个,二等功臣十个,三等功臣二十个。在召开表彰大会之前,主管部门指派我们报社记者去采访这些功臣们,把事迹材料梳理一下。
我的任务是采访一等功臣王杰。
“王杰是干什么的?他是大桥的设计师?”我刚来报社实习,对各方面的情况不是很熟悉,只好给主管部门的张科长打电话。明说了,张科长是我的一个远房表哥,我来报社实习也是他给安排的。
“和谐大桥”设计巧妙,中间没用一个桥墩,近处看,像两只大手紧紧扣在一起,远处看,像一只随时准备腾飞的巨龙,寓意十分深刻。据说,当时设计者放弃出国考察的机会,闭门谢客,没黑没明地折腾了两个多月,几经修改论证,才拿出这个方案。有专家断言,如果让国外大师设计,仅这个设计方案就需要上百万元的费用。按照常规,一等功臣应该给这位设计师。
表哥说:“王杰不是大桥的设计师,设计师这次是二等功臣。”
我说:“王杰是工程技术人员?”
之前我看过相关的报道,好像记得在大桥建设过程中,有位质量监理员一心扑在工作上,吃住在工地,有一段时间,他三个月没有回家;父亲有病住院一个月,他一次也去看过……正是有了这些踏实敬业的技术人员,大桥的各种质量指标才一一达标,保障了大桥的如期通车。这位监理人当选一等功臣当之无愧。
不料想,表哥又给否定了:“这位监理是三等功臣。”
我再猜测:“表哥,王杰是一线建筑工人?”
在大桥施工过程中,一线涌现出了不少典型。为了保证大桥如期合拢,有位工人三天两夜没睡觉,最后累倒在工地上,送到医院后,经医生检查才发现,这位工人竟到了肺癌晚期。难道他就是王杰?
表哥说:“不是。你也别猜测了,我把他的电话给你,你直接找他吧……他是市里的一位领导。”
王杰是市里的一位领导?他是负责这座大桥立项的?还是去争取资金的?抑或是下面拍马屁,因为他是领导才把功臣的帽子给他的?
随后,我向报社同事打听,知道王杰是副市长,当时担任工程总指挥长的是张市长。这就是说,我的推理也是不正确的。
不管怎么着,见见王杰本人再说。
当我见到王杰后,王杰说对他此次获得一等功臣感到很意外,因为当初一直反对建这座大桥。
我也大吃一惊。
王杰说:“因为我们市各方面条件还不具备,不论是设计方案,还是施工方案,我都不满意,在多次会议上提出我的看法。后来,他们反复斟酌,几易其稿,直到我提不出意见才动工……”
我又找到张市长了解情况。
张市长说:“王副市长当初是极力反对的……对照他的意见,工程指挥部进行科学论证,使设计施工方案不断得到优化,对工程的建设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我恍然大悟:“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正是由于反对意见的存在,才使得咱们的决策更趋科学合理,对事物的认识更接近起本质。是这样吗?”
张市长点点头,感慨地说:“可以这么说,王副市长的意见是一剂良药,使我们从不同的认知中,全面客观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权衡利弊得失,进行科学决策……所以,一等功臣给王副市长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