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妈妈怎么办?
8300900000022

第22章 其身正,不令而行!——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榜样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孩子的年龄越小,榜样的感染力就越大。家庭是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和教育场所,而我们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和终身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走路的步态、说话的表情,都会为孩子所效仿。而无数事实也证明,孩子最初的行为习惯都是从父母身上,尤其是从妈妈身上学来的。

如今,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令很多妈妈头疼的事情。其实,孩子的这种行为很可能与我们有密切的关系。

女儿慢慢长大了,但无论是做事,还是学习,她都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正在做的事情上。为此,妈妈没少批评她,但任凭妈妈怎么提醒、批评她,她还是那样三心二意。

有一次,女儿一边写作业,一边吃东西,妈妈看到后非常生气,便一把夺过了她正在吃的东西,训斥道:“以后不许一边写作业一边吃东西!”

女儿的气也不打一处来,便说:“你没有资格说我,你自己也经常一边看书一边吃东西,为什么我就不可以?”

听到女儿这样说,妈妈一下子愣在了那里。

是啊!连我们都做不到的事情,凭什么要求孩子做到呢?

这个女孩之所以会一边写作业一边吃东西,根源在于妈妈。妈妈“教”得不知不觉,而女儿自然也“学”得不知不觉。当我们“教”错的时候,孩子自然也就“学”错了,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即只要我们能做个好榜样,不用要求孩子做到,他自然就会学着我们的样子行动起来。

因此,我们要想培养或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就要先从自身做起,时刻给孩子做最好的榜样,从而使教育达到“无为而治”的最佳境界。

通过孩子的言行反观自身

平日里,每当我们看到孩子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在某件事情上时,都会指责他,甚至打骂他,却从未把他的言行与我们的言行联系在一起。

美国著名亲子关系专家哈尔·爱德华·朗克尔曾经说:“你能为孩子做的最伟大的事情,就是把焦点放在你自己身上。”所以,当孩子的言行出现偏差的时候,我们先不要把焦点放在他身上,更不要急于批评、打骂他,而是先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通过他的言行反观自身,看看自己身上是否也有类似的问题存在。

如果自己身上没有类似的问题,那么,我们就要寻找孩子注意力无法集中的原因,并对症下药;反之,我们就必须改变自己,以良好的言行感染孩子,从而使彼此的注意力都能得到提高。

务必注重“以身示教”的力量

很多妈妈认为,教育孩子就是,当他不懂或不会做的时候,讲给他听、教给他做;当他有缺点、犯错误的时候,教育他、批评他。这些固然重要,也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不过,教育并不仅限于此。

如果我们总是对孩子说“要专注在学习上”、“不要走神”,以此来提醒他集中注意力,这种空洞的说教所起到的效果往往微乎其微,甚至还会让他产生逆反心理——你越是让我专注,我就越不专注。

国外权威的儿童教育家经过长期观察,得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行为比言语要重要得多,正如我们经常说的“身教胜于言传”、“以身示教”。

自从儿子出生之后,妈妈就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她每次都会非常专注地做事情,做完一件事情后才会做另一件事情。随着儿子逐渐长大,他总会缠着妈妈,每当妈妈做事之前,都会这样提醒他:“宝宝,妈妈现在要专心做家务,暂时不要来打扰妈妈,等妈妈做完了,一定好好陪你玩。”在妈妈的影响下,他做起事情来也非常认真、专注,而他每次做事之前,还会友善地提醒周围人不要打扰自己。

这就是“以身示教”的力量!

“以身示教”虽然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但却是最有效、最有力度的教育,正所谓“无声胜有声”。所以,凡是我们希望孩子做到的,我们自己先要做到,然后再以这种“无声”的教育,慢慢影响、感染孩子,从而使他起而效法。

要想改变孩子,先要改变自己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要想改变他人,首先要改变自己。同样的道理,我们要想纠正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行为习惯,就要从改变自己开始,先改善自己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唯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变孩子。

比如,我们和孩子都有一个坏习惯,就是注意力经常会受到周围因素的干扰。对此,我们就要努力克服这一点,即使周围发生了很新奇的事情,我们也要不为所动,而是要继续专心做自己的事情。当孩子看到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他也会受到感染,也就不会随便受到周围因素的干扰了。

不过,我们也要视情况而定,如果周围发生了危险的事情或其他紧急的事情,那么,我们就要马上放下手中的事情,先把周围的事情处理完毕,然后再继续做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