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枚、步骘建三亭,故显当时将相名。遥想古人兴废事,乃知英杰此中生。”同书卷四二还载有他的《无心亭》诗也颇有味:“偶坐兹亭上,清风吹客襟。孤云方出岫,相对两无心。”其《醉眠亭》咏仕与隐,先总叹仕隐难两全:“人生有出处,两事固希全。”次写仕:“达则都廊庙,致君尧舜前。声名喧宇宙,指顾生云烟。”但他的重点是颂隐:“不然早晦隐,纵意乐当年。第一莫如醉,第二莫如眠。无晦水乡士,子瞻称其贤。埋照不干世,作亭临清泉。欢来即痛饮,酣谑竟长筵。陶陶非假寐,冺绝平生缘。尽得杯中趣,常为枕上仙。影从明月照,名任清风传。愿君遂此志,其乐更相先。醉无三日醒,饮尽百斛船。境界如古莽,魂梦游钧天。”
末以感叹自己既不能“达则都廊庙”,又不能醉、眠。过隐居生活:“莫学不佞者,狥禄遭缠牵。进无济世志,退无负郭田。独醒少意绪,寡睡多烦煎。风波惊性命,鞍马积胝胼。未得立篱下(如陶潜),应难卧瓮边(如刘伶)。区区为寡仕,短咏愧非妍。”
端彦之子晁说之(1059-1129)字以道,一字伯以,因仰慕司马光为人,又自号景迂生。元丰五年进士。历仕州县,官至中书舍人兼太子詹事。其文学成就超过其父。说之尝从曾巩学作文,为家人讲论读书次序,以欧阳修文集为先,其次读韩愈文,再次学司马迁文,故其为文能博极经术,文辞雅健。其《元符三年应诏封事》一文纵论时政,清朝康熙皇帝《御制文第三集》卷四二谓其“原时政之得失,靡不该举而博辩,雄词奔会络绎,才士之文,直臣之义也”。《朔问》上、下篇言河北边地为天下之重,应优待河北之民以实边。《传易堂记》论《易》学源流,议论叙事均中于事机,颇具条理。说之经历北宋靖康之难,目睹金兵入侵,国家危亡,因而有较多诗篇反映这一时期的动乱情景,《痛心》、《有感》(帝室中兴运更赊)、《感事》(王师真不战)、《痛恨》(胡儿直犯洛阳宫)、《书事》(逋亡今五月)、《追感》诸篇均为这类作品。其诗长于议论,往往精切简要,有从兄晁补之风格,如《题明皇打球图》的“九龄已老韩休死,明日应无谏疏来”,讥刺君王、朝臣荒逸不理国事;《闻叔易隐居被召二首》(同上)的“处士何人为作牙,尽携猿鹤到京华。故山岩壑应惆怅,六六峰前只一家”,嘲戏隐居之士沽名钓誉,都能针砭中的,南宋陆游称为“伟论”。着有诗文、杂着、论述凡三十二种,靖康之难时大多散失,其孙晁子健于高宗绍兴间搜访遗文,编为《景迂生文集》十二卷,又于孝宗乾道时再加补辑,重编为二十卷,遂成定本。现存《嵩山景迂生文集》二十卷(或称《嵩山集》二十卷)。说之还着有《晁氏客语》一卷,收录熙宁、元丰时人物言论佚事,可补正史之遗。事迹见晁子健《晁氏世谱节录》(《嵩山集》附录)、《宋诗纪事》卷二八。
一一、“独破天荒”的郏亶
郏亶(1038-1103)字正夫,太仓(今属江苏)人。出身农家,嘉佑二年进士,龚明之记其事甚详:“郏亶字正夫,太仓人,起于农家。自幼知读书,识度不类凡子。年甫冠,登嘉佑二年进士第。昆山自国朝以来,无登第者,正夫独破天荒。后住金陵,遣其子侨就学于王荆公,尝有贽见诗云:“十里松阴蒋子山,暮烟收尽梵宫宽。夜深更向紫微宿,坐久始知凡骨寒。一派石泉流沆瀣,数庭霜竹颤琅玕。大鹏泛有搏风便,还许鹪鹩附羽翰。”荆公一见奇之,今集中有《谢郏亶秘校见访于钟山》诗云:“误有声名只自惭,烦君跋马过茅檐。已知原宪贫非病,更许庄周智养恬。
世事何时逢坦荡,人情随分值猜嫌。谁能胸臆无尘滓,使我相从久未厌。”自此声价颇重。”进士及第后,授睦州团练推官。知杭州於潜县,未赴任。熙宁三年,为广东安抚使司机宜文字,撰《广州修东城记》:“宋兴,天下威德及远,四夷万里之贡,不绝于道。
广虽限在岭徼,百年之内无鸡鸣犬吠之警。近者十五六年,然日忧屠戮之惨,燔灭之暴。兹城之成,稚老相庆,固已按堵而无虞矣。夫兴大役而不扰于上下,及其已成,一州之民得以去危厉之忧,而获安全之幸,其为利固岂小哉!”五年,上《论水利书》。自睦州团练推官、知于潜县,为司农寺丞、两浙路提举兴修水利。六年,以处置乖方罢。不久,复司农寺丞。九年为司农寺主簿,遣往河熙路相度营田利害。元丰六年为江东转运判官。
元佑初出知温州。崇宁二年以比部郎中召,未至卒,年六十六。
郏亶是水利专家,着有《吴中水利书》、《上治田书》。亦能诗,少时所作《失鹤》诗已可见其诗才。龚明之云:“正夫在童丱时,作《失鹤》诗云:“久锁冲天鹤,金笼忽自开。无心恋池沼,有意出尘埃。鼓翼离幽砌,凌云上紫台。应陪鸾凤侣,仙岛任徘徊。”其志已不凡矣。”事迹见《长编》卷二四○、二四五、二七五、三三四、三三五,《中吴纪闻》卷三,《吴中人物志》卷五。
一二、“其文清和妙丽如晋、宋间人”的邵迎
邵迎(?-1073)字茂诚,高邮(今属江苏)人。嘉佑二年进士。历仕州县,精于律令,熙宁六年穷厄而卒,无嗣。着有诗文数百篇,次年苏轼集其文,为作《邵茂诚诗集叙》(卷一○)。苏《叙》首先感慨理想同现实往往矛盾,云:“贵、贱、寿、夭,天也。
贤者必贵,仁者必寿,人之所欲也。人之所欲,适与天相值(相当、一致)实难,譬如匠庆之山而得成,岂可常也哉。因其适相值,而责之以常然,此人之所以多怨而不通也。”文人尤其如此:
“至于文人,其穷也固宜。劳心以耗神,盛气以忤物,未老而衰病,无恶而得罪,鲜不以文者。天人之相值既难,而人又自贼如此,虽欲不困,得乎?”而邵迎更是如此:“茂诚讳迎,姓邵氏,与余同年登进士第。十有五年,而见之于吴兴孙莘老之座上,出其诗数百篇,余读之弥月不厌。其文清和妙丽如晋、宋间人。而诗尤可爱,咀嚼有味,杂以江左唐人之风。其为人笃学强记,恭俭孝友,而贯穿法律,敏于吏事。其状若不胜衣,语言气息仅属。余固哀其任众难以瘁其身,且疑其将病也。逾年而茂诚卒。又明年,余过高邮,则其丧在焉。人哭之,败帏瓦灯,尘埃萧然,为之出涕太息。夫原宪之贫,颜回之短命,扬雄之无子,冯衍之不遇,皇甫士安之笃疾,彼遇其一,而人哀之至今,而茂诚兼之,岂非命也哉?余是以录其文,哀而不怨,亦茂诚之意也。”现在还可以再补充说,邵迎死后的遭遇亦如此,“其文清和妙丽如晋、宋间人”,竟无只字存世;“诗尤可爱,咀嚼有味”,仅宋人高似孙的《蟹略》卷三残存其两句十四字:“盐豉调羹金液腻,橙韲荐鲙玉丝肥。”
当时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任地方官,郁郁不得志。文章虽为朋友的不幸而发,实则包含着作者自己的辛酸和不幸,特别是“盛气以忤物”、“无恶而得罪”二语,正好是苏轼自己的个性和命运的概括。
一三、“县小为官乐”的陈辅
陈辅(?-1089)字安国,象山(今属浙江)人。七岁诵书百卷,能为人言其意。以文辞称,有场屋声。中嘉佑二年进士第,授校书郎,司理滨州。迁义乌令、忠武军推官,知武当县。县濒汉水,数溃堤,教民以大竹络石为岸,高五丈,方冬下之,明年水至无患。改着作佐郎,知安吉县。岁饥,籍富家出粟食流民,所活以千计。摄华亭县,部使者俾求前令张若济罪,辅不愿,使者怒,徙摄寿昌。日与其僚饮酒寻山水,作诗百篇,率以“县小为官乐”冠之。时王介守湖,请使者曰:“安吉不可以无陈君也。”朝廷初以七十五等定家业,均役钱。使者属辅立浙西法,而翰林沈括方察访二浙,遽言于朝,挽与俱,遂推其法于浙东。部使者交荐,监杭州市易务兼市舶司。以劳迁秘书丞、太常博士,服五品,差通判信州。未行,苏颂方尹开封,引以知左军巡判官事。又差通判扬州。穿渠龟山,渠成,民便之。迁屯田员外郎,改朝奉郎、管勾京东排岸司。移管勾成都府转运司文字,知邛州事。以疾致仕。元佑四年十一月卒。事见晁补之《朝奉郎致仕陈君墓志铭》(卷六七)。
一四、“不能苟合于新法”的冯山
冯山(?-1094)字允南,初名献能,后改今名,又号鸿硕先生,安岳(今属四川)人。嘉佑二年进士。熙宁九年,为秘书丞、通判梓州,御史中丞邓绾举充御史台官,不就。退居二十余年,元佑间,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绍圣初逝世,后追赠太师。其子冯澥(1060-1140)字知命,元丰五年进士,官至尚书左丞。冯山着有《安岳集》三十卷,诗、文各十五卷。南宋嘉定时泸州周锐将冯山及其子澥诗文合为一集刊之,名《二冯先生文集》,冯山诗文佚亡大半,现仅存诗十二卷。冯澥诗文均佚。父子事迹均见《宋史》卷三七一《冯澥传》。
刘光祖《安岳冯公太师文集序》论冯山父子云:“故祠部郎中、赠太师安岳冯公讳山,字允南,文集三十卷。太师有子讳澥,官尚书左丞、赠资政殿学士,字长源,文集四十五卷。太师卒于绍圣元年,左丞薨于绍兴十年。远者百二十有九年,而近者亦八十年矣。而比岁文集始行于世,又未有序之者。珠玉藏于山渊,其气终不可得而埋蚀,斯文也夫岂有久晦而不彰者乎!然士之逢辰,则有幸有不幸。太师公在熙丰间不能苟合于新法,辟台官,不就,天下高之。元佑以来,用范醇夫荐,始立朝为郎,而公卒矣。时有幸不幸,而斯道也、斯文也不与焉。左丞年二十三,登元丰二年第,名声籍甚。元佑执政以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荐之,进策与论,人交称焉。……呜呼,非学而能之乎?”何德固《冯太师集序》(同上)亦云:“父子传授,古难其兼。有开于前,后莫之嗣,作者穷矣。……普慈冯公允南,以文名于时,其子澥承之,益大以肆。今观其父子之作,敷映典重,不费追琢,自合法度,非有本者畴克尔。”王士禛云:“偶阅此集,颇有佳胜。”并举了大量冯山诗名句,如五言古:“《西县道中》云:“汉水引我行,梁山邀我坐。山水已清绝,春容碧相和。下马取酒余,梅飘酒中堕。日落醉不去,青茸草间卧。”《郊外》云:“解巾卧柔碧。”《送王审言秘校潞州法曹》云:“上党缘青冥,劲气西北隅。黄河天际来,草木冬前枯。”七言古:“《采樵行》、《侠少行》,张王具体;《黔江》、《八阵碛》,二篇最佳。又《题鲜于秀才所居》云:“群峰屋背猿鸟啼,二江门前鸥鹭飞。雅闻君居颇奇绝,长恨不到情依依。
仙翁落拓少拘检,解舞石上凌清晖。投冠整袂或云起,尘土一踏何时归。”此诗有子瞻风气。”五言律诗:“《上范蜀公》二十韵说尽蜀公平生。《春闲》云:“春声蜂绕屋,晴意鸟临窗。”《新霁》:“晓日云轻放,林花水倒沉。”《瞿塘峡》二十四韵,写夔州山川,字字逼肖,不身历其地者不知也。起云:“胜绝瞿唐险,西陵古地形。
巴江深洞穴,蜀主旧门庭。王气吞三峡,神功出五丁。”继云:“众流趋滟瞙,远意会沧溟。顾盼疑无地,幽阴似有灵。白盐悬日月,黑石鼓雷霆。凿余痕在,高深巨势停。鱼龙凭险怪,烟雾锁沉冥。念昔穷探索,尝言骇观听。波涛真激箭,舟楫剧奔星。”
殆欲颉颃老杜。”七言律:“《和周正孺游蚕丛》云:“抹绿郊原逢雨后,残妆桃李觉春深。”《宿云亭》云:“亭榭寂为闲处所,溪上清带古风流。”《剑州东园》云:“援琴故故弹流水,隐几萧萧听竹枝。”
《送李杞赴阙》云:“千番蜀屑供吟稿,一道秦川照锦衣。”《重阳寄文与可》云:“黄菊纵逢佳节好,清欢不似去年多。”《山路梅花》云:
“传闻山下数株梅,不免车帷暂一开。试向林梢亲手折,早知春意逼人来。何妨归路参差见,更遣东风次第催。莫作寻常花蕊看,江南音信隔年回。”风趣盎然,昔人所云清空一气如话者也。”
一五、其词“新丽”与“轻狂”“皆足惊人”的王观
王观(生卒年不详)字通叟,如皋(今属江苏)人,一作海陵(今江苏泰州)人。在太学有文名。嘉佑二年进士及第,授单州推官,试秘书省校书郎。元丰间迁大理寺丞,知江都县。嘉佑三年,为建昌军参军。熙宁末,知江都县。元丰间,为大理寺丞。
三年春,赋应制词《清平乐》云:“黄金殿里,烛影双龙戏。劝得官家真个醉,进酒犹呼万岁。美人舞彻《梁州》,天恩与整搔头。
一夜御前宣住,六宫多少人愁。”又一首云:“宜春小苑,处处花开满。学得红妆红要浅,催上金车要看。君王曲宴瑶池,小舟掠水如飞。夺得锦标归去,匆匆不惜罗衣。”宣仁太后以其词近亵狎,谪永州,故又号王逐客。着有《扬州赋》一卷,《芍药谱》一卷,又有词集名《冠柳集》,已佚,近人赵万里有辑本。事迹见《长编》卷三○一、三○二,《能改斋漫录》卷二,《东皋诗存》卷一,《历代诗余》卷一○三,《宋诗纪事》卷二二。
王观擅长作词,在当时即负词名,王灼《碧鸡漫志》卷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