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驳论《破墨癖说》也很有特色。世人多吹嘘南唐李廷珪墨,李格非说:“余用薛安、潘谷墨三十余年,皆如吾意,不觉少有不足,不知所谓廷珪墨者,用之当何如也?”然后逐条反驳了吹嘘李廷珪墨的各种论据。一是“吾墨坚可以割”,作者反驳说:“余割当以刀不以墨也。”二是“吾墨可以置水中,再宿不腐”,作者反驳说:“然吾贮水当以盆罃,不用墨也。”三是“吾墨皆百余年不败”,作者反驳说:“此尤不足贵,余墨当用二三年者,何苦用百年墨哉!”四是“吾墨黑”,作者反驳说:“天下固未有白墨。”最后作者感慨道:“夫碔砆之所以不可以为玉,鱼目之所以不可以为珠者,以其用之才异也。今墨之用在书,苟有用于书与凡墨无异,则亦凡墨而已焉,乌在所宝者?嗟乎!非徒墨也,世之人不考其实用而眩于虚名者多矣。此天下寒弱祸败之所由兆也,吾安可以不辨于墨。”反对“不考其实用而眩于虚名”,这就是全文主旨。
李格非的记叙文也写得不错,《隐士廉复墓碑序》是一篇有序无铭的墓碑,为我们生动刻画了廉复这样一位隐士形象。廉复与李格非“同里”,卒于元丰七年(1084),时已八九十岁,生于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前后。少时曾“负书应举”,而“年未四十”就“尽束其生平所读书,置屋栋间,而独抱夫《易》以老焉”。
作者一连提了三个问题,是因为“憎世而丑俗欤”,还是“爱其身以有待欤”,或是“得丧轻重已判于胸中欤”?这种写法比直叙更易引人深思。接着写其三事:“筑室结庐,植竹数千、木数百,……他人毕力莫能及”;“种田百亩,活十余口,年岁无不给”;年“八九十,而见其犹有童颜”。以致人们疑他“筑室植木有术”,“必能化黄金”,“必能饵丹”,甚至向他“求其术”,引出他的一段议论:“是安得术?吾于筑室植木也,知不以彼之成坏易吾之诚;于家也,知不以彼之盈虚夺吾之常理;于身也,知不以思虑撄拂吾之胸中。如是耳,安得术?虽然,若有问治天下国家者,吾亦将以是语之。”末二句表明,这既是养生之道,也是治国之术,这位隐者绝非常人。
李格非文以《洛阳名园记》为最有名:
洛阳处天下之中,挟殽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常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余故尝曰:洛阳之盛衰也,天下治乱之候也。
方唐正(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蹴,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共灭而俱亡者,无余处矣。余故曰:园囿之兴废者,洛阳盛衰之候也。
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囿之兴废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余岂徒然哉!呜呼,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以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得乎?唐之末路是矣。
历代对此文都评价很高,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一四云:
“予得李格非文叔《洛阳名园记》,读之至流涕。文叔出东坡之门,其文亦可观,如论“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囿之兴废”,其知言哉!”张琰《洛阳名园记序》云:“文叔方洛阳盛时,脚迹目力心思所及,亦远见高览,知今日之祸。……呜呼!可谓知言哉!”楼钥云:“斯文之作,为洛阳,非为园囿;为天下,非为洛阳。文字不过二百字,而其中该括无限盛衰治乱之变,意有含蓄,事存鉴戒,读之令人感叹。”小题大作,“意有含蓄,事存鉴戒”,这就是此文备受推崇的原因。
刘克庄称李格非“文高雅条畅,有义味,在晁(补之)、秦(观)之上,诗稍不逮”。谓李格非的诗不逮文是对的,但谓其文在晁、秦之上则未必。《涧泉日记》卷下云:“尹少稷称李格非之文,自太史公之后,一人而已。”更是言过其实。
八、“以尺牍擅名,而其词亦工”的李之仪
苏轼门人远不止苏门四学士、后四学士、六君子几位,有一些未更入其中的,其文学成就甚至高过其中的某些人。如李之仪。
李之仪(1048-1128)字端叔,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属山东)人。治平四年进士及第,曾任河中府万全县令、权知开封府开封县。元丰中辟入延幕府,为折可适所知。六年,杨景略奏辟出使高丽。元佑中为枢密院编修官,与苏轼、苏辙交游。元佑八年从苏轼辟,主管定州安抚司机宜文字。绍圣四年为原州通判。元符二年,监内香药库,坐苏轼荐辟,“为奸臣心腹之党”,放罢。崇宁元年,提举河东常平,又坐为范纯仁草《遗表》,并作行状,编管太平州,居于姑熟。久之,徙唐州。政和三年,又除名勒停。重和元年以后卒,年八十余。之仪工诗善文,文风深受苏轼影响,诗名虽不及黄庭坚、陈师道,然而轩豁磊落,平淡流畅。
着有《姑溪居士文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皆诗文词合集。事迹见《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宋史》卷三四四本传。
李之仪的文艺思想,很少有同时代的道学气、政教气。他像苏轼一样,着重探讨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其《欧阳文忠公别集后序》:“公尝语人曰:“笔研,我辈假以寓其趣,凡有所当寓,当随其所命意,绎展转而见于笔下。不独学书,因而可以增益其所未到处。久之,斯可乐也。”盖公之自乐者如此,故每见于翰墨者,皆抑扬顿挫,可以为学者师法。信所谓矢口而成言,肆笔而成书也。”写作是为了“寓趣”、“自乐”,而读他人作品更是为了“快意”。好的文章都不是“经意”之作,而是“乘兴”之作。如果有意经营,为文而文,作文就不是乐事,而是苦事了。他最欣赏的创作状态是苏轼知定州,作《戚氏》词的状态。他在《跋戚氏》(卷三八)中说:“一日歌者辄于老人(苏轼)之侧,作《戚氏》,意将索老人之才于仓卒,以验天下之所向慕者。老人笑而颔之。
邂逅方论穆天子事,颇摘其虚诞,遂资以应之,随声随写,歌竟篇就,才点定五六字耳。”这是毫无准备的即兴之作,完全是“矢口以成言,肆笔而成书”的随意之作。
他推崇一挥而就的即兴式创作,与他主张文贵自然是分不开的。他的《折渭州文集序》(卷三五),把文章分为“得之天”与“得之心”两类,而这两类都“非勉强而致者”。所谓“得之天”,含有个人天赋,如他所举的“师旷之聪、离娄之明”;但又不完全指个人天赋,这从他所举的诸葛亮、折可适就可看出。他说:“诸葛孔明崎岖戎马间,本以经纶为事。而《出师表》、《木栾曲》,读之者不得而优劣。岂任重迈远之气,开物成务之才,不期于言而言自至?”知渭州折可适“生将家,便马善射,制胜料敌,乃其所事。
而文辞议论,镕欲与古作者并驱争驰,岂非天得而心通之,忠义激于中,利害动于外,亦不自知其抑扬顿挫,交举相先,而见于笔下耶?”可见,他所说的“得之天”,是指并非以文为业,而文只不过是他们的事业、情感、气质的自然表露,“不期于言而言自至”。
所谓“得之心”,就是《又跋东坡兰皋园记》(卷八)所举的宜僚弄丸、弈秋善棋、轮扁斫轮、庖丁解牛,他们各有某种熟练的技能,熟能生巧,能以神会而不以力致。他说:“昔之能文之士,亦莫不然。司马相如之于辞赋,司马迁、刘向之于叙事,李陵、苏武之于诗,是以其所长自得,而因其所自得者发之于言耳。主于离娄之视,不能代师旷之聪,轮扁、庖丁不能互易其手,故能叙事者未必工于诗,而善辞赋者未必达于叙事,盖各有所专,而其他虽通,终不得而胜也。”也就是说,在他们所专的领域能够得心应手,心领神会,而在其他领域就没有这么顺手了。
一挥而就并非不作构思,只是因为这些人才思敏捷,构思迅速。其《村居阻雨,邻人以纸求书,因而信笔》(卷一七)他曾比较杨亿、苏轼两人的写作方式,两人均能一面饮酒下棋,一面为文。
杨亿运笔如飞,苏轼墨浓笔缓,“然未尝停顿,涣涣如流水,……谛思乃在其间也。”他在《跋文安国篆》(卷四一)中说:“文安国,予与之游三十年,善论难,剧谈切中,尤得于樽俎间为多。尝谓其宿构预计,不如是,必有脱略可指议处。然篆笔方严劲正,未尝妄立一笔,岂舌端笔次,自应相契,故如是?抑机警爽悟,不谋而然耶?”这里他提出了两种构思,一是“宿构预计”好的,而于樽俎间发出,故无脱略可以指议;二是机警爽悟,能一面运笔,一面“谛思”。苏轼作《戚氏》词,即属后一种情况。
文贵自然,并非不需锤炼语言。他在《跋山谷书摩诘诗》(卷三九)中说:“曾子固谓苏明允之文,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虽《春秋》立言,亦不过如是。概而论之,唯明允可以当此,非子固不能形容至此也。……凡落笔皆能如明允,斯可与论文矣。”文章不应以繁简丰约论高低,而应以繁简丰约当否论高低。
要做到“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就需要反复打磨。
黄庭坚作诗讲究字字有来历,讲究点铁成金,颇受后人非议。欣赏立马可待、一挥而就的李之仪也主张“作诗字字要有来处”,读读他这方面的议论,也许有助于消除对黄庭坚的误解。
他在《杂题跋》(《后集》卷一五)中说:“作诗字字要有来处,但将老杜诗细考之,方见其工。若无来处,即谓乱道亦可也。王舒王(安石)解字云:“诗,从言从寺。寺者,法度之所在也。”可不信哉!近得蔡天启句法,颇得其趣。尝记其一云:“草长蝴蝶狂深见,兴尽黄蜂欲退飞。”乃“穿花蛱蝶深深见”与“六鹢退飞过宋部”也。然用之惟在不觉,若觉则不工矣。”为什么要提倡“作诗字字要有来处”呢?因为作诗要讲“法度”,提倡“字字要有来处”,就是为了不失“法度”,防止“乱道”。长袖善舞,多资善贾,作诗作文也是一样,没有雄厚的资本,临文就会捉襟见肘,其《答人求所为诗文书》(卷一六):“自非完养停蓄,发诸家之秘,而加琢削砻磨,以会于瑰奇,则岂复能到?”所谓“字字要有来处”,并不是要展览“诸家之秘”,而是要把“诸家之秘”加以“琢削砻磨”,有来历而又要打磨得使人“不觉”其有来历,要达到“无斧凿痕”的高度:“思道(吴可)近诗,度越唐人多矣,岂(吴)融、(韩)偓辈所能仿佛?其妙处略无斧凿痕,而字字皆有来历。”
“字字皆有来历”也不是他论诗的最高境界,只不过是他对初学者的要求。他在《跋荆公所书药方后》(卷四一)中说:“作字为文,初必谨严于时,造语须有所出,行笔须有所自,往往涉前人辙迹,则为可喜。久之,语以不蹈袭为工,字则纵横皆中法度。”
《跋吴思道诗》(卷四):“凡造语贵成就(独创),成就则方能自名一家。”他论文最推崇苏轼,而苏文之所以使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就在于苏文的变幻莫测。他在《答人求所为诗文书》中说:“窃闻平居专以欧阳永叔、王介甫之文,备肘后之索。甚矣,二人之文乃一时宗也。长江秋霁,千里一道,滚滚滔滔,到海无尽。其如风雷雨雹之骤作,崩腾汹盠之掀击,暂形忽状,耸一时之壮气,极天地之变化,则吾东坡老人未可以轻议。虽时所禁,要亦不得而舍。”可见他最欣赏的并不是“涉前人辙迹”,而是“极天地之变化”。
李之仪还对诗歌各体的特征,特别是对词的特殊风格作了系统的论述。他在《谢人寄诗并问诗中格目小纸》中说:“凡所谓古与近体(指古体诗与近体诗),格与半格(格律诗与半格律诗)及曰叹、曰行、曰歌、曰曲、曰谣之类,皆出于作者一时之所寓,比方四《诗》而强名之耳。”四《诗》是指《诗经》的国风、大雅、小雅、颂。他认为各体诗歌都是寄寓作者感情,与《诗经》相比较而各有特点,故有不同称谓。接着他还简明扼要地概述了各体诗的特征。
李之仪诗体论的最大贡献是他明确提出并阐明了长短句“自有一种风格”。北宋论词之作甚少,夏承焘先生把南北宋之际的李清照的《词论》断为“宋人最早的一篇论词的文字”。其实比李清照长三十六岁的李之仪有不少论词之文,而《跋吴思道小词》(卷四○),其重要性并不亚于李清照的《词论》:
长短句于遣词中,最为难工。自有一种风格,稍不如格,便觉龃龉。唐人但以诗句,而用和声抑扬以就之,若今之歌《阳关词》是也。至唐末,遂因其声之长短,句,而以意填之。始一变以成音律。大抵以《花间集》所载为宗,然多小阕。至柳耆卿,始铺叙展衍,备足无余,形容盛明,千载如逢当日;较之《花间》所集,韵终不胜,由是知其为难能也。
张子野独矫拂而振起之,虽刻意追逐,要是才不足而情有余。良可佳者,晏元献、欧阳文忠、宋景文,则以其余力游戏,而风流闲雅,超出意表,又非其类也。谛味研究,字字皆有据,而其妙见于卒章,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岂平平可得仿佛哉!思道覃思精诣,专以《花间》所集为准,其自得处,未易咫尺可谈。苟辅之以晏、欧阳、宋,而取舍于张、柳,其进也,将不可得而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