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文星璀璨:北宋嘉祐二年贡举考论
8299700000071

第71章 反变法的苏轼兄弟及其友生(20)

苏轼知徐州时,秦观应苏轼之约而作的《黄楼赋》,苏轼很满意,《诗薮》外编卷五云:“苏长公极推秦太虚《黄楼赋》,谓屈、宋遗风固过许,然此赋颇得仲宣(王粲)步骤,宋人殊不多见。”林纾《林氏选评名家文集·淮海集》亦云:“哀弹豪吹”以下四语,真掇得宋玉之精华,自是才人极笔。”

秦观的《叹二鹤赋》(卷一)是一篇感慨甚深的骈赋,首点题:

“广陵郡宅之圃,有二鹤焉,昂然如人,处乎幽闲。翅翮摧伤,弗能飞翻。虽雌雄之相从,常悒悒其鲜欢。时引吭而哀唳,若对客而永叹。”次写二鹤的来历,乃钱公辅守知广陵时所养之鹤,“居则俯仰于宾掾之后,出则飞鸣乎导从之先。故鹤之来也,则知使君之将至;鹤之往也,则知使君之将还。……逮公之去,于今几时,人各有好,鹤谁汝私?具名物于有司,鸡鹜易而侮之,傍轩楹而蒙叱,历阶戺而遭麾。惟主人之故客,间一遇而嗟咨。”末为作者的感叹:“噫嘻,有恃而生者,失其所恃则悲。”“言下若不胜其慨”,全赋对比鲜明,寓意深刻,富有哲理,启人深思。

秦观亦长于四六,王铚《四六话》卷下评其《除正字与诸公谢启》云:“秦少游观在元佑诸馆职最后,自校对黄本书籍,方除正字,以启谢诸公,当时称之。用《三国志》蜀秦宓博识,诸葛孔明呼为学士;又唐诗人秦系,自号东海钓鳌客,张建封始署为校书郎。少游用此当家二故事作启,略云:“窃观前史,具见鄙宗。西蜀中郎,孔明呼为学士;东海钓客,建封任以校书。虽为将相之品题,且匪朝廷之选用,夫何寡陋,遽尔遭逢?”秦宓、秦系用本姓典故,颇为切当。

秦观的散文长于议论,文丽而思深,苏轼《辩贾易弹奏待罪札子》(卷三三)云:“秦观自少年从臣学文,词彩绚发,议论锋起。”吕本中亦谓秦文规摹苏轼,上宗西汉,可谓善学。他的政论文结构严密,说理透彻,笔锋犀利,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元佑间,他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试,曾献策三十篇、论二十篇,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提出了一整套政治主张,其中《朋党》、《人才》、《奇兵》、《盗贼》等都是名篇。有些以传名篇的文章实为论说文,秦观的《浩气传》(卷二四),实际上就是阐释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论说文:“呜呼,气之为物,亦已至矣!此公孙丑所以问之悉,而孟子所以告之详也。凡进以礼,退以义,动而智,静而仁者,皆性也。穷通之有数,废兴之不常者,皆命也。君子审去就之分,循得丧之理,以尽其性,则宠辱于己,犹蚊虻之一过,死生于己,犹夜旦之一易,皆命之偶然者也,乌足概其心哉?”

秦观的杂记文也以议论胜,其《闲轩记》(卷三八),林纾《林氏选评名家文集·淮海集》称此文有“有奇气”,奇在何处呢?奇就奇在中间一段关于进退的议论:“士累于进退久矣。弁冕端委于庙堂之上者,倦而不知归;据莽苍而佃,横清泠而渔者,闭距而不肯试。二者皆有累焉。君虽少举进士,而便马善射,慷慨有气略,天下奇男子也。夫以精悍之姿,遇休明之时,齿发未衰,足以任事,而欲就闲旷,处幽隐,分猿狖之居,厕麋鹿之游,窃为君不取也。”仕而不知归,隐而不肯出仕,“皆有累”,为闲轩作记,不颂闲,反以“轩之中兮不可以久闲”为主旨。

秦观杂记文不是篇篇都是议论,也有类似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好作品。其《龙井题名记》(卷三八)就以记事写景胜: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过杭,东还会稽,龙井辨才法师以书邀予入山。比出郭,已日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毛发。遂弃舟从参寥杖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经佛寺,上皆寂不闻人声,道傍庐舍或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有也。行二鼓矣,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潮音堂,明日乃还。

此文着重描写西湖的夜景,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寂无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殆非人境。全文玲珑明净,郑清之跋此记云:“余每爱少游支筇步月,敲辨才门,夜半清话,殆非人间世。今留题中写涧谷经行,登危憩寂之境,冲烟破暝之态,溪潺林影,断续隐现,虽善画不能及。题识犹尔,况记乎?”

秦观的序跋文多有独到之见,其《精骑集序》云: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然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此序短小精炼,诚挚感人,所记教训,具有普遍性,值得引以为戒。

秦观的《书晋贤图后》(卷三五)更有趣。谓:“此画旧名《晋贤图》,有古衣冠十人,惟一人举杯欲饮,其余隐几、杖策、倾听、假寐、读书、属文,了无沾醉之态。”而李叔时称为《醉客图》。

张耒与自己“以为不然。此画晋贤宴居之状,非醉客也”。有趣的是举了以下一则笑话以说明指鹿为马:

余旧传闻,江南有一僧,以资得度,未尝诵经。闻有书生欲苦之,诣僧问曰:“上人亦尝诵经否?”僧曰:“然。”生曰:

“《金刚经》几卷?”僧实不知,卒为所困。即诬生曰:“君今日已醉,不复可语,请俟他日。”书生笑而去。至夜,僧从邻房问知卷数。诘旦,生来,僧大声曰:“君今日乃可语耳。岂不知《金刚经》一卷也!”生曰:“然则卷有几分?”僧茫然,瞪目熟视曰:“君又醉耶?”闻者莫不绝倒。

文末议论也很有趣:“今图中诸公,了无醉态,而横被沉湎之名,然后知昔所传闻为不谬矣。虽然,余惧叔时以余与文潜异论,亦将以醉见名,则余二人者,将何以自解也?叔时好古博雅君子,其言宜不妄,岂评此画时,方在酩酊邪?图中诸客,洎予二人,孰醉孰不醉,当有能辨之者。”林纾《林氏选评名家文集·淮海集》:“凡负大名者,古书古画经其审定,人多不敢异议。龙眠精于画,而又博雅,未必无见而然。少游但以图中人状态,决其非醉,即由“醉”字生出波澜。至以钝僧比龙眠,书生自喻,由画中被冤之客,跌落文潜及己,妙语横生。又将龙眠抬高,忽又疑他评画时,亦是醉语,将一“醉”字弄玩如宜僚之丸,随心高下,真聪明臻于极地。”

秦观的传记文也颇特别,其《眇(瞎一目)倡传》(卷二五)为我们记载了一个“意之所蔽,以恶为美”的荒诞故事:“吴倡有眇一目者,贫不能自赡,乃计谋与母西游京师,或止之曰:“倡而眇,何往而不穷?且京师,天下之色府也,美眄巧笑,雪肌而漆发,曳珠玉,服阿锡,妙弹吹,籍于有司者以千万计。使若具两目犹恐往而不售,况眇一焉,其瘠于沟中必矣。”倡曰:“固所闻也。然谚有之:心相怜,马首圆。以京师之大,是岂知无我俪者?”遂行,抵梁,舍于滨河逆旅。”后来果然出现了一位知其俪的少年:“居一月,有少年从数骑出河上,见而悦之,为解鞍留饮燕,终日而去。明日复来,因大嬖,取置别第中,谢绝姻党,身执爨以奉之。

倡饭,少年亦饭,倡疾不食,少年亦不食,嗫嚅伺候,曲得其意,唯恐或不当也。有书生嘲之曰:“间者缺然不见,意有奇遇,乃从相矢者处乎?”少年忿曰:“自余得若人,还视世之女子,无不余一目者。夫佳目,得一足矣,又奚以多为?”秦观论赞道:“天意之所蔽,以恶为美者多矣,何特眇倡之事哉?”全文仅三百余字,故事曲折,实为一篇传奇小说。富有哲理,“以恶为美”,何止此少年。

三、“凌丽奇卓出于天才”的晁补之

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晁端友之子。十七岁时从其父至杭州,以所着《七述》谒苏轼,苏轼谓其文辞“博辩隽伟,绝人远甚”,许其后必显于世。元丰二年进士及第,授澶州司户参军,转北京国子监教授。元佑初,为太学正,召试学士院,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五年,通判扬州,召还,为着作佐郎,出知齐州。绍圣中,坐党籍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复着作佐郎,迁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国史院编修官。出知河中府,徙湖、密、果诸州。崇宁间,蔡京为相,党论复起,奉祠家居,慕陶渊明而修归来园,自号归来子。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着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迹见张耒《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本传。

晁补之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才气飘逸,文学灿然,尤精于《楚辞》,其文章风格近于苏轼,张耒《晁太史补之墓志铭》,(《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三五)称其文“凌丽奇卓出于天才,非酝酿而成者,自韩愈已还,盖不足道”。《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四亦谓其“古文波澜壮阔,与苏氏父子相驰骤。诸体诗俱风骨高寒,一往俊迈,并驾于张、秦之间,亦未知孰为先后”。进士及第前,曾着《上皇帝论北事书》、《上皇帝安南罪言》,慷慨言兵,纵论南、北安边大事,引古证今,充满爱国热情,议者以为通达时务,堪称章奏中佳作。辞赋散文名篇如《北渚亭赋》雄赡开阖,类似曾巩之《北渚亭记》;《广州推官杨府君墓表》仿效韩愈《罗池庙碑》,杂于韩文中不复可辨。其余如《庆州使宅记》、《照碧堂记》、《新城游北山记》等均为名篇。苏轼集中《睡乡记》,乃晁补之所作,见《鸡肋集》卷三一。《鸡肋集》乃晁补之自辑,比明人编纂的苏轼文集可信。此文是真正的小说家言,前写睡乡,有如仙境:“睡乡之境,盖与齐州接,而齐州之民无知者。其政甚淳,其俗甚均,其土平夷广大,无东西南北。其人安恬舒适,无疾痛札厉,昏然不生七情,茫然不交万事,荡然不知天地日月。不丝不谷,佚卧而自足;不舟不车,极意而远游。冬而,夏而纩,不知其反寒暑;得而悲,失而喜,不知其反利害。以谓凡其所自见者皆妄也。”只有黄帝、尧、舜曾享受这一仙境,其后历代都不知这样的仙境,只有庄子和山人处士能知这一仙境:“蒙漆园吏庄周者,知过之,化为蝴蜨,翩翩其间,蒙人弗觉也。其后山人处士之慕道者,犹往往而至,至则嚣然,乐而亡归,或以为之徒云。”最后感叹自己不当勤于行而竞于时,而应寻访这样的仙境:“嗟夫,余也幼而行勤,长而竞时,卒不能革,岂不迂哉!将因斯人之问津也,故记之。”

晁补之诗词也很有特色,周紫芝《书晁无咎帖后》曰:“读晁无咎之文与诗,浩浩然犹河汉之无极也,想其胸中,何止有八九云梦而已。”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一亦称:“余观《鸡肋集》,惟古乐府是其所长,辞格俊逸可喜。”如《豆叶黄》(卷八)诗描写农民秋收劳作情景以及生活艰辛,生动平易,活脱脱一幅乡村风俗画卷,张侃《跋拣词》:“晁补之取《渔家傲》、《御街行》、《豆叶黄》作五七字句,东莱吕伯恭编入《文鉴》,为后人矜式。”

古歌行《芳仪怨》叙述南唐主李煜之妹于亡国后入宋,又在宋辽战争中被俘入辽,被辽圣宗封为芳仪的遭遇,辞句凄婉动人,沉郁顿挫,曾传诵一时。《陌上花》八首,为和苏轼之作,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九称其工妙不减苏轼,与苏诗同称绝唱。其余如《村店即事》、《题谷驿舍》也清新生动,有中、晚唐风调,不类宋诗诗格。

晁补之词主要继承苏轼豪放风格,后世评价甚高,王灼称“晁无咎、黄鲁直皆学东坡,韵制得七八”(《碧鸡漫志》卷二);陈振孙谓晁词佳者“不逊秦观、黄庭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八也说他的词“神姿高秀,与轼实可肩随”。如《摸鱼儿·东皋寓居》: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东皋雨足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无人独舞,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儒冠曾把身误,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试觑,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上阕颂东皋寓居之可爱,杨柳依依,鸥鹭来聚。堪爱处,一川夜月,翠幄张天,柔茵满地。下阕写彻急流勇退之意,儒冠误身,武功何用,纵使“封侯万里”,换得的也只是故圃荒凉。白发苍苍。《蓼园词选》称其“语意峻切,而风调自清迥拔俗”,《艺概》卷四谓南宋辛弃疾之《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即规模此词。

《满江红·次韵吊汶阳李诚之待制》的主旨亦相近:

华鬓春风,长歌罢、伤今感昨。春正好、瑶墀已叹,侍臣冥漠。牙帐尘昏余剑戟,翠帷月冷虚弦索。记往年、龙坂误曾登,今飘泊。  贤人命,从来薄。流水意,知谁托?绕南枝身似,未眠飞鹊。射虎山边寻旧迹,骑鲸海上追前约。

便江湖、与世永相忘,还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