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文星璀璨:北宋嘉祐二年贡举考论
8299700000069

第69章 反变法的苏轼兄弟及其友生(18)

其二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他在《答傅彬老简》(卷三○)中说:“阁下又谓三苏之中,所愿学者登州(苏轼)为最优,于此犹非也。老苏先生,吾不及识其人。今中书(苏轼)、补阙(苏辙),则仆尝身事之矣。中书之道如日月星辰,经纬天地,有生之类皆知仰其高明。补阙则不然,其道如元气,行于混沦之中,万物由之而不知之。故中书尝自谓“吾不及子由”,仆窃以为知言。”从秦观这段话可看出,在苏轼兄弟生前,对其诗文的评价就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傅彬老认为苏轼“为最优”,秦观却认为苏轼“不及子由”。秦观还具体比较了苏轼兄弟的不同文风,认为苏轼诗文如日月,一望可知;苏辙诗文如元气,深不可测。这大概也是世人不太欣赏(因为不太理解)苏辙诗文的原因吧。在苏轼兄弟去世后,历代都有一些特别推崇苏辙诗文的人。周必大《跋子由〈和刘贡父省上示坐客〉诗》说:“吾友陆务观,当今诗人之冠冕,劝予哦苏黄门诗。退取《栾城集》观,殊未识其旨趣。甲申闰月辛未,郊居无事,天寒踞炉如饿鸱。刘友子澄忽自城中寄此卷相示,快读数过,温雅高妙,如佳人独立,姿态易见。然后知务观于此道真先觉也。”作为南宋“诗人之冠冕”的陆游,特别向周必大推荐苏辙诗。被宋高宗誉为“掌制手”、着有《二老堂诗话》的周必大,经友人推荐后,特意取读《栾城集》,仍“未识其旨趣”。

这就难怪朱熹说“子由文字不甚分晓”,要“识其旨趣”,殊非易事。周必大在“郊居无事”时,读苏辙诗“数过”,才体会到苏辙诗的“温雅高妙”,才觉得陆游欣赏苏辙诗“真先觉也”。这又说明苏辙诗的高妙确系事实,只是不易体味罢了。元人方回也说:

“子由诗佳处,世鲜会者。”持不同看法者,历史上当然也大有人在。清人王士禛不但不同意苏轼所谓“子由诗过吾远胜”的评价,甚至也不同意苏辙的自评:“文定作《文忠墓志》,谓“自黄州后,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乎不能及”,然此早岁之作(指《岐梁唱和集》),亦自不敌矣。”

以上两种对立的意见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笼统地对苏轼兄弟的诗文定高低,分优劣,这是很难令人信服的。需要的是作客观的、具体的分析。清人刘埙在这方面作得比较好,其《隐居通议》卷十五《三苏》云:“三苏皆得谥文,老泉文安,东坡文忠,颍滨文定。森然鼎峙,为一代文宗。老泉之文豪健,东坡之文奇纵,而颍滨之文深沉,差不逮其父兄,故世之读之者鲜焉。惟进卷中《历代论》如《夏》、《商》、《三国》、《东晋》数篇,却自精妙有味。他作如《御风辞》,超然特出者甚少,然其所作《古史》,则议论高绝,又非坡所及。又作《管幼安画赞》甚佳,盖有为而发。”刘埙的具体评断,当然还会有不同看法。但他这种具体分析的方法却是值得肯定的。他肯定了三苏父子各有不同的风格,或豪健,或奇纵,或深沉。他对苏辙也作出了总的估价,认为“差不及其父兄”。这也是大体公正的,至少苏辙在文学艺术领域没有苏轼发展全面,在美学思想、书法绘画方面都不能与苏轼媲美,脍炙人口的诗文名篇也远没有苏轼那样多,词作尤少。但又不能一概而论,其《古史》“议论高绝,又非坡所及”。也就是说,苏辙在某些方面也有超过苏轼之处。这样具体分析,就令人信服得多了。

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苏轼兄弟的诗文风格不同,喜奇纵明快者就更推崇苏轼,喜深醇雅淡者就更推崇苏辙。苏辙在《王维吴道子画》(卷二)中曾说:“优柔自好勇自强,各自胜绝无彼此。”我们应该以苏辙评价王维、吴道子画的态度来评价苏轼兄弟的诗文,承认美的多样性,承认他们不同的风格的诗文都是祖国文苑中的奇葩。

苏洵一生的成就也是多方面的,但其最高成就是培养出了苏轼兄弟这样的文坛巨匠、朝廷名臣。前人评价苏洵,经常论及这点,韩琦《苏洵员外挽词》云:“时名谁可嗣,父子尽贤良”;刘攽《挽苏明允》云:“康成(郑玄)宜有后,正使大门闾”,“诗礼终谁及,贤良萃一门”;曾公亮《老苏先生挽词》云:“后嗣皆鸾凤,吾知庆有余”;张焘《老苏先生挽词》云:“一门歆、向(刘歆、刘向)传家学,二子机、云(陆机、陆云)并隽游。”今人论苏洵,也常常论及这点,朱德《题眉山三苏词》云:“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清人邵仁泓在《苏老泉先生全集序》中说:

“宋承五代之后,文气卑靡。自庐陵欧阳氏宗昌黎先生之学以为古文,而后天下翕然知通经学古为高。然求其接迹庐陵如针芥之相合,水乳之交融者,尤必推眉山苏氏父子。间也,二苏具天授之雄才,而又得老泉先生为之先引,其能卓然成一家言,不足异也。老泉先生中年奋发,无所师承,而能以其文抗衡韩、欧,以传之二子,斯足异也。间尝取先生之文而读之,大约以雄迈之气,坚老之笔,而发为汪洋恣肆之文,上之究极天人,次之修明经术,而其于国家盛衰之故,尤往往淋漓感慨于翰墨间。先生之文,盖能驰骋于孟(子)、刘(向、歆)、贾(谊)、董(仲舒)之间,而自成一家者也。……上继韩、欧,下开长公(苏轼)兄弟。”这段评论相当精彩,它首先强调了苏洵能成一家之言颇不容易。苏轼兄弟幼而习之,又有家父培养,能成一家,不足为奇。而苏洵发奋既晚,又无师承,全靠自己摸索,而能与孟、刘、贾、董、韩、欧抗衡,确实是了不起的。其次,它相当准确地概括了苏洵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内容十分丰富,“究极天人”,“修明经术”,能尽“国家盛衰之故”;文风雄迈、坚老、汪洋恣肆、感慨淋漓。最后,指出了苏洵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上继韩、欧,下开苏轼兄弟,是一位承上启下的人物。

陆游在《眉州披风榭拜东坡先生遗像》诗中写道:“蜿蜒回顾山有情,平铺十里江无声。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在这“孕奇蓄秀”之地,孕育出三苏父子,并不是偶然的。

四川,特别是成都及其附近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宋以前,特别是在文学领域,无论汉赋、唐诗还是宋词,可说都处于“表仪一代,领袖百家”的地位。两汉、隋唐、两宋,巴蜀文化特别发达。汉赋四大家,除贾谊外,其他三家都是蜀人。司马相如是四川成都人,王褒是四川资中人,扬雄也是成都人,而成都、资中都离眉山很近。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顶峰。

初唐诗坛领袖陈子昂,是四川射洪人。李白虽未必出生于四川(学界意见不统一),但从小在四川江油长大。杜甫虽非蜀人,但他现存的一千四百余首诗,有八百多首都作于四川。从总体上看,词风不外婉约、豪放二派,而两派都源于蜀。婉约词的鼻祖是《花间集》,编者是五代后蜀卫尉少卿赵崇祚,为作序者是后蜀位至宰相的欧阳炯,入选词人或为蜀人,或虽非蜀人而在蜀做官,或曾游蜀。豪放词的创立者更是眉山苏轼。四川特别是眉山教育尤为发达。先秦孔子办学,使齐鲁文化居于全国领先地位。西汉文翁为蜀守,在成都建立学校,选属县子弟入学,这就是后来的文翁石室。在文翁的影响下,蜀中郡县纷纷建立学校,教授门生动以百千计。发展到宋明,更是书院林立,超过州县之学。明人李长馥《修子云书院启》说,书院“多以名贤遗址为之,其在蜀者如北岩、紫岩、青莲、金华数书院,皆名人遗址”。四川是开始雕版印刷的最早的地区之一。唐文宗大和年间,剑南两川已刻印历书鬻于市;咸通年间,刻有《唐韵》、《玉篇》、《金刚经》。五代后蜀宰相毋昭裔曾主持刻印九经,又令门人句中正、孙逢吉刻《文选》、《初学记》、《白氏六帖》。入宋以后,宋太祖曾派内侍到成都监雕《大藏经》。宋代有四大刻书中心,成都、眉山即其一。蜀本书字大如钱,墨黑如漆,刻印精美,为历代藏书家所珍视。在古代,“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四面高山的四川地形最不便于同外界的交流。但推动四川文化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恰恰是同外界的文化交流。纵观古今四川出生的文化名人几乎没有一个不出川的。汉代四川的三大赋家,唐代的陈子昂、李白,宋代的苏轼兄弟,他们都成名于川外,其主要文学活动都不在四川。另一方面,外地文人的纷纷入蜀也大大推动了四川文化的发展。天下诗人皆入蜀,唐、宋尤为明显。初唐的王勃、卢照邻,盛唐的高适、岑参、杜甫,中唐的白居易、刘禹锡,晚唐的李商隐,五代的韦庄,宋代的黄庭坚、范成大、陆游,都曾入蜀做官或流寓蜀中。“蜀江水碧蜀山青”,蜀中山水大大增加了他们的诗兴。唐五代入蜀画家也很多,画圣吴道子曾两次入蜀,把三百余里嘉陵江绘成壁画。安史之乱后,中原战乱频仍,避难入蜀的画家更多,五代、宋初蜀中绘画名家辈出,显然与中原大批画家入蜀分不开。这就是眉山出现三苏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四节 二苏友生

苏轼同欧阳修一样很注意奖拔后进,他继欧阳修之后,成了北宋文坛的实际领袖。所谓“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或“苏门六君子”(外加陈师道、李方叔),都是他首先荐拔的人才。后代不仅以苏轼的诗文作为学习的典范,并且把这六人的文章合编为《苏门六君子文粹》,作为学习的典范。

一、“极风雅之变”的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年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年十七,随舅氏李公择学于淮南,以孙觉为师。治平四年进士及第,调汝州叶县尉。熙宁五年,除北京国子监教授。元丰元年,寄书苏轼并附所作《古风》诗二首,苏轼称赏之,声名始盛。三年,知吉州太和县,迁着作佐郎。四年,除集贤校理。七年,移监德州德平镇。哲宗即位,以秘书省校书郎召。元佑元年,除神宗实录检讨官。四年,为集贤校理。六年,实录成,擢起居舍人。八年,除秘书丞,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哲宗亲政,出知宣州,改鄂州。章惇、蔡卞与其党论劾所编实录多诬枉,二年,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元符元年,移戎州。

徽宗即位,起知太平州,至州九日而罢,提举玉隆观。与宰执赵挺之有隙,湖北转运判官承赵挺之风旨,指斥所作《荆南承天院记》为幸灾谤国,崇宁二年,除名,羁管宜州。四年,卒于贬所,年六十一。着有《豫章黄先生文集》三十卷、《外集》十四卷、《别集》二十卷,又有《简尺》二卷、词一卷。事迹见《宋史》卷四四四本传。

黄庭坚的文学创作受苏轼影响最巨,主张文章诗歌应当有其社会作用,其《王定国文集序》(卷一五)认为“应规摹远大,必有为而后作”,但他又不赞同苏轼那些嬉笑怒骂、敢于讥刺社会的文章,其《答洪驹父书》(卷一八)云:“东坡之文妙天下,其短在好骂,慎勿袭其轨也。”《书王知载〈朐山杂咏〉后》(卷二六)还认为,诗歌“非强谏诤于庭,怨愤诟于道,怒邻骂座之为也”。因此,他在诗歌创作上特别追求艺术技巧的探寻,矢志在诗歌创作上独辟门径。他倡导诗学杜甫、文学韩愈,强调诗人应当博学,其《答洪驹父书》认为:“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同时又提倡融汇古人成句入诗,“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他认为,“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因此他提出“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这一“夺胎换骨”法,后来即成为江西诗派的创作纲领。

黄庭坚一生非常推崇杜甫,尤其推崇杜甫诗歌忧国忧民的忠义之气,因此在他的诗歌中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较多反映,以诗歌表达对民间疾苦的同情,《流民叹》(《外集》卷二)记述河北连续遭受灾害、百姓流离失所的悲惨情景,对执政者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出批评:“祸灾流行固无时,尧汤水旱人不知。桓侯之疾初无证,扁鹊入秦始治病。”他关心国家的边备,对宋王朝弃地纳币、不修边备深感忧虑。《和谢公定河朔漫成八首》(《外集》卷七)云:“百年弃疆王自直,万金捐费物皆春。”因此当友人出为边防重任的时候,他就鼓励友人在边塞建功立业,像《送范德孺知庆州》、《次韵奉答吉邻机宜》诗,都具有这一鲜明的主题。他在新旧党争中,对王安石的评价较为客观,其《奉和文潜赠无咎》(卷二)称颂“荆公六艺学,妙处端不朽。诸生用其短,颇复凿户牖”。他在《次韵子由绩溪病起》(卷三)甚至还提出了消弭党争的看法,“人材包新旧,王度济宽猛”。这种包容豁达的态度都展现出他超迈的政治见识。但总的说来,上述作品在黄诗中所占比例甚小,他写得最多最好的还是一些写景、咏物、抒怀、酬唱、题画的诗篇。像抒发羁旅行役苦闷的《早行》、《冲雪宿新寨忽忽不乐》,表现洒脱襟怀的《登快阁》,怀念友朋的《寄黄几复》,怀念故园的《夏日梦伯兄寄江南》,描绘江南胜景的《雨中登岳阳望君山》,题杜甫画像的《老杜浣花溪图引》,无不笔酣墨畅,而又意境清远,情意真切,极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