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文星璀璨:北宋嘉祐二年贡举考论
8299700000062

第62章 反变法的苏轼兄弟及其友生(11)

此词作年不可考,只知苏轼贬官惠州(今广东惠阳)曾命侍妾朝云唱此词:“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时青女(霜神)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杯),唱“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转,泪满衣襟。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子瞻翻然大笑曰:

“是吾政(正)悲秋,而汝又伤春矣。”遂罢。朝云不久抱疾而亡,子瞻终身不复听此词。”此词上阕伤春,红花凋谢,青杏初结,柳絮将尽,芳草无际,王士禛《花草蒙拾》云:“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

髯(髯公苏轼)直是轶伦绝群。”下阕写“墙外行人”的单相思,为“佳人难再得”而烦恼。“多情却被无情恼”,“多情”者指“墙外行人”,“无情”者指“墙里佳人”。男女场中一方多情,恋恋不舍,一方却毫无所察,本是常事,不足为奇。奇就奇在作者把这种司空见惯的事作了高度的集中,得出了“多情却被无情恼”的结论。

小词最忌词语重复,这里“墙里”、“墙外”的往复循环却妙趣横生。初读,上下阕似乎没有什么关系,故先着《词洁辑评》卷二有“后半手滑”,有“笔走不守之憾”。其实上阕叹春光易逝正是为写下阕佳人难再见,上阕的“人家”已为下阕写“墙里佳人”作好了铺垫。可见作者是经过精心构思和布置的,不存在手滑笔走的问题。

在苏轼的三百四十余首词中,直接、间接涉及歌伎姬妾的约一百八十来首,占全部苏词的一半有余。这是因为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官僚贵族本来就广蓄歌伎舞女,特别是在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为了换取兵权,对为他打天下的石守信等说:“卿等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夕饮酒相欢,以终天年?”在最高统治者的倡导下,不仅私家蓄伎,官府也蓄伎。《西湖游览志余》载:

“唐宋间,郡守新到,营妓皆出境而迎。”我们从苏轼《菩萨蛮·杭伎往苏,迓新守杨元素,寄苏守王规甫》、《菩萨蛮·西湖席上代诸妓送陈述古》等词,就可见当时的社会风气。苏轼不是什么道学先生,他吃得苦,但也会享受,《临江仙·送李公恕》(第223页)云:“自古相从休务日,何妨低唱微吟。”加之他才气横溢,放达善谑,深得歌伎们的爱戴,她们常向他索词。这就是苏轼的歌伎词较多的原因。苏词格调的高低不在于是否写了歌伎词以及写作的多少,而在于他写的歌伎词的内容以及他对歌伎的态度。

柳永恋恋于歌伎的是:“锦帐里,低语偏浓,银灯下,细看俱好”;“洞房饮散帘纬静,拥香衾,欢心称。”这就叫“词语尘下”。而苏轼所欣赏的,除了她们的美妙歌喉和优美舞姿外,更是这些地位卑贱的人的崇高品质。苏轼贬官黄州,他的朋友王定国坐贬岭南,王有一歌女叫宇文柔奴,随之南迁。后来,王定国北归,苏轼关切地问柔奴:“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奴却说:“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深受感动,作《定风波》(第578)词赞美这位心地高尚的柔奴道:“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除欣赏她们的好义之外,还欣赏她们情真。他有一首《阮郎归》(第112页),上阕写歌伎对他的依依惜别之情:“一年三度过苏台,清樽长是开。

佳人相问苦相猜:这回来不来?”下阕是苏轼的答词:“情未尽,老先催,人生真可咍。他年桃李阿谁栽。刘郎双鬓衰。”佳人情真,因苏轼离去,“其色凄然”,问语虽质朴,感情却很真挚;苏轼也情真,他没有正面回答来不来的问题,却感叹人生短促,而担心后会无期的感情已溢于言外。当苏轼把她们的真情厚意与官场中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作对比时,尤其感到她们的友情可贵。他在《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第114页)中写道:“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

离亭欲去歌声咽,萧萧细雨凉吹颊。泪珠不用罗巾挹,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上片一二句写他厌倦官场,盼归故山;次三句即把“旧交新贵”的薄情同“佳人”的“殷勤”作对比;下片前二句进一步补写“佳人”“殷勤”的形象;最后三句是作者对“佳人”的安慰,留下泪痕以便将来重话旧情,寄予对方以还有重见的希望。可见他对“歌声咽”的“佳人”是多么体贴。至于苏轼以词帮助歌伎“郑容落籍,高莹从良”的佳话(第521页《减字木兰花·赠润州守许仲涂》)尤为人所乐道。

言情词和咏物词是苏轼婉约词的主体,但苏轼的婉约词远不止这些内容,他的许多怀古词、赠人词、写景词、纪行词也以婉约见长。苏轼知徐州时作有《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第247页)。盼盼是唐代尚书张建封的爱妓,“善歌舞,雅多风态”。张建封纳盼盼于燕子楼,三日乐不息;后又另筑新燕子楼,专供盼盼居住。张建封死后,“盼盼念旧爱而不嫁,居是楼十余年”(白居易《燕子楼诗序》)。苏轼在徐州筑有黄楼,他有感于张建封事,写下了这首着名的《永遇乐》(第247页):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这首怀古词的突出特点在于并没有花多少笔墨来怀古,而是偏重于写景抒慨,但却充满怀古之情。上阕写“夜宿燕子楼,梦盼盼”。词一开头就描绘出清凉寂静,朦胧迷离的残秋月夜景色。三更鼓响后,寂静得一片落叶坠地也能听见“铿然”之声,以致把作者从夜梦盼盼中惊醒。作者醒来,行遍小园,重寻梦中的盼盼,但只见夜气茫茫,再也找不到了,不禁黯然心伤。为什么黯然心伤呢?下阕作了回答。因为他已倦于宦游天涯,很想回到山中去过田园生活,但故乡渺渺,枉自望眼欲穿。眼前的燕子楼空空如也,当年的美人再也不见影子,真是物是人非。古往今来俱如此,总是梦不醒,只为后人留下一些旧欢新怨的遗迹罢了。当年张建封在这里筑燕子楼,今天自己在这里筑黄楼;此时自己为“燕子楼空”而感叹,异时谁又对着黄楼夜景,为我长叹呢?全词直接写张建封事的只有“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三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晁补之对此极为叹赏,认为“只三句便说尽张建封事”。苏轼对自己这三句也很得意,据说他曾“以“燕子楼空”三句语秦淮海(即秦观),殆以示咏古之超宕,贵神情,不贵迹象也”。“贵神情,不贵迹象”,这是苏轼重要的美学思想,他对诗、词、书、画都很强调这点。他一向反对过分胶着,强调神韵,强调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这首《永遇乐》就从创作实践上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苏轼具有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他的散文平易自然,笔力纵横,挥洒自如,雄辩滔滔,与欧阳修一起并称欧苏。他的诗内容丰富,境界开阔,格调清新,与黄庭坚一起并称苏黄。他的词一洗五代绮丽柔靡的词风,成为豪放词派的创始人,并提高了婉约词的境界,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辛弃疾一起并称苏辛。他是文人画的开创者,与文同一起创立了湖州画派。王维是文人画的开创者,但第一个提出“士人画”的名称的是苏轼。他在《跋宋汉杰画山》

(卷七○)中说:“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并称赞汉杰的画“真士人画也”。所谓“士人画”是既有别于民间绘画,又有别于官方的院体画的一种绘画,强调神似,强调“诗画本一律”,把绘画与诗文、书法结合起来,要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善画古木丛竹”,他的存世绘画只有《枯木竹石图》较为可信。在宋代的四大书法名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一说蔡襄,一说蔡京)”中,他也名列前茅。其书法就具有肉丰骨劲、外拙内美、浑厚华美、端庄秀丽的特点,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帖》、《临王羲之讲堂帖》、《杜甫桤木诗卷帖》、《黄州寒食诗帖》以及一些书札尺牍。像苏轼这样的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各个文学艺术领域都有巨大贡献的作家,在文学史上并不多见。李杜工于诗而文章平常;韩柳工于文而诗歌成就不如李杜;与苏轼同时的作家如欧阳修、苏洵、曾巩、苏辙等,其文学成就也主要在散文方面;其后的陆放翁工于诗,辛弃疾工于词,文学成就也主要在某一方面。苏轼却是一个全能作家,他以自己多方面的创作实践,为北宋文坛增添了光辉。

还不止此,苏轼是文物考古学家。他在赴凤翔任的途中经过长安,欣赏了石林亭中的石刻,这是唐苑中的故物,后来流散民间的:“都城更几姓,到处有残碑。古隧埋蝌蚪(小篆),崩崖露伏龟。”苏轼在凤翔还考察了石鼓、诅楚文、秦穆公墓等古迹、古文物,并断定开元寺就是祈年观的故基。妙庭观相传是仙女董双成炼丹的故宅,苏轼通判杭州时在这里发现了丹鼎:在杭州,有人送了苏轼一件古铜器,样子像鼎,但比鼎小得多;鼎上有两柱,把鼎反过来以两柱着地,鼎不会倒。这一精巧的古器,苏轼认为是古代的饮器。苏轼在密州时,从民间发现了秦篆字,比当时所能见到的都要完好得多。为了不致“磨灭”,苏轼特地请人把它“摹诸石,置之超然台上”。直至苏轼去世前不久,苏轼从海南北归途中,还偶然在江边发现了石制的古箭镞。

苏轼是水利学家,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兴修水利的着述,比较重要的有《乞开杭州西湖状》、《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乞相度开石门河状》、《进单锷吴中水利书状》、《申省论八丈沟利害状》、《奏论八丈沟不可开状》等等。在贬官惠州期间,他主张引蒲涧滴水岩之水入广州城,解决市民饮水问题,这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自来水。

苏轼是医学家,他对中国的古典医书很重视:“医之有《难经》,句句皆理,字字皆法,后世达者神而明之,如盘走珠,如珠走盘,无不可者。”并指责那些不重视《难经》的“俚俗医师”说:“俚俗医师不由经论,直授方药,以之疗病,非不或中;至于遇病辄应,悬断生死,则与知经学古者不可同日而语也。世人徒见其有一至之功,或捷于古人,因谓《难经》不学而可,岂不误哉!”苏轼也很注意向同时代的名医学习,他与精通《伤寒论》的庞安时、善治眼病的王彦若都有交往。他还很注意收集各种药方,并亲加检验和推广。苏轼研究医学不仅是为自己却病延年,而且是为治疗民病。他在密州,曾推广宋王朝颁发的《济众方》;在杭州,曾作稀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为民治病,并捐黄金五十两,建安乐坊,仅三年就治愈上千人;在贬官岭南期间,他用姜、葱、豉三物煮浓治瘴毒,“散饮疾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苏沈良方》。

苏轼和沈括的政治立场是对立的,但他们两人都精通医理,熟悉药物,后人不管他们政治上的分歧,把他们两人有益于民的“良方”编在一起,名《苏沈良方》。《苏沈良方》二十卷,是一部比较重要的医书。《四库全书总目·苏沈良方》说:“宋士大夫通医理,而轼与括尤博洽多闻。其所征引,于病症治验,皆详着其状,凿凿可据。其中如苏合香丸、至宝丹、礞石丸、椒朴丸等类,已为世所常用,至今神效。即有奇秘之方,世不恒见者,亦无不精妙绝伦,足资利济。”苏轼对养生学也很有研究,并着有《问养生》、《续养生论》、《上张安道养生诀论》等,认为世间没有什么长生不死之药,善养生者不过慎起居饮食、节声色、能逸能劳而已。在《上张安道养生诀论》(卷七七)中,他提出了气功疗法,认为练气功“初效亦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力百倍”。

七、“笔下诗文嗣乃公”的苏过

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云:“子三人:长曰迈,雄州防御推官、知河间县事,次曰迨,次曰过,皆承务郎。”苏轼三子中以苏过的文学成就最高。

苏过(1072-1123)字叔党,元佑五年,以诗赋解两浙路,礼部试下第。七年,以父荫任右承务郎。后苏轼贬官惠州、儋州,苏过皆侍行,饮食服用,皆由其料理。苏轼赦归道卒,苏过遂家于颍昌,营湖阴地数亩,称小斜川,自号斜川居士。政和二年,出监太原税。六年,知偃城县,与叶梦得多有唱和。宣和五年,权通判中山府,暴疾而卒,年五十二。着有《斜川集》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出,重编为《斜川集》六卷。巴蜀书社1996年出版舒大刚等校注的《斜川集》十卷(下引苏过诗文,只括注卷次)。事迹见晁说之《苏叔党墓志铭》(《永乐大典》卷二四○一引)、《宋史》卷三三八《苏轼传》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