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文星璀璨:北宋嘉祐二年贡举考论
8299700000055

第55章 反变法的苏轼兄弟及其友生(4)

《周易》乾卦文言说:“利者义之和。”又说:“利物足以和义。”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懂得义利不可缺一的道理:“义利、利义相为用,天下运诸掌矣”;“义非利,则惨冽而不和。”(卷一)与苏轼对立的道学家程颐对这句的解释却是:“和于义乃能利物,岂有不得其宜而能利物者乎?”(程颐《易传》卷一)表面看似乎只是讲的顺序不同,实际上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苏轼是把利放在首位,比较符合《周易》原意。程颐则把义放在首位,虽与《周易》原意不合,却符合历代正统儒家的义利观,他们都把义和利对立起来,或把义放在首位。《论语·里仁》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梁惠王》说:“何必言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朱熹推崇程颐而贬低《苏氏易传》,这是重要原因之一。正因为苏轼是结合利来讲义的,因此他就与讲“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程颐不同,他比较强调关心人民的物质利益。他在解释“圣人之大宝曰位”时说:“位之存亡寄乎民,民之生死寄乎财。故夺民财者,害其生者也;害其生者,贼其位者也。甚矣,斯言之可畏也,以是亡国者多矣!夫理财者,疏理其出入之道,使不壅尔,非取之也。”(卷八)苏轼一生又深受释、道思想的影响。南宋汪应辰的《与朱元晦书》说:“东坡初年力辟禅学,其后读释氏书,见其汗漫而无极,……始悔其少作。于是凡释氏之说,尽欲以智虑臆度,以文字解说。”

今人多从此说,认为苏轼对儒、释、道的态度,前后期各不相同:

贬官黄州以前主异,认为儒与释、道是对立的;贬官黄州以后则主同,融合儒、释、道。说苏轼随着仕途的失意,受释、道影响越来越深是对的。但如果说苏轼前期才“辟佛、老”,后期则“融合佛、老”,则不完全符合事实。实则苏轼一生在政治上都在“辟佛、老”,而在其他方面又在“融合佛、老”。总之,他在融其所认为可融,辟其所认为不可不辟。

他早年在《韩非论》(卷四)中说:“圣人之所为恶乎异端,尽力而排之者,非异端之能乱天下,而天下之乱所由出也。”他认为正是老、庄的“轻天下,齐万物之术”造成了法家的“敢为残忍而无疑”,结果“秦以不祀,而天下被其毒”。因此,“申、韩之罪”,是“老聃、庄周之使然”。其《子思论》(卷三)不仅对儒家以外的诸子持排斥态度,而且对儒家内部的异端思想也持排斥态度:“老聃、庄周、杨朱、墨翟、田骈、慎到、申不害、韩非之徒,各持其私说,以攻乎其外,天下方将惑之而不知其所适从。奈何其弟子门人又内自相攻而不决,千载之后学者愈众,夫子之道益晦而不明者,由此之故欤!”他在《荀卿论》(卷四)中指责荀子“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喜为异说而不逊,敢为高论而不顾”,而其门生发展到“焚烧夫子之六经,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这是从异端思想可导致亡国的角度进的。

苏辙在《东坡先生墓志铭》中说:“(苏轼)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墨,博辨无碍,浩然不见其涯矣。”“初”、“既而”、“后”等字词确实说明了苏轼研读儒、释、道典籍有一个过程,为了应试,他少年时代主要在研读儒家经史,但是,如果把“既而读《庄子》”,“后读释氏书”说成是在贬官黄州以后,这就不符合实际了,事实上苏轼从少年时代起就开始接触释、道着作。他在《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为寿》(卷三七)中说:“君少与我师皇坟,旁资老聃释迦文。”苏辙在《上韩枢密书》中声称自己“百氏之书无所不读”,《上两制诸公书》(均见卷二二)还批判了“学者不可以读天下之杂说”的观点,这也大体可以代表苏轼少年时代的状况。

苏轼自称前生是僧。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喜与和尚、道士交往。苏轼八岁入小学就以眉山天庆观道士张易简为师,二十岁时与成都僧惟度、惟简结为好友,南行赴京有乡僧宗一送行,入京后又与净因大觉琏师往来密切,通判杭州时更广交杭州寺僧。而这一切都是贬官黄州以前的事。

与苏轼往来的琏师是一个沟通儒、释、道的僧人:“北方之为佛者皆留于名相,囿于因果,以故士之聪明超轶者皆鄙其言,诋为蛮夷下俚之说,琏独指其妙与孔、老合者。其言文而真,其行峻而通,故一时士大夫喜从之游。”这段话很重要,苏轼及当时的士大夫喜与游者并不是那些“留于名相、囿于因果”,被他们“诋为蛮夷下俚之说”的俗僧,而是能指出佛说之妙“与孔、老合者”的儒僧。由此不难看出,《中和相胜院记》(卷一二)实际是针对俗僧而言的。因为在同一篇文章中,他对学问渊博的文雅大师惟度和办事精敏谨严的宝月大师惟简,都表示了极大的敬意,称“二师皆吾之所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文章中的“剟其患专取其利”一语,这可说是苏轼一生对释、道的根本态度。

苏轼在贬官黄州以前就用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反对新法的扰民。早在熙宁二年(1069)《上神宗皇帝书》(卷二五)中,他就以道家的养生说喻政:“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道引关节,吐故纳新,不得已而用药,则择其品之上,性之良,可以久服而无害,则五脏和平而寿命长。不善养生者,薄节慎之功,迟吐纳之效,厌上药而用下品,伐真气而助强阳,根本以空,僵仆无日。天下之势,与此无殊。”《问养生》(卷六四)说:“余问养生于吴子,得二言焉,曰和曰安。”这和、安二字,既是养生之术,也是为政之术。苏轼在贬官黄州以前,就已经用老、庄思想作为自己的处世态度,其《超然台记》(卷一一)说:“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而他之所以“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有趣的是,苏轼辟佛最激烈的《中和相胜院记》和宣扬儒、道相通最彻底的《庄子祠堂记》,均作于贬官黄州以前。元丰元年苏轼在徐州任上所作的《庄子祠堂记》(卷一一)认为庄子“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这只是“知庄子之粗者”。他提出了一个相反的观点,认为“庄子盖助孔子者”,“庄子之言皆实予而阳不予,阳挤而阴助之”。甚至认为《庄子·天下篇》,“论天下道术,自墨翟、禽滑、彭蒙、慎到、田骈、关尹、老聃之徒,以至于其身,皆以为一家,而孔子不与”,都是尊崇孔子到极点的表现(“其尊之也至矣”)。这比认为儒、道的某些思想可以相通的观点还要彻底得多。

苏轼从贬官黄州起,受佛、老思想的影响确实更深了,关于儒、释、道可以相通的言论也更多更鲜明了。特别是在用佛老思想处世方面。他在《黄州安国寺记》(卷一二)中说:“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盍(何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始所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静,染污自落,表里倏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这段自白,既说明了佛学使他暂时忘记人间烦恼,又说明了佛学并不能为他提供人生答案。

这是否表明苏轼对释、道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呢?

没有,他对佛教的“荒唐之说”的态度未变。苏轼在《黄州安国寺记》(卷一二)中说他“归诚佛僧”。同样作于黄州的《答毕仲举书》(卷五六)说:“仆尝语述古(陈襄):“公之所谈,譬之饮食龙肉也,而仆之所食猪肉也。猪之与龙则有间矣,然公终日食龙肉,不如仆之食猪肉,实美而真饱也。”不知君所得于佛书者果何耶?

为出生死、超三乘、遂作佛乎,抑尚与仆辈俯仰也?学佛、老书,本期于静而达。静似懒,达似放,学者或未至其所期,而先得其所似,不为无害。仆常以此自疑,故亦以为献。”苏轼晚年在政治上继续“辟佛、老”,元佑年间所作的《六一居士集叙》(卷一○)就是明证:“自汉以来,道术不出于孔氏而乱天下者多矣。晋以老、庄亡,梁以佛亡。”与他早年在《子思论》、《韩非论》、《荀卿论》中的看法完全相同。

在治学上,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主要精力并未花在研究佛、道典籍,而仍以主要精力研究儒家典籍。他在《与滕达道书》(卷五一)中说:“某闲废,无所用心,专治经书,一二年间,欲了却《论语》、《书》、《易》。”贬官岭南,他又重操旧业,不但进一步修改了《易传》和《论语说》,而且完成了《书传》十三卷,并计划着《志林》(史论)一百篇,但仅完成十三篇。苏轼在岭南着书很勤苦,他在《夜梦》(卷四一)中说:“废书事君四十年,仕不顾留书绕缰。

自视汝与丘孰贤?《易》苇三绝丘犹然,如我当以犀革编。”儒家经典他阐释了三部(《论语》、《书》、《易》),而《老子》、《庄子》和佛书,他却一部也没有作过传注。这充分说明,释、道思想对苏轼后期的影响虽较前期更显着,但儒家思想始终仍占主导地位。

说他的后半生“真正接受了禅宗的思想”,是不符合实际的。

三、“不能不为之为工”的文艺思想

在唐宋八大家的宋六家中,以苏轼的文艺思想最为丰富。

北宋诗文革新,在欧阳修之后产生了分化。欧阳修既重道,又重事功,既重内容的真实性,又重语言的艺术性。他这一面面俱到的文论体系,给他的门生留下了充分发挥的余地,曾巩、王安石和三苏实际形成了三种文论倾向。曾巩论文重道而轻辞章,王安石论文重事功而轻文辞。苏轼的文论与欧、曾、王有很大不同,他重功用,重辞章,但有些轻道。他不但公开赞美“不能尽通于圣人”的战国诸子散文,甚至公然嘲笑只知鹦鹉学舌,重复孔孟之道的“世之儒者”。苏轼的文艺思想,确实有些离经叛道的倾向,因此被王安石讥为“纵横之学”,被朱熹骂为“杂学”。

但现在看来这正是其可贵之处。

文艺创作不仅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外表,而且要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苏轼在《画水记》(卷一二)中说:“古今画水多作平远细皱,其善者不过能为波头起伏,使人至以手扪之,谓有洼隆,以为至妙矣。然其品格特与印板水纸争工拙于毫厘间耳。”苏轼把这种仅仅形似的水叫做“死水”。他认为高明的画家应画出水的气势,“画奔湍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这样的水才叫做活水。这种活水可给人以“汹汹欲崩屋”的感觉,“挂之高堂素壁”,能产生“阴风袭人,毛发为立”的艺术效果。

苏轼在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问题上,区别了外表的真实与精神实质的真实,这集中表现在他关于形似和神似的绘画理论上。苏轼《书吴道子画后》(卷七○)说:“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绘画必须真实地反映客观对象,要如“以灯取影”,“不差毫末”。但这还仅仅是形似,其《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卷二九)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仅仅做到形似还不够,还必须进一步做到神似。苏轼对画工画是不大看得起的,认为画工画一般只能做到形似,不能做到神似。《书吴道子画后》认为,吴道子远远高出一般画工,善于“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但当他把吴道子画同王维的画作比较时,却更推崇王维。他说:“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吾观二子皆神骏,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所谓“犹以画工论”,就是吴道子画仍以形似见长;所谓“得之于象外”,就是不满足于形似,画出了客观对象的精神境界。苏轼兄弟对韩干画马的评价有过一次争论。苏辙《韩干三马》(卷一五)称赞韩干“画马不独画马皮”,而能“画出三马腹中事”,也就是赞美韩干不仅能做到形似,而且能做到神似。苏轼《次韵子由书李伯时所藏韩干马》(卷二八)却认为:“干惟画肉不画骨,而况失实空留皮。”

“画肉”、“画皮”就是只做到形似;“画骨”、“画出腹中事”,就是指的神似,画出了马的神情意态。

与形似和神似、死水和活水的观点相联系,苏轼在《净因院画记》(卷一一)中还提出了常形与常理的问题。常形是指器物所具有的固定形状,常理是指客观事物所固有的规律。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