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着名理学家张载及对他执弟子礼的吕大钧、程颢及洛党干将朱光庭皆于是科进士及第,而张载、程颢二人更是宋代理学的奠基者。
第一节 宋代理学
汉儒解经重名物训诂,宋儒解经重义理性命之说,故宋代儒学被称为理学或道学。《宋史》在卷四三一至四三八《儒林传》外,还在卷四二七至四三○设《道学传》四卷,列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刘绚、李吁、谢良佐、游酢、张绎、苏昞、尹焞、杨时、杨戬、罗从彦、李侗、朱熹、张栻、黄干、李燔、张洽、陈淳、李方子、黄灏等。这说明道学是新儒学,与此前的儒学有较大的区别。程颐说:“今之学者岐而为三:能文者谓之文士,谈经者泥为讲师,惟知道者乃儒学也。”他所说的“文士”即各正史列入《文苑传》的文学家,“谈经者”即各正史列入《儒林传》的儒士,“知道者”即宋代的道学。宋初陈抟的《先天图》、《太极图》已开宋代理学的先河,其后胡瑗、孙复、石介有“宋初理学三先生”之称。孙复着《春秋尊王发微》以尊朝廷,适应了宋代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对士子思想控制的需要。但理学的真正创始人是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直至南宋朱熹始集其大成,形成完整的理学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
宋代理学与文学的关系,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宋初的理学家并不反对文学,重道轻文发展到否定文学主要是北宋中期的道学家,而以程颐最为突出。南宋理学家只要求文学为其理学服务,但并不否定文学,认为“出乎学问以明理,则自然发为好文章,诗亦然。”“如欧公、曾南丰、韩昌黎之文,岂可不看?”因此,南宋理学家多能诗文。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
少孤,养于外家,景佑中,以舅父郑向荫,奏补试将作监主簿,授洪州分宁县主簿。为南安军司理参军,移郴州桂阳令。改大理寺丞,知洪州南昌县。改虞部员外郎,通判合、虔二州。熙宁元年,知郴州,为广南东路转运判官。三年,提点本路刑狱。以疾乞知南康军,分司南京。家于庐山莲花峰下,门前有溪名濂溪,学者称为濂溪先生。六年卒,年五十七。南宋嘉定时赐谥元公。
淳佑元年,封汝南伯,从祀孔子庙庭。着有《太极图》、《易说》、《易通》数十篇,诗十卷。今存《周元公集》八卷,遣书、杂着、图谱、诸儒议论及志传、祭文皆收于中,并非尽为周之诗文。事迹见潘兴嗣《濂溪先生墓志铭》、朱熹《濂溪先生行实》(《濂溪集》附),《宋史》卷四二七本传。
敦颐博学,善谈名理,尤精于《易》,为宋代理学创始人,程颢、程颐皆从之学。在宋代理学家中,他最早提出“文以载道”说,谓“文辞,艺也;道德,实也”,“不知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艺焉而已”。《通书·陋》又云:“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彼以文辞而已者陋矣。”此开道学家重道轻文之先声。
但其诗文实精粹深密,黄庭坚《濂溪诗并序》(卷一二)云:
“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好读书,雅意林壑,初不为人窘束世故。权舆仕籍,不卑小官,职思其忧。论法常欲与民,决讼得情而不喜。其为小吏,在江湖郡县盖十五年,所至辄可传。”
其《拙赋》(卷二)是一篇骚体赋:“巧者言,拙者默。巧者劳,拙者逸。巧者贼,拙者德。巧者凶,拙者吉。呜呼!天下拙,刑政彻。上安下顺,风清弊绝。”何平仲《题周茂叔〈拙赋〉》(同上附)点明了此赋主旨:“伪者劳其心,关机有时阙。诚者任其真,安知拙为拙。舍伪以存诚,何须俟词说。”
他的《爱莲说》(卷六),以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的高风亮节,尤为脍炙人口: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朱熹甚喜此文,其《爱莲》诗云:“闻道移根玉井傍,开花十丈是寻常。月明露冷无人见,独为先生引兴长。”并为之刻石,并撰《书濂溪先生爱莲说后》(卷八一):“右《爱莲说》一篇,濂溪先生之所作也。先生尝以“爱莲”名其居之堂,而为是说以刻焉,熹得窃闻而伏读之有年矣。属来守南康郡,实先生故治,然寇乱之余,访其遗迹,虽壁记文书一无在者。熹窃惧焉,既与博士弟子立祠于学,又刻先生像、《太极图》于石,《通书》遗文于版。会先生曾孙直卿来自九江,以此说之墨本为赠。
乃复寓其名于后圃临池之馆,而刻其说置壁间,庶几先生之心之德,来者有以考焉。”史绳组《学斋占毕》卷二云:“濂溪周子作《爱莲说》,谓莲为花之君子,亦以自况,与屈原(《橘颂》)千古合辙。不宁惟是,而二篇之文皆不满二百字,咏橘咏莲,皆能尽物之性,格物之妙,无复余蕴。盖心诚之所发,万物皆备于我之所着形,是可敬也,读者宜精体之。”《蔡氏古文评注补正全集》卷八过珙云:“濂溪先生写《爱莲》,而寓意在莲之外:
曰“不染”者,贫贱不移也;“不妖”者,富贵不淫也;“中通”者,静虚也;“外直”者,达顺也;“不蔓不枝”者,主一也;“香远益清”者,永终誉也;“远观(而)不可亵玩”者,可大受不可小知也。学者读此,可为明德洗心之助。”这未免有点道学先生解经的味道。周氏《爱莲说》对后世影响颇大,南宋陈宓曾撰《续爱莲说》,言莲有六美:“周子为《爱莲说》尽矣,某又推广之。开以子,阖以午,喜阳而恶阴,一也。暑不能浊,雨不能濡,寄迹泥途之中,超然造化之表,二也。一年种之,百年不绝,亶出天工,不假人力,三也。华实既称,根叶能香,四也。材为时用,无一可弃,五也。一花一叶,对待不孤,六也。备此六美,百卉岂可同时语哉!意者,化工三春之余,收拾余巧,一施之大夏,不然何其奇也。咏叹不足,作《续爱莲说》。”
周能诗,其《游大林》(卷二)云:“三月山房暖,林花互照明。路盘层顶上,人在半空行。水色含云白,禽声谷应清。天风拂襟袂,缥缈觉身轻。”宋陈郁《藏一话腴》内编卷上:“濂溪周先生《倦吟集·游庐山大林寺》一律云:“水色含云白,禽声应谷清。”余味其词意,则前一句明后一句,诚道在是矣。”明杨慎《濂溪诗》云:“《濂溪集·和费令山游》诗云:“是处尘劳皆可息,时清终未忍辞官。”此乃由衷之语,有道之言,所以不可及也。今之人口为怀山之言,暗行媚灶之计,良可恶也。唐僧昙秀云“住山人少说山多”,杜牧云“尽道青山归去好,青山曾有几人归?”杨所引诗原题为《游山上一道观三佛寺》,是一首七绝:“琳宫金刹接林峦,一径潜通竹树寒。是处尘埃皆可息,时清终未忍辞官。”杨慎所说《和费令山游》,原题为《和费君乐游山之什》:“云树岩泉景尽奇,登临深恨访寻迟。长楼未得于何记,犹有君能雅和诗。”有的本子题作《和前韵》,故杨慎作《和费令山游》也不错。杨称周诗为“由衷之语,有道之言”,讥“今之人”言行不一,尤为痛快淋漓。《游大林》及《春晚》(卷二)的“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皆意象生动,富于情韵,亦无道学家气。
邵雍(1011-1077)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读书苏门山百源上,学者称百源先生。李之才摄共城令,闻其好学,尝至其家,授以图书先天象数之学,妙悟神会,多有所得。皇佑初,定居洛阳,西京留守王拱辰为买天津桥西旧地,建屋三十间。雍自耕以供衣食,名其居曰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佑中,诏求天下遗逸,授将作监主簿。复举逸士,补颍州团练推官,称疾不赴,隐居洛阳几三十年。
时富弼、司马光、吕公着退居洛中,常与之交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元佑中,赐谥康节。着有《皇极经世》六十二卷,古风、律诗二千篇,题曰《击壤集》。事迹见程颢《邵康节先生墓志铭》、范祖禹《康节先生传》、《宋史》卷四二七本传。
邵雍为宋代理学象数体系开创者,也是理学诗派创始人。
魏了翁《邵氏击壤集序》(卷五二)说:“邵子平生之书,其心术之精微在《皇极经世》,其宣寄情意,在《击壤集》。”也就是说,他的理学成就集中于《皇极经世》一书,而诗歌成就则为《伊川击壤集》,他首先是一位理学家,其次才是诗人。在邵雍生活的时代,是北宋理学形成的时代,他的《皇极经世》一书,是北宋理学的奠基石之一;也是以欧阳修为代表的北宋诗文革新完成的时代,而他的《伊川击壤集》又在欧、苏之外形成一种特殊的理学家的诗论和诗风。这种诗论和诗风不仅对同时及其后的理学家诗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对整个宋诗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三《击壤集提要》云:“北宋鄙唐人之不知道,于是以论理为本,以修词为末,而诗格于是乎大变,此集其尤者也。”王丹墀《偶成六绝句》云:“才子文章讽谕工,那堪哀怨逐秋鸿。直从《击壤》寻流派,盛世何曾有变风。”洪亮吉《道中无事偶作论诗截句二十首》云:“美人香草都删却,长短皆摩《击壤》篇。”总之,邵雍在哀怨秋鸿、美人香草的才子诗之外,形成了一种“以论理为本”的理学家诗。
邵雍的诗歌理论,集中表现在他的《伊川击壤集序》中。
序一开始就阐明了他作诗的目的:“《击壤集》,伊川翁自乐之诗也。非唯自乐,又能乐时,与万物之自得也。”这是道学家的诗论,着重阐明儒家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的诗教,认为孔子删诗以善恶垂训:“子夏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声成其文而谓之音。是知怀其时则谓之志,感其物则谓之情,发其志则谓之言,扬其情则谓之声。言成章则谓之诗,声成文则谓之音。然后闻其诗,听其音,则人之志情可知之矣。且情有七,其要在二,二谓身也、时也。谓身则一身之休戚也,谓时则一时之否泰也。一身之休戚,则不过贫富贵贱而已;一时之否泰,则在夫兴废治乱者焉。是以仲尼删《诗》,十去其九。诸侯千有余国,《风》取十五;西周十有二王,《雅》取其六。
盖垂训之道,善恶明着者存焉耳。”他指责近世诗人溺于情好:
“近世诗人,穷戚则职于怨憝,荣达则专于淫泆。身之休戚,发于喜怒;时之否泰,出于爱恶。殊不以天下大义而为言者,故其诗大率溺于情好也。噫!情之溺人也,甚于水。”他说他自己以名教为乐,虽生死荣辱转战于前,未尝入于胸中。他所作诗异乎他人所作,不限声律,不沿爱恶,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吟咏性情而不累于性情。道学家重道轻文,提倡义理,轻视艺术规律,本文已见端倪。其道学气远比周敦颐浓,但并不像其他一些理学家那样认为作诗害道。
其诗作在南宋被称为“邵康节体”,成为理学诗派的代表。
他主张作诗不必苦吟,随口成章,故在治学之余积有大量诗篇,现存诗一千五百余首。其《无苦吟》(卷一七)云:“平生无苦吟,书翰不求深”;《闲吟》(卷四)云:“句会飘然得,诗因偶尔成。”这正是其创作情状的写照。诗风以通俗明畅为特色,语言务求浅近,有的诗甚至如同白话。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三六谓其诗“辞极卑,道理却密”,《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三亦云:“邵子之诗,其源亦出白居易”,“意所欲言,自抒胸臆,原脱然于诗法之外。”其流弊是大谈性理,率尔成章,缺乏文采。其诗好用虚词,《履斋示儿编》卷一○《康节诗无施不可》:“康节先生六言《四贤吟》云:
“彦国之言铺陈,晦叔之言简当。君实之言优游,伯淳之言条畅。
四贤洛阳之望,是以在人之上。有宋熙宁之间,大为一时之壮。”
今尽去其“之”字,为五言亦可,乃见有不为剩,无不为欠。至如“前日之事今日不行,今日之事后来必更”,是此又有韵散文也。
施之文卷中,人将罔觉。”这类“有韵散文”诗在邵诗中很令人注目,如“见风而靡者草也,见霜而靡者亦草也。见风而鸣者松也,见霜而凌者亦松也。见风而靡,见霜而伤,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卷一六《风霜吟》);“君子知人出于知,小人知人出于私。出于知,则同乎理者谓之是,异于理者谓之非;出于私,则同乎己者谓之是,异乎己者谓之非”(卷一七《知人吟》);“时难得而易失,心虽悔而莫追。不知老之将至,不知志与愿违。”(卷一九《得失吟》)这些所谓诗,纯粹是散文,“施之文卷中”,确实“人将罔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