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剧场(简称“青艺剧场”),位于北京东长安街马路北侧。剧场在王府井大街和东单大街之间,其东面200米左右便是当时这一地区最大的菜市场—东单菜市场,西面100多米便是当时的儿童电影院(原名“平安电影院”),而青艺剧场在北京解放前也是一所电影院,名叫“美琪电影院”,解放后改为青艺剧场。优越的位置加之具有特色的建筑结构,使之在这条街上显得格外耀眼。剧场门前是一片开阔地,剧场大门东边墙面的橱窗里摆放着近期将演出剧目的剧照,吸引着来往行人纷纷驻足观看,根据剧情介绍,决定是否买票观看。所以,这橱窗起到了很好的广告效应。在剧场东侧不远处,是一个两面交角的走廊,走廊里有东、南两面墙,墙上也设有玻璃橱窗,橱窗里摆放的是剧团曾演过的剧目剧照。走廊成了行人歇脚的地方,特别是每逢冬夏两季,在这里驻足的人更多,因为他们可以在走廊下避暑(避寒),又可浏览橱窗里的照片,继而还可以坐在走廊的石凳上休息。
由于青艺剧场是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演出场地,所以得首先介绍一下中国青年艺术剧院。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于1949年4月在北京成立,其前身是1941年在延安成立的“延安青年艺术剧院”,首任院长是廖承志。该剧团作为中国话剧团体,始终把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努力创造当代人的舞台艺术形象。在不同时期,努力创造、演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剧目。特别是,他们以超前的意识和魄力,排演了世界各国的不少剧目,所以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欢迎。
剧院就在剧场东边不远的东单北大街东侧的北极阁三条胡同内,距演出场地约500米左右。我上学后,由于有个同学和剧院的一位负责人较熟悉,而且我们学校离剧院的排演场又近,所以有时候还有机会去观看他们排演,导演还向我们这些小观众征求观后“意见”。
我喜欢看话剧,且我家距青艺剧场不足1公里,所以从小到大常到剧场看演出,直至剧场拆迁。据我回忆,该剧院演出过各类剧目,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剧有《屈原》、《文成公主》、《关汉卿》、《李秀成之死》、《红色风暴》等;由不同时期的名作家作品改编的剧目有《上海屋檐下》、《雷雨》、《全家福》、《风雪夜归人》等;反映20世纪50~60年代时代特色的剧目有《洞箫横吹》、《降龙伏虎》、《李双双》等。该剧团还排演了前苏联、法国、印度、德国、意大利、阿根廷等世界各国的优秀剧目,如《钦差大臣》、《沙恭达罗》、《万尼亚舅舅》、《娜拉》、《阴谋与爱情》、《中锋在黎明前死去》、《费加罗的婚姻》等。我虽不能说每剧必看,但其演出的大部分剧目我都看过。特别是法国的《费加罗的婚姻》一剧,集中了王冰、王尚信、刘燕生、于黛琴等多名深受观众喜爱的著名话剧演员,他们也是我喜爱的演员。至于阿根廷话剧《中锋在黎明前死去》的主演梅熹,更是解放前即为广大观众喜爱的著名演员。他之所以与当时的舒适、刘琼、田方并称四大著名明星,据说是他们都爱打篮球,而且他们都是高个子。这一点,似乎可从著名电影演员刘琼主演的电影影片《女篮5号》里那精湛的表演技艺得到证实。
谈到剧场门前及走廊里的橱窗,由于里面随时更换演出剧目剧照,所以使人总有新鲜感,过往行人走过这里几乎都要驻足观看。特别是剧场门东边的走廊呈东南两面,即使刮风下雨,走廊廊顶也可使行人不受影响。我每经这里总是反复观看这些剧照,我特别喜欢看《沙恭达罗》(印度)、《文成公主》等剧照,记得这两部剧的女主角都是著名演员郑振瑶。为什么喜欢看这些国外的剧目,现在看来这就是青年人的特点,因为他们特别希望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和文艺著作,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及一些故事。在受极“左”思潮影响较严重的时期,上演的国外剧目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正因为这样,所以国外剧目的演出对青年观众的吸引力更大。即便当时有些描写国外情况的话剧是紧跟政治形势的,如曾演出的剧目《纸老虎现形记》等,但也吸引众多观众购票观看。
在经历了“文革”后,该剧院不少曾演出过的剧目没有再公演,新剧目当时还不是很多,再加上我工作忙等原因,去青艺剧场观看话剧的次数越来越少。记得我在剧场观看的最后一场话剧是《枫叶红了的时候》。后来,搬家后我就再没有光顾过青艺剧场。
随着北京市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随着东方广场的兴建,青艺剧场消失了。但我在此看话剧达20多年之久的青艺剧场,至今仍留在我的记忆中;每当经过东长安街时,在东方广场那诸多的楼群中,昔日的青艺剧场仿佛又浮现在我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