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假如说存在什么发财秘诀的话,肯定包括一条——掌握好你的用钱原则。举个例子,刚开始,你的钱包是空的,难以满足你发财致富的欲望,不过,当你开始放进十块钱只取出一块钱来消费的时候,你的空钱包就会开始膨胀。久而久之,便会积累下一笔财富。当你的开销不超过所有收入的十分之九时,你会感觉生活过得还行,不像以前那样穷困。再过一段时间,你会觉得赚钱也比往昔容易一些。能有意识地节约而且只花费全部收入的一部分的人,就很容易赚得金钱;反过来说,月光族的储蓄卡永远都是处于匮乏状态。
除了大富翁洛克菲勒之外,连锁商店大王克里奇也是以崇尚节俭、爱惜钱财著称。这位大富翁的商店遍及全美50个州和国外很多地方,资产数以亿计,但他的午餐从来都是1美元左右。此外,克德石油公司老板波尔克德作风亦如此。有一天,他去参观一个展览,在购票处看到一块牌子上写着:“5时以后入场半价收费。”克德一看手表是4时40分,于是他在入口处等了20分钟后,才购买了一张半价票入场,节省下0.25美元。要知道,克德公司每年收入上亿美元,他所以节省0.25美元,完全是受他节俭的习惯和精神所支配,这也是他成为富豪的原因之一。
一个人无论多么富有,也不要随意挥霍金钱,更不要因为担心被别人取笑抠门、或赢得“一毛不拔的铁公鸡”的雅号而故作大方,打肿脸充胖子。比如,在宴请他人时,以吃饱吃好为尚,别太讲排场乱开支;在生活中,以积蓄钱财为尚,不要做两手空空的月光族。总之,要记得,只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当觉得不该用钱的地方,不要花费一分钱。
大富翁洛克菲勒曾指出:“对钱财必须具有爱惜之情,它才会聚集到你身边,你越尊重它,珍惜它,它越心甘情愿地跑进你的口袋。”简言之,对于金钱,我们除了追逐和热爱之外,还要学会节俭,想方设法省钱,以保护已拥有的钱财,进而完成“钱生钱”的跨越。
我只看我有的,不看我没有的
有位青年经常为自己的贫穷大发牢骚。
有一天,他终于鼓足勇气去拜访一位靠白手起家的富翁。他敲开富翁的门,对富翁说:“我迫切地希望您能够告诉我一些关于致富的秘诀。”
富翁请青年进门坐。青年刚一落座,富翁就问青年说:“你一定想知道我是如何白手起家的吧?”
“是啊,这个问题在我脑海中盘旋很久了。不过,您是怎么知道我想问这个问题的?”青年暗暗地对富翁的推算表示惊讶。
“因为在你之前,已经有很多位计较自己一无所有的人来找过我。来时他们确实贫困潦倒而且满腹牢骚,但走时好像一个一个地都变成了富翁。你也具有非常丰厚的财富的,为什么还计较个不停呢?”
“我富有?我富有在什么地方啊?您举个例子。”青年疑惑不解地问。
“你的一双眼睛。只要你给我一只眼睛,我可以用一袋黄金作为酬劳。”
“这可不行!我万万不能失去我的眼睛的!一只也不行!”青年极力反驳道。
“好,那么让我要你的一双手吧!这样我就可以把你想得到的东西都给你。”
“这也不行,我的双手也不能失去!”青年大声叫喊说。
“既然有一双眼睛,你就可以学习;既然有一双手,你就可以劳动,现在你看到了吧,你拥有如此丰厚的财富呢!这就是我所谓的致富秘诀。”富翁意味深长地说。
青年听了,如醍醐灌顶。他谢过富翁之后,昂首挺胸地走出了富翁的家门,好像也变成了一位大富翁!因为他知道他已经拥有了致富的本钱。
记得有一位伟人曾说过:“只看我有的,我已经是富人。”的确是这样。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人却都像这位青年那样,不是抱怨命运不公,就是抱怨无人识用。他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生活的富有就是让自己拥有的东西物有所值!
有时候,人生就是一种角度的折射。倘若你想获得幸福,想走向成功,那么你就多透过阳光的角度去看人生,而不是总在意人生中的阴霾天气。当你开始计较的时候,可以拿出一张白纸,将你所拥有的或者可能拥有的统统用笔记录下来,你会发现自己其实也是富有的。
有一位牧师的女儿,出生时因为医生的疏忽,造成她脑部神经遭到严重的伤害,以致颜面四肢肌肉都失去正常作用。她的名字叫黄美廉。当时黄美廉的父母抱着身体柔软的她,到处寻访名医,结果得到的都是无情的答案。她是一位自小就染患脑性麻痹的病人。
在黄美廉6岁的时候,她还不能走路,妈妈听说患有脑性麻痹者到二三十岁依旧是在地上爬,妈妈难以想象她的未来,曾经绝望到想把她掐死,然后再自杀。神奇的是,当父母悉心照顾黄美廉,且经年累月地为她祷告时,她的四肢慢慢变得有力了,后来也能自己吃饭、自己站立,尽管步伐不稳,但总算跨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是脑性麻痹!脑性麻痹夺去了黄美廉肢体的平衡感,也夺走了她发声讲话的能力。所以,童年时代的黄美廉,除了不能像其他的小孩子那样,自由自在地玩耍、奔跑,还要面对诸多异样的眼光,一些小孩会取笑她,用手、石头或棍子打她,看她气得身体发颤或号啕大哭,那些小孩子就美滋滋的。
不过,黄美廉并没有让这些外在的痛苦,击败她内在奋斗的精神。上学对黄美廉而言,是噩梦一场,上一年级时她拿不了笔,妈妈总是握着她的手,花上大半天的时间教她写字。
经过努力练习,一年后,她终于学会写字;14岁时,她全家移民到美国,进入洛杉矶市立大学就读,之后转至洛杉矶加州州立大学艺术学院,最终获得了加州大学艺术博士学位,成为了一名画家。她用她的手当画笔,以色彩告诉人们“寰宇之力与美”,并且灿烂地“活出生命的色彩”。
因为无法通过语言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每一次演讲,黄美廉总是以笔代嘴,以写代讲,所以,人们又亲切地称黄美廉为“写讲家”。这位“写讲家”曾在台南市做过一次著名的演讲。全场的学生都被她不能控制自如的肢体动作震慑住了。
这是一场倾倒生命、与生命相遇的演讲会。
“请问黄博士”,一个学生小心翼翼地问,“你自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您怎么看你自己?你都没有怨恨吗?”
“我怎么看自己?”黄美廉拿起粉笔在黑板上重重地写下这几个字。她写字时用力甚猛,有力透纸背的气势。写完这个问题,她停下笔来,侧着头,回头注视着提问的学生,然后嫣然一笑,回过头来,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写道:
一、我好可爱!
二、我的腿很长很美!
三、爸爸妈妈这么爱我!
四、上帝这么爱我!
五、我会画画!我会写稿!
六、我有只可爱的猫!
七、还有……
八、……
此时,教室内鸦雀无声。她回过头来凝神地望着众人,又回过头去,在黑板上写下了她的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
忽然,掌声从学生群中响起来!黄美廉倾斜着身体站在台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笑意从她的嘴角蔓延开来,她的双眼眯得更小了,她的脸上透露出一种永远也不被击败的傲然。
“只看自己有的,不看自己没有的”。这是一种多么昂扬的人生态度!懂得如此生活的人,才会成为生活的主人。
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人,他只关注自己拥有的东西,并发自肺腑地为之骄傲。这样的人生观,是健康的,也是惬意的。
记得《圣经》曾形容一些智者:“似乎贫穷,却是富足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多看看自己所拥有的,就会觉得有更多的阳光照射在你身上。难道不是吗?
很多时候,生活中的痛楚常常被我们无限放大,反而不会去珍惜拥有的快乐。昂然面对人生的黄美廉让我们懂得学会满足,学会发现生活的美好,找寻快乐的真谛。即便陷入困境的泥淖,也要勇往直前去面对,从中提炼出真意。
第31节避不开的弯路:不碰个头破
血流,怎能炼出铮铮铁骨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梦想自己的轨迹可以笔直地朝着远方伸去,抵达一个光明的终点。于是,这些人沿路而过,满以为可以一蹴而就。事实上,人生的道路总是坎坷曲折的,不会永远都是一马平川的直路。换句话说,人总得或多或少地经历一些弯路。试问: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铮铮铁骨?
所以,面对弯路,我们要学会承受,而不是去计较。做到这一点,心境将会大不同。等走过弯路之后,再回首,你会发现,它们是如此地令人回味,是人生一道别样的风景。
在弯路中修行,方能炼出铮铮铁骨
每个人在实现理想、愿望的过程中,都无不期望着自己走的是直路。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条直路上让自己如愿以偿,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在直路上行走。行走在直路上的人,必然是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或者是将当代的金钱和权势独揽一身。假如这些条件我们都不具备,那么走一下弯路,实在是难以避免的事情。
著名作家张爱玲就曾以细腻的笔触写过一篇散文,针对人年轻的时候所走的弯路,她指出“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颇是耐人寻味。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
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
我不信。
“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
母亲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上路后,我发现母亲真的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坐下来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自然很年轻,正站在我当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条路走不得。”
她不信。
“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我也是。”
“既然你们都可以从那条路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
“但是我喜欢。”
我看了看她,看了看自己,然后笑了:“一路小心。”
我很感激她,她让我发现自己不再年轻,已经开始扮演“过来人”常患的“拦路癖”。
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谁都必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是不可能炼出钢筋铁骨,也不可能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
事实上,每个人的人生之旅,都在走着弯路。站在路口时,就算有人能够以过来人的身份,总结一百条忠告、一千条建议,苦口婆心地劝说,通常情况下也是毫无意义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不到黄河不死心。因为人的一生,有些经历别人是难以代劳的,有些弯路则注定要自己去走。在走弯路的过程中,我们会慢慢长大,慢慢成熟,慢慢品尝到成功的硕果,走弯路也会成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的确,没有哪个人心甘情愿地去走弯路,然而有时候为了实现梦想,弯路我们是必须硬着头皮要走的,不能存在太多计较之心。如果现在你是一个正在追求梦想的人,当你怀着满腔热血和激情,在直路上难以施展,难道你会选择罢手吗?对于任何一个不甘平庸的人,他们的回答恐怕都是“不”。他们会尝试着走不同的路将梦想追寻,就算是路上经历再多的坎坷、再多的弯度,也会坚定地走下去,只因为心底存在一股力量,它激励着自己不轻言放弃。
人生之路弯弯曲曲、坎坎坷坷,方可谱写出震撼人心的精彩乐章。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如何能够望见彩虹?不历经磨难,如何能够体验到过程的艰辛,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进而品尝到成功的欢喜?
更何况,普天之下,没有多少人的人生路是笔直的。或者说,除了神之外,没有哪个凡人能够做到总是走直路。在通往花园的路上,假如是笔直的大道,是顺风的船舶,我们会错过很多美丽的风景。比如,一段故事,一次金子般的洗礼。一马平川的生命旅途,我们的能力或许会像豆芽一般,迅速地拔高,但终究是纤细柔弱的,不堪一击。
弯路绝非困惑,走一些弯路也不是多么骇人的事情。多走点弯路,多吃点苦头,能够增加我们的阅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可以让我们越挫越勇。面对弯路,我们的正确态度是:不计较、不抵触、不拒绝、不害怕。假如途中出现障碍物,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也许就是曲线。
接下来,不妨扪心自问:“必走不可的弯路,我走过了吗?我打算走吗?”“在这中间,一定会经历很多的艰辛,我做好迎接它们的心理准备了吗?”“我在走过弯路之后,是依旧执迷不悟,还是心存计较,抑或是痛定思痛,及时总结,吸取经验教训,暗自发誓一定不能重蹈覆辙?”
世上之事万千,不可能永远如你想象,你也不能永远在温室中成长。所以,既要懂得在顺境舒展身心,也要学会在逆境里安顿自己。当人忍受逆境时,好比一刀刺心,其苦难当,如果没有相当的修养,实在不堪忍受。这时候,万万不能心起计较,牢骚抱怨,而应该学会自我激励,学会左手温暖右手,勇于接受挑战。人,倘若在顺境中修行,是永远不能成佛的。
走人生弯路,能让你磨炼出顽强的意志力
实践证明,如果一个人有一种不良习惯,却用顽强的意志将之予以克服,那么就能取得迎接新一轮挑战的勇气,以及在新一轮挑战中取得成功的自信。反过来,每成功一次,自信心都会增加一分,进而给人在攀登高峰的曲折路径中提供一个坚实的“立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