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一边行走,一边期待:人生成长的心理攻略
8291700000002

第2章 找到正确的起点——认识你自己(2)

我们总是感叹上天的不公平,认为它给了一些人卓越的才华而让更多的人平庸。然而,上天一定是公平的,它把天赋作为礼物送给我们每个人,只是,我们大多数人一生都未能拆开这份礼物的包装。

找到上天给你的那份礼物

在所有为人类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当中,很少能有人与瓦拉赫相提并论,甚至爱因斯坦都不能。虽然不像爱因斯坦那么有名,但这位得过诺贝尔化学奖的德国人对于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影响却比爱因斯坦大得多。他杰出的贡献是奠定了脂环族和波烯化学研究的基础。用一种普通人都能懂的说法就是,他是人造香精和合成树脂的发明人,我们现在吃的零食、喝的饮料、用的化妆品,以及身边的一切塑料制品,包括车辆和建筑物上的涂漆,都仰仗他的研究而来。

然而,瓦拉赫对这个世界的影响还远不止如此。依据他的成才经历,心理学家们总结出一条定律,这条被称作“瓦拉赫效应”的心理学定律如今在教育界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在瓦拉赫还很年轻的时候,他中产阶级的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考虑到契诃夫、托尔斯泰、莫泊桑等大文豪都出现在他那个时代,这个前途似乎将风光无限。可惜瓦拉赫全无文学创作的热情和能力,他的才华没有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他得到的评语是:“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

之后,他的父母期待他能在艺术的道路上光宗耀祖,让他学习绘画,而瓦拉赫显然在构图和色彩调配方面缺乏灵感,不到一年,他被绘画老师宣告为“在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

然而与此同时,瓦拉赫在化学方面的天赋渐渐显露,并被他的化学老师很快捕捉到了。他认为瓦拉赫做事井井有条、一丝不苟,这是做好化学实验必备的素质,因而建议他专心学习化学。从此,瓦拉赫的才华找到了出路,他成为在化学方面前程远大的学生,也因此避免成为一个二三流作家或毫无希望地在绘画的道路上苦苦挣扎的命运。

在化学方面的天赋使瓦拉赫成为一个杰出的化学家,曾经在文字上表现为过分拘泥的个性成为化学实验室里认真严谨的性格优势;在绘画时不善构图和不会运用色彩的毛病也丝毫不妨碍他写出准确的分子式。

瓦拉赫的故事如今已是心理学上的经典案例,它告诉我们,上天赋予人的天赋是不同的,因此人的智力发展并不均衡,每个人都有智能方面的强项和弱点。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的天赋,并把它发挥到最佳状态。

同样幸运的,还有一个人。看过电影《花样年华》的人,都会对里面充满爵士风情的配乐印象深刻。这首曲子是一首叫作Quizas的爵士乐,它的最初演唱者是著名的抒情歌王纳特·金·科尔。科尔是一位黑人歌手,即使在种族歧视风气极为浓重的年代,他也被公认为情歌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他的歌声据说是美国音乐史上最具独特性的声音,以致在他死后长达35年的时间里,他的专辑还保持着一周五千多张的销量。然而,这位让全世界都为之神魂颠倒的金嗓歌王,却是以一种被逼无奈的姿态开始演唱生涯的。

翻看纳特·金·科尔的履历,我们会发现,他还是一个钢琴演奏家,而且差一点儿,他就止步于此。科尔曾在美国的一个小酒吧里演奏钢琴,他弹得相当不错,很多顾客慕名而来,听这个黑人小伙子技法娴熟的演奏。他所弹的乐曲中有很多还是他自己创作的曲目。科尔对酒吧的工作没什么不满意,他会一直在这里演奏下去,直到有一天,一个不安分的客人出现了。这位顾客不满足只听钢琴曲,他要求科尔为他唱一首歌,而且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其他顾客的热情响应。你看,扎堆儿起哄永远都是我们这个物种的天性。科尔非常为难,他向客人们解释自己从小学习弹奏乐器,从来没有学习过唱歌。但客人们不为所动,他们坚持要求科尔唱一首歌,后来连酒吧老板都参与了进来。科尔为了保住工作,红着脸唱了一首他自己写的歌——《蒙娜丽莎》。这是一首在美国被载入史册的歌曲,他不仅用歌声迷住了酒吧里的听众,而且在他们的鼓励下放弃了酒吧的工作,进军流行歌坛。结果我们已经看到了,他获得了非同凡响的成功。

天赋是我们都有的、一份来自上天的礼物,这份天资让我们与众不同,让我们在某个领域里比别人更出色。天赋并不总是显而易见的,这份珍贵礼物得下工夫去寻找和挖掘,就如同瓦拉赫所经历的一样,我们要不断地尝试和努力才能发现自己的天赋所在;而有时甚至还得由别人来为你挖掘,就像科尔那令人高兴的被逼无奈。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情况下,我们常常甘于日复一日的单调劳作,不敢尝试新的领域,因而丧失了开发潜力和发挥天赋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卓越的人终究还是少数。我们常恨天下伯乐太少,却总是忘记给自己一次机会,其实只要想象一下科尔继续在酒吧里演奏的前景,就会知道放弃开发天赋的损失会有多大。如果天赋总要逼一下才能显现,我们不妨时不时地跟自己过不去一下,将来写自传时,这一部分一定相当精彩。

除了天赋,还有坚持

天分和兴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容易成功的方向,但要达到目的地,只靠它们却不足以支撑下去。人的成功之路就如同马拉松的赛程,开始时的欢呼雀跃总是让我们低估前方的漫漫长路。我们十分清楚地知道终点处有无数人在等着给我们鼓掌喝彩,但在这累死人的过程中,我们还得靠自己的意志和体力努力坚持。因此,成功的人生道路也是一样,好的开始固然很不错,但更重要的,还是要看你能不能走下去,以及怎么走下去。

沃尔特·司各特是英国著名的诗人、作家,他既是“桂冠诗人”也是“历史小说之父”,据说他是因为看了诗人拜伦写的诗,自认为无法超越而改写历史小说的,因此就写成了一代宗师。英国的狄更斯、法国的雨果、俄国的普希金、意大利的曼佐尼、美国的库柏,这些著名作家都曾受到过他的影响,可见他在世界文学史中地位之崇高。

即使是这样一位文豪,却也并不是只靠着天赋成名的,他的成功之路,走得比别人倍感艰辛。司各特在18个月大时就患上了小儿麻痹,右腿终身残疾,这一身体上的缺陷不仅使他行动不便,而且令他深感自卑。在学校里,他的学习成绩不好,由于自卑心理的作用,言行也很不礼貌,在老师那里得到的评语自然十分不理想。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少年,他的记忆力惊人,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超强的叙事能力。虽然他的父亲执意要把他培养成一个律师,但他仍然参加当时的文学和哲学协会,参与讨论有关社会、历史、文学和哲学的话题。即使后来在父亲的期待中从事了自己不喜欢的律师行业,因自己钟情的女子嫁给他人而伤心不已,因生意失败陷入贫困,都没有阻碍司各特继续写作,并最终成为一个非凡的作家。司各特一生创作过47部小说、21部诗集、30部历史传记,是当之无愧的文豪。

司各特告诉我们,天分是很重要的,但它并不总是以你期待的方式出现,这时候更重要的是有一颗坚强、坚定的不浪费这份天分的心。

在某一个领域有天赋,只能说我们找到了一条成功之路的入口,却没有人保证你能把这条路走完。有多少人半途而废,从此庸庸碌碌地在原地徘徊,找不到出路。还有多少人干脆号啕大哭地直接从入口跑出来,再也没有踏上这条路的勇气。坚持走下去,同时不断地增长知识和技能,才最有可能成为一个领域的佼佼者,也才能获得你最想要的人生。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是加拿大的一个畅销书作家,同时他的作品还涉及社会学和心理学。2011年,他因为在社会学及心理学方面的成就获得了加拿大总督功勋奖。在他的畅销书《异数》中,他提出了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即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英国著名的神经学家丹尼尔·莱维汀从人类大脑生理构造的角度支持了这个一万小时定律。他认为我们的大脑确实需要有一万小时这么长的时间来学习和吸收一种知识或者技能。无论是运动员、音乐家、画家、作家,总之各种行业,都需要一万小时以上的学习和练习时间,才能让一项技艺趋于完美。

人的天赋和后天的努力,对于人的成功而言,到底哪一个更重要。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花在这个问题上的时间,一点儿不比当年研究地球是圆的还是平的所用的时间少。他们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里争论不休。人到底有没有生来就有的天分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对于成功与否而言,是天赋重要还是后天的努力重要呢?心理学家们对人的天赋研究得越深,就越发现,人的后天努力所起的作用明显更大些。

20世纪90年代,心理学家安德斯·艾瑞森的研究团队在德国的音乐最高学府——柏林高级音乐学院作了一项研究。他们让校方按学生的成绩,将小提琴班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成员都是学校最优秀的学生,每个人都有发展成世界级小提琴演奏家的潜质;第二组,成员都是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他们可能无法成为小提琴大师,但是都有进入著名乐团的机会;第三组,这一组的成员可能没有机会成为职业演奏家,他们最有可能的前途是在学校当音乐教师。实验的过程非常简单,参与实验的学生只需回答一个问题:从第一次接触小提琴开始至今,在练习小提琴上,一共花了多少小时?

实验的结果显示,这些学生开始学习小提琴都是在5岁左右,最初练习时间大致相当。到了8岁时,练习时间出现差别,第一组的学生开始明显多于后两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练习时间不断增多,到了20岁时,第一组学生用在练习小提琴上的时间已达到一万小时,第二组学生是八千小时,而第三组学生只有四千小时。艾瑞森据此提出结论:一旦一个演奏者进入顶级的音乐学校,唯一能使他出人头地的方式就是刻苦练习,努力成为在这一阶段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

比尔·乔伊是Java和Sun的创始人,他的名字可能不像比尔·盖茨那么妇孺皆知,但全世界的计算机编程人员都将他奉若神明。《财富》杂志封他为“互联网时代的爱迪生”。这位低调的奇才,在软件业的影响其实并不比比尔·盖茨小。

比尔·乔伊是一个数学天才,考大学时,他用不到一半的考试时间就完成了一张满分的数学试卷。但是他之所以能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爱迪生,靠的却是安娜堡计算机中心的无数不眠之夜。“我在那里花了多少时间?哦,那简直不计其数。计算机中心24小时开放。我经常在那里做通宵,清晨才回宿舍。在那些年里,我花在计算机中心的时间比花在课堂上的时间多。”比尔·乔伊的头脑确实聪明,但更重要的是他愿意学习,他的努力使他有了成为专家的机会。

所以,现在你知道大师是如何炼成的了。任何天赋,如果没有足够努力的练习,都是在糟踏上天赋予的能力,正如莱维汀所说,作曲家、篮球运动员、作家、溜冰选手、钢琴师、棋手,甚至江洋大盗,无论你是什么,练习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万小时,这意味着每天八小时,一周五天,持续五六年,你就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十年,就会成为大师。看上去很诱人而且并不困难是不是?但是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人却少之又少。这就是成功与失败的分界线,心理学家们耗尽几代人的心血,终于掌握了这个秘密,现在你也了解了。我们不能沉迷于自己的天赋,以为不必努力就可轻易成功;也不必纠结于自己是否天资不足,只要肯下工夫,我们必能达到企望的高度。

你敢不敢与众不同

你看过海洋中的沙丁鱼群吗?它们以惊人的数量集结在一起,规模庞大,在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形成壮观的景象,令人惊叹不已。它们保持庞大群体的目的十分单纯——为了保证整体的安全,让种群能够繁衍下去。人类也是一种喜欢群居的动物,当成为群体中的一员时,我们都会感受到人数所带给我们的力量,因此变得更有安全感。既然我们是社会性的动物,从众就会让我们感到安全,“反正我做的跟别人做的一样”,这样就减少了做错的风险。然而在生活中,我们又看到无数受人尊敬的人都在追求与众不同,那么,是什么力量让他们放弃了“安全感”,而情愿承担“做错事”的风险呢?

与众不同,你有足够的勇气吗?

关于从众心理,美国作家詹姆斯·瑟伯有过一段活灵活现的描述:

突然有人开始跑了起来。在这一刻,他很可能是想起了与他的妻子有一场约会,而现在去赴约已经太迟了。〖JP2〗别管什么理由,他在百老汇大街上向东跑去。另外一个人也开始跑起来,可能是一个心情不错的报童。又一个人,一位仪表堂堂的公务人员,也是一路小跑。在10分钟的时间里,……商业街上的每一个人都在奔跑。一声嘟囔逐渐演变成一个可怕的词——“堤坝”。“堤坝决口了!”这种恐惧被人讲了出来,……两千多人一下子全都逃了起来。……一个目光坚定、身材瘦削的高个子女人,沿着街心从我身边向东跑过。尽管大家都在叫喊,但我仍然不能确定到底出了什么事情。我奋力追上,与她并行跑着,……〖JP〗“怎么回事?”我气喘吁吁地问道。她迅速瞥了我一眼,又继续将目光投向前方,稍稍加快了步伐。“别问我,问上帝去吧!”她说道。

很可笑是吗?相信我,如果你在那里,也一定会跟着跑起来,盲目从众是我们自身所具有的社会基因,想克服它并非易事。

1951年,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和他的团队完成了一项关于从众心理的著名实验,即所谓的“线段实验”。他和助手们在大学校园里招募志愿者,声称要做一项有关视觉感知的心理实验。实验中,志愿者会看到两张纸:一张纸上画着一条线段;另一张纸上画了3条长短不一的线段,其中有一条与第一张纸上的线段长度相同,志愿者所要做的,就是把这条线段找出来。这项任务极其简单,智商在5岁以上,且视力正常,几乎没有人会选错。

但是,实验的过程却并不如此简单。当志愿者来到进行实验的房间时,7个座位上已经坐了6个人,只有一个椅子空着,当然,他只能坐在这个椅子上。然而,这6个人却并不是来得更早的志愿者,他们真正的身份是实验主持人阿希博士的助手。实验开始,面对前面那个低幼级别的问题,在座的“志愿者们”按顺序依次回答,真正的志愿者总是在最后一个回答,而6位实验助手会给出相同的错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