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
历史上的越王勾践灭亡吴国,学习了齐国对鲁国的“经济战争”手段。勾践在春天时,先以国内穷困的名义向吴国借了一万石粮食,答应秋后偿还种子。但是,在秋季时,勾践暗中把稻子种子炒熟,然后还给吴国。吴王夫差没有察觉,所以收回越国偿还的种子后,命人在来年春天播撒种植。由于种子是熟的,吴国在第二年颗粒无收,国内发生大饥荒,引发社会动乱,越国趁机联合北方齐国,攻击吴国,占领大片领土。
话说越国产品进入吴国后,勾践的复仇之心越来越强烈。他把范蠡、文种召集到办公室里,指着吴越春秋地图:“看看,如今我们控制了吴国低端市场,许多产品虽然打着‘吴氏’品牌,但都是由我越国贴牌生产的。有朝一日,只要我们在产品质量上做手脚,就能引起吴国广泛消费者的信誉危机,到时吴国品牌就轻而易举地被我毁了!”
勾践这个想法,不可谓不毒辣,让范蠡和文种都大吃一惊。
文种说:“你这招太毒了,就像在吴王夫差身边埋下一颗定时炸弹,引爆时间完全由你说了算。”
勾践冷笑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当初他吴王怎么整我的,我日后就怎么回馈给他!”
范蠡却摇摇头:“这个方法虽然能打击吴国,但我们的损失也会很大。毕竟,产品是由我们生产的,花费了巨大人力、物力,要自毁长城,到时虽然破坏了吴国的声誉,我们自身也亏损不少。”
勾践却说:“无所谓,只要能报仇,让我亏损几百万也不在乎!”
范蠡和文种明显感觉到,随着公司的扩张,勾践的复仇心理也越来越明显,甚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范蠡、文种心中并不愿意是这种结果,毕竟越国公司是大家一点一滴花费心血建立起来的,走到今天非常不容易,岂可因为勾践一人的报仇心愿而毁了那么多年的劳动成果?
但是,越国公司的老板终归是勾践,范蠡、文种只是职业经理人,他们又能如何呢?
勾践的心思,开始全部入在“报仇”上。他开始热衷于看《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研习其中的计谋,学习各种匪夷所思的战略故事。勾践常常跑去问范蠡:“你知道‘借刀杀人’这一计该怎么用吗?”或是问:“那招‘釜底抽薪’是不是可以用来对付吴国?”……范蠡看到勾践如此着迷于阴谋诡计,不禁担忧:“这些计策只是手段而已,不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你不要缘木求鱼了。”但勾践不听,每天思考着用什么更加阴险的方法能够吃掉吴国。
范蠡感觉说服不了勾践,晚上只好去找文种聊天。两人交谈了很久,回忆从当初越国公司破产到卧薪尝胆,再到如今一步步壮大的过程,都感慨时光如水,一转眼就是几年过去,如今的情形早已不是当年。范蠡叹道:“当初,勾践能够睡柴堆、吃苦胆,用这种极端做法压抑自己,如今他的复仇心理开始喷发出来了,我们能劝得住他吗……”
勾践已经沉浸在权谋之术里,很快,他又从古籍中发现了一个令人叫绝的“经济战争”案例,兴奋地告诉范蠡、文种:“哈哈,我找到一个从前齐国人对付鲁国人的经济制裁方法,太经典了!我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暗算吴国!”
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历史上“齐国用经济手段打垮鲁国”的真实故事。
春秋早期,齐国国力强大,欲图霸中原,齐桓公重用管仲,发展非常迅猛。但它的邻国鲁国始终是个威胁,齐桓公决定吞并鲁国,扫清障碍。
齐桓公去问管仲:“鲁国这个国家,对我们来说是最大的潜在威胁,如果直接攻击它,会损失太大。现在,我想把鲁国变成殖民地附庸国,应该怎么做呢?”
管仲回答说:“我有办法。鲁国的国情,使得他们适合做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纺织业。请您和贵族们带头穿着‘鲁国制造’的衣物,从而带动齐国消费者大量进口鲁国货,于是鲁国看到有利可图,肯定会大力发展其纺织业,鲁国大批农民放弃农事,都去做收入较高的纺织工。”
齐桓公说:“好!就这么办。”于是,立刻就带头穿着鲁国生产的纺织品,并且带动全国百姓穿鲁国的衣服。
然后,管仲把言论传递给鲁国的商人:“现在,我国百姓喜欢贵国生产的纺织品,物美价廉。请你们为我提供纺织品,我用国际硬通货(黄金)和你们交换,用不了多久你们就会很有钱,很富有。你们的政府不必向老百姓征收农业税,政府财政一样能有盈余。”
鲁国政府了解了纺织品带来的贸易顺差后,大喜过望,主动用各种政策利好来发展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开始大量招商引资。过了一年后,管仲派人到鲁国考察,发现鲁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程度越来越高,制造业繁荣,车辆马匹几乎都用来运输出口到齐国的纺织品,街道上的扬尘和工业废气遮天蔽日,十步之外都看不见人。鲁国人沉浸在繁荣的景象中。
这时,管仲向齐桓公汇报:“已经可以和平演变鲁国了。”
齐桓公问:“要怎么做呢?”
管仲回答说:“现在开始,请您和贵族们停止穿鲁国的衣服,改穿丝绸制品,并传播‘鲁国制造’的各种负面消息,制造‘鲁国威胁论’,引起齐国消费者们对鲁国的仇恨,对鲁国的纺织品强征高额关税!”
齐桓公说:“好!就这么办。”
又过了一年,管仲再派人去鲁国考察,发现鲁国的大量劳动密集型工厂倒闭,产品因不能出口而积压,国内百姓普遍缺乏粮食供应,又陷入失业后的贫困中,内需严重不足,恶性循环。商人拼命压低工资、提高劳动时间以降低产品价格,还是无法及时出货弥补资金缺口。鲁国政府的财政赤字越来越大,又面临巨大的粮食危机,于是强迫大批农民工返乡从事农业,但粮食也无法在三个月内生产出来,出现粮荒,人民困苦不堪。鲁国进口粮食的价格开始疯狂高涨,涨到齐国国内收购粮食价格的一千倍,齐国在粮食贸易中获取巨额利益,鲁国的百姓民不聊生,要依靠齐国的怜悯和救济来渡过难关。
管仲通过这个手段,在两年之内,整垮了鲁国的工业和农业实体经济,迫使鲁国资产大幅缩水,有十分之六被齐国收购。到了第三年,鲁国政府宣布破产,主动请求成为齐国的附属国。
勾践讲完这个故事,兴奋异常,他挥舞着双手:“看见了吗?当年齐国就是用这种经济手段,狠狠打击了对手鲁国,从而奠定了霸主地位!齐桓公和管仲真乃枭雄也,我要向他们学习!”
文种张大嘴巴听着,既吃惊又激动:“天哪,当年齐国的宰相管仲,真是聪明绝顶之人,竟能想到这么绝妙的主意。”
范蠡也很钦佩管仲:“管仲确实是春秋早期的一位大政治家,他辅佐齐王成就了霸业,留下千古美谈,至今,我都很佩服这位贤相……”但范蠡口风一转:“唉,可是,每一个霸主的崛起都伴随着无数牺牲者的倒下,那些无辜的百姓、可怜的人民,成了帝王争霸的牺牲品,经济破坏、工厂倒闭,这对天下苍生又有什么好处呢?细细想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以百姓的生命为代价留下的千古美名,又有多大的价值?”
勾践拍拍范蠡的肩膀:“范蠡兄,你怎么现在变得越来越优柔寡断了?成大事者,必须心黑脸厚,敢痛下杀手!当初我们在吴国,不就是这样离间伍子胥和夫差的关系吗?你可不要忘了,这是春秋时代,是你争我夺、你死我亡的时代,‘优胜劣汰’永远是社会角逐的法则,如果我们不吃掉对方,就迟早一天被对方吃掉。”
文种想了想,也说:“勾践说得很对,我们也是迫不得已。吴国垄断半壁江山,当初不给我们活路,我们又为什么要对它仁慈呢?上天赐予的机会是平等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要立足春秋就必须消灭对手。”
范蠡欲言又止,他想再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听着勾践和文种在房间里热烈探讨着如何暗地对吴国进行经济打击,范蠡独自走出办公室,沿着工厂的大道,在月色星夜下,踽踽独行。
范蠡抬起头,望望无尽的夜空,繁星点点,四周一片寂静,此时已是仲夏,明朗的月光照耀大地,树梢上的知了在有一声无一声地鸣叫。范蠡回想起当初来到越国,与勾践同甘共苦,风雨无惧,走到今天,也着实不容易。可是,随着年岁的增长,他越来越对自己感到困惑,昔日明确的奋斗目标也已模糊,范蠡不禁自言自语地问自己:我在越国努力奋斗了这么多年,究竟图的是什么呢?
这时,身后突然想起一阵银铃般的笑声,范蠡转过身去,正是西施,她笑嘻嘻地看着自己。
“见你那么晚还没下班,我做了绿豆汤,想给你送过来呢。”西施笑语盈盈,把一盒清凉的绿豆汤递给范蠡,这仲夏的炎炎夜晚,不禁多了一份凉爽之气。
范蠡的眉宇立刻舒展开来,刚才的愁闷瞬间消失,他对西施笑道:“呵呵,刚才一直待在勾践办公室里,讨论那些算计吴国的对策,我厌烦了,所以出来了……唉,最近对自己做的事愈发感到迷茫,不知道是为了什么。西施你说,我们成天算计着要打败吴国,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西施望着范蠡,轻轻地说:“范蠡,看来你是太累了,公司最近发展得越来越快,你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是啊,我是感到累了,”范蠡望着西施,“想当初,从楚国公司出来时,有一番雄心壮志,想成就一番事业,现在,公司的地位有了,职权有了,房子、车子也都有了,我开始问自己:这辈子究竟是为的什么呢?”
“世俗的物质都拥有了后,图的该是个开心自在啊。”西施轻轻说道。
范蠡仰望明月,拉起西施的手:“西施,只有你了解我的内心……”
两人相视无言,却都在对方的眼神里读出了深刻的含义。夏夜里的越国显得宁静淡然,在皎洁的月光照射下,越国公司对面远处的山峦泛出阵阵青黛之光,萤火虫无声地围绕着两人,上下飞舞,一颗流星悄无声息地滑落天际,燃出绚丽的光芒。范蠡和西施,坐在石阶上,一边喝着绿豆汤,一边仰望这满天繁星,一切都在无言之中……
此时的勾践,正在酝酿他对吴国的复仇计划。
勾践再次找到夫差:“吴王,这是上个月我们租用你们商标获得的利润,总共二十万,您可以得到十万。”
夫差乐呵呵地靠在沙发上,叼着雪茄烟:“很好很好!多亏了伯嚭上次的大力推荐,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双赢合作。”
“那是那是,”勾践笑道,“除此之外,我还带来了一个更大的好处给您。”
“哦?”夫差来了精神,“什么好处?”
“最近的房地产炒得挺热的,房价一直飙升,这可是个投资的绝好机会啊。”勾践讨好地说道。
“哦,房地产啊……我们是搞家用电器的,很少涉及房产行业。”夫差不太感兴趣。
“哎呀,吴王,您不知道,房地产可是暴利行业呢,”勾践开始大吹特吹起来,“利润率高达300%以上,而且在如今的趋势下,房子只会继续升值,不会贬值,这种高回报率远比我们做实业生产电器划算多了!”
“嗯,那倒是,电器利润率也就40%左右,还有一部分被中间商赚走了……”吴王夫差自言自语嘀咕着。
“所以,我们越国公司已经开始拿出流动资金去炒房地产了,上个月我们投了100万元下去,预计在年底就能收回200万元,如果按照目前房价一路高升的趋势,估计明年4月份能赚到300万元!”勾践眉飞色舞地描述道。
吴王夫差不禁有些心动,这么高的利润啊!俗话说,利润高达300%时,资本家就会不顾人间一切法律,而疯狂攫取。眼下不就是这种状况吗?
“可是我不太懂行,没涉足过房地产……”夫差还是有些犹豫。
“我这次就是专门来为您服务的,我有经验啊,您放心好了。”勾践热情地说。
于是,在勾践的怂恿下,吴王夫差开始投资房地产。最初,夫差还算小心谨慎,只投了个50万元,当做敲门砖,谁知仅仅两个月后,就很快收回了成本,这让他非常开心。于是,渐渐胆子大起来,投了100万元、200万元下去。整个全年,吴、越之地的房地产市场都非常好,房价一路高升,各路媒体都是大唱“祖国江山一片红”,《春秋时报》、《吴国日报》、《越国工商报》等连篇累牍地报道楼市一片大好,各类新闻层出不穷,鼓吹经济繁荣,如“房价高升,GDP一路看好”、“吴国打造新一轮经济模式,拉动楼市内需”、“购房者如潮,今年商品房火热大卖”、“股市楼市双重高开,GDP又创历年新高”……
人对资本利益的欲望是无限的,一旦开了个好头,就难以收尾了。
见夫差的欲望越来越大,勾践又开始鼓吹:“吴国公司的规模巨大,资金雄厚,不应该局限在利润率那么低的家电行业,应该跨行业发展,跻身昂首进入房地产!”
夫差在暴利面前晕了头,很快同意了,于是把吴国公司70%的资金都用于投资房地产,甚至关掉了旗下几家电子公司。吴国一些部门经理对此感到不解,纷纷前来询问,夫差说:“资本总是向高利润率的行业流动的嘛,咱们家电回报率太低,当然要把资金投向房地产了!”有几个高层主管觉得这样风险太大,出来劝阻,建议至少该留些流动资金给工厂,以备不时之需,但都被夫差拒绝了。
吴王的逐利欲望被房地产调动起来后,就变得无休止了。这时,勾践趁热打铁地又怂恿夫差:“我还有一个更快、更高回报率的办法,让你能卖出更多房子!”
“啊?还有更快的方法?好好,快说来听听!”夫差更加兴奋。
“目前,我们的房子销售,都是需要消费者首付至少10万元,”勾践解释道,“这10万元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很多购房者不能一下子付清这么多钱,所以他们持币待购,还需等待二三年,‘首付款’阻碍了一部分人买房。”
“那该怎么办?”
“我建议,降低首付,降为8万元或5万元,这样就会有更多人承受得起首付款,我们的房子销售率又会大大增加。”勾践说。
“嗯,是个很好的建议。”夫差点点头,明显有些被勾践说动了,不过他转念一想,“可首付是维持售房者资金的条件啊,也是降低我们风险必要措施,如果把首付款降低了,万一那些购房者以后无法还清贷款怎么办呢?”
“您放心好啦!”勾践早有一套说辞准备,“如今房价一路飙升,两年多了,涨势无限啊,看样子根本不会跌下来。购房者只付几万元的首付款,就能拥有这套房子,在短短几个月内就迅速增值,万一他们以后还不清贷款,就可以再拿房子做抵押呀!大家谁也不会赔本。”
“哦,听你这么一说,是这个道理啊。”夫差被勾践说服了。
很快,吴国把售房的首付款从10万元降到8万元,几个月后,又降低到5万元,大批的原先没有足够能力的消费者都开始买房了,因为首付少了,可以承担起先期了!
于是,吴国的房子卖得更加火热。在这种情况下,夫差决定再拿出500万元资金投资房地产,在姑苏城外围画了一片区,建设为“姑苏小区”,再次把房价炒高。
这次,勾践又对夫差说:“在您的操控下,房价永远不会下跌,我们可以继续降低首付款,促进更多的人来买房呢!”
有了前几次经验,夫差觉得这个世界没有他办不了的事情。这次,夫差大笔一挥:完全取消首付款,消费者可以零首付买房!
零首付。此举一出,震动全国!
吴国公司的销售员们拿着售房广告,敲开每户人家的家门:“买房吧,不用付款,您就可以拥有一套自己的全新住房!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整个吴国为此而燥热,街头巷尾都在讨论这个天大的、不可思议的好事,许多二十岁的年轻人刚刚找到工作,就立刻买了一套房子,许多大叔大妈把住了二十年的旧房子卖了,也住进新屋里,还有那些老爷爷、老奶奶们,也拿出自己的积蓄开始购房投资。《春秋时报》等报纸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这一“盛世”,热情称赞吴国已经进入超级发达国家水平行列,在吴王夫差的努力下实现了“人人有一套房屋”的理想。吴王夫差也成为春秋年度经济人物,荣登《春秋》周刊封面,电视台、知名网站都纷纷邀请他做演讲,经济学家们也盛赞这一“创举”,并将夫差的“零首付”售房模式称为“吴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
吴国公司的销售员们也疯狂了,他们为了更多业绩、也为了相互竞争,都开始把目标投向那些穷人、低收入人群或贷款信用很低的人。
那些低收入人群以往是想都不敢想的,现在他们惊讶地问吴国公司的销售员:“这是真的吗?我没有钱付首付,你们愿意卖房子给我?不可能吧……”
销售员们开始大讲特讲“零首付”的特点、现在买房的好处,他们说:“你们没有足够资金,属于购房消费者里的‘次级贷款者’,但如今房价一路高升,你们不需要担心,如果以后付不起钱,只要把房子卖了,就能赚回一大笔,你们不会亏的。”
购房者们放心了,他们看到房价一直很好,这是个“空手套白狼”的绝好投资。于是,大批“零首付者”们疯狂买房。
这时,勾践又对夫差说:“零首付买房‘总规还是有些风险的,这些’次级贷款需要一个风险转嫁的平台。我们不妨把这些贷款请专门的金融机构进行包装,按照优劣评为AAA级、AA级、A级,衍生为其他的金融产品,再卖给齐国、晋国、燕国、鲁国、宋国等国,那么,我们的风险就转嫁到了其他国家去了。”
夫差哈哈大笑:“勾践,你现在是越来越聪明了!能想出这样绝妙的主意来。”
于是,吴国公司花钱买通了春秋证监会、春秋银监会、春秋联合储备机构、春秋货币基金组织等各个金融机构,让他们按照吴国的要求,对各个“售房次级贷款”进行金融包装、金融衍生,然后打包得漂漂亮亮,把这些“金融产品”卖给其他国家。齐国、晋国、燕国的高层主管都把吴国当成“商业之神”,他们彻底相信吴王夫差治理下的吴国是古往今来最富有、最讲信誉的国家,纷纷抢购吴国的债券、国债,因为吴国的所有东西都在不断升值!再不赶紧买,钱都被别人赚去了。
形势一片大好,所有的人都在赚钱——吴国公司在赚钱,购房者们买的房子也在升值,其他国家购买吴国的金融衍生品也获得利益——似乎没有人亏钱。
吴王夫差太兴奋了,他夸奖勾践:“你真是天才!想出这么好的主意,所有的人都皆大欢喜!”
吴国人民也说:“吴国已经是超级发达国家了,我们的生活达到最富裕时刻。”
齐国、晋国人也无比羡慕地说:“我们要学习吴国的经济模式,一切与吴国接轨!”
各大报纸、网站、媒体也称赞:“这是个全球经济繁荣的时代,吴国是这个世界的经济霸主,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只有勾践的脸上掠过一丝冷笑……
现代启示
很多企业在做大之后都会选择进入房地产,其本质在于追逐高投入高回报的经济活动。由于在近段时间内,房地产升值明显,而且数额往往非常惊人,所以是有暴利可图的行业。当然,一切都逃不出这样的定律:回报越高,风险越大。有时候,光有大量需求以及大量供给,不足以满足市场平衡,因为畸形的资金交易方式只会导致泡沫。如果仅仅为了追逐高利益而牺牲了现实的稳固性,将企业暴露在极大的潜在风险中,则必然在有朝一日尝到苦头,而且往往会受到重创。一些做大后的企业将房地产投资作为自己资金扩张的一个重要手段,依附于此,则等于潜伏了一个灾难,如果投资轰然倒塌,则企业必须付出用其他业务的利润去填补漏洞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