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妈妈都会有这样的疑惑,小宝宝最近非常小气,在家里或是幼儿园里都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和别人分享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案例大放送
幼儿园里,3岁的聪聪一个人摆弄着他的大推土机,毛毛看到后兴奋地跑了过来:“聪聪,你的大推土机真好看,还会自己翻跟斗,我能玩一下吗?”在聪聪眼里,毛毛似乎就是一个入侵者,仿佛要掠夺他的玩具似的。于是聪聪非常谨慎地看着毛毛,还没等毛毛的小手凑过来,聪聪就快速地把他的大推土机换了一个地方。毛毛好像确实很喜欢这件玩具,于是就绕过聪聪,试图从另外一个方向走近,来加入到聪聪和大推土机的游戏中。聪聪满脸敌意地看着慢慢走近的毛毛,小手抬起来突然一挡,毛毛就摔在了大推土机的旁边。
通常2~3岁的宝宝都不愿意和其他人一起分享,所以这个年龄阶段的宝宝就显得格外的“自私”。2岁左右的宝宝对于“占有”这个概念,已经有了模糊的认识。他们开始以自己为中心,认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是自己的,只要别人涉嫌“侵害”到他的利益,哪怕是一点小小的险情,他都会用行动来表示自己的抗议,“不要、不要”俨然已经成了宝宝们的口头禅。
爸爸妈妈们应该知道,分享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宝宝后天的学习过程中教导出来的。
可是,爸爸妈妈们却最易犯这两点错误:1.拒绝与宝宝分享宝宝在你的要求下真心地分东西给你吃,他是真的以为你很喜欢或是非常需要,他是高兴、愉悦地分东西给你,但你的拒绝却可能有损他的自尊,使他认为你在“耍”他。所以在下一次,或下下次的时候,他就会拒绝与别人分享。
2.严厉批评表现“吝啬”的宝宝
粗暴、简单的批评只会损伤宝宝的自尊,或是让他产生逆反心理,而变得更加“吝啬”。所以对待“吝啬”的小宝宝时不要单纯地指责,而是应该给他传达“分享可以得到快乐”的观念,使他们能够收获快乐和喜悦。
所以,如果宝宝表现地过于“吝啬”,绝不是宝宝的问题,而是需要父母从自身找原因,检查教育是否出了问题。
专家方法集
同宝宝一起商量问题
为了让争夺玩具而相互打闹的宝宝安静,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宝宝一起解决。比如可以对宝宝说:“怎么办呢?你们两个都想玩这个玩具,怎样才能够两个人一起玩呢?”让宝宝自己来想办法,思考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同宝宝一起轮流玩耍
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来做游戏,比如可以和宝宝一起画水彩画,妈妈画一个颜色,宝宝画一个颜色;妈妈和宝宝一起讲故事,妈妈讲一段,宝宝讲一段;妈妈和宝宝一起玩拼图,妈妈放一块,宝宝放一块。这类可以轮流做的游戏,能够帮助宝宝在和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一起来分享并寻找快乐。
惩罚对待宝宝不可取
爸爸妈妈必须要认真地接受宝宝正在成长这个现实,不要对宝宝报以过高的期望。当宝宝不肯与别人一起分享时,请妈妈不要用蛮横的手段去强制宝宝分享,如果这样的话,不仅不能使他变得大方,反而会让他增加更多的不安全感,从而对妈妈以及一起分享的小朋友心怀怨恨。
分享物品要正确选择
对宝宝来说,喜欢的东西被别人拿走,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所以,智慧的妈妈都会在其他小朋友来家做客之前,把宝宝喜欢的东西收起来,避免“小侵略者”和家里的“小霸王”发生混战。一般情况下,像图书、水彩笔、拼图等玩具都是宝宝愿意分享的。当宝宝紧紧抓住某个玩具不放的时候,请妈妈不要强求,而是要选择其他方法来吸引小伙伴的注意,用可口的食物、其他新奇的玩具或是小伙伴感兴趣的话题来避免“战争”的发生。
榜样的力量无穷大
模仿这种方法能够让宝宝很好地学会分享。比如可以让宝宝穿妈妈的衣服、带妈妈的围巾,穿爸爸的鞋子、戴爸爸的领带。宝宝的物品当然也要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比如他的玩具、他的漫画书。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让宝宝看到妈妈把自己的东西给他,或是把他的东西拿走,通过这个过程可以让宝宝先学会与父母一起分享,继而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分享。
好妈妈妙招
对宝宝来说,分享是一个需要长时间学习的过程,贝贝妈妈在贝贝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注意让这个小家伙与大家共同分享了。一次朋友往家里送了一箱橙子,贝贝很喜欢吃橙子,但妈妈的教育方法是,每次贝贝吃橙子的时候都必须拿出三个橙子,一个给爸爸、一个给妈妈、一个留给自己。终于,箱子里只留下了一个橙子。小贝贝拿着最后一个橙子跑出来时,妈妈问:“贝贝,可以把它分成3份吗?”小贝贝强忍着眼泪说可以,于是把橙子分了三份出来。妈妈接过来后,真的张嘴咬了下去。
对父母来说,能够成为宝宝的分享对象,心安理得地分享宝宝的东西是自己必须要调整的心态。可以让宝宝在家尝试着分一些东西,比如香蕉、西瓜等,让宝宝在分的过程中学会先给爷爷奶奶,再给爸爸妈妈,最后留给自己,这样宝宝们不仅学会了分享,也知道了如何尊敬长辈。
讲个小故事
生命的历程
一艘在大海上航行的船,突然撞上礁石沉没了,可是有两个非常幸运的乘客却抱住了一块甲板漂到了礁石上。他们两个确定安全后,就开始检查自己身上的东西了,其中一个人身上有一壶矿泉水,另一个人身上有一包密封完好的饼干。在这孤寂的大海上,这两样东西足可以救人命呀,因为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有船经过,把他们救上岸。
有饼干的那个人眼巴巴地看着同伴的水壶,有水壶的那个人同样心急地看着那包饼干,但是两个人谁都没有说话,反而把自己的东西抱得更紧了。
日头升起又落下,一天,两天,有水的那个人因为没有东西可吃,饿得脑袋发晕,手脚无力;有饼干的人因为没有水喝,渴得嗓子干痛,浑身虚脱。
这时,他俩都知道,如果继续这样下去,那么就永远等不到上岸的机会了,一番协商后,他俩形成一致:一起分享两人手中的东西。
靠这仅有的饼干和淡水,他们终于在一个星期后等到了获救的机会,一艘轮船开向了他们。获救的两个人泪眼涟涟地紧紧拥抱。
正是由于他们学会了分享,学会了互相帮助,才能够走出困境获得新生。对于宝宝来说分享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能力,所以爸爸妈妈们应该在生活中对宝宝进行长期教育,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种,最重要的是爸爸妈妈们要以身作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