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曾经有个幽默故事,说的是一个小孩学中国历史课学得很吃力,他要求父母带他去美国读书。他认为美国的历史课一定好学,因为美国只有200多年历史,而中国的历史太长了,有几千年,学不过来。
确实,泱泱华夏,历史悠久,要想学好中国历史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我们在旅游行程中,有意识地在这方面做些安排,就能够激发孩子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习历史的效率,让孩子在游玩中掌握历史知识。
各地的历史博物馆和专业博物馆是孩子的好去处。
通过旅游的方式学习历史有两种学法,一是横向;二是纵向。
要去某个地方,我们就要把这个地方的历史沿革搞清楚,走一地了解一地,这是横向学习方法。纵向学,就是按照历史的时间顺序,由古至今选择我们要去的地方。
俗话说:“汉唐看西安,明清看北京,民国看南京,改革开放看深圳,九十年代看上海。”在孩子的出行中,这两种方法可以交叉使用,效果很好。
抚摸秦砖汉瓦无字碑
如果说香港是一部东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近现代史缩影的话,古城西安则是一部形象的秦汉唐史,走在西安的街道,每片树叶都会告诉你这里的历史是多么悠久,这里的人文素养是多么深厚。
对这样一个承载着汉唐盛世历史的古城,从孩子学习知识的角度来说,小学毕业的那个假期去最合适。
因为开学后,初一就要学历史,如果这个孩子刚刚抚摸过秦砖汉瓦,他学起这段历史来,一定比没有去过的孩子更有兴趣,历史课对这个孩子来说,是生动而不是乏味的。
在西安,从兵马俑、秦始皇陵、咸阳博物馆、茂陵博物馆、华清池、大雁塔、无字碑、珍宝馆、陕西博物馆、碑林博物馆这么一路走来,对秦汉唐史有了深度的接触,乃至对一些历史片段和细节都有所了解。汉唐历史和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有这样阅历的孩子学历史课时,根本不需要死记硬背。
请让古代的繁华炫起来
河南更是个承载历史的地方,从商代起,就有十几个王朝建都于洛阳,是我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号称中国第一古刹的白马寺,不仅建寺早,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就初创,而且是佛学传到中国的第一站。
2008年的一个雨后的上午,我们走进这座寺院时,游客很少,非常清静,这种氛围与我们寻古探幽的心情非常吻合。
开封在历史上曾是七朝古都,特别是北宋时期,开封更是发展成了世界超一流大都市,人口逾百万,而同时期的俄罗斯最大城市基辅才几万人口。
如今的龙亭公园一带依稀能看到当年皇宫的踪迹,而北京故宫的建筑与这里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更大、更气派。
国宝级的名画清明上河图,真实地描绘了当年开封都市的繁华景象。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运用了现代高科技手段,把这幅名画变成充满动感的多媒体巨作,成了吸引中外游客参观中国国家馆的最大亮点。
明代人就在身边
明朝离我们有多远,距今大概有600多年历史吧。可2009年我们在贵州黄果树瀑布景区,却与“明代人”合影。这些现代“明人”的穿着打扮,沿袭了600多年前祖先的款式,长袍大袖,拴围裙系腰带,缠着头帕,圆形的发髻坠入脑后。
在天龙屯堡古镇,到处都是穿着这种服装的人。一些老年妇人,三三两两地坐在路边,悠闲地绣着鞋子,长长的银耳坠,在斜阳的照耀下闪着银光,成为这个古镇的一道美丽风景。看到她们,我们就看到了几百年前的汉人,明代风俗文化在古镇里保留至今。
天龙屯堡古镇被评为中国“十大古村落”,这里每天上演原始古朴的屯堡地戏。戏中唱的说的什么,游客一点都听不懂,但从他们嘶哑着喉咙骄傲地吼着“弋阳高腔”,跳“大明军傩”的声音与动作中,能感受到明军的威武与气势。
一个多小时屯堡漫步,让我们惊叹历史还可以这样凝固,我们可以如此近距离地与“明代人”交流,正是他们600余年的耕耘开发,才有今天黔中诸多城市和贵州这么一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