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0日,奥巴马正式就任美利坚合众国第44任总统。当时的美国正笼罩在一片金融危机的阴云之中。奥巴马这个时候出任美国总统,颇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味道。那些正被房贷和失业困扰的美国人,仿佛看到了大救星,鼓足劲为奥巴马喝彩。奥巴马就职典礼当天,有200万人涌向华盛顿去捧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自己掏腰包的普通美国人。
当然,在整个奥巴马执掌朝政的道路上,谷歌算是一个最捧场的铁哥们儿了。很多人要问了,如此励志的谷歌,为什么要抱白宫的大腿?要想弄明白这事儿,话可就扯远了。
到现在,奥巴马已经当了一年多的总统了。现在美国人对这位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的执政表现做何评价呢?
奥巴马竞选总统时的口号是“我们需要改变”(Change We need)。他为什么要提出这么一个口号呢?因为奥巴马觉得美国当时有很多问题,经济危机是问题,伊拉克战争是问题,医疗体制是问题,甚至在美国现有的政治体制中,两党之间永无休止、你死我活的争斗也是问题。这个四十几岁的奥巴马是平民出身,血气方刚,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他在竞选总统的时候曾说,自己就是输掉了竞选也无所谓,因为再过20年也只有60多岁,比现在的竞选对手麦凯恩还要年轻。在讽刺麦凯恩太老的同时,奥巴马也大有一副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样子。
但是美国政坛远比他想象得水要深。奥巴马所列举的这些问题均存在于美国社会之中,按照“存在即合理”定律,这些现象必然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也就是说还是有一部分人希望维持现有的秩序,而这些人往往是社会强势集团的代表,奥巴马要改变现状,必须打一场硬仗。
面对经济危机,奥巴马上任后的第10天,也就是2009年1月29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奥巴马的819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当时大家都想着活命,只要银行不倒闭,其他事情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但是很快,奥巴马就发现问题了。那些大银行从美国政府那里背了几麻袋的钱回去,结果银行的高管们从中拿了不少给自己发高薪,依然过着有私人飞机和游艇的日子,这比开着宝马买经济适用房还要恶劣。于是奥巴马出离愤怒了,宣布凡是接受美国政府救市的银行,其高管年薪不能超过50万美元。
银行的高管们开始发牢骚了,说你奥巴马也管得太宽了吧,发多少工资是企业内部的事情,用不着你奥巴马来操心。但是总统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所以就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高管们马上活用政策,年薪封顶就封顶吧,那么奖金可以多发点。
2010年年初,纽约州审计长托马斯·迪纳波利(Thomas DiNapoli)公布的数字显示,2009年华尔街银行业分红额高达203亿美元,较2008年大幅增加17%。其中高盛银行平均每位员工年终奖金为59.5万美元。银行依旧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怎么看怎么不像经济危机的行情。
而在金融业高薪的背后,是奥巴马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的金融格局。
美国金融行业是靠什么吃饭的?科学地讲是资金流通,通俗地讲,就是借钱。无论是普通老百姓贷款买房还是各种金融衍生产品,本质上都是甲方用乙方的钱去办事,而乙方又不会白白地把钱给甲方,所以要么是利息,要么是投资回报,总之要有好处,而更多的时候,甲方拿了乙方的钱之后,自己不干事,转手再给丙方,丙方再给丁方。而每一个转手环节,都要通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就是靠从中抽成赚钱的。所以一旦资金流动不起来,这个金融机构就要饿肚子了。
而要让资金流动起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维持低利息,也就是降低借钱的成本。美国自从格林斯潘在1987年出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相当于我们的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制定利率的机构)主席以来,美国长期奉行低利率的货币政策,目的就是鼓励居民多花钱、多消费。所以现在在美国,别说房子、汽车这样的大件商品可以分期付款,就连买电脑这样的一般产品,也可以分期付款。800美元一台的笔记本电脑,你可以一分钱不付抱回家,只要你之后每个月还银行30美元,分3年还清。
借钱消费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比如你现在是个穷学生,买不起电脑,如果有这么个分期付款的方式,你可能就会去买电脑,而有了电脑,就可以做很多事情,生活方便了很多。企业也是如此,无论是产品开发还是市场推广,必须要先付出成本,所以向银行借,即便到时候要多还利息,但是企业就这样慢慢做大了。因此,无论是借钱买电脑还是办企业,都是创造价值的事情。
但问题是有些人借钱只是转手再借出去,赚一笔利息,这种借钱纯粹是为了赚钱,而不创造价值,举个例子,一笔钱由甲方借给乙方再借给丙方最后才到丁方的手里,每个人都要雁过拔毛赚一笔,这就加大了资金的风险。一旦有一个人出现资金问题,甲乙丙丁一根绳上的四只蚂蚱统统遭殃,这就是所谓的金融危机。也就是整个金融体系中借出的钱超过了这个社会所能承受的能力,所以才会有美国政府出钱救市,就是政府借钱出去,让钱重新再流动起来。
但是如果政府也没有钱了怎么办?那就只能向外国借了。美国现在就是全世界欠钱最多的国家,美国政府外债接近15万亿美元。这笔钱相当于要所有美国人做牛做马给全世界人民白干一年活儿才能还上。其中中国政府截至2010年4月就持有9000多亿的美国国债,这就是说中国借给了美国9000多亿美元。中国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债主。
虽然美国政府欠了那么多钱,但是美国的甲乙丙丁这四位的日子却过得挺滋润,钱照样花,没钱的穷学生都用上电脑了;尤其是丙和乙,一边借钱、一边放贷,中间抽上一笔,而这个丙和乙就是美国各种金融机构,他们的高薪就是这么来的。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国人开始反思这个过度超前消费的金融模式是否有问题。那个格林斯潘当了20年的美联储主席,2006年80岁的时候退休,这个时候也被揪出来开批斗大会。2008年10月,美国参众两院举行听证会,让格林斯潘和其他美国前任财政高官交代问题,因为有很多人认为美国这次金融危机就是在格林斯潘主政美联储时期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所累积起来的恶果。
这些问题都留给美国内部去吵。对于奥巴马来说,如何重建金融秩序是一个问题,这15万亿美元外债的大窟窿又是另外一个问题。尤其是对中国这个大债主,是不是能够少还一点?
世道真变了,现在欠钱的是大爷,黄世仁要是活到现在估计也拿杨白劳没办法。如果说美国人在国内互相借钱不还,美国还有个信用体系在那约束着,你还想继续在美国混,就要讲点信誉,但是到了国际社会上,事情就变得微妙了。这笔钱要不要还,怎么个还法,用新闻里面的话说就是如何继续让美国掌握国际金融大权,是让奥巴马操心的事情。一方面,奥巴马不能跟美国国内的金融机构明显对着干,一来他们势力强大,奥巴马想管他们的工资都管不住,说不定还有可能把奥巴马拉下马来,二来奥巴马还得靠着他们去维持美国在国际上的金融地位;另一方面,又不能逼着普通美国老百姓少吃饭多劳动,省吃俭用还外债,这样的话,奥巴马迟早要回家卖红薯。难!
现在这个金融危机似乎熬过去了,甲乙丙丁四个美国人之间又开始借钱了,但是相关的外债问题依旧存在,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奥巴马还是要把目光对外。
奥巴马上台之后干的第二件大事是医疗改革。美国的医疗体系有很大的问题,这一点美国人自己也承认。首先是医疗保障的问题。美国人基本上都采用商业医疗保险,所以很多穷人和一些年轻人(仗着自己年轻体壮)都没有买医保。而有工作的一般由公司提供医疗保险,但是这个商业医保价格很高,因此很多企业,尤其是小企业不堪重负。其次,正是由于这种医疗保障制度,造成了有医保的人不怕看病贵,医生也乱开药,反正医保可以替你付,甚至出现医生病人联合骗医保的事情,这就使得医疗资源大量浪费。而另一方面,没有医保的人一般不去看医生,实在不行了才上医院,这在某种意义上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因为有小病的时候马上治疗,花钱较少,等累积成了大病,一般只能直接住院,这就离倾家荡产不远了。
每个人都觉得美国的医疗制度有问题,但是应该怎么样改,却吵了几十年没有吵出结果。因为这牵涉到太多人的利益。
奥巴马上台之后,强力推动医疗制度改革。奥巴马的改革总体上有这么几条。第一,少花钱。美国目前每年在医药领域的总支出为2.2万亿美元,占美国GDP的16%。这里面存在很多浪费。奥巴马医疗改革法案出台后,预计每年能够节约1400亿美元。第二,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对于那些无收入和低收入的穷人,政府提供相对便宜的医疗保险和资助,对不给员工买医疗保险的企业也规定出一些强行的投保措施。第三,限制医疗保险公司的权利。有时候,医疗保险公司出于利润的考虑,会拒绝部分人群的医保购买申请,比如老弱病残,现在奥巴马的法案取消了医疗保险公司的这些权利。
奥巴马的这个医疗改革法案讨价还价几个月,最终于2010年3月21日在美国国会以219票对212票通过。美国《时代》杂志称这个法案的通过足以写进美国历史,也是奥巴马的重要政绩。但是瞧瞧这个支持票和反对票的对比,就可看出这个法案存在多大的争议。
争议的中心围绕一个字——钱。很多人都对奥巴马的医疗改革有意见,就是觉得自己没占到便宜。首先是那些日子过得去的美国中产阶级反对这个法案,因为奥巴马的改革带有很大的社会化倾向,给一些低收入的穷人提供资助,而这个资助的钱从哪里来?是政府给的。政府的钱哪里来的?中产阶级交给国家的。这就是说,有钱人出钱,让没钱的人一起享用这个医疗保险。因此,这些中产阶级对奥巴马的“劫富济贫”的做法很有意见。
有人可能会说,美国人怎么觉悟怎么低,光想着自己。这也不能全怪美国人。因为美国医疗长期以来商业化色彩十分浓重,人们也就有了固定的思维,有钱人看病就像是一种特殊服务,好比你去按摩桑拿。看了一次病,心里还有优越感。一说我的医生是哈佛医学院毕业的,跟自己家买了一辆法拉利一样有面子。正因为如此,很多美国人的脑筋就转不过弯来了,甚至有人还觉得奥巴马的医疗改革就是为了均贫富,如果这样继续让奥巴马干下去,美国迟早要完蛋。
而问题的关键在于,美国的医疗药品成本实在太高。美国的医生,都是医学博士毕业,要有专业的执照才能行医。很多人羡慕美国的医生收入高,但是也要看到人家的成本也高。读医学院很多都是自费的,读个书可能就要花好几十万美元。等到有资格自己开诊所了,都已经30多岁了,一年不赚个几十万怎么也说不过去。
再者,美国的药,确实是靠自己老老实实养小白鼠试出来的,研发一种药可能要好几年,而且药品研发的成功率又比其他行业要低。正是因为成本高,所以只有大公司才研究得起,小公司根本没有实力进入医药行业。到最后,药品行业被几家大公司所垄断,这就把药品维持在一个高价位上。
而美国的医疗保险公司,他们本身就不是社会福利机构,因此保费要比其他国家的社会医疗保险高出一大截,而且这些医疗保险公司自己也成天在做投资,盈利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
现在奥巴马的医疗改革希望每年能够把美国的医药支出总额压缩1400亿美元,但也就是几个百分点,整个蛋糕仍旧很大,所以看病费用不降、药品价格不降、保费不降,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美国医疗体系的格局。如果只有谁多得利,谁少得利的区别,那么这个争论还将会一直继续下去,而要降低医生、药厂和保险公司的收入,这个难度不亚于限制银行高管的收入。
现在奥巴马这个医疗改革虽然获得通过,但是通过的法案也是多次妥协后的法案,反对的人依然很多。就在国会通过这个改革法案的当天,美国多个地方举行了游行示威,抗议通过这个法案。一些对议案投支持票的议员还收到威胁电话。而时下,美国中期选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美国共和党已经放话出来了,如果共和党获胜,也就是共和党获得了美国国会的多数席位,就打算废除奥巴马的医疗改革法案。
所以雄心壮志的奥巴马想啃美国金融和医疗这两块硬骨头还是要费很大劲的。到现在,只能说是毁誉参半。
在受这些国内问题困扰的同时,奥巴马在国际事务中也没闲着。
2009年10月9日,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宣布该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美国总统奥巴马。奥巴马的助手私底下对媒体说,奥巴马获奖当天一点表情都没有,在白宫也没有跟别人提起这件事。
这也不奇怪,这个诺贝尔和平奖给奥巴马多多少少有点无厘头的味道。一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一年不到,也没干过什么维护世界和平的大事;二来奥巴马这个时候的另一个身份是美国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总司令。把诺贝尔和平奖给一个正在指挥两场战争的总司令,实在让人看不懂。
这两场战争是小布什在第一个任期内发动的,刚打起来的时候还能激发一点美国人的社会凝聚力,但是打到现在,打了那么长时间,没什么实质性的进展,也没有新意,无论是美国大兵还是看热闹的,都有点疲软了,美国国内基本上只剩下骂声了。
奥巴马说他要尽早结束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话虽然这样说,奥巴马心里其实还是希望有所作为的。尤其是这个阿富汗,到如今基地组织和本·拉登还躲在阿富汗的山洞里,而且还隔三岔五地出来,骂一下美国政府。因此不把这个本·拉登活捉了,奥巴马是不甘心结束阿富汗战争的。而一旦捉住本·拉登,那么奥巴马就威风了,不仅支持率会大增,说话也会更硬气。所以在2009年,奥巴马又向阿富汗派遣了3万名美国大兵。虽然这个事情引起美国内部反战势力的反对,奥巴马的支持率也曾一度下降,但是奥巴马还是决定一搏。有媒体认为,奥巴马有可能“成也阿富汗战争,败也阿富汗战争”。
除了打仗,奥巴马的外交政策与前任小布什的最大区别是放低姿态。奥巴马在竞选时曾说,现在反对美国的声音那么多,不是因为美国在衰弱,好欺负了,而是前任总统小布什树敌太多,因此在他当总统之后,要搞好跟每一个国家的关系。
所以,奥巴马当上总统之后,就和国务卿希拉里一起走访了很多国家。美国媒体做过统计,奥巴马当总统的第一年里就频下美国基层考察,足迹遍布亚非拉各国。希拉里还不止一次跑到非洲去跳舞,以示美非团结一家亲。
但也正是奥巴马广交朋友的策略,引起了国内很多强硬派的不满。他们觉得如果美国不强硬,跟其他国家平起平坐,那美国在国际社会上的优势也就不复存在,美国也就不会是美国了。
比如在伊朗问题上。伊朗因为核武器问题受到很多国家的反对,这种事情一般美国最积极。但是奥巴马要制裁伊朗或者打伊朗之前,也不得不考虑其他核武器大国的意见。因此不少美国人觉得奥巴马政府顾虑太多,做事拖泥带水,不像小布什在发动伊拉克战争时那样“先发制人”。而且一直这样拖下去,美国可能最终在伊朗问题上失去主导权。
此外,奥巴马在外交场合的一些细节也受到批评。比如奥巴马在会见沙特国王和日本天皇的时候,都向两位国家元首鞠躬90°。美国人从来不行这种大礼,因此指责奥巴马这是自降身份,丢美国的脸。但奥总心里有杆秤——面子是人给的,脸是自己丢的。
而美国外交政策的最终着眼点就是美国能够从其他国家捞到多少好处。前面已经提到过,美国政府现在有那么多的外债,如果其他国家还是愿意继续借钱给你,愿意向你提供资源和商品,那么美国政府欠钱不还或者继续借钱又何妨?而美国政府在欠钱的同时,还在想靠什么方法能少还点钱。打仗是一个办法,把债主灭了借的钱也就一笔勾销了。但这是下策,一来没有人性,二来灭了债主就找不到人借钱了。所以奥巴马考虑更多的是在金融领域中发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面对种种困局,奥巴马怎么办?
下定决心,钱是中心,磨刀霍霍,外交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