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
8136900000033

第33章 中国大学文化转型:历史、现状及路径(4)

总体上看,经过不断观察、思考和探索,大约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左右,中国知识界对大学的性质终于有了比较准确地认识。这时一批十九世纪末创办的新式学堂相继演变成大学,外国教会在中国也开办了多所大学,一批海外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成为大学教师和管理队伍的主导力量。他们把西方大学的办学模式引入中国,基本奠定了中国的大学体制和大学文化。当时国内政治形势动荡不宁,先是南北之争,接着是国共之争,然后是抗日战争,然后又是国共之争。这些动荡给整个国家带来了深重灾难,对中国大学的发展也造成极大危害。然而,政治上的分裂状态,为大学相对自由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空间。集权政府始终不能完全控制整个国家,也腾不出手来管理大学。虽然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也试图渗透和控制大学,但遭到强烈抵制,效果有限。于是大学能够相对独立,自由发展。因此二十世纪上半叶,特别是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从整个中国的状况看是灾难深重的三十年,从中国大学的发展来看却实黄金时期的三十年。中国涌现了一批著名的大学,取得了一些在国际学术界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培养了一批后来在国内外发挥重要影响的优秀人才。当时中国的大学,从无到有,发展速度很快,在很多方面都迅速拉进了与西方著名大学的距离。这决不是说,国家动荡分裂有利于大学的发展。如前所述,动荡不安的时局对中国大学的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而只是说,因为基本确立了大学体制及大学文化,大学能够相对独立自主,即使当时国家处于兵荒马乱中,中国的大学也能迅速发展,取得出色的成就,可见大学体制和大学文化是多么重要,大学的相对独立自主是多么重要!

四,近年来中国大学文化的嬗变。

新中国建立后,实行一种全新的大学办学模式,已经基本确立的大学体制及大学文化被彻底改造。私立大学全部被取缔,所有大学纳入政府管理。大学有关事务都必须层层审批。大学内部也实行严格的科层制管理。教学和研究活动都有严密规定。按照一种规定的标准培养学生,主要是培养应用性技术人才,以至最高当局有取消所有文科大学和文科专业的想法。虽然奉行的是新的概念,但实质上是中国教育文化中的集权式管理和实用主义传统卷土重来。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大学更是基本停办,大学本身存在的合法性也受到怀疑和否定。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原有的大学重新开办,又兴办了一批新的大学,中国的大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拨乱反正的巨大弹性力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口号的提出,曾使中国的大学经历了一段相对独立自主的发展时期。长期遭受压制的知识分子的教学和研究热情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重新得到学习机会的年轻人也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和文化。但在八十年代后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经济改革全面铺开,中国大学的发展遇到新的问题,大学文化开始蜕变,具体体现为管理体制集权化进一步加剧;实用主义思潮甚嚣尘上;大学基本建设和行为严重庸俗化。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基础薄弱、国情复杂的大国。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一旦发生剧烈动荡和分裂,就会内耗不休,外部势力肯定乘机插手,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就会毁于一旦,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愿望就会再次落空。因此,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始终是政府和全体国民的头等大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社会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出现了一些影响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的因素。鉴于历史经验,大学是年轻人和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往往是各种社会矛盾的敏感区和引发地,因此成为被高度关注的目标,被视为维持稳定的前哨阵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后政府加强对大学的控制,根本原因乃在于此。政府委托教育管理部门和大学当局管理大学,交给它们的首要任务,不是教学培养人才,不是科学研究,而是维持稳定。无论从国家利益来看,还是从政府本身的利益来看,政府如此考虑可以理解。但这样一来,就会把大学管得死死的。如前所述,大学文化的根本特征,就在于独立自主,自由教学和研究,崇尚科学,注重对人的培养。失去了这些大学文化的基本特征,大学就不可能健康发展,就不可能产生众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不可能培养出钱学森先生所说的具有创造性的优秀人才,最终会对国家的长远发展产生严重不利影响。这是目前中国政府、社会和大学面临的一个两难问题。

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近年来,中国大学的集权管理愈演愈烈。教育主管部门通过人事任免权、财政拨款权、办学审批权等途径,把对大学的控制落到实处。在受命管理的过程中,教育管理部门又产生了一系列部门利益,利用国家的委托,本能地寻求扩大本身的权力,加强对大学的束缚。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发展市场经济,建立多种所有制经济,培育市场主体,倡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分散决策,发挥企业自主权,主要通过市场调节。而在高等教育领域,基本上还是计划教育的集权管理模式。因此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大学是计划经济的最后也是最坚固的一个堡垒。

在办学主体方面,还是以国家政府为办学主体,独立学院、民办学校层次低,在许多方面受到限制和压制。它们也对现行体制非常依赖,名不副实,而且国进民退现象严重,至今尚未构成中国高等教育格局中有影响力的部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多年,国家政府独自办学的格局几乎没有什么改变。众所周知,现在世界上最好的大学,绝大部分都是私立大学。国家政府办的大学很难避免集权化管理的种种弊端,在私立大学不成气候、国家政府办大学垄断高等教育、因而缺乏体制的竞争和相互影响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

大学的设立、升格,大学开办何种专业、授予怎样的学位,大学的招生计划和招生方式,教学计划大纲等,都要报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大学招聘教师还有种种政治、法律上的限制;大学不能自己确定教师的工资标准。

中央和省市政府掌握大学负责人的任免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的任免与教师、学生一点关系也没有,所谓考察、听取意见都是走过场。这些官员既然由政府任命,他们就只对上面负责,只想着如何让上级官员满意。在大学负责人任免方面,近年来集权化管理进一步强化有四个标志性的步骤:一是确定所谓大学行政级别,确定几十所大学的党委书记、校长是副部(省)级。这样大学的官员们就会想着怎么保住、提升自己的级别;二是把教育部的一些司长、副司长派到大学去担任党委书记、校长或副书记、副校长。各个省教育厅也马上依样画葫芦,把处长们派到大学、学院去做书记、校(院)长或副书记副校(院)长;三是多所大学的党委书记、校长互换对调,完全无视大学的文化,把大学完全变成了一个任何官僚都可以执掌的政府部门;四是调地方行政官员入主大学,一般是当党委书记,一方面加强对大学的控制,为地方服务,一方面解决某些行政官员的所谓级别、待遇问题,大学成了解决官员出路问题的一个筹码。

现在大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少校党委书记都来自地方党委政府。他们非常熟悉、习惯地方党委政府的体制,地方上党委书记是绝对的一把手,于是他们也认为自己是大学当然的一把手。于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变成了“党委书记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些党委书记多没有在大学上过一节课,没有写过一篇专业学术论文,对大学教学和学术研究没有亲身体验。他们如果有自知之明,只管管政治稳定、思想政治工作等,或再多管一点,管管土地、资金、后勤等,倒也不妨。然而他们偏偏要大权独揽,自以为是,对教学、研究等各方面指手画脚,为所欲为。由于中国大学内部也实现高度集权管理,缺乏一套分权管理和相互制约的制度,主要负责人对大学的运转的影响直接而强大,于是大学中各种奇怪现象层出不穷,大学管理行政化严重加剧。

他们工作的方法就是不断设立新的机构,任免干部,寻求施展权力的快感。

不断开大会、做空洞无物而又冗长无比的报告。他们的目标就是得到领导的批示,上报纸电视。在从上到下的行政主导下,学校上上下下都为了指标好看,便于向上级领导汇报。于是不考虑学校和学科的实际情况,不顾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客观规律,整天叫着要确定大目标,建大平台、大团队,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整天喧嚣着这种夸张以至疯狂的声音。不断的开会,醉心于所谓顶层设计,结果顶层设计变成“顶层官员几个人的设计”。大量的经费被集中到一些华而不实的所谓大项目上,指望两三年就能出庞大的有“高显示度”的成果。一切以“大”、“多”、“快”为目标,说是新的“大跃进”,毫不夸张。稍有理性的人都会觉得这过于荒唐,但在这种大环境下,要么违心跟随,要么因不够积极或略有不满而遭到冷落。而一些唯利是图的人,则唯领导马首是瞻,一味逢迎讨好,得到赏识重用。大学内做人、用人风气严重堕落。

政府部门牢牢控制着大学的拨款,而且这种拨款带有极大地不确定性。每年中央和省市政府的日常拨款一般不到总运转经费的五分之一,另外中央和省市政府的专项拨款可能占到五分之一。另有接近五分之二靠教师的科研经费,这些科研经费又有相当大部分来自中央和省市政府的科研经费。其余约五分之一多一点来自于学费、办班和办企业的收入、卖土地和资本运作的收益等等,可见大学的大部分经费来自政府。

这些年国家对大学的投入有所增加,把新增教育经费基本上都划为专项经费,这部分经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国家教育部和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实行各种评比、评估。大学参与各种评比、评估,不断地去掌握该项权力的部门“公关”,就能得到这些经费甚至多得经费,否则就可能得不到或少得。于是国家和省市教育管理部门高高在上,趾高气扬,大学唯唯诺诺,卑躬屈膝。每所大学都跟着教育管理部门的指挥棒起舞,导致千校一面,毫无特色。

粗粗罗列一下,现在中国的高等学校要接受的评比、评估、检查主要有:

985重点建设大学,211重点建设大学,国家实验室,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省级)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级(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国家级创新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863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专项招标项目,国家级(省级)科技成果奖,教育部(省级)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国家级(省级)有突出贡献工作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省特级专家,国家级“千人计划”人才,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才工程人才),国家级(省级)“五个一批人才,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研究生教育学科评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