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20世纪后半叶的在台知识人
8129700000009

第9章 傅斯年:归骨于田横之岛(4)

1928年秋,河南安阳殷墟开始发掘,此为1899年甲骨文现世以后,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应用科学方法进行发掘。从此以至1937年夏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先后十年间,发掘凡十五次。由董作宾、李济主持其事,发现了大量殷代铜器及龟甲兽骨文字。经过历史语言研究所各级研究人员详细研究,殷商史事遂由隐晦而日趋显明,中国之信史,因之向远古推进千百年。

3书生以讲学报危国

傅斯年为五四运动健将,对“九一八”空前国难之来临自极感悲愤,曾在当时的北平图书馆约集著名学人商讨“书生何以报国”,傅忧心如焚,慷慨陈词。他与几位知名学者几经商讨,都以编写中国通史以唤醒民族魂为急务。

此后北大史学系即以此一事业为己任。傅斯年旋建议校方聘请国学大师钱穆来北大讲授此一课程。抗战之初,钱穆所撰《国史大纲》刊行,可谓傅斯年此一号召的实现。

其时,日本人为掩饰侵略我国东北,发表“满蒙在历史上非支那领土”之谬论。傅斯年深感义不容辞,乃于百忙之中赶撰《东北史纲》,运用民族学、语言学及古籍中史料资料,以证明东北原为中国郡县,无论任何方面均与中国有不可分割之关系。稿成后由李济节译成英文本,送至国际联合会调查团以为参考,颇受调查团重视。

傅斯年四年中在北大及清华各校“危城讲学,大义凛然”。且时时怀着“最后一课”的隐忧,益加策励,终于造就中国近五十年来学术上的黄金时代,培植了众多的人才,有不少人后来成为抗战和国家建设的中坚。

蒋介石也赞叹傅斯年的高瞻远瞩,感叹:“每想起领袖人才的缺乏,想起世界领袖人才的缺乏,不能不想起孟真的胆大心细。(孟真)能做领袖,又能细心周密地办事,余真不可及!”

他的老师胡适之先生也高度肯定这个学生,称:“所谓傅先生所做的四件大事,除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是傅先生手创,且经营较久,并有空前成就以外,其余三件大事,只是做了奠基工作便离开了。”对学生先老师而去,言下不胜唏嘘之意!

孟真先生是五四运动的健将,可知他在学生时代即是反日的。1926年,傅斯年在巴黎闻地理学大师丁文江在孙传芳势力下任淞沪总办,极为不满,曾对胡适言回国后“一定要杀他”。

1929年,傅斯年与丁文江在北平经胡适介绍而认识,两人深谈后不久即成为互相敬爱的好朋友。1936年1月,丁文江在粤汉铁路沿线考察时煤气中毒,傅斯年闻讯赶往湖南长沙救护并料理其身后事。又发表《我所认识的丁文江先生》、《丁文江一个人物的几片光影》,赞扬丁文江“是新时代最良善、最有用的中国之代表”,生死交情,永为士林佳话。

1932年10月,北大教授马衡企图划北平为中立的“文化城”以苟且偷安。傅斯年闻讯曾加劝阻,马衡不听,进而寄信蔡元培院长表示反对:“斯年实为中国读书人惭愧!”

当时傅斯年先生正在北平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这时日寇侵陷东北,平津危急,在北平的一部分学人发起设北平为“文化城”也就是中立区的运动,梦想以这种办法逃避日寇的炮火。傅斯年先生对他们劝说无效,因此不得不申明立场。10月12日,他写信给当时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总干事杨杏佛两先生,说明他绝未参与这种运动:“北大马叔平先生赴京,运动什么北平设为‘文化城’。此事初发起时斯年即表示不赞成。”对为此事图谋者,傅斯年在信中感慨道:“斯年为中国读书人惭愧也。”后来马衡等人策划的“文化城”之梦未能实现,固然不一定与傅斯年先生的反对有关,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在北方的学人中,他是最坚决的反日者。

1933年5月,《塘沽停战协议》签订,傅斯年极力表示反对。

6月4日,胡适在《独立评论》发表《保全华北的重要》专文,认为当局一时无力收复失地,赞成华北停战。傅斯年接阅此文大怒,要求退出独立评论社,严正表现爱真理甚于爱吾师,他对胡先生素来执礼甚恭,这次却大大地例外,胡适为此非常感伤。最后由丁文江先生写一长信给他,加以劝解,他才打消退社的意思。丁先生的长信,他始终保存着,大概是作为与胡先生友情上的一点纪念吧!

但也显示他积极抗日主张持之益坚,立言退让亦有限度,虽弄得胡先生非常感伤也在所不惜。

正如胡适所称由此也可以“感觉他(傅)骂人的火气,也感觉到他爱朋友、了解朋友、鼓励朋友的真挚亲切”。胡适说,“一点也不怪傅孟真”。

1935年冬,日本特务土肥原到北平,与宋哲元幕中的亲日分子萧振瀛勾结(傅斯年先生一直说萧是汉奸,国人有同感者也不少。近来又有人说他不是汉奸,但说他是亲日分子,大概不会冤枉他),企图造成冀察乃至华北五省的“特殊化”。

日本人通过当时的北平市长萧振瀛邀集北平教育界人士谈话,席间萧以各人的安全为威胁,想迫使他们就范。俨然是为日本招降,至少是要北平教育界闭口。

在大家惶惑之际,胡适之先生和傅斯年先生挺身而起,当面教训萧振瀛一顿,表示了坚决反对的态度和誓死不屈的精神,结果大家一哄而散,粉碎了萧的阴谋。于是北平整个浑沌的空气为之一变,教育界俨然成为左右北方时局的重心。接着北平教育界组织起来,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为国苦斗,直到“七七事变”。傅斯年先生骂萧的事,在当时北平各个学校中传诵一时。

傅斯年先生这种伸张正气的精神,使他不顾一切。大家不要忘记,那时候的华北,不但亲日派横行,而且日本特务也公开活动,这是一个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局面。

“一二·八”学生示威运动爆发,包括傅斯年在内的部分北大教授举行大会,共同宣誓“不南迁、不屈服!只要在北平一天,仍作二十年的打算,坚持到最后一分钟”。日人及亲日汉奸对傅斯年因之更加忌恨。然傅虽处险境,不稍抑其抗日爱国热诚。

傅斯年为表示其积极的抗日态度,在其夫人俞大彩怀孕时,即对罗家伦言:“如生男孩,即命名仁轨!”罗家伦竟不能喻意,傅当面谓:“你枉学历史!你忘记了中国第一位在朝鲜对日本兵打歼灭战的,就是唐朝的刘仁轨吗?”1935年9月15日,传其夫人生一男,他当即命名仁轨。可见他内心所蕴藏的是多么强烈的国家民族意识!

抗战胜利时,他在重庆。他在一封家书中说,他一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欣喜欲狂,冲出寓所,飞奔上街,手舞足蹈,见人便拥抱,狂呼大叫,直到声嘶力竭。又说:“我可以出国治病了。”

他曾指着壁上的书架说,这些书,还有存于史语所一房间的书,他死后要留给儿子。他要请董作宾先生为他制一颗图章,上刻“孟真遗子之书”。在逝世前不久,果真刻一图章“孟真遗子之书”,印在书上,作为给儿子的财产。傅仁轨曾在给其母亲的信中写道:妈妈:爸爸要把他所有的书籍,都遗赐给我,我非常感动。如果别人有正当需要时,就请你毫无犹豫地借给他,因为有许多好学的学生,是能够读这些书的,要是为我而把这些书藏在箱子中,我觉得那是很自私的,爸爸给我的一切——道德方面的——自应珍视,而且我要尽量地利用它。

为了救国救民,傅斯年可以不顾生死,他常常准备以身殉国。

对外侮他奋起抵抗,对内忧他也勇敢迎战。他认为贪官污吏最该打倒。他强调:“现在革命过程中的一切牺牲,是为民众利益的,不是为贪污官吏中饱的,不是为买办阶级发财的。”他又说:“我拥护政府,不是拥护这班人的既得利益,所以我誓死要和这些败类搏斗,才能真正帮助政府。”他主张“除恶务尽”,他主张“攻敌攻坚”,而且他一动手攻坚,决不肯中途罢手。

有一次,在重庆为了某一种公债的案子,他在国民参政会发言到结束的时候,郑重声明他这番话不但在会场以内负责,而且在会场以外也负责,他愿意到法庭对簿。这话使全场兴奋,可是爱护他的朋友们为他捏了一把冷汗。会后朋友去看他,问他为什么敢说那样肯定的话,他说:“我没有根据,哪能说这话。”于是他取出两张照片给大家看。可见他说话是负责的,绝对不是所谓“大炮”者可比,也决不是风闻言事者之流。这种有风骨的人,无疑是值得敬佩的。

孟真先生不常做诗,尤其是旧诗。他在北京大学做学生时,虽曾发表过几篇新诗,旧诗则在抗战前似乎没有人见过。但在抗战期间,为了景慕忠烈,他曾破例做了几首旧诗。1938年末,山东省专员范筑先先生战死聊城,孟真先生曾写了四首诗哀悼他。

1940年张自忠将军战死于襄阳,1944年张将军殉国四周年,孟真先生有诗追悼,题曰《悲歌》,诗句如下:泰山重一死,堂堂去不回。

身名牧马革,风日惨云雷。

忠义犹生气,艰难想将才。

中原谁匡济,流涕楚郢哀。

这只蟋蟀不但会斗争,而且能说教,他对教育的重视可以说是无人能出其右。他曾强调指明:“今天的教育方案必须是针对着今天我们的‘穷’、‘愚’、‘不合作’。”

为此他写了许多文章解析中国知识分子的毛病。他认为:“现代社会的要求有两大项:

(1)工业化。

(2)大众化。

中国非工业文明的教育意义是必须改正的,中国传统文明之忽视大众是必须修正的。但他强调:“我所谓修正,并不是抹杀之谓,乃是扩充之谓。”“因为传统是不死的,所以也并抹杀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尽管它的缺欠已成为第二天性,抹杀是不可能的,然而必须拿现代的事实衡量一番,其中应该抹杀的东西,不惜彻底地改;应扩充的东西,不惜彻底的扩充。

战前‘本位文化’之说,是极其不通的。”“与之相反便有‘全盘西化’之说,这又不通之至。一个民族在语言未经改变之前,全盘化成别人是不可能的。前者一说是拒绝认识新时代,后者一说原不能自圆其说。”“教育要认清中国文化传统的力量,因而要认定它是完全抹杀不了的。同时也要认定它与时代的脱节,因而要做彻底的修正。”

傅斯年更进一步指陈中国文化传统中“不应抹杀”与“必须矫正”之所在:“我所谓抹杀不了,并不是应抹杀的,就是人与人中间的关系。中国人的脾气,在合易近人情,争中有让,富于人道性等地方,属于这一类。至于读书人之阶级观、对于外务之不注意、思想上之不求逻辑,是必须矫正的。为前者需要把文化推广到一切人,再不可以‘礼不下庶人’。为后者需要纠正中国人用脑不用手的习惯和对物马马虎虎的观念。假如走这条路,是用力少而成功多的。”

1944年3月,傅斯年因公务忙碌,生活不安定,高血压症增剧,不能支持,入中央医院治疗。7月,出院休养。10月,傅母李太夫人弃养,傅悼念不已。自顾高血压症无法痊愈,唯有拖延时日而已。

他尝寄函胡适述病情及致病由来云:“病中想来,我之性格,虽有长有短,而实在是一个爱国之人。虽也不免好名,然比别人好名少多矣。心地十分淡泊,欢喜田园舒服。在太平之世,必可以学问见长。只是凡遇到公家之事,每每过量热心,此种热心却出于至诚,而绝非有所为。遇急事胆子也大,非如我平常办事之小心,有时急的强括不舍,简直是可笑。”

傅斯年也知道自己的毛病,也寻找过药方,但都无法阻止他“择善固执”的性格。他也写信给恩师说:“平日好读《老》、《庄》,而行为如此。有此性情,故遇有感动冲动之事,心中过分紧张。这种感情冲动,私事甚少,而为公者极多。性情如此,故得此病,更不易治。”他自我解嘲又说:“此等性情,自天外人看,未知还有趣否?但在中国却算比较少的了。”

傅斯年也曾经一度想退隐:“近日又读《庄子》,竭力自己为自己想开,何必一人怀千古之忧,一身忧国家之难。读来读去,似乎有些进步,此窍还是半通不通的。古人有以天下事为己任之说,一个人如此想,多半是夸大狂,我向不以此言为然。但自己不自觉之间,常在多管闲事,真把别人事弄成自己的事。此比有此意识者更坏事,以期更真也。我本以不满于政治社会,又看不出好路线来之故,而思遁入学问,偏又不能忘此生民。于是在此门里门外跑来跑去,至于咆哮,出也出不远,进也住不久,此其所以一事无成也。”

但他又挂念做学:“今遭此病,事实上不能容我再这样,只好从此以著书为业。所可惜者,病中能著书几何,大是问题耳。”可谓一代学人最珍贵之自画像。

正如程沧波所指陈:“他(傅斯年)对政治,喜欢谈论,而容易厌倦;偶然奋不顾身地一击,并不是对政治有兴趣,而是激发于士大夫的责任感,他的胸中实在是一张白纸,洁白的没有一点瑕疵。他终于不做李膺、范滂,而做了郭林宗,这是他的命运,也是今天的时代,究竟与东汉末年有别。”

4国家民族之大是大非

谈到中华民族大是大非的问题,孟真先生始终坚持着“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原则。他认为中华民族自古至今经常与外族同化,合成一体,中国境内现虽仍有若干种族,但也正在同化混合的过程中,不足影响中华民族的整体性。他对某些学者的巧立名目、强分中国为若干民族表示不满。他认为政治固不应支配学术,但如果某种学术对国家民族有危害的可能,政府应加以取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