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首设粥棚吴骆驼报恩
刘氏永隆统秦胜基遭讥
说话间春节已经过去。初五这天,下了一场薄薄的小雪,很快就融化了。乡下的人说,都知道“干冬湿年下”,谁知今年一冬无雪,到这个时候了,才下了场尿霜。镇上的人说,节前无雪,得了场好生意,快开市了,下瑞雪给了个好兆头。乡下和镇上的人都说,天干路响的,正好方便了串亲戚的人,可以不踩泥。
正月初六大开市,全镇各条街道上的商家全都下了板壁,正式开张营业。从凌晨起,满城里再一次响起开锅一样的炮仗声,空气中飘散着浓烈的火药味。
江海阔早早起来,和江海龙、郝管家一起,安排下人到通向县城的木桥北边,那个叫做漫流寨的村子旁边建一个施舍的粥棚。这是按照江七爷的要求,自己家里率先起步的。因为刚刚过罢年,就有豫东一带的讨饭人星星点点地开始向这边漂移,估计要不多久,就会有大批的难民路过这里,沿途向湖北老河口、荆州一带逃荒要饭。早一点准备,可以给镇上的商家带个头,让他们都抓紧行动起来,免得等难民拥来时措手不及。
按照年内已经做出的部署,江海阔打算在镇区北边、东南、东北、东边四个方位,在临近大路的空地上,规划出一定的区域,让商家们各自搭建自己名号的粥棚。这种施舍性质的活动,不好用集资的方式办理,高兴了随心布施,不高兴也不勉强。在赊店的历史上,这种活动搞过多次。多年没有搞了,商家们感到新鲜,纷纷在年内就开始做了准备。也有的商户明确表示,自己家里尚且僧多粥少,哪有闲钱做这类善事?江海阔想,要是高占春活着,肯定也不会做,像街上这样一毛不拔的商人,大有人在。
在镇上的周边地区搭建粥棚,其实也不单单是为了防止过路的讨饭人饿死在赊店境内,同时也能够防止难民大批量地拥进镇里。天知道有没有刁民,乘机在街道上捣乱?让他们没有进入市面上,在粥棚里就喝饱了,及早离开这里,实际上也是一种保证镇内不发生混乱的得力措施。
江海阔见手下人备好物料,正要率众出发时,永隆酒家的老板刘世家找上门来,下了一道请帖,说要请镇首大少爷届时主持永隆酒家和永禄饭店合并一事。
江海阔拍拍脑门说:“亏得你来提醒我,要不,我还真的把这件大事给忽计了!你再来晚一点,我就要到漫流寨建粥棚去了。今天就是初六了,仪式什么时间开始?”
刘世家说:“大少爷不必着急,你还没有仔细看请帖,我们原来想,六六大顺,打算初六大开市就办这件事儿,后来经人提醒,才决定改在正月初九上午举行了。要不是因为这些,我们弟兄二人为啥到今天才忙着下请帖呢。”
江海阔笑了:“原来是这样,那你们安排在初九有啥解释?”
刘世家说:“都说酒是应了‘九’这个数字,到九日才是最合适,为了图吉利,特意安排在这个时候。”
江海阔半是认真半是玩笑地说:“哦,我明白了,酒神仪狄爷造酒时,用了九十九天才造出了美酒。今年是咸丰七年,那你们为何不改在咸丰九年的九月九日?那岂不是更好?”
刘世家说:“大少爷的玩笑开大了,我们弟兄早就急于合起来,从年内推到年外,不能再推下去了。正是要趁年下生意不太忙,专门办这件事情的。”
江海阔说:“那好,就定在正月初九吧,我有个建议,为了多得几个九字,你干脆放在那一天的上午九时九分举行。”
刘世家说:“那当然好,可是咱们镇上没有几个自鸣钟,咋能够准确地掌握时间?”
江海阔说:“你放心,时间由我来掌握,我有一只洋大人西门蒙斯送的怀表,到时候我带上,一切听从我的号令。”
刘世家笑笑说:“本来就是来请你发号施令的嘛。”
刘世家非常满意地走后,江海阔忽然记起,那只怀表现在还在刘玉坠手里,这并不要紧,要过来用一用,再还她就是了。
江家打的这个粥棚,面积很大,用了十多根大杉篙,六十多张以备官府征用的芦席。棚前支起两口杀猪用的大铁锅,铁锅的口径大小是用“折”来计量的,可两口锅之大,无法用几折来说明。用杂粮熬上一锅粥,可以管饱百十人。两口大锅轮流熬,每天打发二三百人喝粥,基本上没有问题。
江海阔把粥棚搭建起来后,对郝管家提出了几点要求,大意是,兵马不动,粮草先行,要抓紧把劈柴运来。再说粮食,所用的五谷杂粮必须淘洗干净,不能有碜,并且多备一些,储藏在棚后边的临时仓库里。仓库内放一张简易床,平时用于看守人休息,自己如果前来,也可以休息一下。家里的用人编出班次,轮流前来熬粥、发粥。
一切安排妥当后,江海阔骑上马,分别到四个地方查看。他看到一些大的商家,或者单独,或者合伙,纷纷在确定的地段选址建粥棚。有的把自己商号的名称,书写或者悬挂在粥棚前,有的什么也不写,只写上“粥棚”两个字。江海阔问这些只写“粥棚”的商家,你们为什么不写上自己的字号,这些老板解释说,善举就是善举,行善不为人知者方为至善,若为人知反而不为善了。江海阔听了,觉得这种说法和做法相当高明,颇有崇高的境界,少不得称赞一番。同时,不禁联想到其他一些事情,真是“家有百口,啥人都有”,一百个人有一百条心肠。赊店人有时很奇怪,对同一个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如同市面上关于“诚信”、“忠义”的理解一样,细考起来,区分出不少层次。不管怎样,江海阔看到商家们行动如此迅速,心里很满意。自己年内就着手安排的事情,终于有了结果。不仅自己满意,也让因为天上出了四个太阳引起惊恐的老爷子放心了。
江海阔打马到镇南关的时候,见到粮店街的街长余茂堂带领一帮人,正在他们分到的寨垣工段,组织施工,就上前和余茂堂打了一阵子哈哈。余茂堂见江海阔心情很好,虽然没有表扬自己,开的那些玩笑,足以说明,这个江镇首对自己相当满意。
余茂堂说:“大少爷,我提前开工,就是要做个表率,让你可以在街坊面前督促其他街道的工程进度。”
江海阔贬抑他说:“你这家伙,不用给自己戴高帽,叫我看,你是笨鸟先飞,算个球毛的表率!全镇上下,谁不知道,杆匪两次抢劫,都是你那个粮店街损失最大,你有切肤之痛!你不带头,哪个老球带头!”
余茂堂笑笑说:“上司你小看我了。反正不管如何说,我已经开工了,我要是提前完成了,你拿什么奖励我?”
江海阔说:“你过来,我悄悄对你说!”
余茂堂真的靠近江海阔,听江海阔的悄悄话。江海阔附到他的耳朵前,不知嘟囔了几句什么话。余茂堂摇摇头说:“嘴里噙鸡巴了?听不清楚你说的啥。”
江海阔使满劲儿,对着余茂堂的耳朵,“啊”了一大声,把余茂堂震得蹦了起来,才知道江海阔是在搞恶作剧,抬起脚来,作势要踢江海阔,江海阔一蹦好远,没有让余茂堂踢着。余茂堂指着他,笑得岔气说:“你这个坏家伙,小时候就这么坑过我,没有想到,几十年了,你还这么像小孩子那样坑我!”
江海阔说:“没有在你头上敲毛栗子,就算便宜你!”说罢,翻身上马,回到山陕会馆里去。
江海阔把马拴在铁旗杆下面,刚转身就看见一个身穿重孝的人,扑通跪在他的面前磕响头:“大少爷,我在这里已经等你很久了!”
大年下的,让一个穿孝的人磕头,江海阔觉得很不吉利,正要发火,一看是那个瓦店街的麻脸汉子,马上意识到是怎么一回事儿了,赶紧把这个五大三粗的人搀扶起来,关切地说:“咋啦?你母亲过世了?”
麻脸汉子哽咽着说:“大少爷,要不是你赔我瓦盆钱,又帮我卖瓦盆,有了饭吃,有了药煎,我娘还熬不过这个年关。我娘临死前,反复嘱咐我,就是拿命换,也要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江海阔脑子里马上映出那些不写商号名称的粥棚影子,行善不为人知者方为至善。自己偶尔为这个可怜的人办了件事儿,人家就这么牢牢地记在心里,可见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待人好就是待自己好,赶忙制止住麻脸汉子说:“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施恩图报非君子所为,我怎能要你报答!”
麻脸汉子说:“我的那些瓦盆,本来不值几个钱,你帮我赚了那么多钱,让我一下子腰包鼓了。用这些钱打发我娘入土时,乡亲们都说很风光,夸我是个难得的孝子。没有大少爷你的帮助,我哪里配有这个好名声?当时我就想,别说我老娘这么嘱托,我自己也不能没良心,当骡子当马也要服侍你,报答你的恩情!”
江海阔知道这个人的脾气很倔,说到就不反悔,赶紧安慰他说:“好了,好了,你的心意我领了,我带你去吃点饭,你赶紧回你的瓦店街去吧!”
麻脸汉子说:“没有娘了,我就没有家了。这不,我是投奔你来了。”说着,指了指扔在地上的那卷行李。
江海阔说:“我家里并不缺少人手,镇里也没有空位置安置你,你给我出了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麻脸汉子赶紧表白:“大少爷,我不是来讨工做的,我要到你家去,吃饭不打饭钱,做活不开工钱,只要给我一个狗窝一样睡觉的地方就行!反正我也没有啥地方可去了。”
江海阔想,办了一个善事,想不到被人缠上了。盘算了一下,家里没有什么具体的活儿让这个麻脸汉子干,只好让他做个杂役就是了。主意打定,就要带麻脸汉子到家里去。
一路上,江海阔问清了麻脸汉子的身世。原来这麻脸汉子姓吴,没有大名,乳名叫骆驼,小时候出天花,差点死了,捡到一条命,落下一脸麻子。十多岁时,父亲得急病死了,母亲辛辛苦苦地把他拉扯大。因为穷,一直没有娶到媳妇,学了一个做瓦盆的手艺,在人家窑场里干活,开不了工钱,年底发了一大堆瓦盆让自己卖。
江海阔叹息说:“骆驼,你真是个苦人儿。”
吴骆驼很激动:“大少爷,好多年了,没有人叫过我骆驼这个名字,都叫我麻子脸,客气一点的叫我老麻,不知道的人,都以为我姓麻,我连自己姓名都没有了。”
江海阔说:“你放心,到了我这里,再也不允许有人叫你麻脸或者老麻了。”
吴骆驼从怀里掏出一些散碎银子,要交给江海阔,江海阔问他干什么?吴骆驼说:“大少爷,你是个好心人,我是给你当奴仆来了。这是我变卖的家产钱,留着没有用,交给你吧。”
江海阔觉得这个吴骆驼铁了心要跟他了,心里其实挺喜欢这个诚实淳朴的庄稼汉子,推心置腹地说:“骆驼啊,钱你留下,我不会白用你的。等你的钱攒够了,我帮你成个家!”
吴骆驼说:“谢谢大少爷,成家的事情我不敢想。你看我这个人又麻又黑,是个丑八怪,没有女人肯嫁给我,我只要待在你身边,出把力,混口饭,没有人敢再欺负我就行了。”
江海阔白白捡了一个壮劳力,领回家里,对家人说了,大家都觉得这个吴骆驼够可怜的,没有人不同意安顿这个外乡人。正是由于吴骆驼的知恩必报,救出了江家两条性命,这是后话。
到了正月初九这一天,永隆统酒店正式开张。
刘家已经打通的门面装饰一新,刘世家、刘世泽兄弟站在门口,不停地拱手迎客。赊店街几乎所有的商业门店都送来了贺仪。
陆续前来恭贺的客人们,无不驻足观看江海潮书写、刘家镌刻的“永隆统酒店”那块匾额。无不称赞这字写得刚劲有力,浑厚奔放。看着这几个字,永隆统牌子的酒香就会扑鼻而来。刘家兄弟是有心人,他们把江海潮题的那个条幅装裱起来,挂在店内最醒目的地方,另外专门制作了两条红挂搭儿,从二楼吊下来。众人一看,一边是“赊店老酒”,一边是“天长地久”,更加交口传诵,说这句话形容赊店的酒,非常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