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商埠雄魂
8122000000048

第48章 王掌柜献策巧布迷魂阵(2)

江海阔跟着军校穿过瓷器街,一路向南,拐到了离码头不远的三官庙街,一直走到了王家车马店。店前大门外,两盏大宫灯下,站着四个军校,见到带领江海阔前来的军校他们两个人,“啪”地立正,然后抻出右臂,向下打个千儿行礼。江海阔心里发慌,说了声:“军爷们辛苦了!”带他的军校稍微点点头有所表示,两个人就进了院子。

王家车马店的院内,一派灯火通明。只见王家掌柜、店小二和伙房里的伙计一片忙碌,远远比招待一般客商殷勤慌乱。

军校带领江海阔走进二楼那间最好的客房里,外间的椅子上坐着的那个人,欠身说道:“海阔贤侄,你好哇!”

江海阔定睛一看,不是别人,正是皇上的御前侍卫孙世英孙大人,一阵惊喜,上前拉着孙世英的手乱摇:“哎呀,是表叔衣锦还乡了,您怎么不早一点捎信儿给我,我好到镇外接您!”

孙世英说:“我这次回来,要悄悄地来,悄悄地走,说什么衣锦还乡!我表哥的身体好吗?”

江海阔说:“承蒙表叔念记,家父的身体康健着呢。见过我表爷了吗?”

孙世英说:“到家以后,我就悄悄地回去找他这个不着调的老头了,一直等他不到,也不知道死到哪里去了。”

江海阔心里知道,孙世英他爹孙大头八成是钻进了哪个寡妇怀里,糟蹋银子去了,却没有明说。一边说:“不要紧,他丢不了,回头我替您想办法找到他。”一边打量孙世英,只见孙世英身材魁梧,有些发福,肚子偏大,颇有官威,一扫过去在家里时的顽劣模样。

孙世英请江海阔坐下,手下的军校过来上茶,两个人的激动心情都有些平静下来,拉起了家常话。

孙世英说:“海阔表侄,我这一走有十多年了,心里记起的,没有几个人,其中一个就是你。我在家的时候,所有人都说我不成器,只有你看得起我,没有少接济我。”

江海阔说:“表叔,亏您还记住这些事儿,那实在没有什么,以后就不要再提了。”

孙世英说:“为什么不提?淮阴侯韩信小出身时,胯下之辱激起了斗志,饿极了,接受老太婆一块饼子,有恩必报。我记得,我被我爹赶出来的那几天,街上人人不待见我,没有人肯给我一碗稀饭喝,把我饿得发慌,在菜市场捡烂菜叶子吃。要不是你给我银子,又让我到戴二闾的镖行里当学徒,哪有我的今天?”

江海阔说:“这么说来,您表侄我算是慧眼识英才了,哈哈,这些事情我真的都不记得了。”

孙世英说:“你这个人办的好事多了,自然没有放在心上,可我还是记得的。”

江海阔比孙世英大了十多岁,他们并不是儿时的玩伴,而且在当时,他只叫这家伙为“孬蛋”,从来没有称呼过“表叔”。江海阔回忆起来,确实有这么一回事儿,那时,他并没有瞧得起这个坏小子,只是偶尔在菜市场碰上孙世英,捡起菜贩扔掉的白菜帮子,裹着烂葱叶子大吃大嚼,一问才知道,这小子被他爹从家里赶出来了。江海阔当时心想,这小子小小年纪竟然非常倔强,非常有种,不禁动了恻隐之心,把他领到饭铺里管饱后,到石门街北头路东,以江七爷的名义找到戴二闾戴大叔,交了些银子,让戴二闾暂时收留了他。

孙世英问江海阔:“现在广盛镖局的生意怎么样?”

江海阔说:“不行了,有了票号,汇通天下,没有多少人请他们保镖了,弄得拳师们英雄无用武之地。戴大叔的侄子戴广兴只得转营其他行业,现在主要是开过载行。”

孙世英叹道:“世道沧桑,变化太大了。”

江海阔说:“表叔,您回来一趟不容易,这次一定要多住几天。”

孙世英说:“不行啊,官差不自由。我只是宫里的一个五品带刀侍卫,这一次因为皇上入冬以后,一直住在清漪园(1888年改名为颐和园)中,园中另有一套侍卫班子,我才告假与宫中的饲禽太傅桑宝桑大人结伴而行,回来看看,还要陪同桑大人到他的老家襄阳去。”

江海阔不知道皇宫里的官员有什么规矩,忍不住问道:“这么说,桑大人也算是我们同乡了。饲禽太傅是一种什么大官?”

孙世英解释说:“饲禽太傅同我一样,不同的地方,我是武职,他是五品文职官员。饲禽太傅这个名目,也是皇上随口虚设的,说穿了,不过是宫里的养鸟人。桑大人是襄阳人,因为有一手养鸟的绝活,驯出来的鸟儿会说话,会唱歌,被当地的官员发现了,举荐他进了宫。进宫后初次给咸丰爷表演,就讨得了皇上的欢心,把他收在身边,封为从七品饲禽太傅,专门为皇上和妃嫔们驯鸟取乐。”

江海阔伸伸舌头说:“怪不得人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原来养鸟也能养出这么大的官职!”

孙世英苦笑着说:“你可别小看他,这个桑大人在宫中享尽了荣华富贵,嘴比八哥说得动听,心眼儿比鹦鹉灵性,很会钻营,乖巧无比。他有一个绝招,往往乘皇上喝醉的时候,通过八哥向皇上不断讨封,把皇上哄高兴时,顺口而出封赏,他能和八哥一起,像在戏台子上唱戏一样,赶紧跪拜,‘谢主隆恩!’要知道皇上金口玉言,说出去就收不回了。跟随皇上行走的宦官也知道没有多大实际意义,记下来就是了,大不了增加些饷银。于是,这个桑大人没有几年的工夫,噌噌地升上了正五品大员。可他近年来水土不服,身体不适,很想还乡谋个官职当当。于是,下了好大工夫,把他的那些驯鸟秘籍悉数教给了宫中的太监。可他在皇上面前却张不开口,一是皇上待他不薄,算得上皇恩浩荡了,二是恐怕皇上不放行,不让他出宫。他知道我同懿贵妃的总管李莲英的关系好,李大人又是懿贵妃身边的红人,懿贵妃近来在朝政上很能当家立事,就托我走李大人的门子,通过李大人有机会向懿贵妃说情,请懿贵妃在皇上面前吹吹枕边风,说不定皇上一高兴,会给他在南阳或者襄樊放个美差干干。你说这圈子绕得有多大?一个养鸟人,离开了鸟,能有什么本事?可是,看在老乡情面上,我又不得不替他说说话。”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孙世英算得上对江海阔推心置腹。江海阔说:“表叔,我知道你们宫中的官员谨慎,可是,在您回来之前,早有风声传了下来,南阳的知府大人、裕州的曹知县都急于拜望、接待你,你看是不是派人照会他们一下?”

孙世英斩钉截铁地说:“不用,不要告诉他们,我这次回来,连北京到开封的那条大官道都没有走,而从新郑那里抄近路回来,就是怕招惹这些官员。”

江海阔赔着小心说:“您不见见他们,岂不屈了人家的一片心意?”

孙世英鄙夷地说:“我最讨厌这些地方官员,为了攀龙附凤,千方百计钻门子,往宫里靠。我们这些人到了地方上,他们一定会竭尽全力巴结,让你不得不与他们虚与委蛇,劝你喝得烂醉,到不三不四的地方鬼混,塞满你的腰包,变着法子让你中他的圈套。你黏上了他们,这些小小芝麻官,必定要闻风打听宫中秘闻,出来吹嘘,借以抬高自己的身价。同时,他们敢于拿着老百姓的血汗钱跑官要官,张开血盆大口,恬不知耻。有些官员犯了事儿,就会胡啃乱咬。我们这些人伴君如伴虎,岂能儿戏?李莲英大人就告诫过我,认人要认准,不可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开玩笑。”

听孙世英这么说,江海阔觉得,他这个表叔能说出这些激烈的言辞,算得上一个好官。其他那些京官、省里要员和府衙官僚,哪个不是到地方上吃拿卡要?空手出来,车拉马载回府。可孙世英却不愿见地方官员,不稀罕孝敬。到底是宫里的规矩大,朝廷身边的人就是不一样。

孙世英说:“这样办,今天晚上,你陪我到镇上转转,回来你就在这里睡觉,明天早上你陪我到祖坟上烧几把纸钱,尽一点心意罢了。然后回来和老爹在这里吃一次饭,给他留下些银两。另外,你再让人给我备一条大船,明天下午我就要连人带马匹上船,顺水起程去桑大人的老家襄阳。”

江海阔说:“既然表叔您这样安排,侄子我也不敢违拗,就按您的吩咐办。”

孙世英反复交代江海阔,此行绝对保密,千万不可对外人说起我回来了,这是禁令!如果不听我的话,我今后再也不回来了。

江海阔弄不清楚其中的原委,不敢多问,凛然遵从。

江海阔陪同孙世英出了王家车马店,立刻有两个军校尾随,不远不近地跟着他俩,手里紧紧握着腰刀的把柄,随时保护孙世英的安全。虽然过了二更天,街上仍然灯火辉煌,车来人往。车马店外,站岗放哨的军校戒备森严,没有人敢于接近。这种情况镇上的人见得多了,并没有什么意外,只是有少数人才感到这次来的官员,不仅神秘,而且派头很大,估计到了第二天上午,就会在街上传开。

孙世英和江海阔信步来到了大王庙前的土坡上,站在高处,放眼河道上点点渔火,夜色美丽。孙世英感慨地对江海阔说:“我原来在家里的时候,坐井观天,天大如井面。到了京都,才知道我们这个赊店,竟是沾了东汉光武帝刘秀爷的光,朝廷封过的地方,自然会就此繁荣。但这不是根本原因,最重要的是这条大河,是豫西南自东向西的倒数第二个最大的漕运通道。”

江海阔不知道为什么是倒数第二个漕运通道。孙世英解释说:“再往西去,还有一个荆紫关,是一脚踏三省的地方,但那里没有我们赊店镇的规模大。你看,漕运船只经长江,过汉水,到了我们这里,基本上到了尽头,正好接通了北上的旱路。雍正年间,晋陕两省商人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建立了运送茶叶的道路,赊店古镇才焕发了新的生机。你知道最早在我们这里发迹的晋商是谁吗?”

像孙世英说的这些话,江海阔早已耳熟能详,知道孙世英原来在家里的时候,并不关心这些,当了大官,居移气,养移体,心胸扩大了,才宏论起国计民生来,自然恭恭敬敬地做出洗耳恭听的样子,不停地应诺。但当问及这个问题时,江海阔却答不出来。

孙世英告诉江海阔,他在一次搬运整理宫中的塘报时,无意间看到了内阁大学士万刚和大人写的关于赊店镇变迁的奏章,上面提到最早的茶叶商人叫常万达,就是这个人,以赊店街为据点,开发了茶马古道,让蒙古人、俄罗斯人认识了茶叶,引发了赊店镇的兴盛。

江海阔忽然记起票号掌柜常华远的祖宗牌位上,依稀有常什么达的名字,原来常家在茶叶生意普及后,已经改行做起了钱庄生意,常华远一定是这个常万达的后代。

江海阔忧虑地对孙世英说:“表叔,要我看咱赊店的气数差不多快尽了。自从许昌至邓州的大官道开通以后,改道西南,已经不从我们这里经过了。大官道离我们这里还有几十里路,镇上原来的旱路除了通向裕州县城,没有多大作用,优势已经失去。水路方面,历年干旱,水流变小,又有裕州商人经常通过河道捣乱争生意,动不动双方就有血腥争斗。这些年,为了保住咱镇的商业地位,我一直在苦撑苦持。”

孙世英若有所思:“海阔贤侄,真够你作难的。我告诉你,你的看法没有错,咱们赊店兴于水路,没有水路就没有了任何优势。再说,近来我听说朝中的大臣清议,要在卢沟桥和汉口之间,建设一条卢汉铁路,通上火车。火车那种东西,是西洋人发明的,运力更大,更加快捷,真的到了那时,赊店街恐怕会更加不景气了。”

本来夜深了,比较寒冷,江海阔听了这些话,不禁打起了冷战,一时无话。

走下大王庙的高坡,江海阔建议,天不早了,您一路辛苦,是不是回店里休息?

孙世英兴致勃勃地说,我多年没有进家了,一点睡意也没有,你再陪我看几个地方。江海阔抖抖精神,要陪同孙大人再去看几个他最想看的地方。

正是: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未改乡情深。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