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商埠雄魂
8122000000033

第33章 潘河修木桥激怒裕州商(1)

潘河修木桥激怒裕州商

县衙论是非难坏曹知县

后来,有人分析说,潘佑仁这次来见江海阔,是赊店、裕州两座城池的重大外交活动。舅舅与外甥兵戎相见,打的不是攻城略地的血战,而是争货夺利的商战。看似舅舅与外甥之争,其实是两处商业集团发生矛盾的焦点所在。赊店一方是为了巩固本地商贸的霸主地位,修木桥切断水路运输,打出的旗号是“方便乡民行路”;裕州一方是为了发展壮大,坚决要疏通水路,方便货船北上。潘佑仁与江海阔互不相让,闹了个不欢而散,谈判陷入了僵局。

潘佑仁拂袖而去后,大太太哭哭啼啼,骂了儿子,又骂江七爷,惹得江七爷恼火,当晚,干脆让二姨太的丫鬟桂儿伺候床铺,把大太太晾在了一边。大太太心里非常凄凉,独自一人饮泣,赌气不理江七爷。二姨太喜不自胜,紧紧地搂抱着江七爷,在江七爷苍老的脊背上抚弄着,夸奖江七爷和大少爷做得对,说大姐她太不应该了,你们大老爷儿们的事情,我们妇道人家,管他干什么?江七爷上午受了潘佑仁的抢白,又让大太太混闹一场,颇为生气。他压根儿瞧不起潘佑仁的做派,想这个大舅子显摆个啥?不是当年自己全力扶植,你小子哪有今天?现在到我的府上充大头乖乖来了,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的脸儿!听了二姨太夸奖自己和儿子的话,竟然高兴起来,觉得江海阔有点像自己当年的样子,赊店的这片天,他能够顶起来,拍拍二姨太,说你才懂得我的心,我老了,不中用了,放手让孩子们干吧。不过,高兴归高兴,江七爷做了半天努力,下边仍然没有一点动静,二姨太不以为意,安慰老爷子说,别急,到了这把年纪,夜里有人相伴,说说话儿就非常快意。

发生在江家的这场商战,郝管家、苗秀才和刘玉坠也是知情人。刘玉坠不懂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不会去考虑什么利弊得失,可郝管家和苗秀才就另外有所感悟。

郝管家这个人,从来不好多事,对于江家的内部纷争,总是保持不闻不问的姿态。他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到傍晚时分才去江家门店完账,在这之前,总有一段空闲时间,独自一人闲待着。今天不知怎么啦,郝管家待不下去。他在潘佑仁走后,总觉得这事情非同小可,恐怕赊店和裕州的商家,正在酝酿更大的风暴,肯定要有一场血雨腥风,顿时有了一种想和人聊聊的愿望。坐在账房屋里,非常沉闷,到了三堂后院,忽然觉得没有人可以共语。江海阔到北河督促加紧建桥,江七爷和大太太怄气,在这个时候,见江家任何人都不合适。所以,信步来到西侧院,要见苗赞圃说说话儿。江家这两个局外人,肚子里都有一些文墨,比较合得来,经常在一起坐坐。

苗赞圃见郝管家来找他,照例点上一支香,安排孩子们各自读书,和郝管家到了自己的卧室。

两个人在江家干的活儿不同,所以话题总是从各自面对的情况谈起。苗秀才说了江英子和冯国栋这两个孩子的聪明,一点就透;郝管家说了街上听到的马路鲜事儿,趣味横生。两个人说来说去,说到了潘佑仁与江海阔的争吵上。

郝管家说:“商场如战场,还是大少爷说得对,在商言商,生意场上无父子。裕州的商家派潘佑仁来,是先礼而后兵之举,本来是想用亲情打动,其实是选错了人。大少爷身后有多少赊店的商家,岂肯听他舅父的那一套?”

苗赞圃说:“你说得对,潘佑仁仗着自己是长辈,倚老卖老,说话太盛气凌人了,咋会谈不崩?要是派其他的人来,善说一下,说不定大少爷安排修一座吊桥,既能通人,又能行船,岂不是两全其美?”

郝管家说:“这你就不懂了,大少爷的本意就是不让货船北上,哪能会像你说的,修什么吊桥?”

苗赞圃说:“货船不能上行,还有旱路运输嘛,裕州商家怕什么?”

郝管家笑了:“老弟你真是书生之见。旱路与水路差距大着呢,一是运量小,二是费用高,你以为裕州商家肯这么干?”

苗赞圃自嘲地说:“是啊,走东行不说西行,贩牛马不说猪羊。我咋会知道这里边的诀窍?不过,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县城和赊店镇两处的商家争斗得太厉害了,说不定这件事情就是一个导火索,潘佑仁他们不会就此罢休。”

郝管家说:“我也是这么想的,两处商家的积怨甚深,由来已久,从乾隆爷那时起,就经常发生械斗,可我始终想不明白,各做各的生意,为啥这么闹来闹去?”

苗赞圃说:“这我倒是想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还不是为了各自的利益?从历史上看,无论咸阳、西安、洛阳、汴京(开封)、南京,还是现在的北平京都,都因为朝廷老子在那里建都,才成为全国的商贸中心。其余各大城市,几乎没有一处繁华集市不是与官府衙门有关。在我看来,赊店与裕州相比,处于弱势地位。赊店街的最大劣势,就是没有官府驻扎。所以,要与裕州抗衡,保持长盛不衰,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郝管家非常佩服地说:“到底这文化人,看问题就是透彻,听苗秀才这么一说,我心里亮堂多了。裕州商人仗的就是官府撑腰,平时税赋,赊店的总比裕州的重,所以县城的商业日益发达。这样看来,赊店的商户想与裕州的商户扛膀子,肯定是扛不过的。”

苗赞圃说:“我们是说书人掉泪,替古人担忧。反正你我都不是生意掌柜,我们犯不着忧虑。”

郝管家说:“你不忧虑我忧虑呀,结算下来,如果没有盈利,你我的份银从哪里来?”

苗赞圃正要往下说,黄嫂进来,交给苗赞圃了一个信件。恰在这时,学堂传来江英子一声尖叫。

郝管家说:“你忙吧,改日我们再聊,苗先生的见解能够叫我开眼界。”

郝管家走后,苗赞圃本来以为是刘玉坠给他写的什么信,一看字迹,并不是刘玉坠的,就不再急于打开看,顺手扔到了抽屉里,赶紧到学堂内弹压已经起哄的孩子们。

不管人们怎么分析,其实潘佑仁来找江家父子,并不是裕州商家派来的代表。潘佑仁说的“叫我今后如何在裕州混人”,是一句真心话。因为潘佑仁与赊店江家的这一层姻亲关系,在县城里很受排挤。每当到了商战爆发之际,裕州的商家就讥诮潘佑仁胳膊肘向外拐。甚至只要是牵连到与赊店的争斗上,县城里的十几个商户巨头,往往把潘佑仁排斥在外,谁让你和江七爷是连襟呢?这种蔑视让潘佑仁一直抬不起头来,想起江家就生气,看见江海阔就恼火。尤其是江七爷下野后,赊店人又推举江海阔做了镇公所的头目,本来应该看在潘家的面子上,与裕州争斗收敛一些,可这个小子一点也不顾情面,变本加厉地与裕州商家对着干,自己曾经说了这个外甥几次,这小子反而从此不上门了。

这天早上,手下人报告说,在赊店北边的潘河上,正在修一座木桥,过往船只已经不能通行。潘佑仁听到这个消息,气不打一处来。他知道,出现这样的事情,肯定是江七爷父子做出的决定,县城里的大商家也一定会采取强力的干预措施。但因为自己这一层连襟关系,裕州的商家头目们绝对不会同自己商量,把潘家孤立起来,让潘家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一怒之下,他决定亲自到赊店兴师问罪,如果能够阻止赊店建桥,也可能挽回一点面子。没有想到,这个亲外甥软硬不吃,让自己碰了一鼻子灰。在回裕州的路上,潘佑仁决意要和江家断亲。

到了县城,潘佑仁立即去拜访樊家、曾家和其他大商户的大掌柜,痛骂江家混账,表示只要大伙与赊店人算账,他们老潘家要人出人,要枪出枪,绝不含糊。这几家大掌柜已经准备聚会,听潘佑仁说江海阔竟然是这个态度,更加义愤填膺,觉得赊店人太欺负裕州人了,必须抓紧采取行动。于是,由樊家大掌柜樊崇业又召集二十几家商户的当家的,到县城南边的下货台(地名,也是裕州小码头的所在地)集合,共同商议对策。

众人认为,修木桥这件事儿是个明显的信号,说明赊店人要断裕州人的财路,这口气无论如何也不能忍下去。大家一齐商定,一方面由樊家大掌柜牵头,到县衙去告状,递上状纸,向县太爷讨个说法,不信被大家养肥的曹知县不管。另一方面由曾家大掌柜曾广出面,潘佑仁配合,抽调一批城里的青壮年相公、伙计,不能再等曹知县发话,马上到赊店北边的潘河去,把他们刚刚建起来的木桥拆掉。

时间就是金钱,在樊家大掌柜去县衙办交涉的同时,裕州商户们很快组织起了一批人马,首先派出十几匹快马打头阵,二三十里的路程,不多时就赶到了。

再说江海阔,看到潘佑仁气势汹汹地离开赊店,就知道潘佑仁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派人前来捣乱,所以吃罢午饭,就到山陕会馆的镇公所去,召集几个保丁和刚刚招募起来的四十几个练勇,亲自带队到镇北潘河上去,严阵以待。

从县城南边流过来的潘河水,自赊店街西北部进入赊店镇区域,绕了一个大半圆,到赊店街的东南部与赵河汇交。围绕赊店街的一段潘河,河面大约有百十丈宽,河床平整,水面平稳,边缘处的水并不浅,河道中心并不深,最深之处也不过到成年人的腰部。赊旗店到裕州的旱路,正好必须穿越潘河,这就出现了两难选择,要么修桥,旱路通达,但船只就不能通过;要么不修桥,行人和马匹、车辆就得涉水而过。两权相比取其重,水路比旱路经济,所以,裕州商家多少年来,与赊店商家有一个不成文的约定,就是不能在这里起架桥梁,几百年来,都是这个规矩。

江海阔下令建的简易木桥,还没有完工。修桥的民工是从乡下召集来的,干活非常卖力。他们从河道两边开始施工,朝中间深水处挤。浅水部位比较容易施工,打上并行的木桩,棚上木板,就可以通行。眼下到了最艰苦的施工阶段,两条木船,像当年曹操被孙权火烧连营那样,用木板连着,锚在水中,空出中间部位,让民工们打桩。为了防止船只晃动,每条船上站立四条汉子,各自手持一把竹篙,深深地扎入水中,费力地抵抗着打桩时引起的震动。江海阔沿着已经铺好木板的木桥走到中心处,鼓励民工加油干说:“乡亲们,抓紧完成,晚上,镇公所请你们喝完工酒!”众民工干得更欢。

接近黄昏时分,裕州县城来的快马赶到了。这伙人到了潘河木桥,并不理会正在修桥的赊店人,纷纷跳下马来,拆了棚在架子上的木板,顺手扔在水中,漂流下去。

江海阔看到这些人胆大妄为,喝了声:“给我上!”赊店人提着哨棍,也都纷纷跳入齐腰深的水中,到对岸和裕州来人厮打起来。到底赊店街人多势众,不多时,放倒了几个从县城来的人。这些人一看大事不好,不再恋战,赶紧把受伤的人抬上马匹,抱头鼠窜。赊店人打了胜仗,齐声“噢噢”地欢呼起来,声振四野。

县城来的马队,回头跑了一二里,到了唐楼南边,迎上了刚刚赶到的大部队,带队的曾家大掌柜和潘佑仁,听马队上的人说他们挨了揍,更加气愤,说:“赊店人简直是没有王法了!这还了得!”一面安排把伤员送回县城,一边又和马队裹挟在一起,百十号人马挥师南下,向赊旗店进发。

曾家大掌柜曾广、潘佑仁和带来的人马走到潘河修桥处,一看傻了眼,原来赊店街上的百姓听说修桥的地方打了群架,本镇也伤了几个人,纷纷赶到河边助战,黑压压地站满了人。江海阔带几十条青壮年人,排成方阵,站在河北岸,护卫着民工继续施工。

潘佑仁见了外甥这个样子,怒目而视。曾家大掌柜向江海阔拱拱手说:“大少爷,你这不是和裕州商家过不去嘛。”

江海阔也向前施礼说:“表舅,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你看看这河道两边结成的冰凌碴子,咋忍心让行人涉水过河?”

曾家大掌柜冷笑道:“哦,想不到大少爷这样爱民,可是,多少年的规矩你不能破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