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每天懂一点饮食心理学
8116600000029

第29章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在21世纪的今天,山珍海味、大鱼大肉、精美糕点不再是传说,牛排汉堡、炸鸡薯条、可乐咖啡也不再遥不可及。我们的味觉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陷入了新一轮的饮食危机——体力越来越差,疾病越来越多。而让我们陷入如此地步的,就是我们的生活形态和饮食恶习。

100年前,人们自己种菜、养猪、养牛、养鸡,那时的菜里没有化肥,没有农药;牲畜和家禽还不习惯吃饲料。可以说,当时的菜和肉都是纯天然的。而如今呢,人们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人工激素和人工添加剂,毒素已经无所不在。于是,商家们开始推出“有机食品”和“纯天然食品”来迎合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然而,纯天然的食品就是最好的食品吗?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商人赚了很多钱,准备回家与怀孕的妻子过年。不料,住店时却被黑店老板用砒霜毒死了。等过了年,商人的聪明妻子见丈夫还没有回来,便料到自己的丈夫可能被毒死了。

为了报仇,商人的妻子在生下儿子之后,就给儿子喂含有少量砒霜的奶水;在儿子可以吃饭时,她在饭中加入少量的砒霜;而且,随着儿子年龄的增长,她还逐渐加大了砒霜量。直到儿子18岁时,她才给儿子做了一顿不含砒霜的晚餐。当时,儿子觉得饭的味道很奇怪,就问母亲是不是添加了什么。这时,她才告诉儿子他的父亲被害的事情,让儿子去为父亲报仇,并告诉他识别仇人的办法——吃到与自己平时吃的味道一样的食物。

吃过这顿饭之后,儿子踏上了寻仇之路。后来,儿子果然在一个客栈里吃到了含有砒霜的饭菜,于是假装中毒身亡,并在深夜找到了父亲的尸骨和遗物。第二天一早,儿子拿着证物报了官,抄了这家黑店,斩杀了作恶的店老板,为父亲报了仇。

虽然这只是个故事,看起来不现实,但却被科学家证明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20世纪40年代,有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大剂量橡树皮萃取物能抑制菌类生长,但在低剂量时却刺激菌类的生长,并把这种现象称为“Hormesis”,意思是“有毒物质低剂量下产生的刺激效应”。

20世纪90年代,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下,上海交大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陆贻通教授带领团队开始了为期三年的研究,果然发现农药中的一些有毒元素存在“低剂量刺激效应”。

由此,陆贻通教授推断: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微量农药污染不一定是一件有益无害的事,这些微量农药可能会激发人体产生抗体,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可见,“零污染”、“太干净”的天然食品也并非是最安全的,因为它会让人失去提高免疫力的机会。而这个观点,正好符合了民间流传的“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饮食论。

同样的道理,含有有毒元素的食物也并非会让每一个人生病。就拿砒霜来说,它毒死了拿破仑,毒死了光绪,也毒死了《水浒传》里的武大郎。但是,它却能治疗最让人感到恐惧的“血癌”。

“文革”期间,东北的一些老中医根据传统的以毒攻毒理论坚持尝试用砒霜治疗肿瘤病人,并保留了大量的第一手病例。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的陈国强教授通过对这些病例的研究,发现在当时治疗的32例病人中,有28例能够得到完全缓解。于是推测:砒霜也许能够治愈亚型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之后,陈国强教授及其领导的分子生物实验室就做了一系列实验以证明这一推断。首先,他们对病变白细胞开始进行体外培养及药理试验。实验发现,在人体正常体温37℃时,病变白细胞在遇到砒霜后开始萎缩死亡,这种萎缩更像是自杀;而人体正常的白细胞却不受影响(按常理,一个正常体重的人服用50毫克砒霜就有生命危险)。

药理实验成功之后,他们开始尝试着将砒霜溶于葡萄糖注射液,然后对白血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每天10毫升,连续注射2~8周。这时,令人惊奇的事情出现了,15例白血病患者中,有14例得到了完全缓解。

当然,由于砒霜与死亡已经被人们联系在一起了,至今很多白血病患者还是难以接受这种神奇的“砒霜疗法”。但是,不管怎么说,要健康饮食,我们就不能盲目遵从所谓“专家”的观点,盲目追逐含有“纯天然”、“有机”、“绿色”等字眼的食品,而应该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和身体习惯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饮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