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到三个星期?做梦吧。德国人一天都不给他。4月24日上午,德军开始仰攻温泉关,战斗进行得十分惨烈,在付出15辆坦克的损失之后,德军攻克此隘口,前后用时不到一天。
4月26日,德军空降兵又开始在科林斯湾实施空降作战,并迅速攻下了横跨科林斯运河的一座重要桥梁。但他们毕竟来晚了一步——英军主力早就溜了,伞兵们只抓获了900名英军和1450名希军。这个微不足道的战果让空降兵总司令施图登特将军大为光火。因为他一开始是反对此次空降作战的,原因是,为了即将展开的克里特岛空降,德国伞兵应当绝对保密,并造成还在西欧驻防的假象,但戈林好大喜功,总担心功劳全被陆军抢去了。
“小小的敦刻尔克”
上文曾提到,希腊有两个重要港口,它们分别是第一大港——比雷埃夫斯,以及第二大港——萨洛尼卡。早在4月6日那场大爆炸中,比雷埃夫斯便已遭到彻底毁坏,萨洛尼卡也于4月9日被德军攻克。因此,当温泉关沦陷后,英军只好继续撤退,往雅典方向转移。因为那里还残留有一些小渔港,威尔逊将军设想,远征军可由这些港口分散登船。
起初,英军把萨罗尼科斯湾(雅典以西峡湾)的小渔船停泊场作为上船地点,并留下部队在首都郊外建立一条临时防线,延缓敌军追击。
可是,当科林斯运河被伞兵封锁后,上船地点又只好改为伯罗奔尼撒半岛——那里有大量开阔的海滩。由于英国当局把拯救士兵置于首位,所以除步枪、机枪之外,其他所有武器都丢掉了。一场“袖珍版”的敦刻尔克行动再度上演。为了保障撤军,地中海分舰队倾巢出动:7艘巡洋舰、20艘驱逐舰、21艘运输舰,还有许许多多各式的小艇。坎宁安海军上将把整个老本都压了进来。
丘吉尔事后承认,随着温泉关迅速沦陷,英军几乎无险可守。在他看来,从希腊有组织地撤退5万余人,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在敦刻尔克战役时,英军总的来说是拥有制空权的。但在希腊,德国人却是完全地、绝对地控制着天空……
我在这里引用一下尼米兹海军上将的说法,他后来写道:
为了避免遭受敌机空袭,负责撤退的舰船只能利用夜间撤运人员,而且必须于凌晨3时前离开。
换句话说,军队只能利用夜间短短的几个小时登船。而白天,士兵们只能躲在海滩周围的灌木丛中,避免被敌机发现。
很奇怪,德国人的攻势总是那样凌厉,走位也很风骚。但消灭包围圈中走投无路的敌人却总是力不从心。由于各部队忙着抢功,并把攻克雅典放在首位,因此大部分英军都溜掉了。一直到4月27日,也就是雅典沦陷的那一天,德国人方才如梦初醒——原来英国人一直都在他们鼻子底下实施救援!
英军首先是在雅典附近的海域登船撤退。可是大家注意看科林斯运河(见图重黑线)被德国伞兵封锁后,英军只好退至伯罗奔尼撒半岛。最开始他们是在纳夫普利翁(见图圈),随后又逃奔至卡拉迈,被撵得满世界跑。
希特勒指示陆军,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让英军溜掉了。可是,德军主力都在雅典(部分军官已经开始在巴特农神庙游山玩水了),因此,阻止英军撤退的重任再度落在空军肩上——一切都是敦刻尔克的重演,英军在敌机最猛烈的攻击下装载上船。在纳夫普利翁地域,英军人员遭到了惨重伤亡,许多船只被击沉。一艘名为“斯拉马特”号的运输舰为了抢救人员而停泊太久,未能在天亮前离开。拂晓时分,它被俯冲轰炸机击中,约800名士兵落水。令丘吉尔痛心不已的是,有两艘驱逐舰(“金刚石号”和“号”)眼见同胞落水,于心不忍,折回抢救。但德国轰炸机第二波的袭击接踵而至,两艘驱逐舰也被击沉,3艘船上的生还者不过50人。
在付出惨重损失后,救援工作陷入了停顿。最后,英国远征军只好继续转移,奔逃至伯罗奔尼撒半岛最底部的卡拉迈地域上船。
谢天谢地,多亏意大利海军窝在家里不敢出门,英军撤退未受阻碍。当时,卡拉迈海滩上还有8000名士兵和大约1400名南斯拉夫难民(还有一些意大利战俘)。撤退行动进行到一半时,德军各先遣支队突然杀到了,卡拉迈渔港也被攻占。由于德国人搞不清英军底细,又慑于英军舰炮威力,因此不敢冲到海滩上来,只有躲在镇中胡乱开炮。
与此同时,英国军舰眼见小镇四处起火,以为德军已经获胜,所以再也不敢实施救援,折头返航。虽然英国远征军奋起反击,并一度把德军逐出卡拉迈镇,但当他们回头看时,海面上却早已空空如也,残存的7000名英军将士只好放下武器,向德军投降。
,耶!意大利战俘咸鱼翻身啦——一下子变成了胜利者。剩下的时间,意大利军队跟在德国装甲兵后面耀武扬威,他们的海军也及时赶来“打酱油”。在坐地分赃和占领岛屿的工作上,意大利海军是相当积极的。不消说,他们还要忙于占领南斯拉夫和希腊海军基地,这些港口原封不动地落入了意军之手。紧接着,意军又把爱奥尼亚海及爱琴海各岛屿全部收入囊中。速度之快,简直令人折服。
一封丘吉尔的来信
4月28日,当前线的捷报传来之后,希特勒离开了位于奥地利边界的前线指挥所,以胜利者的姿态回到了帝国首都——这也是这位纳粹统帅最后一次以微小的代价取得胜利而凯旋。尽管德国人民比在西线取胜时要沉默许多,但如此迅速的胜利显然再次证明,他们的领袖是一个了不起的天才。
那一天,柏林上空乌云密布,但威廉广场仍然聚集着黑压压、一望无边的人群。当希特勒的座机从广场上经过时,人群中发出了排山倒海的欢呼声。
随后,许多好事者聚集在帝国总理府门前,把他们的元首团团围住。除了表达祝贺之外,他们更希望希特勒能多谈论一些关于战争的细节。然而希特勒语出惊人,他交口称赞希腊军队,用他的话说就是:“希腊陆军骁勇善战。因此在投降时,他让希腊军官保留了武器。”
当有好事者询问意大利人在战争中的表现时,希特勒闭口不谈。他只是为墨索里尼辩解,强调意大利人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了“兄弟般的情谊”……
而眼下,希特勒最关心的,反倒是英国人民的态度了。从里斯本(葡萄牙首都)传来小道消息说,丘吉尔在经历了第二次敦刻尔克式惨败之后,竟安然无恙,他在英语国家仍旧拥有居高不下的威望。此外,英国民众继续抗战下去的决心未受动摇。
英国人是如此固执,希特勒大惑不解。这种不解,马上又转换成了仇恨。5月4日,希特勒按照惯例在战争胜利后于国会发表演说,他的演说主要是针对丘吉尔个人进行恶毒的人身攻击——很难相信,一个堂堂大国的元首竟会说出如此恶毒的话来:
“他是历史上最嗜血成性,也是最外行的战略家,5年多来,这个人一直像麻风病人一样在欧洲到处追逐,寻求他能够放火焚烧的东西。
“3天前,丘吉尔先生呼吁德国人民抛弃自己的元首,这纯属麻风病人高烧时的胡说八道,或者酩酊大醉的酒鬼在信口开河。就是这样一个脑袋,妄图点燃巴尔干烈火,孕育了那个拙劣的巴尔干之征。现在,勇敢的希腊人民为自己那个亲英大王(乔治二世)的愚蠢付出了代价……从一开始,我就深感遗憾,我生来就崇拜希腊,崇拜这个最早被尊严和美德所普照的国家,崇拜她所创造的文化与艺术。对我而言,与希腊交战是一种莫大的痛苦……
“倘若哪位政客遭到如此惨败,他是无法把自己的位置保持6个月之久的——除非他也具备丘吉尔先生那样独特的天才,那种可以虔诚地说谎和扭曲事实的天才,直到最后把惨败说成是光荣的胜利。
“丘吉尔对军事是一窍不通的,因此他一下子就在南斯拉夫和希腊连吃败仗……他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只能表明他患有瘫痪病,或者表明他是一个说胡话的醉汉……丘吉尔先生也许可以驱散他们人民眼前的迷雾,但却消除不了他灾难性的结局!”
看得出来,希特勒对丘吉尔的仇恨已经到了怎样一个地步。在伦敦,丘吉尔一字不落地收听到了这通广播。面对英军被逐出希腊以及利比亚的事实,丘吉尔选择了沉默。眼下,英帝国的处境比以前更加不妙、更加没有希望了。他们在世界的威信降到了新的低点。那天深夜,在收听完希特勒演讲后,丘吉尔提起笔来,给罗斯福总统致信一封:
总统先生,我确信,如果我毫不掩饰地道出我心中的话,你是不会误解我的。在我看来,埃及和整个中东将有丧失敌手的可能。一旦丧失,将对西班牙、维希法国、土耳其和日本的立场产生巨大影响。那么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要进行的战争,就会变得十分困难、前景暗淡了。
怎么办才好呢?丘吉尔继续写道:“据我看,只有一种办法才能扭转这种暗淡的局面,那就是美国应当立即参战!”
哦,绕来绕去,原来最后一句才是丘吉尔最想说的。不把美国拖下水,丘吉尔看来誓不罢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