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蔬菜生产技术
8100200000006

第6章 项目瓜类蔬菜生产技术(4)

根瓜要早采收,拖延采收会影响瓜秧的生长和第二条瓜的生长。第一条瓜采收后可短期贮藏再上市。第二、三条瓜,对秋季延后栽培来讲,已进入盛果期,待瓜条充分达到商品果程度时采收,可适当推迟采收。一般延后栽培,每株可采3~5条瓜,高度密植的通常每株只采3条瓜,适当密植、定植期较早、生育期达到90~100天的,每株可采收5条瓜。在进入盛果期之后,每株采瓜数就要及早确定,多余的雌花、幼果要及时疏掉,并进行摘心。最后1~2条瓜要尽量延迟采收,在气温冷凉的条件下虽然不再长大,只要不受冻害便可起到在植株上“贮藏”的作用。采收之后还可保鲜贮藏一个多月,这对改善市场供应和增加收入都十分重要。

任务4 春茬黄瓜提早生产技术

任务分析

春茬黄瓜提早生产比露地早、比大棚晚,应争取早定植早结果,尽早上市。主要包括定植前准备、定植、栽培方式、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环节。本任务要求根据不同黄瓜特性和环境特点制定相应的生产方案,能按照生产计划和生产技术规程,组织指导与实施黄瓜生产,并总结、分析、完善其生产程序和生产技术。

实践操作

工作任务4.1 准备定植

要在早春黄瓜定植前半个月扣棚(盖棚膜),接着上天幕。提早进行烤棚。土壤化冻后要充分翻耕土地,深翻30厘米左右。结合整地亩施生物活性菌有机肥2吨/亩,复合肥50千克/亩或亩施腐熟优质农家肥75000千克/公顷,磷酸二氢铵750千克/公顷。在定植前5~7天作畦或打垄。打好畦后要即刻扣地膜,提高地温。定植前3~5天开始加温,使棚内夜间气温保持在15~18摄氏度,凌晨最低也要达到8~10摄氏度。

工作任务4.2定植

定植宜选在晴天的中午,且定植后最好能维持3-4天的晴好天气。秧苗应是45天以上的大龄壮苗,有5~7片真叶,株高不超过20厘米。定植密度一般为60000株/公顷左右,株行距25厘米×70厘米。定植要浇透水,每坑0.5~1千克,不要全畦漫灌,那样土温降低对缓苗和根系生长都十分不利。定植完了要立即用地膜扣小拱棚,将整个畦子覆盖起来。

工作任务4.3田间管理

步骤1保温防寒

定植后40天内以保温防寒为主,特别是在前~个月,外界气温很低,大棚管理以保温促秧为主。棚内气温白天要保持在25~30摄氏度,夜间15摄氏度左右,地温昼夜保持18~23摄氏度。保持较高地温,是前期促秧的关键措施。

保温的措施:一是适时加温,定植初期晚6时烧火,早6时停火,很冷时早晚可再增加1~2小时,一般早8时至晚4时不需加火。二是围草苫子保温防寒,前期下午4时围苫子,上午8时撤苫子,突然降温天气可整天不撤。随着气温升高逐渐延晚和提早围苫和撤苫时间。三是棚内小拱棚,下午4时至上午8时扣棚,上午8时至下午4时掀开。四是放风管理,前期气温很低,一般不放风,白天当棚内出现30摄氏度以上气温时,可开始小量放风,一般掌握在棚温达到28摄氏度时开始放风,下午降到28摄氏度时闭风。避免放底风,要放肩风。

步骤2浇水控秧

定植缓苗后浇一次小水,至根瓜伸腰前,适当控制浇水,根瓜开始膨大时浇一次中水,以后掌握7天左右浇一次水。可追化肥或粪稀,肥水、清水间隔进行。

定植后40~70天,进行促瓜,棚内气温白天保持25~28摄氏度,夜间16~17摄氏度,地温昼夜18~23摄氏度。进人此期不再加温,小拱棚也早已落下成地膜。草苫可撤除。要注意放风管理,上午棚内气温超过20摄氏度时就可开始放风,下午降到20摄氏度时闭风。逐渐增加放风量,可以放底风,当夜间外界气温稳定在15摄氏度以上时,可整夜不闭风。为防止雨水淋人,阴雨天夜间关闭通风口。

步骤3结瓜期管理

加大肥水管理,3~5天浇一次水,隔水追肥。此期结束,一般每株可采收3~4条瓜。定植后70天至拉秧,即为后期管理,要点是保秧促瓜。主副行栽培的,在采收3~4条瓜后,将副行或“副株”全部拔掉,后期每亩保苗3500~4000株。注意通风降温,加强肥水管理,摘除病叶老叶,一般每株再采收2~3条瓜拉秧。

工作任务4.4病虫害防治技术

同日光温室病虫害防治技术

工作任务4.5 采收

同塑料大棚采收

任务5秋茬黄瓜延后生产技术

任务分析

春茬黄瓜提早生产比露地早、比大棚晚,应争取早定植早结果,尽早上市。本任务要求根据不同黄瓜特性和环境特点制定相应的生产方案,能按照生产计划和生产技术规程,组织指导与实施黄瓜生产,并总结、分析、完善其生产程序和生产技术。

实践操作

工作任务5.1 栽培期的确定

多层覆盖并加温的大棚,秋季延后黄瓜,可保证较长的生育期,通常按100天左右安排,霜前霜后各50天左右。延后栽培的定植为早霜前45~50天。

工作任务5.2 定植前准备

有两种情况,一是生育期较充足的地区,可将采收完了的春茬瓜秧全部彻底清除,接着整地施肥,亩施生物活性菌有机肥2吨/亩,复合肥50千克/亩或亩施腐熟基肥5000~7000千克。二是生育期短的高寒地区,可在春茬黄瓜拉秧之前,在拔掉的副行进行整地施肥。

工作任务5.3定植

选用20~25天的壮龄秧苗。最好在有云的半阴天定植,以避免高温烤伤秧苗。每亩保苗4000株左右。一茬到底,不宜采取主副行栽培,因秋季延后栽培不强调早期产量,主要是要后期产量。

工作任务5.4定植后管理

管理基本与单层棚延后栽培相同。所不同的是掌握适时开始加温管理。一般在早霜前20~25天,就要注意棚内保温,由渐少放风到基本上不放风,并在下午5时至早晨8时在棚外四周盖草苫子防寒。采取上述防寒保温措施,棚内气温夜间低于15摄氏度时开始生火加温,使棚内气温白天保持25~28摄氏度、夜间15~18摄氏度,最低13摄氏度。随着外界气温降低而延长生火时间。开始生火日期在早霜之后一周左右。为保持较高地温,后期应避免大水漫灌,要适量少灌。

工作任务5.5病虫害防治技术

同日光温室病虫害防治技术

工作任务5.6采收

第二茬延后栽培每株可采瓜4~5条。霜前可采收1~2条,霜后可采2~3条。霜前主要是促秧控瓜。要适时早采收,采收后进行短期贮藏再供应市场。霜后要以促进瓜条膨大为主,争取每批瓜有较多成瓜。要适当推迟采收,在植株上挂果(活秧)“贮藏”,延晚上市。虽不增产量,但可增产值。

任务6塑料中小拱棚提早生产技术

任务分析

黄瓜塑料中小拱棚提早生产比塑料大棚简单、方便,有利于减低成本,提前上市,增加早春蔬菜品种。本任务要求根据不同黄瓜特性和环境特点制定相应的生产方案,能按照生产计划和生产技术规程,组织指导与实施黄瓜生产,并总结、分析、完善其生产程序和生产技术。

实践操作

工作任务6.1 扣膜前准备

在晚霜前20天进行深翻30厘米,同时亩施生物活性菌有机肥2吨/亩,复合肥50千克/亩或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5000~7000千克和磷酸二铵或三料磷肥20千克。然后打成高畦,畦面高度10厘米,宽70厘米,呈漫拱形,畦面无坷垃,畦沟宽30厘米。土壤墒情不好的,打高畦前要先灌水。

工作任务6.2中小拱棚扣膜

春风不大的地区要尽量提早扣棚,春风大而多的地区,为避免风害,可适当延迟扣棚。一般要在晚霜前15天左右扣膜烤地,提高地温。扣棚后要注意防风,避免棚膜被风吹开。

工作任务6.3定植

一般可在晚霜前5天左右定植。夜间中小拱棚内外温差只有1~2摄氏度。定植期的极限低温不应低于-1摄氏度。如定植过早,极易遭受冻害。如晚霜结束后定植,虽然无冻害危险,但不利提早采收上市,影响产量。

选用40~45天、5~7片叶大龄壮苗,在温暖无风天的上午9时至下午5时定植。

每畦栽两行,株距30~35厘米,亩保苗3500~4000株。定植时浇胺水,每胺0.5~1.0千克,水渗下后封按。定植后要立即将拱棚膜复原扣好。

工作任务6.4定植后管理

中小拱棚因空间小,白天升温较快,要注意防止高温烤伤秧苗。当棚内气温达到25摄氏度时,就要开始放风,下午降到28摄氏度时开始闭风。前期可在棚两头放风,外界气温逐渐升高再在中间侧面掀膜通风。小拱棚黄瓜一般只能覆盖20天左右。在撤棚膜前5~7天,要加大通风时间和通风量,进行炼苗,使秧苗通过锻炼逐渐适应露地气候条件。

具体撤膜时间取决于瓜秧高度,当瓜秧高度接近棚顶时,应及时撤膜。按秧苗对应位置在棚膜上开洞(拉开十字口即可),将膜落下进行地面覆盖。撤膜覆盖前要进行一次细致松土。进行畦面覆膜,要把地膜充分展开,使其与畦面完全接合贴紧,膜与畦面不应有空隙,有空隙容易在空隙处发生草荒。瓜秧茎基周围要用土把膜压住封实。

棚膜落下后要及时插架和绑蔓上架。灌水要沿高畦两侧畦沟漫灌,让水慢慢向栽培畦渗透。因水不直接灌在畦面上,既有利于地温提高,又不板结土壤。又因地膜覆盖保水,所以灌水次数比露地栽培明显减少,通常为露地栽培灌水次数的1/3~1/2。

覆膜栽培追肥较为困难,其解决的办法,一是增加基肥施用量,少追肥或不追肥;二是在盛果期按按追肥施有机肥或化肥。一般追施两次即可。其他管理与露地栽培基本相似。

工作任务6.5清理田园

采收结束拉秧后,除了将架条捆好收起、瓜秧清除出田间外,还要把地膜彻底清除出田间,以防地膜污染园田。

支撑知识

黄瓜特性:黄瓜属喜温作物。种子发芽适温为25~30摄氏度,生长适温为18~32摄氏度。黄瓜对土壤水分条件的要求较严格。生长期间需要供给充足的水分,但根系不耐缺氧,也不耐土壤营养的高浓度。土壤pH值5.5~7.2。黄瓜可四季栽培。冬春栽培时多用育苗种植。多用支架栽培,不搭架的称地黄瓜。生长期长,肥量大,中国概以基肥为主,并在生长期间多次追肥。少雨地区适量浇水,多雨地区注意排水防涝。采收分次进行。嫩果一般在雌花开后7~15天采收。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疫病、角斑病和炭疽病等。主要害虫有:棉蚜、红蜘蛛、温室粉虱、侧多食趺线螨、黄守瓜和种蝇等。黄瓜属常异交作物,应隔离采种。嫩果作蔬菜食用。果肉可生食。所含蛋白酶有助于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果实可酸渍或酱渍。

1.根黄瓜的根由主根、侧根、须根、不定根组成。黄瓜属浅根系,通常主根向地伸长,可延伸到1米深的土层中,但主要集中在30厘米的土层。主很上分生的侧根向四周水平伸展,伸展的宽度可达2米, 但主要集中于半径30~40厘米的范围内,深度为6~10厘米,黄瓜的上胚轴培土之后可分生不定根。

黄瓜根系好气性较强,抗旱力、吸肥力都比较弱,故在栽培中要求定植要浅,土壤要求肥沃疏松,并保持土壤湿润,干旱时注意灌水。

黄瓜根系的形成层(维管束鞘)易老化,并且发生得早而快。所以幼苗期不宜过长,10天的苗龄,不带土也可成活,30~50天的苗龄带土坨、纸袋不伤根,也能成活,如根系老化后或断根,很难生出新根。所以在育苗时,苗龄不宜过长。定植时,要防止根系老化和断根,保全根系。

2.茎茎蔓性,中空,4棱或5棱,生有刚毛。5~6节后开始伸长,不能直立生长。第3片真叶展开后,每一叶腋均产生卷须。茎的长度取决于类型、品种和栽培条件。早熟的春黄瓜类型茎较短,一般茎长1.5~3米;中、晚熟的半夏黄瓜和秋黄瓜类型茎较长,可长达5米以上。茎的粗细、颜色深浅和刚毛强度是植株长势强弱和产量高低的标志之一。茎蔓细弱、刚毛不发达,很难获得高产;茎蔓过分粗壮,属于营养过旺,会影响生育。一般茎粗0.6~1.2厘米,节间长5~9厘米为宜。

3.叶黄瓜的叶分为子叶和真叶。子叶贮藏和制造的养分是秧苗早期主要营养来源。子叶大小、形状、颜色与环境条件有直接关系。在发芽期可以用于叶来诊断苗床的温、光、水、气、肥等条件是否适宜。真叶为单叶互生,呈5角形,长有刺毛,叶缘有缺刻,叶面积较大,一般200~500平方厘米。

黄瓜之所以不抗旱,不仅因为根浅,而且也和叶面积大,蒸腾系数高有密切关系。就一片叶而言,未展开时呼吸作用旺盛,光合成酶的活性弱。从叶片展开起净同化率逐渐增加,展开约10天后发展到叶面积最大的壮龄叶,净同化率最高,呼吸作用最低。壮龄叶是光合作用的中心叶,应格外用心加以保护。叶片达到壮龄以后净同化率逐渐减少,直到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不够呼吸消耗,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应及时摘除,以减轻壮龄叶的负担。叶的形状、大小、厚薄、颜色、缺刻深浅、刺毛强度和叶柄长短,因品种和环境条件的差异而不同。生产上可以用叶的形态表现来诊断植株所处的环境条件是否适宜,以指导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