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最经典的微型小说
8062500000081

第81章 父亲

“挪威”边尔生

故事中要讲的这个人,是他所属的教区中最富有,也是最有影响的人,名叫索尔德·奥弗拉斯。一天,他来到牧师的书房,神情肃穆,趾高气扬。

“我生了个儿子,”他说,“我想带他来接受洗礼。”

“他取什么名儿?”

“芬恩,仿照我父亲的名字。”

“教父母?”

名字说了出来,是索尔德在这个教区的亲属中被认为是最合适的人了。

“还有什么事?”牧师抬头问道,农夫迟疑了一会儿。

“我很想让他能单独接受洗礼。”

“这么说是在礼拜天以外的日子了。”

“就在下星期六,中午十二点。”

“还有什么?”牧师问。

“没什么了。”农夫捻弄着他的帽子,似乎就要离去。

牧师这时站了起来。“不过还有一件事,”他说着便向索尔德走去,拿起了他的手,庄重地凝视着他的双眼。“上帝断定这孩子会给你带来幸福。”

十六年后的一天,索尔德又一次站在牧师的书房里。

“真的,索尔德,你保养得这么好真令人吃惊。”牧师说道,因为他看到索尔德几乎没任何变化。

“这是因为我无忧无虑。”索尔德回答说。

牧师对此没说什么。过了一会儿,他问道:“今晚有何贵干?”

“今晚是为我儿子来的,他明天要来行按手礼。”

“他是个聪明的孩子。”

“我要听到我儿子明天在教堂里排列的次序,我才会把钱交给你。”

“他将名列第一。”

“这么说我听到了,这是给你的十块钱。”

“还有什么事要我做吗?”牧师问道,他两眼注视着索尔德。

“没了。”

索尔德走了出去。

又过了八年。一天,牧师的书房外传来了一阵喧闹声,因为来了许多人。索尔德走在人群的前面,第一个进入书房。

牧师抬起头,认出了索尔德。

“今晚来的人很多,索尔德。”他说。

“我来这儿是请求为我儿子公布结婚预告的。他马上要迎娶古德蒙特的女儿卡伦·斯托莉迪,她就站在我儿子的身旁。”

“呵,她可是教区里最富有的姑娘。”

“大伙也都这么说,”农夫回答说,一只手把头发向后掠了掠。

牧师坐了一会儿,仿佛在沉思,随后把名字写在了簿子上,不再吭声了。他们在名字的下面签上字。索尔德把三块钱放在桌上。

“一块钱足够了。”牧师说。

“我完全清楚,不过他是我的独子,我想把事情办得体面些。”

牧师拿起钱。

“索尔德,这是你第三次为你儿子来这儿了。”

“如今我总算了结了心事,”索尔德说道。他扣上钱包便道别了。

人们缓缓地跟在他的后面。

两星期后的一天,风和浪静,父子划船过湖,为筹办婚事前往斯托利登。

“座板放得不牢,”儿子说着便站了起来,把他坐的那块座板放直。就在这时,他从船舷上一滑,双手一伸,发出一声尖叫,落入湖中。

“抓住这根桨!”父亲嚷着,旋即站起来递出船桨。

可是儿子经过一番挣扎后,不再动弹了。

“等一等!”父亲叫着,开始把船向儿子那儿划去。

儿子这时仰浮了上来,久久地向他父亲看了最后一眼,沉了下去。

索尔德简直不能相信,他把船稳住,死死地盯着他儿子的灭顶之处,好像他一定还会露出水面。湖面上泛起了一些泡沫,接着又是一些,最后一个大气泡破裂了。湖面上波光粼粼,平静如镜。

人们看见这位父亲绕着这块地方划了三天三夜,不吃不喝,目不交睫。他一直在湖中荡来荡去,寻找他儿子的尸体。直到第三天清晨,他找到了。他双手捧着儿子的尸体,越过丘陵向家园走去。

大约一年后,一个金秋的黄昏,牧师听到门外的走道上有人小心翼翼在摸索着门闩的声音。他打开大门,一个身材高大,瘦骨嶙峋的男人走了进来。他弯躬曲背,满头银须,牧师看了很久才把他认了出来,是索尔德。

“这么晚还出来?”牧师一动不动地立在他的面前问道。

“呵,是的,是晚了,”索尔德边说边坐了下来。

牧师也坐下了,似乎在等待着。接着,一阵长时间的沉默。索尔德终于说道:“我带了些钱想送给穷人,我想把它做为我儿子的遗赠献出去。”

他站起来把钱放在桌上,又坐了下去。牧师把钱数了数。

“这笔钱数目不小,”他说道。

“是我庄园一半的价钱。我今天早上把庄园卖了。”

牧师坐在那儿,沉吟许久。最后,他轻声问道:“索尔德,你现在要干什么呢?”

“做些好事。”

他们坐了片刻,索尔德双目低垂,牧师目不转睛地盯着他。没多久,牧师说道,声音温存而缓慢:“我想你的儿子最终给你带来了真正的幸福。”

“是的,我自己也是这么想的。”索尔德说着抬起了头,两大滴泪水慢慢地沿着脸颊流了下来。

“品味”

这篇微型小说在谋篇布局和构思上具有戏剧的特色,将主要的故事情节都浓缩在了索尔德和牧师的会面的场景之中。故事的时间跨度虽然很大,但是故事情节却非常紧凑,非常符合微型小说短小精悍的特点。作者对文字和故事情节的把握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小说的语言和动作也非常符合人物的性格,在索尔德失去儿子之前,他的语言傲慢,动作也显得不可一世,突出他的性格特点。索尔德失去儿子之后,他的语言和动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语言变得朴实了,动作也淡定了,突出了人物在宗教感化和哲学思考之后表现出来的人性光辉。

这篇微型小说给读者留下了一个宗教式的哲学命题,失去和幸福的关系,失去、幸福和人性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怎样才能获得心灵上的平静,应该怎样对待财富和失去?小说虽然给出了一个答案,但是这个答案显然不是唯一的,剩下的部分只能由读者自己去思考了。而读者所获得答案肯定又是千差万别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