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最经典的艺术常识
8062300000035

第35章 外国戏剧

古希腊戏剧与三大悲剧家

古希腊戏剧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遗产之一,至今仍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古希腊戏剧先有悲剧,后有喜剧。

悲剧一词用在古希腊戏剧上可能会引起人们的误解,因为古希腊悲剧的着意在“严肃”,而不在“悲”。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古希腊人祭祀酒神的仪式。古希腊农民在收获葡萄时节装扮成牧羊人,举行歌舞,祭拜酒神狄俄尼索斯,这种歌叫做“酒神颂”。表演时,临时编几句诗来回答歌队长提出的问题,讲述酒神在人世间漫游和宣教的故事。

古希腊悲剧的题材大多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史诗,通过神话和英雄传说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这些悲剧涉及到命运观念、宗教信仰、国际与国内战争、政治问题、民主制度、社会关系、家庭问题,并且提出了悲剧诗人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古希腊产生了三大悲剧作家。

第一个是埃斯库罗斯,现存七部较完整的悲剧。恩格斯称其为“悲剧之父”。他使悲剧有了深刻的内容和完备的形式。他的悲剧布局比较简单,抒情气氛十分浓厚,人物气魄雄伟,风格庄严崇高,语言雄浑有力。他首创三联剧的悲剧形式,使希腊悲剧趋于完善,被称作“悲剧之父”。代表作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第二个是索福克勒斯,现存七部完整的悲剧。他一生写过130部悲剧和“羊人剧”,其中有24次得奖,是当时得奖最多的戏剧诗人。古希腊人称之为“戏剧界的荷马”。他使悲剧艺术趋于完善,他的悲剧布局复杂、严密、完整,人物性格鲜明,风格质朴、简洁。他的作品多描写理想化的英雄人物与命运的冲突,但终究不能挣脱命运的摆布而走向毁灭,反映了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权盛极而衰时期的社会面貌。作品《俄狄浦斯王》是他最著名的悲剧。

第三个是欧里庇得斯,现存作品十八部。在古代有“舞台上的哲学家”之称。在他的悲剧中,对雅典统治者对外侵略、对内剥削的高压政策,对于压迫和虐待奴隶的问题,对社会上存在的贫富悬殊、男女不平等、道德败坏的现象,都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他善于描绘人物的心理,风格比较华丽,语言流畅,接近口语,十分自然。代表作品是《美狄亚》。

公元前四世纪,雅典在内战中失败之后,民主政治衰落了,悲剧也随之衰落。雅典的大酒神节举行到公元前120年为止,至此古希腊悲剧的历史便告结束。

三大悲剧诗人之后的阿里斯托芬用喜剧的形式为人们在舞台上呈现出一个日趋衰落的民主政治现实。

“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

阿里斯托芬(约公元前445一前385年),古希腊早期喜剧的代表作家。写过40部喜剧,现存《阿哈奈人》、《骑士》等11部。

阿里斯托芬的喜剧是生动有力的,剧中包含着许多滑稽、诙谐、讽刺、嘲笑以及狂欢粗野的成分,也有幻想和抒情成分。他的喜剧组织结构一般比较松散,人物性格不够深刻,但讽刺的语言机智锋利,抒情的词句很优美动听。在欧洲文学史上,像阿里斯托芬这样指名攻击当权者的政治喜剧,只产生在古希腊民主政治时期。他的喜剧形式自由奔放,并使喜剧与抒情诗相结合,对后世喜剧作家的影响很大,被称作“喜剧之父”。

莎士比亚及其戏剧

莎士比亚(1564—1616年),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作家、戏剧家。

莎士比亚在二十余年内共写了三十七部戏剧,还写了两首长诗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他的戏剧多取材于历史记载、小说、民间传说和老戏等已有的素材,反映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现实,宣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性论观点。

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活动可分三个阶段:1590—1601年,主要是富于乐观精神和鲜明信念的英国历史剧和喜剧;1601—1608年,多是反映深刻矛盾,表现怀疑情绪的大悲剧、“阴暗的喜剧”和罗马剧;1680年以后,则是倾向于妥协和幻想的悲喜剧或传奇剧。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可分为喜剧、悲剧、历史剧三类。喜剧以《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第十二夜》为代表;悲剧以《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代表;历史剧以《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为代表。

其代表作品《哈姆雷特》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悲剧之一,它同《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合称“四大悲剧”。该剧通过丹麦王子为父复仇的故事,揭示了英国社会现实与人文主义之间的矛盾。哈姆雷特已成为超越时空的不朽的艺术之作。

莎士比亚在作品中塑造出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描绘了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使之以悲喜交融、富于诗意和想象、寓统一于矛盾变化之中以及富有人生哲理和批判精神等特点著称。

莎士比亚的戏剧以人文主义的观点反映了英国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兴起时期的社会矛盾;刻画了以新兴资产阶级为主的众多人物形象,表达了他们的政治要求和生活理想,在揭露封建贵族的没落腐朽、谴责封建暴政的同时,也批判了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权力的不择手段和贪得无厌。他剧中的人物性格鲜明,情节生动丰富,语言精练而富于表现力,对欧洲文学和戏剧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易卜生及其社会问题剧

易卜生(1828一1906年),挪威戏剧家和诗人。1828年3月20日出生于挪威,1849年,他完成了第一部剧本《卡提利那》,并于1850年出版。1849年,他的第二部剧本《勇士之墓》上演获得成功,大大激发了他的戏剧创作热情。1851年,易卜生在民族剧院担任剧院编导。从1851年一1857年,易卜生共为剧院完成6部剧本。1857年,易卜生改任首都挪威剧院的导演,写出了讽刺剧《爱的喜剧》和历史剧《觊觎王位的人》。由于对挪威的现实社会问题进行了揭露和批判,遭到保守分子的强烈反对。1864年,在丹麦-普鲁士战争期间,挪威政府拒绝出兵援助丹麦,使他满怀愤怒离开了祖国。直到1891年回国。他生活困顿,1906年5月23日去世。挪威议会和各界人士为他举行国葬。

易卜生被称作欧洲“现代戏剧之父”。他的主要创作成就在现实主义戏剧方面,以他的四大社会问题剧———《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和《人民公敌》为最高标志。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生活和思想内容,而且是以一种崭新的戏剧样式出现的。从古希腊戏剧分成悲剧和喜剧两大类以后,这个分类传统就长期被保留下来。18世纪法国启蒙戏剧家狄德罗曾经要求突破这个传统,创造一种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的严肃体裁的戏剧,到易卜生手里才真正得以实现。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既不是喜剧,也不是悲剧,这使易卜生赢得了欧洲戏剧史上划时代作家的地位。

易卜生在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丑恶现象的过程中,曾经提出一些“僻论”,集中地反映了易卜生的思想和观点。那就是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人们的道德堕落。在创作方法上,易卜生的现实主义戏剧堪称典范。他十分重视创作技巧,结构精致完美,显示力图更好地反映现实社会问题,发挥戏剧艺术应有的社会教育作用。

易卜生是挪威民族戏剧的创始人,生前一直遭到挪威保守分子的反对。在他的直接影响下,挪威产生了一批戏剧家。

布莱希特和他的戏剧理论

布莱希特(1898—1956年),德国剧作家、戏剧理论家、导演、诗人。

布莱希特重视戏剧的教育作用,多年探索“宣传、鼓动和艺术”相结合的问题,提出“史诗戏剧”理论和“间离效果”的表演方法。

所谓“史诗戏剧”是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突破“三一律”编剧法,采用自由舒展的戏剧结构形式,多侧面地展现生活宽广多彩的内容,让观众透过众多的人物场景,看见生活的真实面貌和它的复杂性、矛盾性,促使人们思考,激发人们变革社会的热情。

(“三一律”:“三一律”又叫“三整一律”,是欧洲古典主义戏剧创作恪守的规则。即“一个事件、一个整体、一个地点”。17世纪,法国人波瓦特在他的《诗的艺术》中指出:悲剧只应表现一个故事,并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和一大时间内完成。)

“间离效果”是布莱希特提出的一个新的美学概念,也是一种新的演剧理论和方法。它的基本含义是利用艺术方法把平常的事物变得不平常,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暴露事物的矛盾性质,使人们认识改变现实的可能性。就表演方法而言,“间离方法”要求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把二者融合为一,演员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他还反对幻觉式布景,以破除舞台上的生活幻觉,使观众能够冷静地分析和判断。他在戏剧中增加了叙述因素,并把歌唱作为话剧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使用分场标题和定场诗,明白告诉观众戏中将要发生的事情,以强调创作过程中的理性因素。这构成了布莱希特现实主义演剧方法的特点。

布莱希特共写了约五十部多幕剧和短剧,比较著名的有《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伽利略传》、《高加索灰阑记》等。

布莱希特戏剧是20世纪德国戏剧中一个重要学派,也对世界戏剧产生了很大影响。

神秘剧

“神秘剧”,又译“经典剧”或“连环剧”。它的题材引自圣经,是中世纪戏剧的主要形式,包含独唱、重唱、合唱等表达方式,当时西欧普遍上演经典剧。《第二个牧羊人》是英国连环剧中最著名的。此剧以从容悠闲的方式,借每个牧羊人各吐怨言而引介人物和情境。他们抱怨的依次为一般社会状况、婚姻和饮食匮乏。剧本伊始即有歌出现,更显得轻松随意。

在同时代,还有一种以圣徒殉道为题材的圣迹剧,但流传不如神秘剧广泛。

印度梵剧

西方戏剧发源于希腊,东方戏剧则萌芽于印度。

公元前2000年的印度尚处于原始公社制社会,在当时的诗集《吠陀》中的《梨俱吠陀》关于爱情的对话诗里,已包含着戏剧的胚芽。

印度进入奴隶社会的所谓“史诗时代”后,出现了民间夜神赛会时的戏剧性表演,是印度戏剧的正式萌芽。

约公元前后,印度古典戏剧步入成熟期。约公元前1—2世纪,佛教戏剧家马鸣创作的《舍利弗传》等剧本,标志着古典戏剧成熟了。继马鸣之后,戏剧家跋娑活跃一时。20世纪初发现了他写的13部富有民间色彩的剧本,通称为“跋娑13剧”。

继公元2世纪戏剧理论巨著《舞论》出现后,戏剧家首陀罗迦创作出了现实主义的杰出剧作《小泥车》。

约公元4—5世纪,印度古典戏剧的杰出作家迦梨陀娑创作了《摩逻维迦》、《广延天女》。《沙恭达罗》等剧本。其中《沙恭达罗》至今享誉世界。

公元7世纪后,印度古典戏剧开始衰退,只有8世纪薄婆菩提的《罗摩传后篇》最为著名。

从题材上看,梵剧一是取材于史诗和传说故事,这类题材是印度古典戏剧的主要部分,如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中心的《摩罗维迦》,在传说故事中溶入新意的《沙恭达罗》。二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以刻画都市世态人情为主,如《小泥车》等。此外还有一些以宗教宣传为宗旨的作品,如马鸣戏剧残卷。

荒诞派戏剧

现代戏剧流派之一。“荒诞派戏剧”一词,最早见于英国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思林1962年出版的《荒诞派戏剧》一书,它是作者对20世纪50年代在欧洲出现的贝克特、尤内斯库等剧作家作品的概括。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否认人类存在的意义,认为人与人根本无法沟通,世界对人类是冷酷的、不可理解的。荒诞派剧作家拒绝像存在主义的剧作家那样,用传统的、理智的手法来反映荒诞的生活,而是用荒诞的手法直接表现荒诞的存在。

荒诞派戏剧在艺术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反对戏剧传统,摒弃结构、语言、情节上的逻辑性、连贯性。

②通常用象征、暗喻的方法表达主题。

③用轻松的喜剧形式来表达严肃的悲剧主题。

荒诞派剧作中最先引起注意也是最典型的作品是贝克特的《等待戈多》(1952年);最极端的是他的《呼吸》(1970年),这出戏连一句台词都没有。

荒诞派戏剧在西方剧坛享有极高的声誉,但它的全盛时期实际上已经过去。荒诞派戏剧作为一种强大的戏剧潮流已经成为历史,但这一戏剧流派对西方剧坛的影响是深远的。

真实主义歌剧

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是19世纪末期的文学界、戏剧界、音乐界盛行的真实主义思潮的产物。“真实主义歌剧”强调描写下层社会的真实面貌,着眼于感情冲动下产生的激烈行为,常以情变、妒杀为题材。

“真实主义歌剧”往往由于紧张的情节而产生强烈的戏剧效果。“真实主义歌剧”的作曲家主张形式上的简朴,艺术表现上继承了意大利的传统,和浪漫主义音乐一脉相承,但由于热衷于局部细节的渲染,追求感官的刺激,感情表现往往过于夸张。

教堂内的戏剧

教会采用戏剧化的手段,恐怕是因为可以使它的教诲更为生动。教会年历环绕新旧约中主要事件而建构的特点鼓励了戏剧的发展。教会年历本身就暗示着每一季里各种圣事的戏剧化。在教会仪式中,最先受到戏剧处理的是复活节,其他各节日也随着纷纷戏剧化,然而大部分的戏剧还是以圣诞节与复活节为主。今存最早的教会戏剧雏形便是公元925年左右的《你要找谁》。教堂内的戏剧并不是在每个教堂里都有的,它通常只限于在大教堂或修道院中演出,演员照例全是教士,有时候连观众也是教士。

意大利的“艺术喜剧”

“艺术喜剧”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戏剧样式。演员是“艺术喜剧”的核心,几乎是唯一的要素。脚本是一个简单的情节纲要与结局。演员临时在台上编台词,并视演出情况的需要增添枝节。

所有的“艺术喜剧”都是一组固定的角色,同一个演员永远扮演同一个角色。角色可分为最基本的三类:情侣,专业类、仆役。关于“艺术喜剧”的起源,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它直接源于罗马的亚提拉闹剧,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它源于普劳特斯与泰伦斯的喜剧,无论来源如何,这些剧团在1550年以后逐渐风行,活跃于全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