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最经典的艺术常识
8062300000031

第31章 外国古代建筑

古埃及建筑

地处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两岸的埃及,是最早步入文明的古国之一,大约出现在公元前四千年。它共经历了三十一代王朝。到公元前322年结束。

古埃及建筑最成功的是在开罗附近的基泽,美杜姆和萨卡拉等地的七十多座金字塔。早期的金字塔是分成阶梯式的,它的发明者据说是文字与知识的保护神古伊姆霍特普。埃及金字塔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第四代王朝的三座金字塔,其中库孚金字塔高146.5米,当时以每班十万人工作,历时30年,面积52900平方米,石材2300000块,每块平均重达2.5吨,它的内部构造复杂,显示了古埃及人民高超的建筑水平。有许多东西至今仍是未解之谜。在第二座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司芬克斯”是法老权力的象征,也是最早的雕塑作品。古埃及后期还有一些著名的神庙建筑《卡纳克神庙》《卢克索神庙》《太阳神阿蒙的神庙》等。

古希腊建筑

古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南部与小亚细亚西部沿岸和爱琴海诸岛屿,公元前两千年已形成奴隶制。米诺斯文化在这一时期高度发展,发掘的米诺斯王宫就是最好的代表,它占地2公顷,中央是大厅,四周有柱廊、浴室、国王大厅、地下室、仓库,还有可容纳500人的剧场,有上粗下细的柱子,整个建筑布局复杂,传说是“迷宫”。它还有大量精美的壁画、浮雕。

“迈锡尼文化”是亚该亚人早期奴隶制社会的文化。这时的建筑主要有迈锡尼卫城、泰林斯卫城。迈锡尼卫城共约1公里,城邦是用巨大石块垒成的,厚厚的城墙,巨大的石门楣等。进入古希腊盛期的建筑风格主要体现在柱式上,柱式分为:“多利安式”“爱奥尼式”,其中“多利安式”不设柱础,直接立于基石上,柱身上细下粗,向上收的直线略有弧度,刻有十六到二十条并列的凹槽,为半圆形,上边有柱头。略为晚些的是“爱奥尼式”,它由柱础、柱身、柱头组成,凹槽较多,一般二十四条,收线为直线无弧度,柱头有大的涡卷,比“多利安式”轻快、活泼。“科林斯式”实际是爱奥尼式的发展变体,柱身更细长,柱头是由植物丛集而成,类似花篮,占希腊的建筑的顶峰是“雅典卫城”,虽然受到古战争的破坏,但现在依然非常雄伟,特别是“巴特农神庙”它是卫城之冠,是古希腊建筑的精华。

古罗马建筑

位于亚平宁半岛的意大利罗马的建筑是继希腊之后的人类又一辉煌业绩。它的成就突出在公共建筑物与纪念碑式的建筑方面,结构上则是穹窿式的半圆屋顶。代表作有“万神殿”,它始建于公元前27年,设计者是:马尔苦斯·亚格里巴,从它科林斯式柱式上可以看出与希腊建筑的关系。“罗马圆形斗兽场”是公共建筑的典范,可容纳观众5—10万人,非常壮观。古罗马建筑还包括一些水道桥建筑,“克劳丢水道”的残迹至今犹存;为纪念帝王功勋的凯旋门和纪功柱,主要代表作有“提度帝凯旋门”、“图拉真帝凯旋门”等,高达34米的“圆拉真柱”尤为壮观。

哥特式建筑

罗马帝国之后,基督教的势力进一步发展,开始拜占廷文化时期。这时期的建筑主要集中于适应宗教活动的需要,开创了“巴西利加”式教堂,其形式是长方形的平面上作三跨或五跨式的建筑。它从外部看非常朴素,但内部的装饰却比较华丽,墙壁上镶嵌画呈现出富丽堂皇、眩人眼目的效果。这时期的教堂建筑其风格也继承了某些希腊柱式和古罗马穹窿的特点,其代表作品有:罗马的《圣保罗教堂》(建于4世纪)、《圣克里门特教堂》、《圣马利亚·马佐勒教堂》(建于五5纪)。“哥特式”是法国首创流行于13、14世纪的建筑形式。“哥特式”与“罗马式”的建筑风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采用曲肋拱做骨架,几乎没有墙,骨架间有大而高的圆顶窗,内部骨架暴露,再加上从窗子的玻璃画上透过来的富于变化的彩色光线,使人产生一种腾空而起飞向天国的宗教感觉。外部与内部相似结构暴露,小尖塔,巨大的窗孔。形成了独特的宗教神秘色彩。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

“文艺复兴”运动是14世纪至16世纪在意大利首先兴起的文化变革。在建筑方面排除了中世纪的“哥特式”,古希腊建筑式样得到重新认可,但也不是简单的重复。这时主要是以教堂和公共建筑物、豪华府邸为主要形式,《圣玛利亚大教堂》是花了近百年才建成的全世界最大的教堂,伟大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主持修建,高达138米,直径42米的大穹窿顶非常宏伟、壮观,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高度发展,是建筑史上伟大的奇迹。

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代表了17世纪的建筑风格。这种建筑的特点是重于内部的装饰,其全体多取曲线,风格丰富多变,使用夸张的纹样形式。代表人物是意大利雕塑家贝尼尼,他最终完成了《圣彼得大教堂》。这一时期的重要建筑有凡尔赛宫和一些宫廷花园:《鲁佛宫》《路易十四广场》《胜利广场》。所有这些都集中体现了“巴洛克”风格,也体现了拥有雄厚财力的统治者好大喜功,唯我独尊的浮夸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