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国外“三农”面面观
8057500000014

第14章 英国“三农”现“后劲”(2)

二是乡村便捷的铁路交通。如金厄姆村有些人每天到伦敦上班,早上7:25发出的列车会在9点前到达伦敦,一点儿也不误事。还有些人就近找到了工作,比如有人在牛津大学城或附近地区工作,从金厄姆到那里只有半小时车程,很方便。

三是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英国政府自20世纪40年代后期制定的土地使用规则,限制了市区的蔓延。结果,真正的乡村风情超过了城市的诱惑力。农村大部分地区仍然像明信片上的风光那般美丽:广袤的绿色田野和小片森林错落有致,其间点缀着整齐的村落和教堂的尖顶,没有广告牌之类碍眼的东西煞风景。乡村管理局的资料也表明,人们认为乡下的生活品质更高,因为这里污染少,犯罪率低,而且随着交通和通信技术的日益完善,住在远离上班地点的地方更舒适。

农家旅店比比皆是

在英国农村,“农家旅店”已比比皆是,价格和不少英国城市里的旅店价格不相上下。究其原因,主要是来农村游览的人越来越多。

英国是全世界旅游的发源地,也是农业旅游发展的先驱国家。由于它的工业化起步较早,绝大多数国民长期居住在城市中,已对农村产生了长久分离后渴望的情感,更有许多孩子对农村、农业感到陌生。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给城市居民提供逃避平日定势性生活、短时间内突破常规的与城市迥然不同氛围的农村、农场,便成了最主要的备选旅游目的地,何况在农村旅游景点中还可以充分放松心情、亲近自然。基于此,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就兴起了农业旅游。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农业和畜牧业类旅游景点已颇有名气,甚至成为英国当时与手工艺品中心、休闲类景点、主题公园、文化遗产中心、工厂景点齐名的时髦景点。据1992年英国官方统计,以人造景点为主的旅游景点全英国共有5552个,其中农场景点186个、葡萄园81个、乡村公园209个,直接和间接属于农业的旅游景点几乎占到了英国人造景点的十分之一。另据英格兰旅游委员会统计调查表明,1995年农场景点、主题公园、工业旅游景点是英国最受欢迎的三大类景点,全英国有近四分之一的农场直接开展旅游业或与旅游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可见英国农业旅游发展普及的形势。

英国学者研究表明,目前英国景点市场呈现出如下八大走势:①游客希望更多地参与;②对动物的保护问题越来越关注,传统的动物园越来越不受欢迎;③对工厂、农场、手工作坊等工作场所兴趣越来越大;④游客的要求越来越髙,总是在寻求新颖的东西;⑤希望景点质量标准更高;⑥人们越来越关心健康和饮食;⑦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景点中学习新的东西;⑧到乡村度假。

这八大走势中的①、②、③、⑥、⑦、⑧等六项需求,都可以在农业旅游中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另外两项需求是对所有的旅游产品共性的需求。可见,农业旅游迎合了这种市场需求。

为适应农业旅游的发展,各村竞相开办“农家旅店”。还有些农场设有农业展览馆并配以导游和解说词介绍农业工作情况,而且备有农场特产的手工艺品,设小型零售店和餐饮、住宿服务,并安排一些儿童娱乐节目。据统计,在“农家旅店”接待的众多游客中,家庭游客约占2/3,余下部分主要是在校学生。游客中仅有5%是外国人,90%以上的游客来自本国。

租赁农场别具一格

英国农村的基本生产单位是农场,农场经营方式主要有两类:一是土地由农场主自有,完全或基本依靠农场主及其家庭成员从事生产的“家庭农场”;另一类是由农民从土地所有者手中租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租赁农场。在英国,土地为私人所有,除了自有农场外,还存在4种不同类型的农场:一是皇族领地和世袭爵位的封地;二是教会拥有的土地;三是社会团体和机构(如牛津和剑桥大学)的土地;四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拥有的土地。这四种土地的所有者都不从事耕种,而是沿袭传统方式以租赁形式租给农民。法律法规对租赁农场的保护、合理的租金额以及优惠的租赁条件,鼓励了这种生产方式的发展,被英国农民广泛接受。

位于伦敦西南方向的德文郡有个大庄园,人称“克林顿领地”,最早形成于1299年,是当时英国国王为奖励约翰·克林顿1298年率兵战胜苏格兰人而赐给他的封地。这块土地也是德文郡中最大的家族领地。目前,这块领地的管理机构负责近1万公顷农村土地、1900公顷林地,并为1500人提供住房,包括为当地家庭提供经济住房。领地所得收入用于维护历史遗产,并从事各项环境保护计划。领地管理机构还投资商业房地产,现有120家企业入驻。这些企业又反过来为当地提供就业和财政收人,这些收入再被投入到领地中的农场、林地和当地的环境保护事业,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由于农业是这片领地中的重要行业,租赁农场多达40家。

在着名的邱吉尔庄园附近,租赁农场也很多,每天都有一些参观者光顾那里。

不过,也有些庄园管理不善,并不好租。如英国男爵本杰明·斯莱德在英格兰萨默塞特郡北部拥有一座13世纪古宅——“毛恩塞尔庄园”,面积约1500英亩。据当地房地产商评估,单是庄园内的建筑就值250万英镑,而土地则值500万英镑,加起来整个庄园价值高达750万英镑。然而,维护庄园每个月要花数千英镑的费用,很多地方又都需要大修,而它却属于英国文物遗产,每修一块还须报英国遗产部门批准。所以,没人敢租,也没人敢买。本杰明家庭三世单传,他本人又年过花甲,膝下却无后嗣,几经思忖,决定将庄园白白送人!但有个前提条件,对方必须姓“斯莱德”。

2005年,本杰明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本家,并打算通过DNA鉴定,将这座古宅送给一个和他血缘最近的继承人。与此同时,他还和与英国电视第四频道签订合同,同意播放海选过程,于是很快就吸引了众多姓“斯莱德”的人。随后经过筛选,有3人因DNA样本和斯莱德最为接近而入围。令他遗憾的是,一名为印度囚犯,另两名竟是美国黑人妇女。那印度男子称,本杰明的曾祖父当年曾到印度,并和他的母亲发生一夜情而生下他。另外两名美国妇女也自称,她们是本杰明的祖先与黑人妇女发生一夜情后生下的。不过,经过进一步鉴定,这3人均属“冒牌货”,都陆续淘汰出局。2007年,本杰明确认美国丹佛市的艾萨克是和他血缘最近的“本家”。但艾萨克是美国知名摇滚乐队“冲突”的主唱歌手,最终却以乐队事务太繁忙为由谢绝了他的一番美意。再后来,本杰明发现那些应征者大都是为了如何在电视上露脸,并将DNA测试看做是“摸彩”,也只好宣布中止海选,继续一个人待在空荡荡的庄园里。

农村复兴起传统行业

在英国某些地区,随着城市人口的涌入促进了当地经济,同时,为适应农业旅游的发展,打铁、苫盖屋顶、砌石墙和木工等传统行业开始复兴。据资料,这些“传统建筑行当”的年营业额已达40亿美元,从业者达50万人。

乡村管理局在一份的报告中说:“手工艺人存在的理由不再是服务于农业和传统的农村社区,而是由于新型农村居住者生活方式的追求。搬迁来的城里人买下了越来越多的小块土地——但往往只作观赏之用,或出租给农牧公司。”英国土地经济学教授艾琳·斯托克代尔也说,平均每个自营职业的迁人者能为农村地区创造2.4个就业机会。她说,人们往住认为城市人口涌到农村会产生负面影响,而她的研究结果表明,很多搬到农村居住的人正在变成非受雇者,开始自己开办生意。他们代表着农村经济复兴的潜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