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磨刀石:专注与圆融解码
8050800000029

第29章 专注与圆融——伟大生命的两个元素(17)

诗仪无论干什么事都异常专注投入,按她自己的话说,“就像脑袋里有个按钮一样,一掀动按钮,就可以把全部精力集中起来”。一般人只有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下才能看书,但是,诗仪阅读能力超强,从小书不离手,很小的时候就看了《老夫子》《阿拉蕾》等漫画集。稍大一点,手里经常拿着一些科普书,上了中学后,每次出门都会带上一本书,不管在哪里随时随地翻开书就旁若无人地看,至于身边的人说什么、干什么似乎与自己丝毫没有关系。课堂上,她的眼睛像锥子一样紧紧盯着老师,听课非常认真,把每堂课的学习内容理解掌握得十分精准,课后,三下五除二就可以完成作业,学习效率高得出奇,感到像语文、数学这些课程学起来很简单、很容易。所以,初中三年,她并没有在文化课的学习上花费太多精力,而是把大块时间用在阅读课外书籍上,利用零星时间看了不少闲书。从这个意义上说,凡事注意力集中是诗仪成功的首要秘诀。

专注的思维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培养了很好的自律意识和良好生活习惯。她虽然没有详细的学习计划表,但是,生活主次分明,学习在她的心目中永远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学习任务不完成任何游戏、活动都没有兴趣和心思。在学习和做事情上她的专注似乎到了有点强迫症的地步。比如,做练习或者玩走迷宫游戏,遇到疑惑或走入死胡同时绝不轻易放弃,一直憋着,直到解开难题,弄出结果才肯罢休。

在实践中找到做事情的兴奋点是诗仪成功的一个重要秘诀。诗仪刚刚懂事的时候,父母经常带她去公园玩,有意识教她对照地图看路标方位,增加空间感;在动植物园,通过近距离观察了解各种小生命的习性和生长发育情况,发现生活周围或大自然一草一木的奇妙变化,使她对大千世界的万物生灵十分好奇。上学后,每次外出回来,对于所见所闻中存在的困惑,比如,看到蜗牛的爬行,回家就翻书了解蜗牛的生性特点、演变等。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渐渐养成了看书的习惯,以至于家里到处都是书籍,零星时间就翻阅这些科普类书籍,了解谁发明了什么东西,是怎么发明的。还自己动手在家做小实验,与同学一起出去找蜗牛、蚯蚓做生态实验,或者去学校菜园种地,试着进行一些小发明。

诗仪同学成功的秘诀还在于她擅长在玩耍中丰富智力。诗仪的母亲刘道溶女士是深圳市南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她不像别的妈妈动不动花数千上万元给孩子报各种智力开发班,也没有整天把孩子关在屋里做作业,而是创造条件让女儿多接触大自然,让她了解周围的一切。尽可能地设法把书本上的一些概念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孩子在动手玩耍的过程中亲身感受事物的变化,理解一些复杂的理论知识。小时候诗仪很喜欢云和彩虹,细心观察彩虹出现和消失过程,对彩虹的颜色顺序有了更深的理解;她和很多女孩子不同,从小在积木堆中长大,看着说明书将一堆材料拼成一个复杂的物件;经常跟男孩子一起在院子里抓蜗牛、捉虫子,还会和同学一起品尝自己摘的“能吃的花和草”。她不爱看电视,也不喜欢《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书籍,认为直接把答案说出来限制了人的想象力,最拿手的是阅读那些可以引导自己做实验的书籍,通过实验自己去体会得出结论,这样不但印象深刻,还能够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新东西。

诗仪学习成绩优异,爱好也非常广泛,喜欢跳舞、打球、跑步、跟同学外出郊游,还学做陶艺、模型,有时也在网上游戏换脑筋。很多人经常好奇地问诗仪姑娘同样一个问题:“兴趣如此广泛,‘杂事’那么多,为什么还能保持很好的学习成绩?”她淡淡地说,“这得益于自己学东西比较快,积攒了较多的空闲时间来玩,去干自己愿意干的事”。到了加州理工大学,专业课学习任务的确很重,但她依然要挤时间来玩乐器,演奏起长笛、葫芦丝来如痴如醉;还参加学校的合唱团、辩论赛,做学校广播主持人,承担学校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一部分工作,在她身上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年轻人应有的热情、自信、充满活力又不失沉稳的性格。

英国着名的“科学英雄”霍金每年都要从剑桥大学前往美国加州理工大学驻留一个月,其中,进行一次公开演讲,挑选博士、硕士、本科生各1人与其同台“对话”交流是活动的重头戏,几乎每个学生都想得到当面与霍金对话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然而,霍金挑选对话的对象可谓别出心裁,首先要让全校所有学生把自己对话的问题提交霍金,由他依据问题的综合价值最终决定对话人。结果在激烈的竞争中,诗仪提交的问题得到霍金的青睐,活泼开朗、自信独立的她最终成为与霍金直接对话的本科生。霍金回答了她在高中时就疑惑不解的关于未来时间的问题,与伟人面对面的交流使这个东方女孩感到了少有的兴奋。

诗仪姑娘能走多远,能否成为“大家”,现在的确难以预料,但凭她超强的综合素质,相信,没有人否认她会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

六、圆融是感性与理性的调和

2013年初春季节,朝鲜半岛发生了冷战以来最严重的核危机,搅得东北亚地区硝烟弥漫,剑拔弩张。南北双方互相交锋,起因是美国长期在韩国驻军并不时进行军事演习,朝鲜政府则以进行核试验和导弹试射抗衡韩美。为了实现半岛无核化,韩国一方面通过国际社会对朝鲜政府进行制裁,同时联合盟友美国大兵压境进行联合军演。联合国以及中国、俄罗斯等国大声疾呼重启“六方会谈”解决危机,但朝鲜方面置若罔闻,面对韩美强大的军事压力毫不示弱,率先提出撕毁朝鲜和平停战协议,中断朝韩高级热线电话联系,扬言对美韩及日本进行无情的武力打击报复,放话各国外交使馆在规定的时间内撤离驻朝外交人员,给人战争一触即发的感觉;韩国则冷静地文攻武备,呼吁朝方放弃核试验计划,通过和平对话解决半岛危机,并以大规模军演保持高度军事戒备。纵观朝鲜半岛这场危机,把人的理性与感情暴露无遗,韩方多数时候表现得相对冷静和理性,朝方则一直以极端的情绪化思维感情用事,不顾国际社会的劝告,要求各国驻朝使馆人员撤离,要对美韩日进行毁灭性打击,应验了中国一句古语,“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感性,可以理解为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与外界事物接触形成的感觉、知觉、表象等直观形式的认识,它是夹杂着个体的情绪对事物表面现象的初步认识,是认识的低级形式。感性的人很多时候表现出双面人格,时而慈悲善良,为社会带来柔和安定,时而在情绪的驱使下非常任性,不顾后果地采取极端的行为处理问题,过于感性会被现实世界淹没。

理性,则是对情绪进行驯服后内心相对平静时通过辩证思维对事物的内部规律做出的客观反映,旨在追求事物的真善美,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的人思想内敛、成熟,以清醒、沉稳的心情对待一切事物;做事讲究规范,宠辱不惊,无大喜大悲,遭遇不测时镇静自若,轻易不会动摇自己的信念,总体上算是一种健康成熟的人格。尽管理性思维反映了事物的本质规律,但纯粹的理性,严谨有余,灵活不足,略显呆板和墨守成规,有时固执地坚持自己,互不相让,理性之争就会演变成感性的对峙,产生无法调和的矛盾。

正在朝鲜半岛危机四伏的时候,地球另一端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与世长辞,英国政府为这位享有“铁娘子”美誉的老人举行了简单而庄严的葬礼,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派要员向这位世界政坛风云人物进行最后的告别。值得注意的是,整个葬礼过程尽管人们的表情凝重,但包括铁娘子的亲人在内很少有人哭泣,甚至失态的痛苦,自始至终表现得那样彬彬有礼,好像是一个黑白电影艺术节,处处充满肃穆庄严的气氛,彰显出一种理性的文明。

感性和理性作为认识的两种形式,二者存在着很大差异。

(1)感性的人依据情绪、情感和欲望来考量事物,多数时候都被功利绑架部分地失去了自我调节功能,常常为了自身利益的“预设立场”自我过分膨胀,崇拜强权,蔑视弱小,排斥对方哪怕是正确的见解;理性的人崇尚事本位思想,摆脱或部分摆脱了私欲的控制,心胸宽阔,尊重并欣赏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知道如何与不同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人相处,强势的一方懂得尊重弱势的一方;

(2)交往中,感性的人以利益为前提,不加选择地取悦迎合他人;理性的人以共同志趣为本,亲疏适度;

(3)感性的人遇到矛盾分歧精神紧张,把交流变为唾沫横飞的辱骂,从而制造隔阂对立,撕裂共识,或因为观念交锋异化为某种意义上的“党同伐异”,出现“剑走偏锋”的现象,最终将故步自封;理性的人严谨中带有几分灵动,擅长心平气和地沟通辩论,借助各种思想观念的交锋探求真理、达成共识,构建文明理性的议事规则;

(4)人与人对立时,感性的人采取攻击行为与对方死磕;理性的人在竞争中超越他人;

(5)感性的人改变观念较难,很多时候受某种私利困扰而身陷囹圄不能自拔,丧失纠正错误的功能,成为一个“永远叫不醒的装睡的人”,难逃走入死胡同的噩运。朝鲜政府金氏三代就属于典型的感性人格;理性的人做事规范,有清晰的自我意识,有一定反思和自我修复能力,能够主动检视自我,乐于接受他人正确的主张。

圆融倡导的感性与理性调和,不是没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一味地不讲原则,不守规矩,不求真理,做没有规矩和分寸的“烂好人”,凡事搞变通,而是有礼有节,秩序井然。今天的中国社会庸俗“关系”泛化,严重地拖累了法治社会的进程,有人形容说从生小孩开始要关系,上幼儿园要托关系,入学要找关系,有时候就业靠关系,职级晋升更要看关系,看病住院要关系……进火葬场还要有关系,没有关系我们几乎寸步难行。“关系”盛行的直接原因是感性泛滥,情绪失去应有的控制,理性丧失时,把温良恭俭让甚至是道德、法律全部抛在脑后。每个人在本能欲望的驱使下,什么都敢想,想要得到本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什么都敢干,只要想要的东西,都会凭借不理性的热情削尖脑袋托关系、找门子,投机钻营,想方设法得到它;什么都不怕,只要对自己有利,甘愿冒风险,放弃原则办出格事,而且不计后果干了再说。这样乱干的结果是,每个人只图自己一时方便成为游戏规则的破坏者,到头来又都是混乱秩序的受害者,出门就会遇到麻烦,谁也别想消停。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有一句名言,“如果每个人都尽力去工作而只索取能够维持家庭生活的回报,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得非常富足”。收敛欲望当然需要理性一点,秉持本分和做人的底线,不巧取豪夺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也不去破坏应有的秩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大同美好的世界。

圆融的行事风格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个体的气质秉性和认知水平,过于感性和纯粹理性的人都会走向极端,被现实世界排斥在外。

为炽热的感性注入清凉的理性

感性缘于个体的情绪、情感和欲望,由于主观性和利己主义色彩较浓,每每满足于个人喜好,去获得暂时的快乐,容易失去事物的本来面目。实际上,心情多数时候只是内心一种瞬间的情绪反应,是外界刺激引起的情感波动,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个过于感性的人很容易把心情和心理等同起来,往往被情绪、情感欺骗,造成大脑思维出现暂时性混乱,这个时候很难做出正确的抉择,如果遇到关键性问题十有八九把事情搞砸,而且还会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

朱琦是一名高一男生,有一天,他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发现一只流浪狗,顺手就捡了回来。小朱的妈妈是个白领,里里外外干净整洁,一想到这个不速之客的到来可能把一向整洁的家庭折腾得底朝天,便劝儿子把小狗放生让真正需要的人带回去养。心地善良的朱琦听到妈妈要把可怜的狗狗拒之门外难过地说:“本来看到你下班回家有些寂寞,想让狗狗陪伴你给你找点乐子,没想到你这么无情,一点爱心没有。”感性的人做事一般从主观愿望出发,从不考虑对方的感受,时常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结果好心好意却给对方带来痛苦,埋下矛盾的种子。

妈妈看到儿子对小狗有一种难以割舍的爱,只好做了让步。可是,未经驯养的小狗整天在家里乱撒乱拉,原本整洁的家被弄得乌烟瘴气,妈妈实在有些难以忍受,又与儿子朱琦商量,想把小狗送给别人。朱琦还是不干,情绪激动地说:“小狗已经被遗弃过一次,再抛弃它,对小狗实在不公平。”陷入感情漩涡的人,自我调节功能退化,轻易不会让步。妈妈看到儿子如此善良有爱心,又一次做了让步。

朱琦为了让妈妈对小狗产生好感,每天放学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墩地,经常给小狗洗澡,训练小狗在卫生间大小便,晚上还要带小狗出门遛弯。但是小狗偏偏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总是带不上路,时常在地板上,有时甚至是沙发上撒尿。妈妈被这个讨厌的小家伙闹得心烦意乱,加之,看到朱琦每天为了伺候小狗要占用很多学习时间,焦虑得开始有些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