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记书
章作家心仪蓬莱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从小就着迷八仙的传说;二是他成名后,这儿有个崇拜他的女读者多年来同他保持着书信来往,并希望有机会见到他。一想起这个女读者,他心里就痒痒的,甜甜的。
单位组织去蓬莱旅游,正合了他的心意。旅行社为了拉生意,说可以带家属,并且优惠收费。于是,他带着他的宝贝儿子,一同前往。
去之前,他就悄悄给那个女读者打了电话,约定到蓬莱第三天上午,在蓬莱阁见面。
到达蓬莱第一个旅游点是一个千年古寺。进寺后,首先看到是一座数十米长的500罗汉浮雕。导游小姐卖了个关子,说这500罗汉中有一个大名鼎鼎的济公。请大家找找看。若实在找不见,最后可由导游告诉你。好奇的章作家便同儿子一起找起了济公。罗汉一个比一个高大,一个赛一个精神。章作家同儿子从头找到尾,也没找到济公的影子。
怎么回事?一个名扬古今的大人物咋就找不见呢?他会躲到哪里去?于是,他们从尾返到头再次找,仍不见济公。
章作家请教导游小姐指点迷津。导游说,你不要光找场面上的罗汉看,更不要光瞅大个的罗汉,说不定济公是个小个子,躲在什么不起眼的地方呢!听了导游的话,他们就光拣旮旮旯旯看。果然,在两个大罗汉夹缝间,找到了那个熟悉的面孔,还有他手中那把破芭蕉扇。章作家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一个专为人们做好事,活在亿万人们心中的大人物就占这么一点位置呢?
再看其它景点,章作家就一直走私,他在心里为济公鸣不平。
第三天游蓬莱阁。到达后,他草草看了几眼景观,就看着手机上的时间,等待心目中最美好的时刻——见那个梦中不知想了多少次的女作者。此刻,手机响了,一个甜美的声音传过来,正是她。
她说就在蓬莱阁正面的100米处,问他在哪里?怎么看不到老师头上那顶“赵本山帽”。章作家愣半天,无言以对,回眸一望,不远处一个头戴太阳帽,身穿白纱裙,亭亭玉立的女郎,拿着手机正四处张望。
他急忙摘下头上的“道具”,与儿子耳语一番。
儿子十分理解他,高兴地点着头,然后迎着女郎走去。
他告诉女郎,他是章作家的儿子,章作家因临时变故提前返程了。来日方长,今后总有见面机会的。女郎失望地走后,章作家才同儿子十分轻松地游玩。
回来后,章作家对儿子说,这次旅游最大的收获就是寻找济公。在济公身上,他看到自己的影子,所以才决定不见那女郎的。
儿子说,这很好,你是个作家,多写读者喜欢的作品就是了。像一只母鸡,只要下好蛋就够了,何必让吃蛋的人去了解是黑母鸡还是白母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