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胜日寻芳: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庄电一踏访神州记
8043600000031

第31章 青海省荣获国际扫盲奖——“世宗国王奖”

“要想闯天下,先要学文化!”这是青海省许多农牧民在接受扫盲和实用技术培训之后的深切体会。在2004年的“国际扫盲日”,青海省由于创造性地开展扫盲工作,最终从28个国家和地区推荐的候选者中脱颖而出,一举获得国际扫盲奖——“世宗国王奖”。最近,青海省教育部门有关负责人向记者展示了这个来之不易的奖项并介绍了相关情况。提高劳动者、特别是地处偏远的农牧民的文化素质,已经成为青海省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

青海省地广人稀,居住分散,教育发展相对滞后,青壮年文盲较多。提高人口素质,关系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和青海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创造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为此,青海省专门成立了由副省长挂帅的扫盲领导机构,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扫盲工作。早在西部大开发之始,青海省就根据农牧民生产生活的特点和成人学习的规律,在农牧区部署冬春农闲“扫盲月”活动,并且连续坚持了5年。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他们把扫盲的重点确定在少数民族及妇女上面。有关部门为此专门编写了扫盲教材,免费发放。为方便藏族群众学习,他们还特意将这套教材翻译成藏文。由于工作抓得实,每年冬春的扫盲行动都搞得轰轰烈烈,做到了扫盲教材、扫盲时间、扫盲地点、扫盲对象、扫盲教师报酬、扫盲经费六落实。

在扫盲工作中,青海省还建立了以满足扫盲对象基本学习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机制,由单纯识字向既学文化又学技术转变,将扫盲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同农牧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以学技术带动学文化,以学文化促进学技术,调动了农牧民学习的积极性,使扫盲的质量和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他们利用农牧区中小学校舍、师资的优势,实施“一校带一村”活动,日校办夜校,将学校教育资源向学生家长、农牧民群众免费开放。学校的光盘播放点、地面卫星接收站、计算机教室、图书室都成为农牧民学文化学技术的工具。为了在更大范围开展扫盲行动,青海省还开展了“扫盲自愿行动”,让各类学校的学生承担起家乡、家庭的扫盲义务。一些大中专学校的学生响应号召,将扫盲作为自己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儿女教父母,亲邻相互教,扫盲工作延伸到了村头、田间、牧场。针对妇女文盲比例高、少数民族妇女文盲比例尤其高的情况,青海省各地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少数民族妇女文盲占90%以上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青海省妇联在近年来帮助当地举办了3000多期适合文盲学习、便于妇女参与的各类扫盲班,许多妇女不仅在这些扫盲班上学到了文化知识,而且学到了种植、养殖、纺织、缝纫、剪裁技术,脱贫致富的能力因此大大提高。全县成人文盲率由1990年的49%下降到现在的6%。

几年来,青海省已扫除文盲10万多人,其中少数民族占九成,妇女占一半以上。有50万人次参加了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与此同时,全省适龄儿童入学率在近6年中提高了4个百分点,初中生入学率则提高了近9个百分点,有效地减少了新文盲的产生。许多农牧民经过培训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拿到了结业证书,有了闯天下的本领。许多人从此远走各地务工挣钱,生活质量因此大幅度提高。

2004年,在日内瓦召开的47届国际教育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青海省把扫盲工作与符合农牧民日常生活的技能培训相结合、将学校教育资源面向农民和学生家长开放、建立众多行之有效的扫盲合作机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虽有28个国家和地区申报,最终只有我国的青海省和另一个非洲国家获奖。

(原载2005年7月27日《光明日报》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