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胜日寻芳: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庄电一踏访神州记
8043600000141

第141章 唐古拉山上的邦达草

前来采访的记者,因身体不适、反应强烈而不得不匆匆离开。在那里工作了几年的人,有好几个因为难以适应艰苦的环境而调往外地。然而,王永福却一直坚守在这里,至今已有十几年了!在海拔4534米、距格尔木市420公里的托托河气象站,他工作了12年;在海拔4333米、距格尔木市150公里的小灶火气象站,他工作的时间又有3年多了。

托托河气象站,位于可可西里无人区南缘、长江源头的沱沱河畔。小灶火气象站虽然离格尔木市不算太远,但距最近的小村庄也有两三里路。这两个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气象站,都是全球气象资料交换站,分属国家一类、二类艰苦站。这里观测到的气象资料,可以通过卫星直接传输到国家气象局,不仅对三江源地区,而且对整个青海省乃至全中国、全亚洲都有重要价值。王永福告诉记者: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的气象节目,都采用了他们提供的资料。

不要妄说来采访的记者身体虚弱吧,也别乱讲调离这里的人员有点脆弱吧!这里的艰苦确实是超乎人们的想象的。青海省气象局党办吕本义主任告诉记者,那里高寒缺氧,年均气温只有零下四五度,空气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60%。在那里,常年要与冰峰雪岭相望,与寒冷缺氧相伴,与艰苦、辛苦、清苦相连。应记者的要求,王永福介绍了他工作、生活的环境:别的地方一年有四季,那里却只有冬春两季,最热的时候也只有十几度。他们不得不常年穿着棉衣、棉裤,戴着皮帽,冻伤手脚更是常有的事。半月、二十天,他们才能进城买一次菜,冬天常常吃冻菜,夏天又要吃烂菜。就是煮面条,也要用高压锅,不然就是把面条煮糊了还是生的。关节炎、脱发、指甲下陷、皮肤粗糙,几乎成为许多人的共同“特征”。

气象站里,比王永福早来的,几乎都走了;比他晚来的,也走了不少。他带了四个徒弟,就走了三个。而王永福自1992年从青海省气象学校毕业主动要求来到这里,迎来送往,渐渐地就变成了站里的“元老”,成为“站龄”最长的人。从观测员干到副站长再干到站长,他依然留在那里。难怪有人称赞他就像唐古拉山上的邦达草那样坚韧、顽强、达观、忠于职守!

记者在采访王永福时,他一再表示自己很平凡。其实,他能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到现在,本身就说明他的不凡!

为了这份坚守,他与妻子长期分居两地,几年都不能和妻子一同回家与父母一起过年,结婚多年也不肯生小孩,有了孩子却不能给予应有的关爱。

为了履行职责,他组织业务培训,为全站职工制订了学习计划,使每周两次的集体学习制度化,让大家及时掌握了操作现代化设备的技能,确保人人都有独立值班的能力。

为了心中的信念,他甘愿寂寞、固守清贫、克服了无数个困难,带领气象站全体职工连续多年创造了年度考核优秀、百班无错的佳绩,将小灶火气象站建成“管理规范、业务过硬、环境优美、团结友爱”的一流高原气象站。

谁能说这样的业绩是平凡的呢?

王永福热爱生活。他不仅带领职工在当地养殖家禽家畜、种植蔬菜、改善伙食,而且在气象站院内广植花草。托托河气象站每年的暖季只有三个月,但王永福却让这短短的时间里天天花团锦簇,处处姹紫嫣红。

王永福热爱同事。同事有困难,他热心排忧解难,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同事有心事,他主动找他们谈心,消除他们的疑虑;同事或同事家人生病了,他总是抽时间前去慰问;逢年过节,他尽量安排同事与亲人团聚,而自己则顶班执勤。与他在一起工作的日子,成为许多人难忘的回忆。

王永福更热爱工作。为了适应新情况、更好地工作,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参加了南京气象信息学院西宁分校的学习,用4年时间取得了大专文凭,现在还在继续学习。他告诉记者,我的工作非常有意义,我也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如果身体条件和家庭条件允许,我愿在高原气象站干一辈子!

(原载2007年3月29日《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