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大自然神秘现象
8040900000008

第8章 神奇的动物(7)

动物学家的推论完全被他的试验证实了,他惊诧不已。接着,他又进行试验:熄灭灯,操纵曲柄,使“天空”和黄莺从突尼斯向意大利方向迁徙时所看到的夜空一致。他打开灯后发现,黄莺果然像他所预料的那样,又调整了航向,头朝西北,尾向东南,仿佛看到的是真正的夜空。

虽然实验已经证明了动物学家的推论是正确的,但为了稳妥起见,他又反复多次地进行了这一实验,实验结果完全一样。与此同时,其他动物学家也进行了相同的试验,并且增加了些更为复杂的内容,试图让黄莺掉头转向,使它们感觉到是在西伯利亚的某个地方。然而,黄莺每一次都准确无误地调整了它们的航向。

于是,人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鸟类“歌唱家”黄莺迁徙时是在夜间飞行,它们定向导航所依据的是天上的星辰的方位。可以肯定,黄莺所依据的并不是所有的星辰的方位。因为那位德国的动物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试验:他陆续熄灭象征星星的小电灯,而黄莺能依据三颗星星的方位确定它们全程的航向——向北—向西—向西北。

这似乎并不复杂。可是,黄莺是如何学会这些天文知识的?这个现象难道不神秘吗?

史前生物大爆发之谜

中国云南澄江过去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包。5亿多年前,那里是一片汪洋大海,如今这里被古生物学家视为一块圣地。在这里,地球生命史上的一个惊人的秘密正在逐渐被揭开。

在距今5.3亿年前,澄江的浅海中发生了一个重大无比的事件——生命经历了一次革命性的大规模的演化,绝大部分仅次于“界”的最大的生物分类单位——“门”一级的动物一瞬间出现在地球上,这些动物的突然来临,给这颗蓝色的星球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我们用“一瞬间”来描述这一爆发过程的短暂,然而它的实际时间是200万年左右,但相对于有35亿年历史的地球来说,200万年只相当于一天中的一分钟。在这“一瞬间”里,众多从未在地球上露过面的动物一下子出现在海洋里,古生物学家甚至用“爆发”这个字眼来形容这种突然性。这些动物形态各异,大小不一,从只有几毫米的微型动物到长达2米、长着带柄的巨眼和恐怖的粗爪的大型动物,几乎涵盖了所有动物的门类。也就是说,如今地球上一切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动物的祖先,差不多都在那个时代出现了。包括人类在内的很多动物很可能就是从这里起步,开始了各自的演化历史。这一发现使国际古生物学界振奋不已。最权威的德国著名古生物学家阿·塞拉赫称这一重大发现“就像是来自天外的消息”。它证实了大爆发的演化事件在5.3亿年前确实发生了。

在昆明,在许多孩子的收藏品中,你会找到侏罗纪的恐龙、泥盆纪的鱼、克留纪的珊瑚石燕和寒武纪的三叶虫的化石。昆明西部的一所学校里的孩子几乎每人手里都有寒武纪的海洋里的动物化石,因为他们学校的所在地就是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的海底。

1985年,中国古生物学家在澄江帽天山发现了娜罗虫——古老节肢动物的化石。这种动物曾存在于5.15亿年前的加拿大伯吉斯动物群。这次发现揭开了澄江生物群研究史重要的一页。1995年,世界各国科学家会聚在中国,第一次以“寒武纪大爆发”为议题,进行了国际性的学术大讨论。

在澄江“早期生命研究中心”的陈列室里,陈列着形态各异的化石标本。以或蜷曲或斜躺或平直的姿势被埋藏的娜罗虫化石,完好地保存着它们的软躯体,甚至连肠道中的食物也清晰可见,显示着其在临死之前还曾经饱餐一顿。具有网状骨片的微网虫,即使在活着时保持站立的姿势都已经很不容易,可有的死后竟然可以保持立姿,真是令人匪夷所思。那具有纤细的触手、细腻的体表和环肌的水母,还有成群埋藏在一起的帽天小虫、海口虫,让人想象到它们一定是在一次聚会中突遇灾难。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些生灵的化石,95%以上是世界其他地方难得一见的软躯体构造的化石。5亿年前的软躯体构造生物居然能形成化石陈存在岩层中,这便是澄江化石最为独特之处。

在这些古生物的化石中,有一种化石带着红红的小点,这是海豆芽的化石。我们现在在海洋里见到的海豆芽还是这个样子,也就是说它从古到今一点变化也没有。然而有些动物的变化则大得惊人,如脊椎动物的始祖——云南虫。它向着不同的方向演化出不同种类的动物,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包括后来灭绝了的恐龙)、鸟类及哺乳类(包括人类)。

自1990年以来,科学家在帽天山等化石出土地进行了多次挖掘,收集到的化石总数已达数万枚。他们在那些橙黄色的岩层中,几乎找到了所有现代生物祖先的踪迹,另外还包括许多种早已灭绝了的生物。现在地球上的上千万种生物归纳起来总共才35个门,而我们在澄江化石中已经发现了20多个门一级的生物系统。这说明在寒武纪早期,动物多样性的基本体制就已经建立了。

从同一起点开始演化的生物,有的经过几亿年还是老样子,有的则显示出了与祖先的巨大差异。同样的时间对它们起了迥然不同的作用,难道达尔文的均变进化论不适用于寒武纪动物群?

面对这林林总总的生物化石,人们不禁要问,寒武纪大爆发是否真的曾经发生过?在大爆发前,地球上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导致了这场疯狂的进化?这一系列的历史之谜,正等待着考古学家和生物学家去探索、去揭开。

大脚怪之谜

从1955年开始,人们就传言在北美的原始丛林中,存在着一种类似于亚洲野人的“大脚怪”。报纸曾有过捕获、杀死“大脚怪”或发现其尸体的报道,但现实中那些报道里的目击者们都否认有这种怪物尸体的存在。

大脚怪,又叫“沙斯夸支”,是据传在美国和加拿大发现但未被证实的一种类猿的巨型怪兽。在北美的印第安人中,早就流传着这种神秘动物的传说。但真实的足迹最早是在1811年被发现的。当时,探险家大卫·汤普逊从加拿大的杰斯普镇横越落基山,前往美国的哥伦比亚河河口,在途中看到一串巨大的类似人的脚印。脚印每个长30厘米,宽18厘米。由于汤普逊没有见到这种动物,只看到了大得惊人的脚印,所以在他透露了这一消息后,人们就用“大脚怪”来称呼这种怪兽。从此以后,关于发现大脚怪或其脚印的消息接连不断。至少有750人自称见到了大脚怪,还有更多的人自称见到了巨大的脚印。虽然不少科学家认为大脚怪是虚妄之谈,但有些报道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

大脚怪多是夜间出动,而且很聪明,极善于逃避敌害。为探索大脚怪之谜,伊凡·马克斯凭着毅力和本领,从20世纪50年代起,通过访问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的知情者,一直对大脚怪进行追踪、调查。

1951年10月,伊凡·马克斯在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西克犹郡的死马山顶第一次见到了大脚怪的脚印。在这之前,伊凡并不相信这种生物的存在。

1958年,伊凡·马克斯在内华达州的华尔特山猎捕美洲狮时,发现500米外的地方有一个黑色而高大的可怕类人生物。他立即用长焦距镜头将其拍了下来,他说:“那东西太古怪、陌生,可能很危险,所以我不想再靠近它。”

1970年5月,他和一名瑞士的大脚怪考察者雷内·达因顿在华盛顿州的科尔维尔追踪“大脚怪”脚印时,再次发现许多“大脚怪”脚印,他们还做出了这种脚印的石膏模型。

华盛顿州立大学人类学家格罗弗·克兰茨博士鉴定模型后说:脚印异乎寻常的弯曲、隆起和细致,从解剖的精密度来说,是真实可信的。

同年10月份,有一个“大脚怪”在科尔维尔北边的公路上被汽车撞倒。马克斯闻讯马上赶到现场,他看见那个被撞倒但伤势不重的“大脚怪”浑身长着黑毛,正仓皇地逃跑,而且很快消失在丛林中。马克斯仅仅抢拍到了这个动物蹒跚而行的镜头。不久,马克斯在爱达荷州的普利斯特湖东边的加里布湾附近考察时,突然发现一个红褐色的“大脚怪”正朝一片沼泽地跑去,它的身体在树干之间隐隐显露出类似人的四肢与宽阔的背部。

1972年,有一只庞大的白毛“大脚怪”在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暴风雪中四处奔腾、跳跃。有人考证认为,雄性的黑猩猩也有在暴风雪中腾跃的行为,而且随着身体发育成熟,身体某些部位的体毛会变得特别白。这个白毛“大脚怪”是否在习性上与黑猩猩有相同之处呢?

1977年4月,在加利福尼亚州夏斯塔郡的雪山附近,马克斯发现一个雄性“大脚怪”站在沼泽中用手舀水,并用力抖动身体来驱赶成群的蚊子。它的皮毛像水獭的皮毛那样光亮,头上的毛发在缝处分成前后两片,这是胚胎发育的一种特征。同年12月的一天,马克斯与妻子佩吉沿着一串被猜测可能是“大脚怪”的脚印搜索前进时,忽然听到一种树枝断裂的声音。马克斯以为他们遇见了熊,他从肩上将枪取下来,这时,突然一个“大脚怪”晃动着脑袋十分迅猛地朝他们扑来。马克斯出于自卫,将它一枪击倒。

“大脚怪”在地上来回翻滚,痛苦地挣扎着,一只手捂住屁股,跳起来跑到一棵大树的后面,显得精疲力竭并脚部痉挛。佩吉一直抢拍影片,直到胶片用尽,然后又用照相机拍照。“大脚怪”很快就一瘸一拐地逃走,很快它就不再跛行,而是精力充沛地大步离开。马克斯和佩吉谨慎地跟在“大脚怪”后面。走了一段路后,“大脚怪”登上一个熔岩石脊后停了下来,摆动着长臂,回过头来威胁地看着马克斯他们。“大脚怪”额顶的毛直直地竖立着,显得很可怕!为免遭它报复性的袭击,马克斯和佩吉急忙离开了。

人类学家认为“大脚怪”很可能是类似于粗壮的南猿或包氏南猿的一种素食性的人猿。它们喜欢居住在潮湿的森林中,雌体和雄体的两腿、骨盆和阴部都与人类的极为相似。

不过,多数猿类都不习水性,但“大脚怪”却极善游泳,甚至能潜水,并习惯以潮汐带、溪流、湖泊和沼泽中的水生植物为食。人类学家猜测“大脚怪”是一种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水猿。

伊凡·马克斯花了33年时间,在北美拍摄了很多“大脚怪”活动的珍贵影视资料,并由惊异视野公司制成大型纪录片《大脚怪之影》,生动地展示了这种动物的外观和行为,使全球为之赞叹。

尼斯湖水怪之谜

尼斯湖水怪到底是什么东西?数百人曾亲眼目睹,科学仪器的探测却徒劳无功,到底尼斯湖水怪是不是史前怪兽?如果是,如何可以存活至今?人们最大的疑问是:一只巨大的动物如何能躲过科学仪器的探测,却又被数百个人亲眼瞧过。

尼斯湖位于英国苏格兰高原北部的大峡谷中,长39千米,宽2.4千米,面积并不大,却很深,平均深度达200米,最深处有293米。该湖终年不冻,两岸陡峭,树林茂密。湖北端有河流与北海相通。传说湖中有一种怪物,这给它平添了无穷的魅力,每年都吸引来成千上万的游客。人们给这种怪物起了一个名字叫“尼西”,意思是有趣的怪物。

关于水怪的最早记载可追溯到565年。当时爱尔兰教士圣哥伦伯和他的仆人正在湖中游泳,突然水怪向仆人袭来,多亏教士及时相救,仆人才游回岸上,保住性命。自此以后,10多个世纪里,有关水怪出现的消息多达一万多宗。但当时的科学家们对此并不相信,认为不过是古代的流传下来的传说,都是些无稽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