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大事的九大方略
7956500000021

第21章 方略练就说话艺术(5)

交谈是双向的,光了解对方,不让对方了解自己,同样难以深谈。陌生人如能从你的谈话中获取教益,双方会更亲近,能把你的知识主动有效地献给对方,实际上符合“互补”原则,奠定了“情投意合”的基础。

留有余地留些空缺让对方接口,使对方感到双方的心是相通的,交谈是和谐的,进而缩短距离。因此,和陌生人交谈,千万不要把话讲完,把自己的观点讲死,而应是虚怀若谷,便于互相探讨。

14.要求要这样提

成大事离不了求他人办事,而在求人办事用语上,礼貌语言是十分重要的,彬彬有礼的语言是打开办事大门的钥匙。

礼貌语言可以维护他人的面子,照顾他人的意愿。彬彬有礼的语言是你提出要求最好的敲门砖,可以讲究分寸,让对方不经意间向你敞开心扉。

那么到底需怎么应用呢?看下面的内容吧!

(1)间接请求

通过间接的表达方式以商量的口气把有关请求提出来,显得比较婉转比较容易接受。例如:

“你能否尽快替我拿一下本?”

(比较:尽快替我拿一下本!)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间接的表达方式要比直接的表达方式礼貌得多,因而更容易得到对方的帮助或认可。

(2)借机请求

借助插入语、附加问句、程序副词、状语从句及有关句型等来减轻话语的压力,避免唐突,充分维护对方的面子。例如:

“不知你可不可以把这本书带给他?”

(比较:把这本书带给他!)

我们可以发现,语言中有很多缓冲词语,只要使用得当,就会大大缓和说话的语气。

(3)激将请求

通过流露不太相信能成功的想法把请求、建议表达出来,给对方和自己留下充分的退路,例如:

“你可能不愿意去,不过我还是想麻烦你去一趟。”

在请别人帮忙或者向别人提出建议时,如果在话语中表示人家可能不具备有关条件或意愿,就不会强人所难,自己也显得很有分寸。

(4)缩小请求

尽量把自己的要求说得很小,以便对方顺利接受并满足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例如:

“你教会我解决这一步就可以了,其余的我自己想办法。”

我们确实经常发现,人们在提出某些请求时往往会把大事说小,这并不是变着法儿使唤人,而是适当减轻给别人带来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使自己便于启齿。

(5)谦恭请求

通过抬高对方、贬低自己的方法把有关请求等表达出来,显得彬彬有礼、十分恭敬。例如:“您老就不要推辞了,弟子们都在恭候呢!”

请求别人帮助,最传统有效的做法是尽量表示虔敬,使人家感到备受尊重,乐于从命。

(6)自责请求

首先讲明自己知道不该提出某个请求,然后说明为实情所迫不得不讲出来,令人感到实出无奈,例如:

“真不该在这个时候叫醒您,但是实在没有办法,只好麻烦您一下。”

在人际交往中,要知道在有的时候、有些场合打搅别人是不合适的,不礼貌的,但有时又不得不麻烦人家,这就应该表示知道不妥,求得人家谅解,以免显得冒失。

(7)体谅请求

首先说明自己了解并体谅对方的心情,再把自己的要求或想法表达出来。例如:

“我知道你也很为难,不过实在没办法,只好再次向你求助了。”

求人的重要原则就是充分体谅别人,这不仅要在行动中体现出来,而且要在言语当中表示出来。

(8)迟疑请求

首先表明自己情非得已,然后再把有关要求等讲出来,以缓和讲话语气。例如:“这件事我实在不想多提,可你一直忘了替我办。”

在提出要求时,如果在话语中表示自己本不愿意说,这样就会显得自己比较有涵养。

(9)述因请求

以合理适当且让对方感到很道理的具体原因来提出请求,应该给予帮助。例如:

“隔行如隔山,我一点儿也不知道人家那边的规矩。你是内行,就替我办了吧!”

在提出请求时,如果把有关理由讲清楚,就会显得合乎情理,令人欣然接受。

(10)乞谅请求

首先表示自己的歉意,然后再把自己的愿望或请求等表达出来,以免过于唐突。例如:

“恕我冒昧,这次又来麻烦你了。”

请求别人原谅,这是礼貌语言交际最有效的方法,人们常常使用这种方式来进行交流,显得比较友好、和谐。

15.让话语充满特色

成大事需要交谈,需要凭借嘴巴,需要说出特色。

在交谈中,说话的语调需要与你所谈及的内容相吻合、相匹配。

(1)说话要注意语调

语调能反映出你说话时的内心世界,你的情感和态度。当你生气、惊愕、怀疑、激动时,你表现出的语调也一定不自然。从你的语调中,人们可以感到你是一个令人信服、幽默、可亲可近的人,还是一个呆板保守或具有挑衅性或好阿谀奉承或阴险狡猾的人。你的语调同样也能反映出你是一个优柔寡断、自卑、充满敌意的人,还是一个诚实、自信、坦率以及尊重他人的人。

(2)清晰地发音

我们所说出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是由一个个最基本的语音单位组成,然后加上适当的重音和调整。只有清晰地发出每一个音节,才能清楚明白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

(3)切忌发音尖而刺

我们每个人的音域范围可塑性很大,有的高亢,有的低沉,有的单纯,有的浑厚。说话时,你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态度。

有时,当我们想使自己的话题引起他人兴趣时,便会提高自己的音调。有时,为了获得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又会故意降低音调。但大多数情况下,应该在自身音调的上下线之间找到一种恰当的平衡。

(4)不要用鼻音说话

当你用鼻腔说话时,发出的声音让听者十分难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姆……哼……嗯……”的发音,这就是鼻音。如果你使用鼻腔说话,第一次见面时绝对不可能引人倾慕。你让人听起来似在抱怨、毫无生气、十分消极。有些人将“哼嗯”这种鼻音视为一种时髦的说话方式,但如果你想让自己所说的话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如果你期望自己的语言更加富有魅力,就尽量少用或不用鼻音说话。

(5)音量要适合

语言只是一个人交流的工具,声音的大小与语言的威慑力是两回事。不要以为大喊大叫就一定能说服和压制他人。声音过大只能迫使他人不愿听你讲话而讨厌你说话的声音。与音调一样,我们每个人说话的声音大小也有其范围,试着发出各种音量大小不同的声音,并仔细听听,从中找到一种最为合适的声音。

(6)让热情与活力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响亮而生机勃勃的声音给人以充满活力与生命力之感。当你向某人传递信息、劝说他人时,这一点有着重大的影响力。当你讲话时,你的情绪、表情同你说话的内容一样,会带动和感染你的听众。

(7)说话要考虑节奏

说话时由于不断发音与停顿而形成的强、弱有序和周期性的变化叫做节奏。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根本不考虑说话的节奏。而说话时不断改变节奏以避免单调乏味是相当重要的。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重音和语速。法语不同于德语,英语不同于西班牙语,汉语又不同于英语。人们容易认为,诗歌与散文的节奏有很大差别,其实两者的相对区别则在于一种规则与不规则的重读上。诗歌具有规则的、可把握的重音,散文的形式则是不规则的。人们处于一种压力之下时,他们便不由自主地使用一种比散文更自由的节奏讲话。

(8)语速要适中

在与人交流中你向他人传递信息受讲话快慢的影响。速度太快如同音调过高一样,给人以紧张和焦虑之感。说话太快,以至于某些词语模糊不清,他人就无法听懂你所说的内容。

在人际交往中,说话是很讲究的,如果速度快了,会给人一种浮躁的感觉,但如果太慢,又会给人一种迟钝,或过于谨慎的感觉。因此,保持恰当的说话速度,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并在说话时不断地调整。当你想和别人交谈时,选择合适的速度以引起他人的注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吞吞吐吐,如果这样,你除了被冠以“思维迟钝”之外,也许还会被认为是个傻瓜。偶尔的停顿无关紧要,但不要在停顿时加上“嗯”或紧张不安地清一下嗓子。

让你的话语充满特色,让话语帮你赢得人心、成就大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