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跟毛泽东学口才
7946500000006

第6章 说真话 讲实话 是真情流露的基础

罗荣桓去世的消息传来时,毛泽东正在中南海颐年堂会议室召集会议听取聂荣臻等汇报十年科学技术规划。开会前,毛泽东提议大家起立为罗荣桓默哀。默哀毕,毛泽东当众说:“罗荣桓同志是1902年生的,这个同志有一个优点,很有原则性,对敌人狠,对同志有意见,背后少说,当面多说,不背地议论人,一生始终如一。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不容易。原则性强,对党忠诚,对党的团结起了很大的作用。”

毛泽东听到罗荣桓去世的消息,异常悲痛,写下了《吊罗荣桓同志》一诗: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这首诗正是毛泽东对罗荣桓一生的人格和事业的评价。

但这绝不是官场话,而是出于内心的肺腑之言,因为毛泽东与罗荣桓的友谊,早在井冈山时期已经形成了。从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罗荣桓一直坚持毛泽东关于官兵一致、连队建党等一系列军队政治工作的原则,是红军中最著名的政治工作者。辽沈战役中他坚持贯彻毛泽东先打锦州之敌,造成关门打狗之势的作战方针,抵制了林彪先打长春,赶鸭子式的作战计划。为此毛泽东在诗中说:“战锦方为大问题。”

解放后,毛泽东先后提名罗荣桓任公安部长、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干部管理部部长。鉴于罗荣桓的健康每况愈下,毛泽东又郑重地作了批示:

“荣桓同志:你宜少开会,甚至不开会,只和若干干部谈话及批阅文件,对你身体好些,否则难以持久。请考虑。”

毛泽东对罗荣桓是一往情深,而罗荣桓以他几十年的作为和人格,也确实当之无愧。

直到临终前,他还一再嘱咐家人:“我死以后,分给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般的房子去,不要特殊。”他又看看孩子说:“我没有遗产留给你们,没有什么可以分给你们的。爸爸就留给你们一句话:坚信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真理,永远干革命。”

在昏迷中,他还在不断地重复着说:“我革命这么多年,选定了一条,就是要跟着毛主席走。”

所以毛泽东说他“几十年如一日不容易”。诗中说:“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这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罗荣桓的去世如同失去左膀右臂的沉痛感情。(1)

说真话、讲实话,表达真感情的前提,是语言成功的重要条件。毛泽东对罗荣桓的抚慰和评价,正是毛泽东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的表达。

作为一位人民的领袖,毛泽东不是神,他有常人的丰富感情,这也体现在他的说话中。

在50年代末,神州大地刮起一股共产风。曾有一个普通的农民,闯过七八道岗哨,通过新华门进入中南海见到毛泽东。这位似乎真有点传奇色彩的农民叫贺凤生,是韶山冲贺晓秋的儿子。

原来他仅凭着一封信过关的。这封信是这样写的:

“晓秋贤弟如见:去年12月22日来信收到,感谢你的好意。所说各项工作缺点应当改正,如有所见,尚望随时告我……”

原来这是1949年开国大典后不久毛泽东给贺晓秋写的封信,贺晓秋和毛泽东是表兄弟,少年时代同在湖南韶山长大。贺晓秋在临终前曾留下遗嘱:要把这几年下面发生的一切告诉毛主席,要让毛主席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这次贺凤生是老远进京向毛泽东反映情况的。

毛泽东见面就对贺凤生说:“你父亲是我的救命恩人呢,没有他们这些人舍身相救,毛泽东早就不在世了。”

当贺凤生告诉毛泽东父亲在年前已经去世了时,毛泽东热泪盈眶,同时责怪贺凤生说:“你父亲去世了,应该给我拍个电报嘛,起码我可以发个唁电或送个花圈。”

毛泽东一面说着,一面站起身来,对贺凤生说:“革命成功靠的是千千万万个贺晓秋这样的好同志。巩固革命成果则要靠你贺凤生这一代和下一代的共同努力。”

接着,贺凤生告诉毛泽东,他两次寄去给父亲治病的钱收到了,并问:“钱是您私人的还是公家的?”

毛泽东说:“当然是我自己的喽!我不需要更多钱,有工资有稿费,又不需要存钱,更何况你们有困难应该帮助,共产常人总不能忘恩负义吧!”

在谈话中,贺凤生看见毛泽东看手表,知道他有更重要的工作,但憋了一肚子的话总想一下子吐出来,于是忍不住对毛泽东说:“主席,您晓得乡里现在的情况吧?晓得下面刮五风吗?晓得现在有些干部作风坏吧?您想不想听听这方面的情况?”

毛泽东稍稍怔了一下,随即兴奋地说:“好哇,我正需要听这方面的情况。你先回去好好回忆一下,下次专门找个时间听你谈一次,越具体越好,要真实情况,不要掺水,是一说一,是二说二,骂娘也告诉我,只有贺晓秋的儿子才有这么好的礼物给我。”

过了两天,毛泽东第二次约见贺凤生。一开头他就说:“今天只我们两人谈,你不是说要向我反映下面的情况吗,给你一小时,不!两小时可以吧。”

于是,贺凤生打开话匣子,从大跃进、公社化后哭爸叫娘的情况,谈到干群关系。他说:“为了迎接上级检查,把好几亩田里的稻谷栽到一块田里,硬说是亩产达到几千斤,是大跃进带来了大丰收,鬼都笑落牙齿。做假事说假话的是那些人,做官受表扬的也是那些人,吃好的喝好的还是那些人,干部当老爷,严重脱离群众,老百姓饿得要死,只能在背后冲天骂娘。”

贺凤生声泪俱下,再也讲不下去了。

毛泽东鼓励贺凤生说:“感谢你为中央提供了最有价值的情况,那是少奇、恩来和我都捞不到的真实情况呀!”

接着,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你是一个生产队长,大小也是一个带长字号的人物。生产队长也要管几百人穿衣吃饭、生老病死,不容易呢,担子不轻啦。革命队伍中,二十多岁当军师长的人不少。不管是部长、师长,还是生产队长,都要首先想到为人民服务。当长不是为了图舒适,图享受。要动脑子、担担子。……”

最后毛泽东对贺凤生说:“那我给你一个权利:有困难可以随时找我。真的,社会上像你贺凤生这样敢讲真话的人太少了。”

“中央领导下去,下面尽讲好听的,带着你看好的,很难得到真实情况。他们怕说拐了场丢了乌纱帽。农村有句俗话,叫‘三十吃年饭,尽赶好的搬’,不像你贺凤生无所求也就无所虑,要提倡各级干部都讲真话。”然后毛泽东难过地说,“要让农民吃上饭,不能风一阵、雨一阵,任何一级干部都不准搞假家伙。……你们华容县那个钱粮湖围垦,也有可能是个好工程,但下雪吃冰,落雨淋雨,使农民的兄弟受苦就不太好了。对不起农民兄弟,请你代表我向他们道个歉。

毛泽东这种拉家常式的谈话,增加贺凤生对毛泽东的亲近感,他不把他当高不可攀的人了。5年后,贺凤生再次进京向毛泽东反映“文化大革命”的情况,毛泽东仍然一见如故地接见了他。并说:“你贺凤生还是那样可爱。”

在贺凤生反映情况之后毛泽东告诉贺凤生:“文化大革命,是中央会议通过的,原来只是想冲一下少数干部的官气,想不到影响这么大,中央是要采取措施的。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都可能在工作中犯错误,中央也一样,也可能犯错误,党犯错误也应该改正,你们那里动不动戴高帽子肯定是不妥的。”

针对贺凤生反映的情况,毛泽东感慨地说:“这些情况是十分重要的,哪怕是我和总理下去,不碰上你贺凤生,怕也没人敢提供这么真实的情况了。”(2)

一个普通农民,对毛泽东来说,又是素不相识的第二代人,只靠父亲和毛泽东几十年前的交往,竟受到毛泽东如此的接待。前后两次,几个小时的谈话,字字真情,句句实话,语动情怀言由衷,就像对情同手足的老战友一样推心置腹、感念不已,因为看人说话,毛泽东一个活生生的、感情饱满的人,而不单是领袖,活灵活现地站在人们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