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飞向宇宙(神秘的太空世界丛书)
7903200000020

第20章 航天事业的幕后英雄(2)

冯如经过周密的计算,重新设计了零件制作图,精心生产出机翼、方向舵、螺旋桨、内燃机等部件,经过组装,一架全新的飞机诞生了!9月21日,冯如在哥林达市再次驾机试飞。飞机在他的操纵下,腾空而起,飞行了2600多英尺(1英尺=0.3048米)以后缓缓降落在草坪上。经测定,冯如的飞机首飞竟达2640英尺,比莱特兄弟的首飞纪录还要远1788英尺。几天后,旧金山的一家报纸发文报道了这次试飞的消息。标题是:《中国人的航空技术超过西方》。飞机从设计到试航成功,仅用了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冯如以他卓绝的天才,丰富的创造力,为中国人赢得了荣誉。冯如的成就,极大地鼓舞了正在遭受西方列强奴役的中国人民,使他们认识到中国人民的力量,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孙中山先生看到冯如的成功表演时,感叹道:“中国大有人才呀!”

1910年,冯如在美国又设计和制造了一种性能更好的飞机。这架飞机机翼长29.5英尺,翼宽4.5英尺,内燃机30马力,螺旋桨每分钟转动1200转。当年10月,旧金山举办国际飞行比赛,冯如驾驶着他新设计的飞机参赛,以700多英尺的飞行高度和65英里(1英里≈1.609千米)的时速分别打破了一年前在法国举办的第一届国际飞行比赛的世界纪录,荣获优等奖,再一次使中国人的航空技术超过了西方。冯如已经成为举世公认的飞机设计师、制造家和飞行家。

冯如的名声越来越大,不惜重金聘用冯如的外国公司越来越多。为了争夺制空权,欧美各国都在积极发展航空事业,他们拼命地网罗航空方面的专业人才。冯如一心想的是发展中国的航空事业,想的是为中国多制造一些飞机,所以他断然回绝了各国的聘请,仍然寻找机会为祖国服务。当时的清政府也在着手筹建空军,他们托人到美国找到冯如,希望他回国做事。冯如喜出望外,当即表示同意,说:“为祖国贡献出我微薄的才智,正是我平生的愿望呀!”

1911年2月,冯如和他的助手朱竹泉、朱兆槐和司徒璧如,携带着他们自制的2架飞机以及制造飞机的机器,踏上了归国的航程。在途中,望着波涛滚滚的太平洋,冯如思绪万千,他想起了当今世界航空事业发展迅猛异常,从第一架飞机的诞生开始,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全世界已有860多架,这些飞机绝大多数掌握在西方列强的手中,而中国却连一架也没有。他发誓要抱着“壮国体,挽利权”的宗旨,发展祖国的航空事业,尽快使祖国富强起来。

经过1个多月的航行,冯如一行人顺利抵达香港,清政府派了“宝璧”号军舰专程迎接,将飞机和机器安置在广州郊外。冯如原准备在广州郊外为国民演示飞机驾驶,但因革命党人发动的黄花岗起义爆发,此计划未能实现。随着革命高潮的即将来临,清政府对冯如越来越不放心,他们不仅取消了飞行表演的计划,而且还派人监视冯如的行动。反动政府的昏庸和腐败,使冯如非常失望,他时常仰天长啸,深感自己生不逢时,报国无门。

正当冯如陷于极度苦闷之中的时候,辛亥革命爆发了。冯如毅然参加了革命军,投入到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国的革命洪流中。革命军委任冯如为陆军飞机长,授权冯如准备组织飞行侦察队,配合北伐军对驻守北方的清王朝进行空袭。后来由于南北统一,飞行侦察队未能组织起来。孙中山就任南京政府临时大总统以后,非常重视发展中国的航空事业。他积极筹建南京机场,并在1912年2月举行中国第一次航空飞行演飞。在这次演习中,冯如等人驾驶的飞机由于中途发生了故障,飞行数丈后即降落,飞机也有所损坏。尽管这次演习未获得成功,但是它的政治作用达到了,各报相继报道了这一消息,并在全国引起了积极的反响,因为这毕竟是中国人第一次在自己的国土上使用自己的飞机进行的飞行演习。

1912年8月5日,经民国临时政府批准,冯如在广州郊区作第二次飞行表演。中午11点左右,冯如健步出现在观众面前,他简单地介绍了飞机的性能,然后登上了飞机,为观众作飞行表演。伴随着马达的轰鸣声,飞机升上了高空。冯如驾驶着自己制造的雄鹰在蓝天上飞翔。飞机像一只矫健的银燕,忽高忽低,忽左忽右;看台上欢声雷动,鼓乐齐鸣。飞机的空中技巧表演结束后,冯如准备着陆。突然,他望见远远的跑道上有两个儿童在戏闹,不幸的事件即将发生。就在这千钧一发的紧急时刻,冯如猛拉操纵杆,脚踩加速器,飞机像一只发疯的雄鹰,猛然冲上天空,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避免了。但是,由于冯如用力过猛,飞机失去了平衡,在抖动中,部分零件损坏,飞机突然坠落在草地上。周围的观众像潮水一般向着冯如拥来。当他们把冯如从飞机的残骸中救出来的时候,冯如的头部、胸部、腹部等都受了重伤。观众噙着泪水把冯如送到了医院,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29岁。

9月24日,广州各界人民在冯如飞机坠落的地方举行了追悼会。遵照冯如的遗愿,他的遗体安葬在广州东郊白云山下黄花岗烈士墓的左侧,并立碑纪念,尊其为“中国首创飞行大家”。

多镜面天文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太大或稍有变形,就无法跟踪在夜空中移动的星星的轨迹。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就是运用现代电子和光学技术,把较小的望远镜成群地组合起来。这就是多镜面天文望远镜。

来自天体的光能被聚集多少,是与镜片面积成正比的。采用多镜面天文望远镜既减轻了重量,又增大了面积,制作费用也少得多,效果也优于其他望远镜。多镜面天文望远镜开辟了使用巨大天文望远镜的新时代。

人类宇航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

在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他的关于使用液体燃料作为火箭推进剂的理论之前,几乎所有关于未来火箭的设想,都是建立在以固体火药作为火箭燃料的理论基础上的。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了使用液体燃料的可能性,这使火箭研究者们眼前一亮。从此火箭研究走出了单纯使用固体燃料的死胡同。

人类宇航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

其实,齐奥尔科夫斯基对现代火箭领域的贡献还远远不止这些。

齐奥尔科夫斯基于1857年生于俄罗斯。幼年时期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并没有受到命运女神的青睐,相反,他在童年就承受了许多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与折磨。在齐奥尔科夫斯基9岁那年,他染上了急性传染病——猩红热。由于当时医疗条件不好,虽然他侥幸逃脱了死神的魔掌,但却留下了终身不能痊愈的后遗症:双耳近乎于失聪,只能靠助听器生活。然而,也许正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困难的环境往往成就了天才。命运并没有使齐奥尔科夫斯基屈服,相反却激发起他与之抗争的雄心。

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疾病使他几乎没有受过正规的初等教育,于是他就在家自学了小学和中学的各科课程。他从小就喜欢观察那无边无际的星空,幻想有一天也能在神秘的宇宙中遨游。于是在16岁那年,他踏上了去莫斯科求学的道路,希望能在大学课堂中充实自己。然而,莫斯科的大学同样以他的耳朵不能正常听课为由,拒绝了他的入学申请。齐奥尔科夫斯基就完全凭自学学完了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等几乎所有的大学课程,这为他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莫斯科迫于生活的压力,齐奥尔科夫斯基几年后从莫斯科返回家乡,在乡村学校里拿起了教鞭,成为一名中学教师。他在课堂上善于启发大家的思维,并领导孩子们自己动手做一些简单的航空小实验;而在课下,他也从没有放弃他的理想和追求。他的妻子和家人在这方面给予他莫大的理解和支持,节衣缩食省下钱来供他购买书籍和器材用于研究。

1883年,年仅26岁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发表了他在航天方面的第一篇科学论文《外层空间》。他提出要想走向宇宙,必须依靠喷气装置的力量,并进而画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宇宙飞船的草图。在描述飞船依靠的动力时,他形象地将宇宙飞船比作成一个充满高压气体的大桶,人们只要拧开这个大桶后部的旋钮,使高压气体不断跑出,那么气体产生的反推力就能推动这个大桶前进。

1903年,齐奥尔科夫斯基发表了他最著名的论文《利用火箭仪器研究宇宙空间》。在这篇重要的文献中,齐奥尔科夫斯基不但明确指出火箭是让人类走出地球进而征服宇宙的得力助手,而且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了未来火箭应采用液体燃料的这一划时代的论点,为火箭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齐奥尔科夫斯基认为固体燃料的一个致命弱点是反应不容易受到控制,而使用液体燃料可以让这个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于是他提出了一套使用液体燃料和氧化剂的方法。他认为就像在汽车上安装油门一样,只需在火箭的燃料储藏室安一个阀门和一个泵,通过这个阀门来控制流进燃烧室的燃料的流量,就能达到控制反应速度的目的。而且这种方法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可以随时中止反应,也可以随时重新点火。此外他还推导出了火箭的理想速度公式,人们称之为“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

人们对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论点先是大为惊诧,继而感到由衷的敬佩。日后火箭发展的进程证明了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这个论点的正确性。

除了上述成就以外,齐奥尔科夫斯基还是一个出色的工程师。他在朋友的帮助下于1891年设计、制造成功了俄国第一个实验风洞(一种测验在各种实验条件下的气动力学参数的仪器),并用它做了空气阻力实验。此外,齐奥尔科夫斯基在业余时间还是一名科幻小说作家,他曾写过一本名为《在地球之外》的小说,描写了一些人乘坐飞船,在太空里生活的故事。其中一些细节,比如人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等,都被后来的实际宇宙飞行所验证。

齐奥尔科夫斯基有一句名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躺在摇篮里,而会不断地探索新的天体和空间。首先,他将小心翼翼地穿过大气层,之后,便去征服整个太阳系空间。”直到今天,这句话仍在激励人们向宇宙里的未知领域勇敢地迈进。

液体推进剂

1898年,俄国人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液体推进剂用于航空的理论。1926年,戈达德发射第一个液体火箭,使用液氧和煤油二元推进剂。50年代,前苏联发射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使用的就是液氧和煤油。

液体推进剂大体可分为单元和二元两类。单元推进剂可以是一种液体物质,也可以是一种互相溶解的多成分液体混合物,常用的有硝酸酯化合物等。二元推进剂包括液体氧化剂和液体可燃物。常用的氧化剂有硝酸、液氧等;可燃物有偏二甲肼、液氢等。燃烧时将两种液体分别注入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中。

与固体推进剂相比,液体推进剂的能量高,发动机可重复使用,成本低廉,性能容易调节,精度高。缺点是设备复杂。因此,世界各国近地轨道卫星、通信卫星、侦察卫星、星际探测器和星际飞船等大推力运载火箭,都以使用液体推进剂为主。

美国火箭之父——罗伯特·哥达德

被尊称为“美国火箭之父”的罗伯特·哥达德于1882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与齐奥尔科夫斯基一样,他从小就对天文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1919年,他在美国的克拉克大学获得了理学学士的学位,并于同年开始研究火箭。起初,哥达德像前人一样把研究重点放在使用固体燃料的火箭上,不过很快他就发现了固体推进剂本身存在的那些几乎是难以克服的缺点。这个时候,齐奥尔科夫斯基那篇著名的《利用火箭仪器研究宇宙空间》的论文已经正式发表,哥达德深受启发,毅然放弃了以往错误的研究方向,转而成为液体火箭理论的坚定支持者。他不但郑重指出只有应用液体燃料的火箭才能获得足够大的推动力,而且还明确提出了多级火箭的设计思想。他认为将几级火箭串联起来依次点燃,可以达到单级火箭所不能达到的高度。

1919年,哥达德发表了题为《达到极大高度的方法》的论文,系统地论述了火箭运动的基本原理。就在这篇论文里,哥达德在严密的理论推导和数学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大胆而惊人的假设:人们只要制造一枚质量为598千克的液体燃料火箭,就可以将0.9千克的镁成功地送上月球的土地。点燃这些镁,那么地球上的人们将通过天文望远镜看见月球上由这些镁燃烧所发出的动人心魄的闪光。

1923年,哥达德完成了用汽油作燃料、用液态氧作氧化剂的液体燃料发动机的实验,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将液体燃料用于火箭发动机的实验。这次实验获得成功后,哥达德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制造液体发动机火箭的尝试。

1926年3月16日,这是人类火箭发展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天。在这天,哥达德在马萨诸塞州的奥巴恩田野里试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枚液体发动机火箭。这枚火箭最高飞到了12.8米,直线飞行距离约为56米。的确,与以后几十年中出现的重达数十吨、长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的火箭比起来,这枚重不到10千克的小火箭无论从身材还是从射程看都是那么微不足道,然而它却开启了人类利用火箭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