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小心!别让拖延害了你
7901400000001

第1章 前言

拒绝拖延,成就精彩人生

提起“拖延”,几乎每个人都曾有过与此相关的记忆:明明早在一周前就该进行的家庭大扫除,因为犯懒一直没打扫;多年来一直想去探望远在国外的亲戚,却一直没有成行;周五没完成的工作,总想趁周末加班完成,可周末又一点儿没动,只能拖到周一……

对于很多人来说,通宵达旦开夜车并不是陌生的经历,他们或是为了毕业论文而纠结挣扎,或是为了完成某项工作而不得不通宵,抑或只是单纯为了追一部自己喜欢的电视剧或小说。然而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对于这种已经渗透到生活各个角落,且正在日渐影响我们正常工作生活状态的“拖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随着互联网、电脑、智能手机等高科技产品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越来越不愿意做事的罪魁祸首,如今拖延几乎已经成了都市人的通病。“昨天上网到很晚,凌晨才睡,所以上班好困啊!就因为精神差,今天的工作又没有完成,看来只能晚上加会儿班了。”实际上,这是很多现代人的常态,殊不知,越熬夜白天的精神就会越差,就越会助长我们的拖延恶习。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拖延往往会让我们为此而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悔恨、愧疚、压力、烦躁、不安……这些消极情绪只会让人们更没有工作效率,毫无疑问,拖延完全是在自我折磨。既然拖延会带来如此多的负面影响,为什么大家还宁愿选择拖延,也不立即去完成工作呢?拖延症的患者又是为什么会越来越庞大呢?

相关研究者认为,最可能引起拖延的心理成因有四个:对成功信心不足;讨厌被他人委派任务;注意力分散且容易冲动;目标和酬劳的兑现太过于遥远。尽管每个人的拖延症成因并不相同,但要想成就精彩人生,就必须要拒绝拖延。

正如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参加拖延治疗的一位学生所说,“拖延就像蒲公英。你把它拔掉,以为它不会再长出来了,但实际上它的根埋藏得很深,很快就又长出来了。”拒绝拖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

如果人总是处于一种空想或思虑状态,那么自然就会变成“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从某种程度上说,拖延与懒惰是一对双生姐妹花:正是因为惰性的作怪,我们才会患上拖延症。因此,要想拒绝“拖延”,就必须从战胜惰性开始。

人人都有惰性,早在20世纪网络没有普及的时候,人们没有掌上电脑,没有苹果手机也没有笔记本,因此拖延远远没有今天这样来势汹涌。技术进步在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引诱我们不断拖延时间。

不管你身在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