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浪漫要学法国人
7885600000029

第29章 戛纳的潮流与风流

前些年,全世界的人们都把眼睛放在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上。一部分人是期待着现在有什么好的电影值得自己花上血本去电影院“疯狂”的小资一番或是买来光盘在家里整一堆零食大饱眼口之欲,另一部分人纯粹是自娱自乐,看看最近哪个明星又大出风头啦,看看这些个世界顶级富豪又穿怎样的礼服啦,看看他们在台上怎么语无伦次痛哭流涕啦,或者看看黑女皇奥普拉亮亮相也是好的……可是没过多少时日,如狂风卷残云般迅速聚拢大家目光焦点的是一个叫戛纳的地方,据说它安家在自由与古老并存的法国,据说它颁发的奖项叫金棕榈奖,据说刚开始没有什么大牌去捧场,后来巩俐阿姨去了,再后来二三流的导演演员去了,据说它的燎原之势已经熊熊展开了,现在没有人能小觑它了,红地毯上的星星们都那么意态迷人的去大放光彩。法国戛纳,世界人的新宠,电影界的新贵。如果你愿意让自己“小资”一回就必须要及时掌握时代的脉搏,知道它的频率。然后快乐的年青,快乐的享受,快乐的感觉电影文化的无穷魅力。

戛纳国际电影节,是现今世界最大、最重要的电影节之一。1939年,法国为了对抗当时受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控制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决定创办法国自己的国际电影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使筹备工作停顿下来。大战结束后,于1946年9月20日在法国南部旅游胜地戛纳举办了首届电影节。自创办以来,除1948年、1950年停办和1968年中途停断外,每年举行一次,为期两周左右。原来每年9月举行。1951年起,为了在时间上争取早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改在5月举行。1956年最高奖为“金鸭奖”,1957年起改为“金棕榈奖”,分别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此外,历年来还先后颁发过爱情心理电影、冒险侦探电影、音乐电影、传记片、娱乐片、处女作、导演、男女演员、编剧、摄影、剪辑等奖项。

戛纳电影节因大海、美女和阳光(Sea Sex Sun)而被称为3S电影节。每年盛事期间,在著名的海滨大道及附近的海滩上都会有众多美女云集,期待着影界大腕、星探们的发掘,一圆她们的明星梦。

电影节的活动分为六个项目:“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会外市场展”。有两组评审委员分别评审长片和短片,“正式竞赛”的部分由各国电影文化界人士组成,其人选都是颇有声望的导演、演员、编剧、影评人、配乐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担任主席。非竞赛部分以提拔新人为主,其中“导演双周”及“一种注视”发掘了不少颇具潜力或业有成就的导演。

戛纳电影节自创办之日起,就得到法国外交部、教育部、国家电影中心的支持和资助。除了1981年第34届电影节,因法国政局变动以及教皇保罗二世在电影节开幕这天遇刺的原因,法国政府当局无人参加开幕式外,一般每届电影节的开幕式上,都有一名法国部长级的官员亲自出席并致辞。在戛纳50岁的大典上,法国总统希拉克专程从巴黎飞抵戛纳致贺。这是戛纳半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有总统大驾光临,简直挣足了面子。

有人认为,多年以来,法国的大部分电影都极度心理化、个人化,而忽略大众审美趣味的培养。虽然新浪潮电影贡献非凡,在电影史上留下了闪亮的足迹,但是很多所谓的“作者电影”还未与观众认识,就已经销声匿迹,能够真正放下作者的架子,实实在在为观众也为自己拍电影的人为数并不很多。上个世纪90年代,情况发生了改变,法国新崛起了一批年轻导演,他们试图寻找作者电影和世界市场之间的对接,努力把多年来呈畸形发展的法国类型电影重新纳入大的工业化生产体系,并将之推向国际市场。

如今,国际化似乎是当今世界电影的一个潮流。一方面,法国电影维护自己的艺术传统,同时也顺应当今世界电影发展潮流,扩展国际化的电影之路。这一切,都可以从戛纳“吸星”的规模和质量上看的出来。

一位热爱电影的人士指出,法国电影的独特之处,就是文化积淀和艺术气息浓厚,即便是喜剧片、动作片,也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深度,因而能够吸引大众。最近几年,法国电影逐步加强拍摄商业大片抗衡好莱坞,但是导演的个人风格依然较为强烈,和好莱坞流水线的产品有明显区别。

作为法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法国电影从产生那一刻起,就深深地打上了注重艺术、强调惟美的烙印。有专家认为,与美国的商业片不同,法国电影更加注重艺术性,以其艺术、唯美、精致的风格,在世界电影之林独树一帜。有人说,美国电影可以跳着看,即便你去趟厕所回来,情节也不会出乎你的意料,而法国电影不同,法国电影需要你慢慢品味,细细咀嚼,错失一点点,你就会不知其妙处所在。

法国是第一个把电影当作艺术的国家。在电影产生之初,在法国就兴起了“艺术电影运动”。很快“电影院取代了集市木棚,高人雅士取代了一般观众”。影片制作公司开始有意识地将严肃的艺术性带进电影之中。在影片《吉斯公爵的被刺》中,导演兼主演勒·巴尔吉第一次将一个具有心理特征,能表达复杂情感的人物形象搬上银幕。20世纪20年代,欧洲掀起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先锋派电影运动,对电影的美学形态和表现能力进行了各具风格的实验和探索,而作为当时电影艺术中心的法国,其印象主义学派强调的关注人的内心活动、表现人物的心理逻辑、避开重大的社会事件或问题而表现个人或少数人的情感纠葛等主要观点成了此次运动的灵魂,也为法国电影发展定下了基调。

有影迷提到传统的法国电影表现的是“茶杯里的风波”,他们往往更加关注的是人际关系、感情波澜和内心的现实。法国电影从某种角度说是另类的:另类的电影大师,另类的大师作品。我们可以在《游戏规则》中体验法国式的生活状态,在《巴黎野玫瑰》中尝试法国情调的疯狂爱情,在《碧海情深》中感受人与碧海的浑然天成。法国电影的艺术性体现着法国电影独特的美感,美得纯情,美得舒服,美得极富魅力。

从雷蒙·贝尔纳的《小咖啡馆》,阿仑·雷乃的《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安巴德》,戈达尔的《精疲力竭》、《芳名卡门》,侯麦的《四季》,还有吕克·贝松的《碧海情深》、《尼基塔》,到《巴黎最后一班地铁》、《37.2度》、《卡蜜儿·克劳黛》、《甘泉玛侬》、《新桥恋人》、《芳芳》、《天使爱美丽》、《八美图》等等,除了迷失,在满天的星光中,我们别无选择。

在《虎口脱险》、《大饭店》等法式幽默电影中,我们理解了生活的奥妙;而《红》、《白》、《蓝》、《十诫》这样的哲学电影则让我们感受了生存的轻重;特吕弗的那些爱情电影让我们思考生命中珍贵与廉价的意义;侯麦的《四季》则让我们通过镜头更加真切地面对了法国乡间的自然和人文;如此之多,举不胜举。

从某一个方面讲是电影创造了法国,法国式的浪漫、法国式的艺术、法国式的风情,因为法国电影,我们与法国走得更近,我们与自己走得更近。

路易·德·弗内、阿兰·德隆、杰拉德·德帕迪约、让·雷诺、文森·佩雷,这些法国男演员以他们的各种表演天赋折服了观众,而那些美丽的法国女演员们,则让世人为法国电影惊叹,为法国的气质美女们吸引。《朱力和吉姆》中的让娜·莫罗、《白日美人》中的卡特琳娜·德纳芙、《阿黛尔·雨果的故事》中的伊莎贝尔·阿加妮、《蓝》中的朱丽叶·比诺什、《甘泉玛侬》中的艾玛努埃尔·贝阿、《芳芳》中的苏菲·玛索,透过这些女人的眼睛,我们看到世界、法国、还有电影的镜头。也难怪面对伊莎贝尔·阿加妮,特吕弗都要为自己的镜头是否被她的眼神所震碎而担忧。

其实,反过来说,主流观众在长期的、潮水般的商业电影训练中,慢慢习得了对电影的接受模式,这种模式形成了相同的观影反应和评价情绪,好或者不好,有意思或者没意思,过于简单的思维才使主流观众对法国电影心存误解。故事、悬念、节奏、明星和视觉特效,这些元素成为评判喜好的尺度。这也难怪,法国电影在商业效果上做得不出色,除了少数商业导演外,一说法国片,一些人本能的情绪马上就来了,题目高深,正襟危坐,艺术、哲理的帽子统统扣过来,要么打起十二分精神挑战耐力和智力,要么干脆放弃自我折磨而弃之不理。当然,影迷有影迷的道理,只不过,如此简单、草率的判断,会让我们错过改变陈规的可能。当我们不再有耐心欣赏创新,也就不再有面对新事物的惊喜。那么这样的世界,还会剩下什么值得去期待和停留呢?

现代社会恐怕很少有人会为了工作摇旗呐喊着拼到把健康都赔进去的境界了,当然是不愿,但更是不能。休闲是一种时尚,但在这种潮流里,能做到数风流人物的,还得看这个浪漫成灾的法兰西。

你不必惊诧于周末大门紧锁的商店,也不必惊诧于外国人充斥着的名城,更不必惊诧于浩浩荡荡开出城外的度假大军,生活本来就应如此,如果没有享受,哪还有什么理由去留恋只剩一片灰暗的世界?

偶尔放纵,偶尔出走,得到的是完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