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浪漫要学法国人
7885600000001

第1章 葡萄酒里沉淀出的优雅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葡萄酒常有而善饮者不常有。古来圣贤都是寂寞的,擅长喝酒的人倒可以在青史上小有名气,比起战死沙场的无名将军真是不知强上了多少倍。所以说,要是你想让人们刮目相看的话最好有点酒量,有点见识,酒桌上出感情我们都深有体会。

不过现在大伙儿的见识都广了,仅仅有酒还不够,还要有情调,仅仅对本土酒文化有所了解已难以应付局面了。要想让自己更有风度更国际化一些,最好来个中西结合,融汇贯通。研究外国的酒文化当然首推葡萄酒,而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又来自于法国。

我们最不能忽略的美丽是那盏醉人的琉璃红,最不能抗拒的音乐是那曲橡树的吟唱,最不能省却的幸福是那股入口的醇香,最不能拒绝的气质是葡萄酒里沉淀出来的优雅。

不管我们是不是都从李白这位大诗人传颂的佳句“葡萄美酒夜光杯”里知道了这果实奉献出来的精华,但至少大家都清楚地了解了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迅速传遍法国、西班牙、北非以及德国莱茵河流域地区,并形成了很大的规模。从葡萄酒生产的历史来看,葡萄酒和法国实在是有很深的缘分,正是由于葡萄酒的某些特性契合了法国人的生活与审美情趣,它才在法国开出了最美丽、最持久的花朵。

葡萄酒的地位在西方世界里如日中天,当然也会与基督教有着密切的关系。葡萄酒在中世纪的发展就得益于基督教会。《圣经》中几百次提及葡萄酒。耶酥在最后的晚餐上说,“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因此基督教把葡萄酒视为圣血,而教会人员也把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作为工作。这推进了葡萄酒技术的传播和改进。法国勃艮第产区的葡萄酒酿造就归功于修道士们的精心栽培及从罗马迁居于阿维农的教皇们的喜好。葡萄酒也随传教士和冒险者们的足迹兴高采烈地开始着自己的环球旅行。事实上,葡萄酒的历史几乎是和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的,世界具有最古老文明的民族在其神话传说中都流传着有关葡萄酒的故事。葡萄酒文化是全人类文化,但法国这个非一般幻想和热情的文化大国却与葡萄酒文化有着特别亲密的关系,甚至可以称之为:暧昧。如果去掉葡萄酒文化这一部分,法国文化就如失去爱侣的男子,不知要多么伤心欲绝。

现今世界上公认的经典红葡萄为嘉伯奈(Carbernet)、苏维涅(Sauvignon)、比诺(Pinot)、诺瓦(Noir)、西雅(Syrah)和美洛(Merlot),经典的白葡萄则是夏朵奈(Chardonnay)、歇奈(Chenin)、布朗克(Blanc)、谢斯琳(Riesling)、苏维涅—布朗克(SauvignonBlanc)和塞米隆(Scmillon)。如果你有机会与之亲密接触,那一定不要客气,在放开海量的同时也请细细品尝,不要辜负了这些能够变身为世界顶级葡萄酒的好东西。

酒是一位诗人,它并不是高傲而是喜欢独处。人独处为了思考他们的生活哲学、信仰与人生的方向,偶尔也会宣泄一下情绪,来个刺激的蹦极或是漂流。而葡萄酒的独处,经历的却是由葡萄变成酒的蜕变过程,这个过程赋予了葡萄酒生命和性格,让它亲切或是空灵。人经过独处,或许和从前没有什么不同,但是酒不一样。如果把葡萄比作少女,那么就要将酒比作少妇了。由青涩到成熟,由单纯到醇厚,一切都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但我们心里也正是这么期望的,不是吗?葡萄蜕变成酒要经过这样几个环节:采摘——压榨——发酵——陈化——装瓶。让我们印象最深的,恐怕是陈化的过程。此时,酒被人们封存于橡木桶里,不同的酒封存的时间也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和我们中国以五谷杂粮“陈酿”极其相似。在陈化的过程中,酒和橡木接触产生缓慢而复杂的化学反应,使得葡萄酒的色香味产生了丰富的转变。欧洲传统的橡木桶制作工艺精湛,要求也十分严格。通常都是由工匠手工制作,将百年的老橡木树手工劈割,再经过两三年日晒雨淋去除木质中最强的单宁酸,最后在火上烘烤,以使橡木条弯曲,也使得木质内的糖分变焦,如此的焦味在日后会给桶里的葡萄酒增添特殊的味道,产生美妙的效果。

然而,年年都有好酒出场的精彩剧目亦不存在。其原因并不是大家贪心的把所有佳酿都扫荡干净,而是在于没有质高的葡萄,所以也就不能贡献出华美的汁液。可见,一瓶上好的葡萄酒真是来之不易。

葡萄酒中至关重要的是葡萄原料。一个地区的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极大地影响着葡萄原料的质量,产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决定了葡萄酒的个性和年份,而葡萄种植者可以控制的只是葡萄植株的营养以及光合能力。一个葡萄酒酿酒师的作用,则是如何使葡萄的完美质量更完整地体现在葡萄酒中。更为重要的是,酿酒师的个性也深深融入到葡萄酒的个性和风格中。法国很多庄园酒都有自己独具一格的风味,与他们酿酒师各具特色的风格是一致的。葡萄酒的变幻无穷带来了生命力。它经历发酵期、青春期、成熟期和衰败期。奇妙的是,每一个阶段葡萄酒都会有这个阶段独特的气味和品质。有些酒适合在成熟期品饮,有些酒品饮的最佳时期却是“青春期”。这么多的可变因素必然造成法国葡萄酒的复杂多变,也必然需要一个足够完整的体系来把这些变化控制在有利范围之内。

现今市面上的葡萄酒不下几千种,要识别出好酒,还真需要有双慧眼。可以“闻香识女人”,当然也能够“看图辨佳酿”。这里的图,说的就是酒标。别以为只看年份久远、只问价格飞天的就是好酒,究竟品质如何,还要细看酒标。当然,前提却应该是酒标不是骗子贴上去的。

酒标上一般标有酒酿造年份、以产地命名的产品名、酒的级别、灌装商、酒的度数和容量。简单地讲,法国葡萄酒根据其国家法律分为四级,AOC(法定产区葡萄酒)是法国葡萄酒的最高级别,只能用原产地种植的葡萄酿制,绝对不可和别地葡萄汁勾兑。法国有关法律规定,每株葡萄结的葡萄果实一般在1~15公斤左右,也就五六小串,以保证葡萄能够吸收足够的养分。每公顷的葡萄产量严格限制在榨汁3500~4000升之间。葡萄按规定都要由人工采摘,因为机器采摘会损伤葡萄皮,使葡萄汁流出,继而影响葡萄酒的质量。葡萄榨汁后,必须存放在用树龄达150年的橡木制作的桶中进行发酵。AOC(法定产区葡萄酒)、VDQS(优良地区餐酒)、VIN DE PAYS(地区餐酒)、VIN DE TABLE(日常餐酒)的产量分别占年产量的35%、2%、15%、38%。大部分的酒主要产于阿尔萨斯地区、波尔多地区、勃艮第地区、罗纳河谷地区、普罗旺斯地区、汝拉地区和卢瓦尔地区。然而,即便是在有名的产区,也并非每年都产好酒。法国葡萄酒网的数据显示,在近10年中,仅1997年和2000年属于大多数葡萄酒的顶好大年(葡萄酒品质最高的年份),无论是波尔多红葡萄酒(Bordeaux)还是汝拉白葡萄酒(Jura),都称得上是极品。但是相对的,1991年可谓是好酒的贫瘠之年,除了宝祖利(Beaujolai)还算是小有收获之外,其他的酒几乎都不尽如人意。看来,老天也是讲缘分的,如果有幸喝到这些天赐的美酒,那也是人生中最甜美的记忆。

谈完了酒标,就要马上进入我们大众小资们盼望已久的“品”的步骤了。

如果是第一次看法国人品酒,一定会理解在皇权至上的封建时代里“繁文缛节”究竟是怎样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了。不唱敬酒歌,不行敬酒礼,也能如此麻烦,该不会只是为了好看吧?其实,法国人品酒就是一种表演,并且特别讲究。翻开人类的文化史,我们可以看到相当多的文化以讲究的、贵族的方式保存下来。其中浸润的悠闲、奢华令人陶醉。

法国人喝酒讲究“一看,二闻,三品”。

“一看”就是我们常说的观色。好的酒清澈透亮、色泽纯正,挂杯留痕是透亮的。混浊的酒是劣酒。另外,根据挂杯情况可以判断葡萄酒的度数,这是个技术经验活儿。

“二闻”是喝前闻酒味。比如喝法国白兰地,要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杯脚,手掌护住半个杯子,以手握酒杯片刻,把手的温度传给酒,从而促使酒液挥发。然后,把酒杯托到鼻子下闻酒气。酒气一般既有鲜葡萄的味道,又有发酵后的酒香,而且酒越陈香气越烈。

“三品”是说喝第一口时千万不能“咕咚”,哪怕再是急性再是口渴也必须慢饮细品。喝第一口时,应用舌尖将酒液在口里滚动一下,然后发出轻微咕噜的一声。酒味既要醇烈,又要轻爽、柔和。

一般人品酒,可能比较简略,有个大概就行了。我们若要显得有档次,不妨来得全面一些。品酒专家品酒,则必须严格按照程序来。

法国人在餐前肯定会喝些开胃酒,比如威士忌、罗姆等度数较高的甜酒。进餐时则喝红白葡萄酒,并且非常讲究注意酒与菜的搭配。一般情况下,猪、牛、羊等肉类食品和奶酪等配红葡萄酒;鱼、虾、贝等海鲜配白葡萄酒。餐后喝一些白兰地之类的烈性酒,以促进消化。更为细致的规则如下:干白酒口感清爽,酸度高,最宜作餐前酒,或搭配生蚝等蚌壳类的海鲜,主菜方面以清淡的蒸、烤鱼类,或水煮海鲜最对味。浓些的酒,可以配鸡肉或猪肉,同食的乳酪一般是酸度高的羊奶乳酪。大部分的玫瑰红酒都属清淡型,以新鲜果香为主,宜配简单菜肴,最适合搭配夏季清淡的食物,比如生菜沙拉、凉菜类和白肉等。玫瑰红酒的口感较软,是属于非常平民化的酒。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法国人对酒的色香味全方位的挖掘已经形成一门学问,非常专业化。毫无疑问,在饮食方面法国人是严谨的。

法国人在饮葡萄酒时还特别讲究酒与酒杯的搭配以及饮用的最佳温度。乍听起来,似乎有些夸张,可是只要想一想中国的茶道就会理解了。红葡萄酒配郁金香型高脚杯。郁金香型高脚杯的特点是容量大,葡萄酒可以与空气大面积接触,杯口略收窄防止酒液晃动时溅出。更重要的是,香味可以集中到杯口。轻轻嗅一嗅,心都醉了,真是“未饮先有三分醉”。之所以用高脚杯,理由是持杯时可以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杯颈,手不会直接接触到杯身,手的温度就不会影响葡萄酒的最佳饮用温度。白葡萄酒配小号的郁金香型高脚杯。之所以用小杯是因为白葡萄酒饮用时温度要低。白葡萄酒非常敏感,一旦从冷藏的酒瓶中倒入酒杯,酒液的温度会迅速上升。香槟(气泡葡萄酒)配杯身纤长的直身杯或敞口杯。选用这种杯型是为了延长酒中金黄色的气泡的上升过程,给人更多遐想,以更多审美方面的享受。干邑配郁金香球型矮脚杯。干邑的酒精度比较高,用矮脚杯型便于持杯时用手心托稳杯身,就可以借助人的体温来加速酒的挥发。这一套真够令人眼花缭乱,但是很多时候如果没有讲究、没有繁琐的规则,就不能领略到文化的真正内涵。从杯型到手的位置,从口感到美感,以及晃动的酒液和优雅的动作,无不蕴藏着贵族式的优雅气息。

红葡萄酒一般在室温约18摄氏度左右饮用。饮用前1至2小时先开瓶,让酒接触一下空气,这叫做“醒酒”。如果是比较贵重的红葡萄酒,一般要先冰镇约1小时。白葡萄酒一般在10至12摄氏度左右饮用。由于温度较低,喝白葡萄酒前应该先把酒冰镇2小时左右。香槟酒一般在8至10摄氏度左右饮用。这个温度虽然不算太低,但必须冰镇3小时以上,因为香槟的酒瓶比普通酒瓶厚2倍。

中国喝酒的人多,在法国却几乎是人人嗜酒。哪怕是在不起眼的小餐馆吃饭,侍者都会问你来点什么酒。好像不会喝酒倒成了不正常。酒在法国人的生活中占据了相当大一部分,它给法国人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了特别严重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时法国平均每人每年喝掉120余公升葡萄酒,称其为“酒鬼国家”一点也不过分。法国一个卫生组织给卫生部的报告中透露,在法国每年有3万人死于因嗜酒直接引起的疾病。不过,葡萄酒并非有害无益,法国葡萄酒不仅令人感受到优雅、别致、浪漫和愉悦,还有益于身体健康。葡萄酒含有600多种营养成分,如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和酚类物质,它们可以预防心血管病。当然,葡萄酒中还含有少量的约11%的酒精。

法国有许多与葡萄酒有关的节日。虽然法国的很多节日渗透着宗教因素,但葡萄酒节似乎最重要的是强调某一种葡萄酒的产出,而酒民们也可以借此良机大饱口福。如“博若来新酒日”就是法国著名的酒节。法国有关法律规定,每年11月的第3个星期四是“博若来新酒”的开饮日。被众多葡萄酒节占据着的法国人的生活时间表散发出一股股浓郁的葡萄酒香味,人们的表情中也流露出抑制不住的醉意。

香槟是我们现在举世公认的欢庆场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法国,欢乐来自香槟,没有香槟就没有那种热闹的气氛。现在我们很多人在聚会时都喜欢啤酒瓶被开启时“砰”的声响,但怎么看怎么不如香槟来得高雅,也高档得多。所以还是需要了解一番,免得“殆笑大方”。法国香槟酒的魅力可以最简单地以列数字的方式说明:据有关资料表明,平均每2秒钟就有1瓶产于法国香槟地区的酩悦香槟酒被开启。法国香槟酒只产于东部的香槟地区,这种浅黄色的酒主要是在饭前当开胃酒,也可以配正餐。评判香槟酒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是瓶内的气体多少(或者说瓶子的大小),气体与酒发生化学作用的剧烈程度决定了香槟酒的口感。所以,喝香槟酒,瓶越大越好。另外,采用第一次榨出的葡萄汁作原料的香槟酒往往味道最好。

就是一声轻叹,似它的轻盈,就是一抹娇羞,似它的美艳,就是一片春光,似它的魅影。法国,携着他的葡萄美酒,走到我们身边,走进了心田。这种感觉,百年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