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不可不知的中外艺术常识
7867800000004

第4章 油画艺术欣赏(4)

提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的杰出代表性画家,生于意大利的卡多列,是画坛上著名的色彩大师。他早年曾赴威尼斯学艺,是乔凡尼·贝里尼的学生,与著名画家乔尔乔奈是师兄弟,并受到乔尔乔奈的影响。提香以长寿著称,大约活到了90岁上下。青年时代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提香继承和发展了威尼斯画派的绘画艺术,把油画的色彩、造型和笔触的运用推进到新的阶段,画中所含的情感饱满而深刻。作为乔尔乔奈的助手,他帮助画了《睡着的维纳斯》后面的风景。宗教画《纳税银》和《圣母升天》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爱神节》、《酒神与阿丽亚德尼公主》等神话题材的作品洋溢着欢欣的情调和旺盛的生命力。但在1533年查理五世授他以贵族称号后,他画了《西班牙拯救了宗教》和《菲力二世把初生的太子唐·斐迪南献给胜利之神》等趋逢权贵的作品。他的肖像画能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提香中年画风细致,稳健有力,色彩明亮;晚年则笔势豪放,色调单纯而富于变化。他在油画技法和绘画风格上对后期欧洲油画的发展有较大影响,委拉斯贵支、德拉克洛瓦等人深受其影响。其代表作有《天上的爱与人间的爱》、《圣母升天》、《基督下葬》、《酒神祭》等。

作品的艺术特色:提香在色彩和油画材料使用以及绘画技术等方面的成就令人注目。他是最早采用大型帆布作画的画家之一。他从不在作画前画精致的素描底稿而是直接在帆布上作画;只要他认为必要,便会在旧的颜料上涂上新的色彩,重新修改;通过多层透明罩染取得颜色效果是提香的技术特色;到晚年笔法和帆布的质感变成他重要的表达要素。他被公认是威尼斯最伟大的色彩画家。

提香和乔尔乔奈本来都是乔凡尼·贝里尼的学生,后来提香非常崇拜乔尔乔奈的色彩技巧。1508年,提香协助乔尔乔奈为德国商人的货仓正面作壁画,深受后者的影响。事实上,乔尔乔奈有好些未完成的画都是由提香来完成的。由于提香悉心摹仿,二人在构思和色彩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果在他们的画上不点明是谁的手笔,人们会分不出哪一幅是提香的,哪一幅是乔尔乔奈的。但总的来说,提香的艺术造诣要比乔尔乔奈高得多,这并非因他的寿命较长,而在于他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事物的强烈感情。提香的生活面广泛,也敏于思考,他能发现客观自然的美,并能紧扣时代的脉搏。

乔尔乔奈和乔凡尼·贝里尼相继去世后,提香在威尼斯画坛独步一时,甚至成为诸多权贵的宠儿。法国国王亨利三世亲临他的画室,罗马皇帝查理五世在随从的簇拥下来到他的画室,发现一支画笔掉在地上,弯下身子为他捡起来,并风趣地对他说:“世上最伟大的皇帝给最伟大的画家捡起一支画笔。”

提香有一个几近疯狂的癖好:爱财。他与他的众多学徒辛苦工作,一是对艺术的追求,二就是为了金钱。只要是他署名的作品(不管是出自他手,还是出自学徒之手)都会被权贵们高价购入。后世的达利的话大抵可以诠释提香的所作所为:“艺术家必须用自己的笔寻找黄金。”

提香完美地诠释了某一类艺术家,他们才华横溢、富有、万古流芳,权贵欢迎他们,百姓崇拜他们。有人说:“同时期任何画家的作品,抵不上提香画布上的一块污迹。”

《花神》是提香在1515—1520年间的杰作,它与《天上的爱与人间的爱》一样,是在色彩处于最和谐的历史时期完成的。这幅画实际上是一幅肖像。画家对于女性的内心富有洞察力,这个花神既非豆蔻少女,也并不象征春天。这位丰腴的妇女形象,是盛夏的化身。

弗罗拉(即花神)是意大利远古时所崇拜的司花女神,她不属于希腊神话,但作为青春的象征,早在古罗马时就被萨宾人作为农业神来崇拜了。后来意大利人把每年4月28日至5月3日定为花神节,节日期间人民有非常放纵的竞技会,常用玫瑰花来装饰自己和动物。花神这个形象也一直以年轻美女手持花束的姿态出现。提香在这里创造性地把她描绘成一个庄重妩媚的民间少女形象,她身上的外套刚滑落,手上还捏紧着衣服的一角,露出了洁白的古罗马式内衣,衬托出花神神情的典雅与肉体的丰满。这种女性美带有牧歌情调,花神垂着头,表现出沉思的样子。我们能从花神形象上看出乔尔乔奈的艺术的影子。此画约为23.5×19厘米,现藏于佛罗伦萨乌菲齐博物馆内。

巴洛克、洛可可与学院派的交错

巴洛克是指自17世纪初至18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欧洲的主要艺术风格。该词来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意思是一种不规则的珍珠。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家用这个词来批评那些不按古典规范制作的艺术作品。巴洛克风格虽然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确立起来的错觉主义再现传统,但却抛弃了单纯、和谐、稳重的古典风范,追求一种繁复夸饰、富丽堂皇、气势宏大、富于动感的艺术境界。巴洛克风格在绘画方面的主要代表是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在建筑与雕刻方面的主要代表是意大利的贝尔尼尼。

18世纪以来,艺术史家和考古学家们特别重视风格的研究。所谓风格意味着一件作品是依照某种特定的组合方式而构成的,它本身有着内在谐和的一致,但又明显地区别于其他的风格,故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风格的形成,是某一个时代和作者艺术发展成熟的表现。

不过,巴洛克作为一种风格,却一直是艺术史家们争论的问题。巴洛克一词的原义,含有不整齐、扭曲、怪诞的意思,大约是18世纪古典主义者奉赠给自己不太赞同的前辈艺术的一个称号。从时间上说,巴洛克流行于17世纪至18世纪初。所以有人把整个17世纪各国的艺术——意大利、西班牙、弗兰德尔、荷兰、法国。都列在巴洛克范围之内。

洛可可风格于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是在巴洛克式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洛可可风格的基本特点是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它以欧洲封建贵族文化的衰败为背景,表现了没落贵族阶层颓丧、浮华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情绪。他们受不了古典主义的严肃理性和巴洛克的喧嚣放肆,追求华美和闲适。洛可可一词由法语ro-caille(贝壳工艺)演化而来,原意为建筑装饰中一种贝壳形图案。1699年建筑师、装饰艺术家马尔列在金氏府邸的装饰设计中大量采用这种曲线形的贝壳纹样,由此而得名。洛可可风格最初出现于建筑的室内装饰,后扩展到绘画、雕刻、工艺品、音乐和文学等领域。

洛可可的艺术风格,在音乐家莫扎特、海顿,文学家蒲伯、爱迪生、伏尔泰,画家华铎、康斯博罗的作品中,贯穿着一种共同主题,即把理性与优美趣味同轻松、明晰、秩序井然的材料相互配合起来。

路易十四常在凡尔赛宫开各种舞会,借着繁琐的礼仪与无意义的职务折腾贵族们,再以富丽堂皇的宫廷装饰营造悠闲的环境,有意搞风流韵事,以便消耗贵族们的精力,使他们无暇去策划造反。因此艺术家授命编造一种理想生活的极乐世界情景,其唯一的目的是塑造出一个悠闲的实际上是懒惰的快乐社会。洛可可是相对于路易十四时代那种盛大﹑庄严的古典主义艺术而言的,这种变化和法国贵族阶层的衰落、启蒙运动的自由探索精神(几乎取代宗教信仰)及中产阶级的日渐兴盛有关。

学院派绘画一般意义上泛指通过学院严格训练、师生相传、层层因袭而具有一种保守性质的绘画。作为美术史上的学院派,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而后流行于欧洲,盛及到18、19世纪的各个美术学院。最早的美术学院是意大利的卡拉奇兄弟开创的,那是建立于1590年的波仑亚学院,它的功绩在于结束了古老的、行会师徒传艺的、手工作坊式的教育,使整个美术教育大大前进了一步。其后的美术学院强调要继承文艺复兴时的古典艺术,追求形式的完美和内容的典雅。重要的代表画家有卡拉奇、列尼、勒·布朗、布格罗、大卫、安格尔等等。

教皇英诺森十世像

西班牙委拉斯凯兹继格列柯之后,委拉斯凯兹是西班牙画坛的又一位世界级巨匠。同时,作为鲁本斯的至交,因为受其影响,也是巴洛克艺术的又一名代表画家。

委拉斯凯兹生于西班牙南部的塞维利亚,其父是一个破落的贵族。父母本不想让儿子学习艺术,指望他长大后做法官或律师,但无奈委拉斯凯兹从小迷恋绘画,不得已双亲将他送到写实主义画家艾雷拉处学习。虽然委拉斯凯兹颇喜欢老师的写实主义作品,但艾雷拉喜怒无常的脾气令他难以忍受。不久后他转入弗朗西斯科·帕切柯的画室进行学习。

尽管帕切柯作为一个画家并不出众,可他却是一位极具古典绘画素养的渊博学者。委拉斯凯兹非常尊敬这位老师,在其膝下获得了高超的绘画技艺,并受到了人文主义精神熏陶。而其师也非常赏识这一年轻有为、才华横溢的得意门生,还将自己的女儿弗安娜许配给了他,在其晚年所著的《绘画论》中也经常提到他的这位高足。

6年师满后,委拉斯凯兹在岳父的潜心栽培下成了当地优秀的独立画家。1623年,年仅24岁的委拉斯凯兹来到马德里,不久就成为国王菲利普四世的宫廷画师,住在宫殿里,并与当时只有19岁的国王菲利普四世建立了深厚友谊,而且将自己的余生奉献给了宫廷。在宫廷中,深受国王宠爱的委拉斯凯兹不仅是一名宫廷画师,他还在其他许多方面受到重用,并被授予“圣地亚哥骑士”的称号。

委拉斯凯兹的宫廷生活开始不久,他便与作为外交使节来马德里宫廷走访的鲁本斯相识,成为好友。同这位巴洛克艺术大师的交往,以及对其作品的精心研究,使委拉斯凯兹获益匪浅,画艺也有了极大提高。鲁本斯也非常欣赏委拉斯凯兹的才能,建议他去意大利寻访学习。

委拉斯凯兹于青年期和壮年期曾两度造访意大利,第一次是1629年,得到国王准许后随同西班牙统帅斯皮诺拉前去艺术之国意大利访问,画家在那里观摹并研究了丁托列托、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大师的作品,艺术造诣得以提高,艺术视野得以开阔;第二次,50岁的画家则是为了买画而去。

第二次出访归来后,委拉斯凯兹做了菲利普四世的礼仪官,为公主玛丽亚德丽萨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婚事奔走。结婚仪式在1659年举行,上了年纪的礼仪官因这桩婚事而操劳过度,积劳成疾,不久就离开了人世。

委拉斯凯兹在1649年第二次去意大利时在那里完成了一幅著名的肖像画《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在这幅肖像中,画家既表现了此人的凶狠和狡猾,又表现了这个76岁老头子精神上的虚弱。画面上的教皇,尽管脸上流露出一刹那坚强有力的神情,但是他放在椅上的两只手都显得分外软弱无力。画家巧妙地抓住了这一点,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富有个性,从而给观众增加了很多联想的空间。这幅作品的油画技巧也是十分出色的。画面上,火热的红色表现了特有的宗教的庄严气氛;白色的法衣和红色的披肩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笔触十分流畅自由,表现出艺术家的高超技巧。

因为耳熟能详的缘故,名画向来被捧得太高,很多名画很难激起观众视觉体验的惊奇,甚至令人厌倦。不过委拉斯凯兹的这张《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1649)似乎是个例外。尽管问世已经300多年,但它依然能够强有力地震撼当代观众的感官知觉。从画的形式看,它与欧洲当时的其他肖像画没有什么两样,人物的姿态、构图都符合肖像画传统,这与画中那种不同寻常的真实感形成了强烈对比。它令人想起委拉斯凯兹同时代观众对作品的评价:所有其他的作品都是绘画,只有这一幅才是真实的。此画是委拉斯凯兹第二次访问意大利期间画的。

作为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的宫廷画家,委拉斯凯兹在罗马,出席了教皇英诺森十世主持的1650年庆典。当时他还会见了同时代的画家普桑、雕刻家贝尔尼尼等人。就是在那里,应英诺森十世之请,委拉斯凯兹画了这幅有名的肖像画。据说当教皇本人第一次看到这张画时,几乎是吃惊而不安地说了一句话:“画得太像了!”

这种真实显然来自画家对人性的观察深度。委拉斯凯兹和18世纪的西班牙宫廷画家哥雅在生平经历方面相似,艺术声望也相当,而且都为王室、贵族画过许多肖像画。但是哥雅毫不掩饰他对宫廷贵族的鄙视,他着力于揭示贵族们庄严华丽的外表与头脑的呆滞、内心的空虚之间的惊人对比,他的画笔锋利如刃。委拉斯凯兹则对各种身份的人一概平等对待,无论贩夫走卒,还是王公贵族,他都能画如其人,《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这幅画中,他只是把对象当作一个人来表现,画出他的身份和他的性格。从这样的作品上看不到作者的好恶,因为他并不介入,他只是观察。正因为如此,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肖像在那个没有发明摄影术的年代几乎可以说是客观的写实绘画。画面上没有任何夸张,一切只忠实表现画家的视觉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