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不可不知的中外艺术常识
7867800000021

第21章 建筑艺术欣赏(1)

早期人类社会的建筑

建筑作为居所,或是作为艺术,都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建筑的历史是和人类社会的历史联系在一起的。

旧石器时代人们的穴所主要是山洞。这种天然的住宅已足够遮风挡雨了,他们在洞的周围缠上一些树枝。中国历史上还有“有巢氏”的说法,说明当时人们甚至在大树上用树枝编造他们的住宅。

生产方式的进步,农业的出现促使了人们的定居。他们搭起了树枝棚、帐篷之类的东西,这可以算是最简单的建筑。用几根树枝,搭成穹窿,周围抹上泥土,或搭上兽皮、树叶等等。人工地面住宅的产生,导致了村落的出现。

新石器时代晚期,村落住宅建筑已有了相当规模,一般包括住地、墓葬地、窑址并已有防御性的堑壕等。墙壁一般用树木作地基(这可以说是砖的雏形),或者是用夯筑筑墙,还有些地方用石块或卵石垒墙。

随着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这一时期建筑的典型代表是巨石纪念建筑。为了表达对太阳、月亮,以及最初的神的崇拜,人们建造了一系列纪念性的石柱、环状列石等等。这些石柱有的高达20多米、重300多吨,意味着人们的加工能力已大大增强。

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建筑除作为居住场所外,开始有了艺术性的表现。有些部落在建筑物上涂抹鲜艳的颜色,有的部落的建筑上甚至有了相当复杂的装饰性的雕刻。这时,建筑物环境的规划布置也显示出了一些萌芽性的东西。这些都说明,人类正在向另一个文明时期迈进。

古代希腊建筑

爱琴海是欧洲古代文明的摇篮。约在公元前2000年初叶,希腊人率先使用了骑兵,他们借此入侵巴尔干半岛南端并在那里定居。后来,他们觉得有一种被包围的感觉,于是便向外扩建殖民地,其势力范围波及西西里岛、意大利南部海岸、小亚细亚沿岸和昔兰民加等。

希腊的建筑艺术奠基于希腊的“黑暗时代”。它是指前1100年迈锡尼文明崩溃以后的5个世纪,这是一个由野蛮向文明的过渡时期,是整个希腊文明形成的时代。

英勇善战的希腊人在新获得的领土上修建纪念碑和建筑物来记载他们的功勋。希腊人用自己的才华,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建筑艺术世界。他们将其建筑奠基在更简单的概念上,并且借鉴更原始的迈锡尼建筑风格,从而构成了希腊绵亘2000多年的艺术史的基础。它的独特的可超越的建筑技巧使希腊建筑艺术一直倍受推崇。

希腊人为他们的建筑艺术制定了如同大自然的规律一样的准则,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大自然才是完善的标准。这种朴实的观点无疑是最正确和最完美的。

希腊人通过严格的选择和分析过程确定了这些准则和原理。希腊建筑坚决排除所有脱离实际的东西,它的基础建立在一个单一的建筑系统上,不仅最简单实用,而且在概念上通俗易懂,但它也最受限制。这也是英格兰、法国西部和意大利阿普丽亚地方的巨大史前坟墓的基本建筑单位,柱和梁的建筑系统由一块横放在柱上的大石块构成,除了垂直压力外,各种设计排除了任何压力,横石的巨大重量均匀地落在支柱上,并通过支柱将压力直接向下传至基础。

作为基本建筑系统的梁柱系统的出现,严格限制了建筑的种类,希腊语世界的城市以其具有多种不同用途的建筑物为特色,但其中只有神庙是基于某种特殊的理论而修建的。这些神庙在其布局和一般外形上都实现了标准化。在希腊神庙里面有一个长方形的大厅,即内殿或正殿,其四周均有圆柱环绕,这就是祭神的圣所,在内殿的前后有一些房间,其圆柱可以多种布局,只沿着内殿的一边,或沿着两个相对的边,或安排在两个矩形的平行线上。在少数例外的情况中,内殿以及整个神庙都是圆形的。这种建筑系统的效果最终可能会受到限制,但由于这一发明的应用如此杰出,以致到现代仍为建筑师们所采用。

这个发明的成功取决于下述事实,即按梁和柱的原则构筑的建筑都可分成某些固定的组成部分,它包括支柱应落其上的柱基,随屋顶的重量并将其传至地基的支撑体本身,与支撑体相连的石块,它将自身以及屋顶的梁和瓦的重量传至支撑体。希腊人的创新就是将这些组成部分按事先规定的一般规则组合起来,这个组合规则后来被称为“柱式”。

希腊人崇尚规则,他们的建筑师总是参照一种普遍适用的系统来进行工作。一般规则或“柱式”有两种是最基本的,即陶立安式和爱奥尼亚式。还有第三种,叫科林斯式,它是后来从爱奥尼亚式发展而来的。在陶立安式的建筑中,巴台农神庙是所有神庙中最美的,它位于主要是爱奥尼亚人居住的雅典城。

在这些柱式中,影响最大的当推陶立安柱式。它包括一个基础,即四周有着3个阶梯的无柱底基,基础的最上面一层阶梯称为柱座。在陶立安柱式中,圆柱从来没有柱基,因为圆柱是直接放在基础表面上的,这样,柱座把基础和支撑物连接在一起。柱身,即圆柱的主体部分,其上端盖有一个柱顶,它使柱身和屋顶连接起来。柱身可以是独块巨石,即由一整石料构成,也可以由一系列的鼓形石料一个接一个的坐起来,柱身和柱顶一起构成了陶立安柱式的特色。一般说来,所有希腊建筑物圆柱身表面都是不光滑的,有着紧密的凸棱的、从上到下都刻有连续的沟槽。沟槽数目的变化在16—24条之间,依建筑的时代和具体的建筑物而定。例如,公元前5世纪的建筑物一般是20条沟槽。从上面看其截面,就像在一幅建筑平面图上那样,沟槽呈椭圆形,每个沟槽的轮廓都与相邻沟槽相交而形成一个尖角。柱身本身典型地表现出希腊人的精细,柱身从下到上到其总高度的约1/3处,粗细是不变的,然后就向柱顶方向逐渐变细,这种比例造成一种直径向着柱基增大的错觉,从而使圆柱具有一种独特的“大肚皮”的外貌,好像是被屋顶的重量压成的,希腊语中把这种效果叫做“凸肚状”,意即肚形曲线。在陶立安柱式中,柱顶的作用由下述3部分结合起来承担,即一个像柱身一样刻有凹槽的小柱环,但它与柱身之间被浅浅的切口所分开;一个钟形图饰,它是一种支持承担;还有一个扁平立方体,即顶板。

运用这种各个不同部分的连接,便可避免圆柱突然断裂。柱环和柱身直径相同,其实际作用是将柱身延长到柱顶中。小的正方块顶板巧妙地把屋顶边缘的锐角与圆柱上下连接起来,在柱环和顶板之间,利用略带曲线的钟形图饰从圆柱的狭小支撑面向横梁及屋顶的宽阔区域逐渐平稳过渡。

屋顶也分几层,各个柱顶由楣梁连接,安在楣梁上的是中楣,它是被排档间饰分隔开的一系列装饰性的三陇板(一种带三条竖向凹槽的石板)。排档间饰是一个边似正方形的,通常有雕塑品装饰的小间隔板。

安装在中楣上面的是最重要的飞檐,保护着下面的石选建筑不被雨水冲刷,飞檐相对每个排档间饰和三陇板都装饰有一块小的矩形平板,称为飞檐托块。飞檐托块上依次排列着像截头圆锥体似的小短桩,这叫做雨珠饰。屋顶本身由飞檐支持承担,并呈倾斜状,从而沿着神庙较短的两边分别形成三角形,即三角形山墙。

为了一般地了解希腊建筑艺术,对陶立安柱式的要点作上述描述是必要的,因为这些专有名词中的大部分对其他两种主要的柱式也是适用的。而且,这些专有名词同样适用于古罗马建筑艺术、文艺复兴时的建筑艺术以及巴洛克建筑艺术,以致它们在西方的建筑学词汇中被固定下来。对希腊建筑来说,这些词汇意味着那些成为其固定组成部分的外形要素。

但是,希腊柱式建筑的规则中并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这些规则表达的是一些原型或抽象原则,当它们在实际的建筑物中得到实现的时候,它们的形式也就不断地在变化和改进,这正如同一种类的人中每个人的情况都各不相同。

希腊古典建筑艺术从公元前9世纪起,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在公元前7世纪就有了高度精巧的建筑艺术形式,但到公元前5世纪才达到其成就的顶峰,在这一时期产生了雅典卫城这一伟大的、永恒的杰作。

大约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第三种柱式变化,即科林斯式的风格,它基本上是爱奥尼亚柱式的一种变体,除了比例不同外,科林斯柱式在许多方面同爱奥尼亚式是完全相同的。二者的差别在于对圆柱基,特别是对柱顶的处理上,在科林斯柱顶上,爱奥尼亚柱式的涡旋形饰仍然出现,并且四个侧面都有,但这时它已成为较次要的组成部分。柱顶呈倒扣的钟形,上面围有两排叶形饰,它们像一簇巨大的、颇具装饰性的叶子出现在高高的柱顶的上端。这第三种柱式比其他两种更为华丽,显然,它们的发明主要是为了装饰,而不是要把它作为有实际功用的组成部分。与过分采用科林斯柱式的罗马人不同,希腊人实际上只有在小型的和不很重要的建筑物上方采用这种柱式,而且是有节制地采用。

古代罗马建筑

从公元前2世纪起,希腊艺术家以及当时最杰出的工匠都聚集在罗马。希腊石刻建筑艺术的影响扩散到北非和意大利,甚至西班牙和法国南部。

当这些崇尚希腊的王国成为罗马帝国的东部地中海行省时,这个地区的希腊石刻建筑传统继续得到发展。这时期建筑工程技术仍然是简单的,但拱门和平顶拱门已更为普遍,建筑形式同崇尚希腊时代一样,不同的是宫殿已为地方行政长官的住宅所取代,公用浴室建立起来了,剧场增多了,在规划、规模和装饰方面追求更加激动人心的效果,建筑上的浮雕花纹装饰显得丰富了,科林斯柱式比比皆是,而且圆柱增多了。街道两侧有着高大而遮荫的柱廊,交错排列的低矮的圆柱和壁龛给喷泉、图书馆外壁以及剧场舞台后墙带来了生气。今天,在雅典、以弗所、佩尔格、叙利亚的巴尔半拉、黎巴嫩的巴勒吕克和约旦的杰拉什,仍然可以见到这些宏伟建筑的遗迹。

建筑艺术实践方面的真正革命却发生在另外的地区——意大利中部和北部。在这里,希腊的影响早已渗透进来,但都被重新加以改造了。后来,一种新的筑墙材料被采用了,粘土中渗有小石子,这种新材料的使用其中蕴藏着未来变革的萌芽。罗马人于公元前2世纪接管了希腊,于是希腊风格的工匠云集罗马城,希腊的建筑形式也就跟随着传入了罗马,这样就产生了推动力,一些异乎寻常的结果产生了。罗马人对希腊的建筑形式如此看重,以致此后只要可能,他们总是设法使一座建筑看上去似乎是希腊传统的石刻建筑,而不管使用的建筑材料是什么。另一方面,由于在意大利中部地区人们发现某种火山灰同水混合后能凝固得同岩石一样坚硬,这就使得采石变得没有必要了。这种廉价而丰富的水泥和毛石混合就能变成牢固的混凝土。它可以用来作地板、筑墙壁及屋顶,其规模和形状是用石头材料所无法比拟的,因为它具有极大的强度、耐久性和坚固性。希腊形式的挑战在意大利及西部行省引起了复杂的反应,保留外观上的希腊样式的愿望,节省经费的需要以及实际上使用的材料的特性都处于竞争状态。其结果是每一座建筑物之间都有差别,很少见到一座建筑物完全按照希腊式样用白色大理石建造起来。通常只有部分结构(例如圆柱)是完全用白色或彩色大理石建造的,更多的情况则是比较廉价的材料,像石灰岩或凝灰岩那样的较松软的意大利石料,或者是带有石间或砖砌面的混凝土用于建筑物的整体和部分结构。在采用这类材料时,通常会饰以大理石板或灰泥覆盖层(一种石膏涂层),上面再雕以建筑构件的图案。

由于混凝土的适应性强而且用途越来越大,促使建筑师不断设计出非希腊式的建筑,并且给建筑物盖上巨大的拱圆形屋顶,但是他们仍然尊重希腊传统,因此一些革命性的实验往往被赋予希腊建筑的外形。

位于都城、意大利以及西部领地的罗马建筑,也同希腊传统之间产生了差距。这表现在对建筑装饰的爱好日益增加,尽管希腊建筑采取了装饰性柱式,但部分着色和寺庙浮雕使其外观和内部始终保持严峻的风格,不过在门廊、宫殿和住宅的内部却因墙上的图画和地板上公元前5世纪的镶嵌图案而显得较有生气。罗马人比较注重建筑物外部美观,特别是外部的装饰。在罗马人统治之下,这种喜好逐渐扩展到希腊东部地区,这一点在前面已经说过了,这种爱好在首都及其在意大利影响下的周围地区都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在这里,陶立安式、爱奥尼亚式和科林斯柱式仍旧被采用着,后者由于看起来丰富多彩特别受到了人们的喜爱。除此以外,还有托斯卡柱式和复合柱式,与此同时,利用彩色大理石,特别用它来作圆柱的机会大大增加。罗马人同时也更注重内部装修,地板是装饰性的大理石板或组成几何图形或镶嵌成各种花样的墙壁覆盖着大理石或者墁有灰泥,上面画着各种壁画。天花板也往往画上图画,有时覆盖着精美的、色彩协调的灰泥浮雕,雕像进一步增加了建筑的装饰色彩。